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 模式的有效运作方式与管理路径初探

2016-03-19 21:01:56赵询杰浙江省基础建设投资集团浙江杭州310000
低碳世界 2016年33期
关键词:经营性运作基础设施

赵询杰(浙江省基础建设投资集团,浙江杭州310000)

PPP 模式的有效运作方式与管理路径初探

赵询杰(浙江省基础建设投资集团,浙江杭州310000)

近年来,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步伐,依据其经营属性,相关研究人员认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能够从项目治理层与项目管理层这两个方面选择相应的PPP模式进行具体的运作。立足于项目治理层将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特许建设权与特许经营权的相关配置问题给予解决,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展开经营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环境等。本文主要立足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所应用的PPP模式有效运作方式以及相应的管理途径展开剖析,其目的在于将PPP模式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不断的推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运作方式;PPP模式;管理路径

当前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规模面积逐渐增加,人口数量也随之增加,因此城市居住人民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例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资金投入方面存在着缺陷等。而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效的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效率,PPP模式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为此,当前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已经给予PPP模式高度重视。

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内涵和分类探究

在城市发展中,城市基础设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城市基础设施属于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系统,有广义基础设施以及狭义基础设施两类之分。

实际上,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从本质上看属于公共项目,按照所提供产品是否具备经营属性与收费机制,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能够被分为非经营性与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其中非经营性项目通常无收费机制[1],同时也不存在资金流入的现象。该类项目的投资主要代表的是公共利益,主要由政府给予相应的承担,其投资主体也是政府。例如城市道路、城市环境卫生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设施系统等;而准经营性项目通常拥有一定的收费机制与资金流入,但是该种收费情况只能弥补部分投资,往往需要通过政府途径来提供一定的补贴。该类项目的投资通常能够由政府或者提供补贴的社会投资方承担。例如城市轨道交通等一些设施系统;另外一种项目为纯经营性项目[2]。这与李荣平,袁竞峰,张星等在《PPP项目残值风险路径及其脆弱性研究》一文中的观点极为相似。纯经营性项目有一定的收费机制以及充足的资金流入到其中,并且能够通过经营的方式将投资收回,最终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纯经营性项目的投资能够通过市场展开有效的配置,其投资的主体主要是社会资金。例如收费高速公路等设施系统方面。

2 PPP模式内涵与不同经营项目PPP模式的运作方式

2.1 PPP模式内涵

PPP模式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英文缩写,主要指政府和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更好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而合作,或者为了能够提供某种公共物品与服务等。在该合作的基础之上,需要将特许权协议作为重要的基础,彼此之间确保能够形成一种和谐的合作伙伴的关系[3],并且通过合同签署的形式确定双方的权利与应尽义务,从而为合作能够顺利的完成提供保障,最终能够达到合作各方的预期行动结果,达到双方的利益目标。

PPP模式之所以备受关注,其原因在于政府的全过程经营管理。该模式将比分政府责任以及特许经营权的方式转移到社会主体企业,而政府则与该主体企业共同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合作关系,该种合作关系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也会降低。

2.2 不同经营项目PPP模式的运作方式

由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经营属性存在着差异,那么所应用的PPP模式的运作方式也存在着极大的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经营属性进行选择。如:

2.2.1 纯经营性项目的PPP模式运作方式

针对纯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项目自身便能够通过相应的运营带来更为稳定的现金流[4]。立足于项目的治理层,政府或者政府授权机构往往会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将权利授予给社会投资者经营项目。为此,该类项目可以应用政府特许经营的PPP模式运作方式。

另外,BOT特许经营结构主要由政府授权机构,通过特许经营合同授权社会投资者以后所成立的BOT项目公司融资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BOT模式主要是 “建设-运营-转让”的英文缩写。

2.2.2 非经营性项目PPP模式的运作方式

对于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该项目不存在收费机制,同时也没有资金流入到其中。这类项目投资需要由所代表的公共利益政府给予承担,为此该类项目的投资主体应该是政府。但是,该类项目不存在收费机制,这便使得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增加。为了能够将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面临的大投资额度问题解决,政府必须引入多元化的投资,同时需要建立政府部门和民间部门合作伙伴关系,最终解决资金投入问题。

BT模式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与此同时也属于一种工程建设模式。主要指通过项目发起人公开招标的方式,将项目承建人确定下来,并且由项目承建人对资金筹措以及项目建设等进行管理。当项目建成竣工以后,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验收检查,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能够达到预期的标准。

BT模式融资建设结构在建设期间有一定的特点表现出来,如:

BT模式能够缓解在建设期间政府所承担的资金压力。通过BT模式的应用,能够为政府业主筹措一定数量的建设资金,通过BT项目公司的建立,项目承建人需要利用项目融资的方式实现表外融资的目标。该融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资金的应用效率,使得投资风险得到一定的分散,最终达到降低风险的目标。

另外,还能够有效的降低管理成本与建设期的风险。在BT模式背景之下,项目建设的管理责任通常需要BT项目公司承担,同时政府业主也不需要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机构进行建设与管理,在建设期间也不需要投入过量的资金作支撑。

PPP模式从本质上看,政府和民营部门之间并不是合作伙伴的关系[5]。为此,PPP模式需要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间存在的差异作为重要基础,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运作方式。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将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经营属性作为重要的依据,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治理层以及项目管理层选择不同的PPP运作模式。

3 总结

随着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PPP运作模式成为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立足于两个重要方面,第一方面探究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内涵和分类,第二方面分析了PPP模式内涵与不同经营项目PPP模式的运作方式。通过分析明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关系我国城市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为此,我国政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同时需要确保有充足的资金支撑,明确合作方所需要承担的职责,将PPP运作方式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终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1]王会川.论PPP模式在地方推广应用的难点及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5(51):49~51.

[2]李荣平,袁竞峰,张 星,等.PPP项目残值风险路径及其脆弱性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1,09(10):30~34.

[3]杨卫华,王秀山,张凤海,等.公共项目PPP模式选择路径研究——基于交易合作三维框架[J].华东经济管理,2014,28(2):121~126.

[4]夏梁省.基于PPP模式的内生性契约、信用共同体与网络融信机制构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路径探索[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5,35(1):10~18.

[5]周正祥,张秀芳,张 平,等.新常态下PPP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软科学,2015(9):82~95.

F283

A

2095-2066(2016)33-0207-02

2016-11-22

猜你喜欢
经营性运作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军工院所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提升建议
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思考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12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中国公路(2017年14期)2017-09-26 11:51:43
破解PPP产业基金的运作难题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传媒评论(2017年4期)2017-07-10 09:22:56
关于公立医院经营性问题的思考
5G——“互联网+”的基础设施
PPP项目运作中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