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利用农药化肥和水资源,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2016-03-19 08:57乔勇军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化肥水资源

乔勇军

摘要:该文主要对科学利用农药化肥和水资源,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药;化肥;水资源;农业面源污染

凤城依山伴水,四季分明,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自然条件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人们加强城市建设和卫生环境整治的同时,农业生产投入品的过量使用,造成的面源污染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其潜在危害逐渐显现,因此要建设“青山碧水蓝天”的生活环境,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必需要跟进。

1 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危害

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除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以外,便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土壤、河流的污染,甚至导致污染的恶性循环。由于其具有隐蔽性、长期性、普遍性而不被人们所重视,但一经显现,其危害性让人们难以承受。据调查,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酸化、地力下降;水体中硝酸盐含量超标的80%是由于过量施用氮肥引起的;磷肥和氮肥过量施用造成水体富养化,水藻滋生,水质污染。此外土壤重金属超标、温室效应与过量使用化肥均有直接关系。农药的过量使用及较低的利用率不仅造成农作物体内农药残留超标,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环境,而且影响食品安全和出口贸易。

2 我市化肥、农药使用情况

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危害严重,而我市农业生产依然没有摆脱“大肥、大水、大药”管理模式。具体表现在:

2.1 化肥使用量过高,利用率低,品种单一,方法落后,流失严重

我市玉米生产化肥施用量达25-30kg,高于全国平均26.67kg/亩和发达国家的15kg/亩水平。但化肥使用比例不合理,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65:0.3,与生产要求1:0.4:0.5出入较大,呈现氮、磷过高钾不足现象;且氮肥品种单一,80%地块以尿素为主;施用方法落后,80%-90%采用浅施和地表撒施。在化肥利用率方面,我市化肥利用率则低于30%。

2.2 农药使用量过大,品种杂、乱,用药次数过多,利用率低

我国农药使用量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平均使用农药0.15kg/亩。而我市农药使用量明显高于全国水平,据调查我市玉米生产农药使用量为0.5kg左右(以除草剂为主),水稻农药使用量约0.6kg(除草剂0.2kg、杀虫剂0.2kg、杀菌剂0.1kg),保护地设施蔬菜用药量约为2.5-3kg(杀菌剂为主),果树施用量约为1.5kg(杀虫剂、杀菌剂为主)。农药利用率低,平均利用率仅为10-20%。

2.3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大水漫灌,利用率低,加速化肥、农药流失污染

我市水资源丰富,地表水占全省的5.5%;降水量800-1200毫米,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水资源丰富的优势条件也导致节水技术推广相对落后。据调查,建平县每年发展露地膜下滴灌100余万亩,而我市露地无采用此节水技术。水田用水方面,也大都采用大水漫灌,据调查蓝旗水稻栽培一亩地平均用水达1000米3,与全国水利用率大体持平。过量施用的化肥和农药由于大水漫灌加大流失量,对土壤、大气、水源造成污染。

3 我市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原因

3.1 盲目追求农产品产量

我市人多地少,人均耕地约为2.6亩,为从少量的耕地上获得尽可能多的农产品,便加大投入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久而久之耕地越来越瘦,病虫害抗药性越来越强,地瘦多投肥,抗药性强加大用药量,周尔复始,恶性循环,如同吸食鸦片。

3.2 农民种田水平低,观念落后,环保意识差

随着我市城镇化建设水平加快,农村务农的越来越少,种地大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出现“61.38.99”局面。对科学合理施肥打药知识了解少,接受慢,全靠传统的种地经验,粗放管理。壮年劳力为不误外出打工,又不使地撂荒,春天种地一次性大药大肥,这无疑加大了药肥使用和流失量。农民观念落后,只图眼前利益,不了解其长期危害性,环保意识差。

3.3 新技术、新成果普及率低

现农村由于耕地少,种地收益低,全社会整体对农业生产缺乏足够的重视。农民对新技术、新成果兴趣不高;农技人员待遇低,纷纷跳槽另谋岗位;农民素质低、农技人员流动性大,导致一些新技术新成果推广速度慢,覆盖面小。

4 建议

4.1 社会关注、全民重视

化肥、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影响到我们及下代的生存环境与身心健康。其毒害作用不亚于过去静脉注射,为求短暂的效果而后患无穷。因此号召全社会要高度关注,全民重视。

4.2 提高素质,转变观念,普及环保和业务知识

农民是化肥农药直接使用者,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种田水平,对于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缓解面源污染将起到积极作用,因此要加大对农民环保和科学种田相关知识的普及宣传。同时要加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通过提高农技人员素质、待遇,稳定镇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促进新技术、新成果的普及应用。

4.3 政府扶持、示范引导,辐射带动

面源污染其涉及面广,危害重,时间长,整治难度大,因此需政府加大扶持和整治力度。当前国家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技术及农作物病虫安全控害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对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要加大该技术的推广,通过建立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扩大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5 结语

农业“大肥、大水、大药”管理,遗害无穷,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为建设我们美好家园,请关注农业生产,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猜你喜欢
农业面源污染化肥水资源
泰国批准化肥涨价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试述黔南州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综述
浅谈利用生态农业产业链技术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