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安全生产的隐患分析

2016-03-19 08:57牛新博赵树珍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隐患安全生产农机

牛新博 赵树珍

摘要:目前大量的农机应用于农业生产,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农机事故也时有发生让人揪心,该文就农机安全生产的隐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

关键词:农机;安全生产;隐患;分析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后,国家为提高农业竞争率和科技含量,全力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量的农业机械被推广使用,但是,越来越多的农机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如何才能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笔者认为应认真排查农机安全生产隐患,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及时进行整治,将农机安全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

1 农机安全生产隐患存在的原因

农机安全生产隐患存在于农机生产的各个环节,主要由农机驾驶员的驾驶操作不当、违法违章、部分农机运行安全技术性能差、相关部门管理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原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1 驾驶员法制观念、安全意识淡薄

有的驾驶员法律观念、安全意识淡薄,只是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导致无证作业、违章载人、超速超载、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甚至部分驾驶员将拖拉机作为走亲访友、赶集、学生上学等活动的客运车辆使用,为农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1.2 驾驶员综合素质不够高

很多驾驶员文化水平低,又不积极参加农机培训,导致综合素质不高,只局限于会驾驶操作,而不能保证驾驶操作技能过硬。更不懂得如何对农机具进行保养,零件磨损严重,农机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达不到标准,导致农机“带病”作业,为农机的安全作业埋下隐患。

1.3 农机具安全技术状态得不到保障

一是农机手对安全技术检验认识不够,不积极参与农机年度检验,不能保障农机技术状态完好。二是部分农业机械超期服役。目前国家对农业机械的强制报废政策尚未制定,部分农业机械使用年限过长、技术状态恶化、安全运行无保障,对应予强制报废的农业机械缺乏有效的制约规定。三是农机自身的产品质量和维修质量得不到保障,影响农机具的运行状态。

1.4 乡镇农机安全基层组织人员力量薄弱,导致监管不到位

农业机械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具有量大、面广、分散的特点,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在近年的乡镇改革中农机安全管理人员进出随意,导致农机安全基层组织队伍的不稳定,人员少且素质偏低;同时乡镇农机安全管理人员既要服从乡镇中心工作又要做好农机管理工作,导致农机基层组织的工作不到位。

1.5 管理条例不完善

对8.83千瓦以下农业机械(尤其是微型耕整机)及其操作手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无法纳入牌证管理,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很多地方《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及《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这么多年,仍没有出台一个地方法规与之配套,导致在具体工作中法律与现实常常出现“代沟”。

2 整治事故隐患的建议

2.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农机安全生产意识

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来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把农机安全宣传教育贯穿于农机年检、路检路查、牌证办理、新机手培训、春备耕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中,着力提高农机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2.2 加强考试培训,提高农机手综合素质

严格按照考试培训大纲,不折不扣完成规定的内容和学时,使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能系统、熟练的掌握农机驾驶操作技术以及一些维修保养知识。在日常行驶和作业过程中,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懂得及时对农机具进行保养和维护。

2.3 加强年度检验,确保安全技术状态良好

一是积极引导群众自觉参加年度检验,使他们认识到办理牌证年检业务对抓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做到“服务到村到人”,“教育入脑入心”。坚持“谁办理,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执行相关的检验标准把好检验质量关。二是逐步完善农机具报废更新办法,及时淘汰超期服役的农机,杜绝安全隐患,确保运行安全技术状态良好。三是对农机市场进行专项整治,净化农机市场,加强对农机维修网点的监管,提高农机维修网点的服务水平,确保维修质量,防止因产品质量和维修质量引发的农机安全事故。

2.4 加强农机安全监管,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以春备耕安全生产、“六月安全生产月”、春运农机安全检查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针对道路上行驶的无牌拖拉机、无证驾驶拖拉机、外籍拖拉机、改(拼装)拖拉机、微型拖拉机等安全隐患突出的农机进行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黑车非驾”、违法载人、超速超载、无牌行驶、无证驾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

2.5 加强乡镇农机安全基层组织队伍建设

健全农机基层组织制度,加强对乡镇农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农机管理队伍,落实乡镇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农机安全各项工作到位。

2.6 完善配套法律

应尽快结合实际,出台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实施办法,让农机监管有章可循。所制定的实施办法,既要充分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又要与地方实际紧密结合,必要的情况下,还要与周边地区相关法规进行有效对接,防止出现执行难的问题。

3 结语

总之,农机安全生产一直是困扰农机管理部门的难题,农机管理部门要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强化农机安全生产措施,努力把农机安全隐患降到最低,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促进农机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符标军. 浅析农机安全生产的隐患及治理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06:106-107.

[2]刘建国,王 坤. 关于治理农机安全生产隐患的思考[J]. 当代农机,2009,12:66-67.

猜你喜欢
隐患安全生产农机
网上晒娃隐患多
农机维修对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分析
Tough Nut to Crack
试论建设县乡农机推广体系的有效措施
文具的隐患!
农机购置补贴的绩效分析
我省针对新建农机合作社出台新标准
食品中的隐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