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李馥兵
关于高职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李馥兵
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较好发展。高职会计属于经济管理学科的范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会计工作越来越重要,高职会计教育在数量和规模上取得重大进展,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从教学现状看,高职会计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为提升高职会计教学质量,本文在分析其问题的基础上,就其解决策略提出了几点个人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高职 会计教学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新会计标准的全面贯彻实施,企业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增加。为此,各大院校的会计专业教育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
从高职会计教育的现状看,由于其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模式单一,其教学质量较低,培养的会计人才不能满足市场环境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为提高高职会计教学的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会计人才,我们从两个方面对高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展开讨论。
1.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实用性不强是当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设置课程之前,学校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导致跟风现象普遍存在,不能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素质的实际需求。有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未及时更新,无法满足时代需求。有的高职院校只是对本科教学课程的简单模仿,忽略自身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有的高职院校存在重复教学现象,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2.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不足
我国的会计准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调整,不断完善。但是,部分高职院校该专业的教学内容比较落后,导致学生在学校期间掌握的技能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当前教材出版的门槛较低,教材同质化现象严重,部分教材存在明显的错误。
3.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目前,一些高职会计教学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学校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精力设计课件,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4.教学实践缺失
教学实践是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部分高职院校缺乏相关的实训基地,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学生虽然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基础,但未经任何实践的知识无法保证学生进入社会后能更好地应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
1.积极转变高职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
学校首先应充分认识高职会计教育的职业性特点,专业人才的培养要结合企业实际的岗位需求进行,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其次,大部分高职类院校具有地方性特点,其会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最后,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在会计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创造力。
2.完善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完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要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以此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将社会企事业单位会计岗位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技术等作为参考,调整当前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之处。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合理设置其他人文学科,培养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
3.创新教学方法
高职会计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以及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案例教学法通常指教师为学生引入各种会计实践问题,引导学生针对案例问题进行主动积极地思考,学生通过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总结规律,获取知识技能。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作为主体,重视让学生参与、体验项目全过程。教师把教学任务以项目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按照会计岗位要求及业务流程要求完成会计项目作业,从而收获预期的教学效果。
4.创造实践机会
高职院校要不断完善会计专业的教学体系,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毕业之前,学校应积极帮助学生参与校外会计实务工作,让学生切身感受会计岗位的工作环境,真正参与实际的会计工作,帮助他们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高职会计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会计人才的主要阵地。针对当前该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不足以及教学方法相对落后等问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在此基础上完善专业课程的设置,不断变革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为社会培养出具备高素质以及良好发展力的会计人才,为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1]朱丽娜,汤朝兰,杨 归.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
[2]朱秀芳.浅谈关于高职成本会计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
[3]孙红敏.浅谈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
ISSN2095-6711/Z01-2016-10-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