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求实 注重语用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与解读

2016-03-20 13:10向桂辛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6年5期

向桂辛

简约求实 注重语用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与解读

向桂辛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饱含爱国主义情感的经典课文,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视野下,爱国主义教育已不再是这篇经典课文唯一的教学目标,而是之一。引导学生在“简、实、活、效”的听说读写中,读英雄故事,感英雄形象,悟阅读方法,品语言表达,这种“文言共生”的教学境界才是所有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经典;语言;文言共生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饱含爱国主义情感的经典课文,文章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部队和群众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时至今日,五位壮士毫不畏惧、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崇高品质,对于和平年代的孩子来说,仍是一笔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这,正是本文的人文价值。

这是一篇典型的叙事性文章,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既表现了七连六班这个集体的壮举,又突出描写了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语言,英雄事迹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鲜明,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这,是本课在语言形式上突出的特点。

“在阅读教学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是课标第三学段的阅读学习目标之一,必须加以重视。因此,进入小学高年段后,学生的语文学习须在阅读方法和领悟语言形式上下功夫。

再看教材中的单元导读和课后问题,与课标精神完全吻合!

基于这样的思考,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确定为: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文字中,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形象,激发爱国热情是本篇课文的“人文性”的训练点;练习概括课文各部分内容的小标题和学习描写五位壮士的语言文字是本堂教学“工具性”的训练点。其中,学习描写五位壮士的语言文字和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形象是一条重叠的训练线,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点。

一、初读感知,学习概括

训练学生概括各段小标题采用 “方法引路,扶放结合”的教学策略。教学中,借助课后第二题中已有的两个小标题:接受任务——()——()——()——跳下悬崖,教师示范提炼小标题的过程,教给学生概括的方法。

师: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的是 “接受任务”?

生:第一个自然段。

师:从哪个句子中可以提炼出这个小标题?

课件:1941年,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师:你看,找到自然段中的关键句,从中提炼有用的信息,就可以概括出小标题了。

师:“跳下悬崖”是哪几个自然段的内容?是从哪个句子中提炼而来?

(生找出相关句子和关键词)

教师再次小结方法:1.读懂自然段;2.找到关键句;3.提炼关键词。这是概括小标题的一种方法。

师:接下来,请学生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概括其他内容的小标题。

概括能力在阅读理解的能力结构中处于最基本的智力技能。当代心理学家林崇德说:概括是智力与能力的首要特点。因此,中小学生概括能力的发展,应看成其智力与能力发展的重要指标。由于语文能力的基础是概括,所以我们在培养中小学生语文能力时,要自始至终地突出对其概括能力的训练。叶圣陶在《揣摩》中早就指出:理解一篇作品,当然着重在它的主要意思。但是主要意思是靠全篇的各个部分烘托出来的,所以各个部分都不能轻易放过。概括小标题的意义就在于此。

小学语文教学从中年段开始,训练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能够抓住文章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并将主要内容概括得简洁完整。进入高年段,开始练习概括小标题。给文章列小标题,可使文章脉络清晰,段意明显。进行这种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条理化。

语段的概括,全文的概括有没有科学的方法?答案是肯定的。一是提取关键词句。借用文本中现成的核心词句来概括文意,既省力,又准确。概括单句,从句子结构入手;概括复句,从句间关系入手;概括段落,从找中心句入手。当然,概括不能单靠摘要。所以,当段、章、篇里的首、尾、中找不到现成的核心词句来总括的时候,面对“潜在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这是更高层级的概括能力了。

《狼牙山五壮士》是学生在小学阶段中继《小英雄雨来》之后第二次接触概括小标题,是有一定难度的。研读文本特点,可以发现《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各部分内容的小标题适合运用找中心句,提取关键词这样的方法进行概括。所以,在本课教学中,训练学生进行概括的教学策略确定为“方法引路,扶放结合”。

第一步引导学生找到“接受任务”对应的自然段,第二步找找小标题可以从哪句话中提炼得来,第三步用相同的方法找出“跳下悬崖”这个小标题是如何得出来的,第四步试着用学到的方法概括其他内容的小标题。学生在这几步的引领下进行了找关键句、提炼关键词概括小标题这样的练习,初步感知了概括的方法。

二、感悟形象,学习表达

学习文章第二部分“痛击敌人”时,通过圈画关键词句,感受五位战士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学习文本语言表达形式。

师:默读课文第二部分,划出描写五位战士的句子,圈画描写战士神态、动作的词语,反复体会,在一旁写下你的感受。

课件: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生圈画词句,写下批注。)

师:让我们来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生:(略)

师:从这些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中,我们体会到了战士们胸中燃烧着的熊熊怒火、誓死消灭敌人的决心!

师:看,这是日本侵略者在我们的国土上犯下滔天罪行!(课件播放日军侵华战争图片)

(学生在历史影像资料中看到了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的罪行,他们的眼中喷射出怒火。)

师:什么也不用说,就让我们把心中的愤怒读出来吧!

(学生齐读描写五位战士的句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读懂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更要引领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即研究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在“诱敌上山”这部分内容中,作者运用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刻画了五位战士不畏强敌,英勇作战的革命英雄形象。这种细节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着突出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学习这样的写作手法应该与感受内容并行。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画出文本关键句,圈出句中具有表情达意效果的关键词,写下自己的读文感受。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这一学习任务,教师放手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全班交流。在潜心会文的过程中,在生生交流碰撞中,透过这些语言文字,学生感受到了五位战士高大感人的英雄形象。

同时,在圈画、默读、感受、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也领悟到:作者通过“大吼一声”“抡一个圈”“绷得紧紧的”……这样细腻的描写,将五位英勇顽强,誓死保卫群众和部队的英雄战士的形象巍然屹立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相信这精妙的语言文字在反复朗读,揣摩的过程中已内化为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部分。

另外要提出的一点是: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先品读语言文字,再运用图片强化情感,这个次序非常关键。因为,根据记忆规律,图片信息的刺激远远大于文字;而学语文必须先咬文嚼字,感受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这才是学习语文的首要任务。因此,策略运用也要分先后,不能让图片削弱了学生感悟文字的机会。

三、仿写迁移,品读语言

学习“引上绝路”部分,通过练笔、比较,进一步感受课文语言文字表达的魅力。

师:战士们和班长马宝玉一样,都决定上狼牙山顶峰。你能否像第二段那样写出他们当时的神态、动作,表现他们的毫不犹豫呢?

生完成小练笔后教师评价。

师: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不在这里对四位战士进行再一次的具体描写呢?

生1:连续两处使用详写会有重复啰嗦的感觉。

生2:这就能表现出战士们想都不想就决定牺牲自己,把敌人引上绝路。

教师在学生发言基础上总结出:在这里,只有这样的语言,只有这最最简单的语言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战士们的毫不犹豫!

对文章材料进行恰当的详略安排可以避免冗长的叙述过程,便于集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使中心更突出。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五部分内容: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其中,接受任务与引上绝路略写,其余内容详写。本文作者在材料安排上是独具匠心的,详写有详写的目的,略写有略写的用意,无论是详写还是略写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五壮士的英雄形象。

你看“引上绝路”这一部分,描写班长马宝玉带头走向棋盘陀时,作者只有一个句子:“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四位战士热血沸腾,紧跟其后。”没有具体的描写,没有细腻的刻画,但是,稍加揣摩便能感受到,在这里,简洁有力的描写能够比具体细腻的刻画更好地表现战士们毫不犹豫、为国捐躯的坚定决心。这看似简单的语言描写使五位壮士的英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地跃然纸上。

这是文章第三部分中语言表达上隐藏着的教学价值点,教学中采用小练笔、对比去引导学生们感受:文章这一部分的略写同样为塑造五壮士的形象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视野下,爱国主义教育已不再是《狼牙山五壮士》这篇经典课文唯一的教学目标,而是之一。引导学生在“简、实、活、效”的听说读写中,读英雄故事,感英雄形象,悟阅读方法,品语言表达,这种“文言共生”的教学境界才是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编辑:金润根

责任编辑: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