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方法指导的意义

2016-03-20 13:15:22四川省宜宾市武庙街小学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习作课文阅读教学

四川省宜宾市武庙街小学 郑 清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方法指导的意义

四川省宜宾市武庙街小学 郑 清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基础学科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是其他学科开展的基础,课程开展的质量水平将会对其他课程产生直接影响。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关键,教育目标即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本文结合大量的教学实例,论证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指导意义重大,此举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习作兴趣,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习作方法

如何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笔者认为应当充分运用好课堂阅读教学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选取的课文内容就是一篇十分优秀的习作范文,是学生进行模仿学习最好的样本。正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优秀的文章、段落甚至是例句,学生的习作水平自然能够得到提升。那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过程之中,怎样能够有效渗透良好的习作方法,逐渐提升学生习作水平,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具体阐述。

一、激发学习兴趣,克服心理障碍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少学生对语文习作怀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学生所写习作中常常出现错字、别字、语句不通、逻辑混乱等情况。探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学生对生活观察不仔细、阅读量不足,导致所能够支持习作的储备知识较为不足,学生所感受到习作困难,并由此导致畏惧心理。对此,教师应带有一定目的性培养学生,加强备课的精细化,设计出一定的训练内容,对于课堂当中所讲解的知识点做到了然于心。教师可以通过降低写作难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在教授《父亲的菜园》一文之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重点放在父亲开荒、填土以及育肥过程当中所发生事件内容进行诵读。在学生已经完全熟读课文后,教师便可渗透习作方法,通过点拨提示的方法向学生提问,这时学生自然也就能够心领神会。而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人物进行一番细致观察再进行描写,同时将刚刚学到的事例描写方法运用到自己习作中,学生对的畏惧心理自然就会得以克服,产生强烈的习作表达欲望,深深地爱上习作。

二、以读促写,提升习作能力

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功课,对于课文内容做到正确诵读,且阅读流利,并将这一要求切实的落实到每一名学生身上。在学生能够正确通读全文之后,便需要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融入一定的自我情感。例如,在讲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由课文题目着手,融入丰富的情感进行课文的阅读,生僻字词通过查找字典予以克服,使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感受文章内涵,通过默读文章寻找脉络主旨,逐层递进引读文章,确保学习目标能够有效达成。在学习完一篇课文之后,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一些内涵意义较好的词语、句子以及段落等,要求学生达到背诵程度,并将这些词语适当应用到作文写作中。

每学习完一个单元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围绕该单元主题整理部分优美的文章语句、词汇整理并进行背诵积累,这样学生的知识储备将会越来越丰富,在今后的习作中所能够调动的词汇、语句不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方面也将更加丰富,习作水平自然能够得到提升。

此外,教师也可指导学生的阅读与习作两类学习实现互补,从而产生出良性知识迁移,如阅读教学中的大量训练均可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诵读文章,仿写内化

1.仿写例句。例如,教授《珍珠泉》一文之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带着感情去诵读“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来的水泡了。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这一段文字,引导学生感受其中“一嘟噜”“绽开”“筛下”等形象化的词汇描写,以及“扑哧一笑”等拟人化描写手法,引导学生能够在自己习作过程中仿写出类似的句子。

2.仿写段落。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文章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取同班级学生习作联系较为常用的段落,让学生予以仿写,促进学生提升写作水平。例如,五年级上册《鲸》一文中有对于鲸的外形特征的细节描绘,而这些予描分别出现在文章中的不同段落中。在学习完了这篇课文后,笔者便要求学生运用课文当中的句子开展构段训练,依据由整体至部分的顺序,对鲸的外形特征进行描写,再要求学生采用同一种方法,对自己所喜欢的其他动物进行仿写。通过这种训练可促使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为今后的习作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3.仿写思路。在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思路逻辑清楚的优秀文章,这些内容学生理解起来也十分容易。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运用好这一教学资源。例如,《狼牙山五壮士》《怀念母亲》《少年闰土》《卖木雕的少年》等均是描写人的课文,作者均通过具体实例进行人物性格与品质的描绘。在教完这些文章后,笔者会先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物,再要求学生依据课文的写作形式仿写自己身边所熟悉的人物。

四、勤说多练,加强书面表达能力

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些学生在与人沟通、交流之时语言思路清晰流畅、合乎逻辑,而在进行写作时却常常出现表达不畅、思路混乱,写出的内容不知所云等情况。因而,教师在开展日常习作训练之时,可让这部分学生先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再将之写出来,即在日常生活当中便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想、所说能够通过文字进行记录,在习作时,可让学生将思路理清,将日常累积的语言素材叙述出来,边说边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每次习作课前安排十分钟派出一名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演讲,演讲内容可以是所见所闻,可以是自己对于某一件事情的感受;可讲述自己身边的小故事或是遇到的见义勇为事迹等,甚至还可对课文展开丰富的改编。只要是学生想表达的,就不限内容、不限形式。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上就会畅所欲言,再开始进行习作之时,学生也不会再觉得习作很难,还能够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总之,掌握高效的阅读能力是学生提升自身语文水平、加强文章习作能力最为有效途径。这需要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在加强对语文阅读教学重视程度的同时,渗透一定的写作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切实可行的阅读技巧与技能,将对小学生的习作能力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引起教师间更为广泛的交流,最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不断进步。

[1]赵彦平.漫谈小学语文背诵、阅读和写作方法[J].成才之路,2012

[2]邵喜成.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关系的处理[J].读写算(教研版),2014

[3]钱朝阳.观察是习作的源泉——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案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

[4]张 磊.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B版,2013

ISSN2095-6711/Z01-2016-10-0155

郑清(1965.12—),男,籍贯:宜宾县,1988年四川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学历:大专,职称: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

猜你喜欢
习作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习作展示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2014年9期)2014-02-28 22:00:49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