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英
摘 要:通过开展DK638和DK667这2个玉米新组合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6.0万~8.25万株/hm2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直线上升,而穗长、穗粒重、行粒数和穗周长趋于直线降低。DK638密度不宜低于6.75万株/hm2,DK667不宜低于7.5万株/hm2。
关键词:DK玉米新组合;种植密度;产量性状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5-27-02
夏玉米是黄淮平原重要的粮食作物,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是该地区粮食生产的主要种植模式。玉米生长季较短、光热资源有限,自我调节能力较低,不适宜的群体结构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从而导致产量降低[1]。提高密度是获得玉米高产的重要途径,耐密品种的选择是育种学者研究的方向之一[2]。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与品种特性有关,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适宜密度。受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的委托,濉溪县杨柳农业科学实验站进行了DK638、DK667这2个玉米新组合不同种植密度试验,为DK玉米新组合的鉴定和推广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组合为DK638和DK667,由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设计与实施 裂区设计,品种为主区,密度为裂区。各品种设4个密度:6万株/hm2(株距27.8cm)、6.75万株/hm2(株距24.7cm)、7.5万株/hm2(株距22.2cm)和8.25万株/hm2(株距20.2cm)。裂区内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每小区种植6行,行长6m,行距0.60m,小区面积21.6m2。试验地周围设置保护行,两边不少于5行,两端不低于5m。试验于2015年6~9月在杨柳实验站进行,土壤为砂姜黑土,粘壤土,肥力中等。前茬小麦,产量7 500kg/hm2。小麦收获后秸秆机械粉碎覆盖,播种机基施NPK(28-6-6)复合肥600kg/hm2。6月20日播种,9月24~28日相继成熟,10月3日收获。田间管理按高产田要求进行。6月21日微喷40min。7月5日用烟嘧·莠去津定向喷雾除草,7月27日人工拔草。7月7日用阿维菌素·甲维盐喷雾防治害虫,7月13日遇雨撒施尿素180kg/hm2。同时,在密度试验相邻区域进行了品比试验,密度为6.75万株/hm2,其它同上述试验。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夏玉米生长期调查生育期和病害、倒伏、倒折情况。吐丝、授粉结束后,于每个小区边2行连续选择10株,测量株高、穗位高。每区收获中间2行,实测收获株数、穗数。收获的果穗取10穗,测定穗长、穗周长、秃尖长、穗轴质量、穗行数、行粒数,考种后手工脱粒;余机械脱粒。机脱和手工脱粒的籽粒称重加权计算穗粒重和产量,从机脱样品中取样测定百粒重。采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整理,DPS v7.05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法。
1.4 试验期间的气候条件 濉溪县2015年6月中旬至9月下旬气温持续偏低,降水少但均匀,日照正常。平均气温21.1℃,比历年平均25.4℃低4.3℃;积温2 367.8℃·d,比历年平均2 848.2℃·d少480.4℃·d。旬平均气温较历年平均低1.3~5.4℃。灌浆期气温低,锈病偏重发生。降水量321.8mm,比历年平均528.4mm少215.6mm,总量偏少,但关键时段都有适宜的降水量,全生育期未出现旱情。日照时数698.9h,比历年平均725.3h少26.4h,属于正常范围。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DK2个组合的产量变化趋势一致,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步增加。DK638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10 164.0kg/hm2,与6.0万株/hm2比较,密度6.75万、7.5万和8.25万株/hm2分别增产2.29%、3.70%和8.51%。DK667最高产量为10 113.8kg/hm2,6.75万、7.5万和8.25万株/hm2分别比6.0万株/hm2增产5.16%、10.39%和14.12%(表1)。分析表明:2个组合产量(Y)与密度(X)直线正相关,Y638=7307.7+336.60X,r=0.967*;Y667=5513.6+562.27X,r=0.997**。品比试验DK638产量为9 573.4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52%;DK667产量9 333.4kg/hm2,比对照增产0.93%。2个试验的产量水平相当,DK638优于DK667。方差分析表明:DK638不同密度间产量差异显著,8.25万株/hm2与6.75万、7.50万株/hm2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6.0万株/hm2;而DK667不同处理间差异极显著,8.25万株/hm2与7.50万株/hm2产量差异未达极显著水平,但极显著高于6.75、6.0万株/hm2。
2.2 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2个组合的穗长、穗周长和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趋于减少,秃尖长趋于延长,穗粒重降低[3]。8.25万株/hm2与6.0万株/hm2相比,DK638穗长缩短0.7cm,穗周长缩小0.9cm,穗行数减少1.3行,行粒数减少4.7粒,百粒重降低1.8g,秃尖长增加0.5cm,穗粒重降低25.1g;DK667穗长、穗周长和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分别减少1.1、0.7cm和0.4行、3.9粒、1.3g,秃尖延长0.1cm,穗粒重降低21.6g。方差分析表明,DK638的穗长、穗周长和秃尖长、行粒数、穗粒重与密度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P<0.05),DK667的穗长、行粒数、穗粒重和百粒重与密度近似直线相关(P<0.1)。穗长、穗粒重、行粒数和穗周长受密度的影响较大[4]。
3 结论与讨论
(1)适宜的群体是高产的核心[5],合理密植是调控群体的重要途径[6]。玉米生产是群体物质激励过程,而非个体的表现,要想获得高产,就必须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刘伟等研究表明:在2.25万~11.25万株/hm2范围内,随种植密度增大,登海661和农大108的群体籽粒产量显著增加,单株产量显著减小[7]。曹彩云等研究表明:6万~9万株/hm2密度下,郑单958和先玉335的产量和密度呈线性关系,中单909的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符合二次曲线关系[8]。李洪岐等对郑单958和浚单20研究表明:6.75万~9.00万株/hm2范围内,玉米产量随密度增加呈抛物线变化,在8.25万株/hm2达到最大[9]。本研究表明:6.0万~8.25万株/hm2,DK638和DK667产量与密度呈直线相关,与刘伟、曹彩云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2)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使群体和个体发展协调,穗数、穗粒数、粒重三者协调。密度增加势必对单株性状产生抑制,本研究结果体现了这一规律。随密度的增加,穗长、穗粒重、行粒数和穗周长趋于直线降低。
(3)穗数、穗粒数和粒重是构成玉米产量的三大要素,最优密度就是三大要素相互协调、叶面积指数大小及发展合理、群体光能利用率高、组成最高产量时的密度[10]。研究表明:DK638密度不宜低于6.75万株/hm2,DK667不宜低于7.5万株/hm2。
(4)在试验设计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逐渐提高,说明产量还有提高的潜力,种植密度还可以进一步增加。今后应在现有试验基础上,考虑继续增加密度处理作进一步的研究,以便确定最优的种植密度。
参考文献
[1]张倩,张洪生,宋希云,等.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夏玉米光合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5,35(4):1235-1241.
[2]曹胜虎,张吉旺,董树亭,等.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18(6):1343-1353.
[3]刘战东,肖俊夫,南纪琴,等.种植密度对夏玉米形态指标、耗水量及产量的影响[J].节水灌溉,2010(9):8-10,14.
[4]李军虎,张翠绵,杜义英,等.化控条件下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4,22(3):72-76.
[5]吕丽华,王璞,易镇邪,等.密度对夏玉米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7,15(2):79-81.
[6]邵立威,王艳哲,苗文芳,等.品种与密度对华北平原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1,26(3):182-188.
[7]刘伟,张吉旺,吕鹏,等.种植密度对高产夏玉米登海661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1,37(7):1301-1307.
[8]曹彩云,李伟,党红凯,等.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产量性状及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J].华北农学报,2013,28(增):161-166.
[9]李洪岐,蔺海明,梁书荣,等.密度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2,32(20):6584-6590.
[10]党德宣,苏东涛,陈朝辉,等.试论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性状影响分析[J].农业信息网络,2015(3):58-61.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