以实验为导向在中职生物化学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6-03-20 13:15:22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陈小莹张小薇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导向中职

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 陈小莹 张小薇

以实验为导向在中职生物化学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 陈小莹 张小薇

以实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教学法较为新型的教学手法,由于其可以促进学生提高职业能力,因此作为中职学校日后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阐述了以培养中职学校食品药品检验专业人才的岗位能力为主线,依据岗位工作任务确定教学内容,采用实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生物化学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实验 中职 生物化学技术

《生物化学技术》是中职学校食品药品检验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传统理论课程《生物化学》和专业核心课程《药品生物测定技术》的理实一体化的整合课程。传统的《生物化学》课程重理论,轻实操,课程专业针对性不强,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跟不上职业岗位技术要求的发展;教学内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明确,学习内容的针对性欠缺,与食品药品检验实际应用脱节,日常实践教学与学生未来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生物化学技术》课程是一种采用“做、学、教”一体化,以实验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学生先通过实验学习技能,然后根据引导文学习相关知识,再在教师帮助下对比归纳出原理。这样做既可以以参与者的心态在制作过程中学习,真正感受生物化学技术课程的乐趣,又可以使学生掌握食品药品中几大生物化学物质的分离提取技术和检测方法,使学生具有从事食品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具备达到中级食品药品检验工的岗位要求的技能。

一、课程结构

《生物化学技术》课程主要由6个学习任务组成:①蛋白质分离提取和测定技术;②核酸分离提取和测定技术;③酶及固定化酶技术;④糖类分离提取及测定技术;⑤脂类分离提取及测定技术;⑥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及测定技术。其结构特点:一是按化学物质分类进行学习;二是遵循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从基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进行排序,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呈现阶梯式递进的关系。这些学习任务是从实践工作出发,把工作对象、劳动组织方式、工具、工作要求和方法等要素组合。内容以工作进程为主线将知识、技能、规程、方法、标准、劳动安全、环保等职业要素有机整合,是具有理论性、操作性和过程性的、综合化的职业内容,有利于学生建构工作过程知识和技能,获得工作经验。

二、学材内容

以实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和工作的直接执行者,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传统教材只是把课程教学中所需要的知识内容以标准化、成体系的方式全面提供,对于具体学习如何实现没有更多触及,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工作,因此课程实施前,教师必须先编写好适合学生工作的学材,学材内容要对学生的工作有明确的指引。

学材不但要有明确的目标,也要有目标的分解;不但要有经选择的学习内容,也要有学习内容与能力相对应的模块;不但要有展示逻辑的知识体系,也要有指引学习的方法和工具。学材应把学习目标具体转化为一个个学习任务,根据学习内容选择学习策略,设计学习活动,实现知识与能力的习得,设置学习成效测试与评价,方便学生随时查看比对,及时了解自身是否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

三、课程实施

1.课前准备阶段

以实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前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传统《生物化学》课程是教师先讲理论知识,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加深理解理论知识。而《生物化学技术》则需要学生通过实验习得技能的同时,领会相关理论知识,因此,实验前的预习显得尤为重要。在做实验前,学生除了要预习好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外,还要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和理解。在以往教学方式中,布置学生进行预习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有一部分学生甚至忽视预习的作用,因为他们认为是否有预习教师不易发现;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认真预习过,但是对着课本的一大段文字“苦啃”而找不到重点,课本的文字是看完了,但是水过鸭背,流于形式,毫无作用。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在学材的编写方面应着重解决这个问题,在学材的第一环节学习准备中,可以提炼关键的必备知识点和必备技能点,通过填空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在完成题目的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阅读课本和查阅资料,达到预习目的,方便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及时了解并提供帮助,以便下一环节能够顺利进行。

2.计划与实施阶段

以实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和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学生需要从实验出发,自主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工作情景,从工作任务着手,学会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并寻找产生的原因。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使学生明白教学的目的,完成知识的正迁移。由于自主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与小组合作教学法相结合,通过学生们在一起学习、合作,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化。在此阶段中,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包括:①在教师的帮助下和组长的组织下,制订学习计划和工作安排;②按工作过程开展自主学习;③各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并全面理解工作任务和工作步骤;④分工协作,互助互惠,完成任务;⑤认真完成课后习题;⑥做好互评工作。

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把知识和任务相整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学习进度、引导学习活动和辅导任务完成、提供安全保障。包括:①准备工作任务书和实验仪器、试剂;②组织合作学习;③全程监控学生的学习工作过程,指导学生按工作过程进行学习;④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示范性操作和解释,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和归纳知识点;⑤保证实验安全;⑥为学生评价准备资料和数据。

3.学习评价

根据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形成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法,即基础知识考核+学习过程性评价。基础知识的考核即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测验、单元测验。学习过程性评价主要针对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评价,采用小组成员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相结合。过程性评价由于其具有“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特点为新课程评价所倡导。终结性测验可以很好地考察经过一个学习阶段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而对反映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成果则无法很好地反映。过程性评价应用于以实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考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意向,学习的习惯,以及实验过程反映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等,给学生以信息反馈,促进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使其对自身建立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四、结束语

以实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不仅是一种比较创新性的手法,也是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方式。在中职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适应职场上的工作,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是重点,以实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恰好能满足这一特点。

总之,生物化学技术作为一门实验性比较强的课程,以实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能够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发展创新空间,也给教师带来敢于创新的精神,满足当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1]雷 呈.基于任务引领型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 卫生职业教育,2014

[2]李志富. 分析化学课程以实验为导向、学生自主活动为主体教学模式的构建[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

[3]白 静,李 哲.基于“任务导向、小步调式”教学策略的远程学材设计研究[J]. 成人教育,2016

ISSN2095-6711/Z01-2016-10-0186

陈小莹(1982—),女,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教师,生物讲师,食品检验高级技师,研究方向:中职教学、生物化学技术精品课程建设;张小薇(1983—),女,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教师,生物实验师,食品检验技师,研究方向:中职教学、生物化学技术精品课程建设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导向中职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云南化工(2020年11期)2021-01-14 00:51:16
“偏向”不是好导向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24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习得性无助感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PBL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