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新(重庆市云阳县水务局,重庆市云阳县404500)
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
谭新(重庆市云阳县水务局,重庆市云阳县404500)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科技网络时代的社会,随着计算机科技的逐步发展,很多应用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具有准确性、效率性、安全性等特点,推进了各行各业科技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发展也包括其中。通过电力系统跟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实现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与发展进程。确保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计算机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研究
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离不开电力资源的应用,电力系统通过发电站发电经过传输、电压调整等主要运作方式来保证我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电力能源的供应。计算机技术可以应用在生活以及各种工作上面,因此,通过计算机技术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确保电力系统工作质量与促进电力系统工作发展,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在节省人力物力资源的同时,还可以大大加强电力系统的发展,这是电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为了实现整个电力系统智能化、自动化运作,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将电力系统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过程。传统的电力能源系统技术老旧,一些拉闸限电的做法给供需双方造成了很大的矛盾。电力系统智能化的出现及时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智能化电力系统与用电对象电源管理系统的结合,实现用电对象对于电力能源的合理调配。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灵活多样的系统结构;全稳定的系统平台;高可靠性的冗余方式;良好的开放性等。整个系统以电力系统为基础,其主要包括配电网自动化、电力调度自动化以及变电站自动化三个部分。在实际的电力网络构建中,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融入其中,可以实现对应用和操作过程的全程实时测试监控,并将监控所得的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从而可以提高整个供电过程的安全性,并且可以降低成本的投入,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降低电价。
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运用广泛,主要用于各个部分的数据监控、采集和处理等,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体现在变电、电网调度、配电网三个方面。
(1)在变电自动化中的应用:电力系统实现从发电站向用户输电,需要经过输电线及变电站的高压转低压转标准用电电压的转换,其中变电站的作用最为重要。在过去传统的变电系统中主要是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来完成变电系统中数据的监控和处理,这种传统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不能做到实时的监控。而且易出现误差,从而影响整个变电系统,降低了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造成损失。而计算机技术的融入则实现了变电系统的自动化体系,实现全程实时监控、全程采集数据、处理分析数据并及时检测变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情况,最大程度上确保电力的稳定供应。同时计算机技术的融入还能降低人工成本、减少输电线的使用量,在高度实现变电设备信息化和集成化的同时还能降低成本,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DA(配电自动化)是一项集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控制技术、现代化设备及管理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其目的是提高供电可靠性,改进电能质量,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降低运行费用,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在工业发达国家中,电力能源是十分重要的,从而配电系统自动化这这项技术得到了广泛重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功能主要分为:①调度自动化,通过对电力传送进行调度指挥。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对相应等级的变电站进行控制检测并传送实时信息回调度自动化系统。③配网自动化:城区的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管理,优化城区配网和高效的用电管理,实时检测故障并及时做出处理。④配电自动化,针对建筑工业用电终端用户配电设备进行自动化管理,有效的提高配电自动系统的可靠性,准确的预知事故,确保工作效率,完成经济运作指标。这些系统都具备一定的关联性,每一级都有明确的管理体系,从而在电力系统中得到有效的应用,避免一些故障、速度慢、电力发布不及时等弊端。给电力系统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空间。
(3)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应用: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三大基本功能分别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配电网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EMS)。其最为主要的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采用分布式的系统结构、分布于各种电子设备的运动端和继电保护装置,从而对变电站进行综合控制。而配电网管理系统是对变电和配电的用电过程进行实时勘察,掌控和管理综合自动化系统,其中还包括配电自动化、配电网络重构、配电信息管理等主要部分。电网调度自动化还具备信息采集、执行命令子系统、信息传输子系统和信息收集控制子系统等功能,这些完善的管理系统可以精确的对电力系统进行采集信息、发送指令、模拟传输。这在日常电力使用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即保证了电力的使用,又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实时安全。
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最重要的两个条件是电力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都是通过人力来实现对系统中各个部分运行状况进行测试与监管,然而人力的监管难免会因为各种因素导致一些误差的出现,从而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其领域的优秀表现,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体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便捷性,使计算机在电力系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将电力系统融合在电网系统中,可以将过去使用人工监管的工作由计算机取而代之,这种智能化的实施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可以减少人为的误差。在实现了全程自动化监管的同时计算机系统还实现同程的监管数据分析处理,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状况作出最快的显示,在这样数据化、自动化的处理中,不仅可以降低电网工作人员的压力还可以保证整个电网系统的正常稳定、安全运作。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运行等方面都需要专门的部门进行实时监督,老旧的电力系统使用人力资源来进行此类工作,这样会存在一些误差,这有可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现代社会发展迅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电力系统也逐步迎来了计算机技术时代,这对电力系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计算机技术不仅仅是辅助电力系统的一个应用,而是一个将电力系统进行完善和规范化的一项必不可缺的技术,也可以大胆的说计算机与电力系统是属于一个整体的,计算机技术通过对电力系统实现变电站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等主要电力系统技术,完善了电力系统的性能,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快捷和安全性。电力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融合,稳定了电力传输过程,加大了电力的输送,针对不同区域电力输送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设计做到准确无误的调节。计算机技术对电力系统的故障排查工作效率大大的超越了人工的工作效率,这即解决了人力劳动量过大的问题又降低了电力系统的运行资金,还节约了资源,保证了电力系统的质量。
综上所述,当代社会计算机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具备便捷、准确等使用性能,电力的发展方向更应如此,当今社会电力属于主要能源,实时提供电力能源,检查电力输出等相关技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解决问题的时间也相对较慢。这间接就造成了无形的损失,所以电力系统需要一个完善的智能体系,这样才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等。这对电力资源的输送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电力系统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使电力系统迈出了自动化关键的一步,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变电站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等技术,大大的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发展空间,使电力系统更便捷更稳定,即降低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又确保了电力的输送,并在电力系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1]唐 纳.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研究[J].科学时代,2013(5).
[2]《电力系统自动化》优先数字出版目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 (23):130~131.
[3]胡 琅.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3,32(12):82,90.
TM769
A
2095-2066(2016)21-0029-02
201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