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军队系统医务学校教学特点探究

2016-03-20 13:15:22赣南医学院漆艳春刘善玖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教学特点

赣南医学院 漆艳春 刘 微 刘善玖

中央苏区军队系统医务学校教学特点探究

赣南医学院 漆艳春 刘 微 刘善玖

中央苏区军队系统医务学校历经于都创办、茶岭建设和瑞金发展三大时期,教学中秉承少而精的重点教育原则,重视医疗教育和预防教育,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大量医务技术人才,成为我军医务学校的摇篮,为后来我国医学院校的建立和医学教育的开展树立了典范。

中央苏区 医务学校 教学特点

中央苏区医务学校分为红军部队系统和地方系统,创建人分别是贺诚和傅连暲。军队系统的医务学校冠以“中国工农红军”,地方系统的医务学校冠以“中央红色”的校名,以示区别,但宗旨都是为部队、为苏区培养“红色医生”。从1931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后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创办到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学校凝练出别具特色的教学特点,为苏区培养了大批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医生。

一、军队系统医务学校创建背景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央苏区地处偏远农村,民众日常生活缺乏卫生知识,医疗人才稀缺。国民党的“围剿”与封锁,使中央苏区向社会征招的医务人才屈指可数。此时红军队伍迅速发展,中国工农红军的医疗卫生队伍无论是上级派遣的红军医务技术人员,还是主动参加革命队伍的医生,其数量十分有限。所以,利用自身技术力量在红军部队中创办正规的院校医学教育,培养自己的红色医生,迫在眉睫。

二、军队系统医务学校发展历程

1.于都创办初期

1931年11月,在贺诚的提议下,中央苏区创办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1932年2月15日,学校正式开学并在于都一个天主教堂内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学校创建之初,环境艰苦,物资困难,人员紧缺,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没有完善的教学设备,谈不上完整的教学计划。

2.茶岭建设时期

1932年8月,经军委主席朱德批准,学校迁至兴国县茶岭红军总医院附近。茶岭期间的卫生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有了基本的教学设备,解决了临床实习场所,特别是师资力量得到充实。学校办学过程中,得到茶岭百姓的大力支持,学校与当地群众关系非常密切。

3.瑞金发展时期

1933年8月,卫生学校搬迁至瑞金,与同年3月从汀州迁来的中央红色医务学校合并,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此时,学校学员人数大增,约有500人左右,教学工作有较大改进,教学计划进一步规范,学制定为1年,学校的教学设备更为充实。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奉命随主力红军开始长征。

三、军队系统医务学校教学特点

1.教学原则:少而精的重点教育

为在短期内迅速培养尽可能多的医务人员,军队系统医务学校坚持“少而精的重点教育”原则。实行8个月到1年的短期速成学制,课程以内科学和外科学为主,把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内容压缩到必需的程度,重点教会学生处理多发病中的四种病:疟疾、痢疾、溃疡、疥疮,围绕战伤的急救和四肢伤处理等基本知识编写教材、安排教学计划,使学生毕业后面对最多、最普遍、最常见的伤病能处置得当。时任中央红色医务卫生学校校长的贺诚说:“用短期速成、少而精的方法,培养大批卫生干部以应急需,是环境使然,又是合情合理的方针。”

2.教学内容:重视预防教育

军队系统医务学校重视医疗教育的同时,也十分重视预防医学教育。1932年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副主席项英撰写《红色中华》社论《大家起来做防疫的卫生》,系统阐述预防医学的目的和做法。随后《红色中华》发表《我们要怎样来预防瘟疫》,详细向军民介绍各种具体的防疫办法。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军队系统医务学校教学内容中增加预防医学的内容。1931年编辑的《卫生讲话》以广大指战员为对象,作为连队的卫生课教材。学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写《四种病》一书,印发给卫生人员学习,着重防治疟疾、痢疾、疥疮、下腿溃疡4种多发病。除军医科外,学校还举办保健班、卫生院训练班,学生毕业后在卫生运动和保健工作中具有骨干作用。

3.教学方法:直观、形象

按照“挑部队中最常见的病来教,挑部队中最常用的药来教,讲不懂,就做给他们看”的指示精神,学校教学倡导直观教学和形象教学,帮助学员快速、牢固地掌握知识,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例如,讲注射方法,教师就拿注射器在课堂上当面注射一次。讲战伤外科时,教师结合伤员实际情况讲授,一边进行实际操作处置,一边给学员讲解道理,使学员能很快地掌握技术知识。没有止血带,教师就用绷带、绳子,或把被单、衣服撕成条等办法解决。教师把药名编成简单的歌方便记忆,如“阿司匹林托氏散,先治咳嗽后治喘”等。医科后期课程开始后,学员除学习外,每日下午到附属医院实习。

中央苏区军队系统医务学校是中央苏区时期重要的医务学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医学教育的一面旗帜,培养了大量医务技术人才,为后来我国医学院校的建立和医学教育的开展树立了典范,其在实践中凝练的教学特点成为新中国医学院校建设与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1]刘善玖,钟继润,张莉芳.中央苏区医学教育资料汇编[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5

[2]张兴荣等.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中央苏区预防医学教育史略[J].江西医药,1988

(本文系2015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苏区医务学校办学传统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C1505)

ISSN2095-6711/Z01-2016-10-0242

漆艳春(1978—),江西萍乡人,硕士研究生,赣南医学院高教研究室主任科员,副教授

猜你喜欢
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教学特点
前进中的重庆市渝东卫生学校
探究高校英语类课程教学特点及慕课的设计理念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艺术评鉴(2016年15期)2016-11-29 10:48:05
基于数控机床联网后教学特点的研究实践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学生学习风格的纵向研究
论韩国大企业的汉语教学特点
治刺猴验方三则
中国工农红军第17军史实考
军事历史(1993年4期)1993-08-15 08:59:04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序
军事历史(1992年4期)1992-08-15 06: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