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广彦
摘要:玉田县农福缘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本合作社设施草莓生产基地,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合作,集成农业物联网、种苗脱毒、高温土壤消毒、工厂化育苗、高垄栽培、水肥一体化、生态防控以及设施草莓生产精确感知、精准控制、精细操作、智能管理等关键技术,挖掘“京香”系列草莓品种增产提质潜力,实现节本降耗、提高产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保护环境的目标。
关键词:“京香”系列草莓;智能化;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1 背景和意义
1.1 背景
自2003年起中国草莓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草莓第一国。2010年全国草莓栽培面积约8.6万公顷,总产量约200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河北省草莓面积约1.5万公顷,占全国草莓总面积的1/5,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玉田县拥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农业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称号,全县农业技术人员132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健全;玉田县棚室占地面积达到14.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8090亩;无公害认证面积45万亩。
1.2 意义
通过“京香”系列草莓智能化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研究,推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以及与现代通讯技术结合,打造设施棚室草莓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模式,实现设施草莓生产与经营精确感知、精准控制、精细操作、智能管理,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内容
2.1 主要实施内容
依托玉田县农福缘农民专业合作社设施草莓生产基地,与北京农林科学院林果研究所合作,健全完善科设施草莓智能化科技服务体系和服务机制,充分发挥优势特色“京香”系列草莓产量高、品质好、果实大、果形正、口味佳以及综合性状好、抗病害性高、货架期长、耐储运等突出优点,提高草莓产业产量质量和效益。
在玉田县农福缘农民专业合作社设施草莓生产基地,建立“京香”系列草莓智能化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区160亩,实现资源投入最佳化,经济收益最大化,环境生态最优化。
应用粉红公主、京桃香、京藏香、京承香、京留香、京泉香、京怡香、京醇香等“京香”系列优势特色草莓品种,提高品种产量、质量和品质,有效解决品种更新换代慢、种质退化等问题。
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集成配套关键技术,全面推动草莓生产智能化、规范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实现产量、效益大幅度提高,解决设施草莓栽培连作病害严重、土壤盐碱化、农药化肥使用过量等问题,逐步改善土壤环境。
2.2 技术路线
依托玉田县农福缘农民专业合作社设施草莓生产基地,集成“京香”系列8个优势特色品种、农业物联网技术、种苗脱毒、高温土壤消毒、工厂化育苗、高垄栽培、水肥一体化、生态防控以及设施草莓生产精确感知、精准控制、精细操作、智能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探索研究,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赢目标。
2.3 技术关键
集成“京香”系列特色优势草莓新品种、种苗脱毒、高温土壤消毒、工厂化育苗、高垄栽培、水肥一体化、生态防控、农业物联网等关键技术,形成“京香”系列草莓智能化提质增效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2.4 创新点
示范“京香”系列草莓优势特色新品种与采摘观光活动相结合,改善草莓品质、品相和口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进行设施草莓生产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草莓生产管理智能化、自动化。集成“京香”系列草莓品种、农业物联网技术、种苗脱毒、高温土壤消毒、工厂化育苗、高垄栽培、水肥一体化、生态防控等关键技术,全面推动草莓生产规范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
3 研究结果
3.1 技术成果
引进示范粉红公主、京桃香、京藏香、京承香、京留香、京泉香、京怡香、京醇香等“京香”系列特色草莓新品种,并实现观光采摘活动相结合。集成农业物联网、种苗脱毒、高温土壤消毒、工厂化育苗、高垄栽培、水肥一体化、生态防控等关键技术,充分挖掘“京香”系列草莓品种增产提质潜力。制定“京香”系列草莓智能化提质增效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3.2 经济效益
“京香”系列草莓新优品种与传统草莓品种相比,平均亩增产500kg,由于质量高、颜色艳、果实大、果形正、口味佳,且耐储运,非常适合旅游采摘和供应大型商超高端奢侈品专柜。
3.3 社会效益
充分发挥农业物联网技术和农业采摘观光产业优势,创新关键技术和服务机制,推动草莓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方向发展,实现高产、高效、安全、节能、环保,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动创业农民增收。
3.4 生态效益
高温无害化土壤消毒,杀死地下病菌害虫,改良土壤,降低农药使用量,改善环境。种苗脱毒,还原草莓原本生长特性,实现无干扰、无病菌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保护环境。测土配方施肥与水肥一体化,可节水、节肥、降低肥料对土壤的污染。自动化节能型设施栽培,提高生产效率,节能环保。
参考文献
[1]朱冬梅. 设施栽培下草莓养分吸收及肥水耦合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
[2]刘 鹏. 满城县草莓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5,06: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