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1.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合肥 230051;2.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合肥 230039)
论明清徽州官民游居环境的保护意识与措施
周海燕1,2
(1.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合肥 230051;2.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合肥 230039)
摘要:基于相关文集、方志、游记、家谱等史料,对明清时期徽州官民的游居环境保护的意识与措施进行研究。结论显示:徽州官民对树木山场、龙脉水口等自然资源和黄山、齐云山等旅游名胜地的保护措施,既体现了徽州笃信风水、尊宗敬祖的文化传统,也展现了徽州民众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伦理思想。同时从侧面说明,明清之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徽州人地关系的不断紧张、民众求利思想的强化,徽州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客观事实。
关键词:明清;徽州;游居环境;保护
明清时期徽州(歙县、祁门、婺源、绩溪、黟县、休宁)大众游观生活丰富多彩,分布于徽州城乡各地的山水游赏地、名胜古迹、寺院道观、园林宅邸等成为徽州民众游观活动的承载空间。游居环境是徽州民众日常居住与开展旅游休闲活动的外部空间环境。
明清时期徽州社会对游居环境的破坏原因可大致分为旅游因素破坏和非旅游因素破坏。旅游因素破坏是指因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开展而造成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旅游资源的损毁和对旅游环境的污染;非旅游因素破坏是指旅游活动之外的其他因素所造成的破坏,主要包括地方政府与民众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对林木、石材、矿产等资源的砍伐或开采、民众日常生活起居对各种自然旅游资源的占用或污染和各类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自然性损毁。不论是哪种破坏,对徽州山川林木、古迹名胜都带来了极大危害。基于相关文献,本文就徽州官民对龙脉水口、山场林木、名山古松等方面的保护意识与措施作一探讨,管窥徽州官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与措施。
徽州群山环抱,林木茂密,河流纵横。风水学把起伏的山脉称为龙脉,把水流的入口和出口称为水口“风水之说,徽人尤重之”[1],龙脉、水口更是重中之重。明清时代的徽州民众普遍认为,水口和龙山是一个村落及人丁繁荣发达与否的标志[2]。徽人认为“凡过一村,见其树木浓荫者,其村必富庶悠久。”“盖泉水回衍,蓄气多而富洩少也。若斩伐一尽,其水过而不留,地方衰败矣。”[3]故此人们对城镇、村庄、来龙祖山所有树石,均保护备至,“苟有戕其一树、凿其片石者,必讼之官,务惩之而后已。”[4]
以婺源县船槽峡为例,此地历来被视为县治学宫来龙,旧志载:此地“两山环抱,四龙会脉……尤形家所罕见者”。故而“邑学由此发灵,故阅宋及明,理学文章,邑称东南邹鲁”。自明嘉靖甲子始,由于本地民众与外来棚民伐石烧灰,加之又有矿贼躏城之变,龙脉破坏严重,时人将当地人文财赋渐渐衰落也归咎于此。明清两朝府县官员对婺源龙脉的保护非常重视,光绪《婺源县志》收录了自明代万历间至清康熙间院道府厅县等各级官府所立禁碑碑文,兹转引部分如下[5]:
(1)直隶徽州府梁 为恳保县学龙以培地脉,以振人文事。
据本县申查禁伤船槽峡龙脉缘由,奉批,览图峰峦秀耸,内如三龙会脉,两湖中夹,月峰左峙,日峰右起,文笔砚池,种种奇绝。惜哉,伤于愚民之手。盖缘向缺表章,是以官失呵护,则前志遗漏之罪也……此后有敢盗采者,官府学校共訾之,此郡邑得为当为可为事理,不许转达院道也。仰县即竖石,大书严禁,有犯者,许人讦告,从重究罪,仍编纂一条,补入郡志山川款中,以俟后之君子。此缴。万历三十四年(引者按:公元1606年,下同)二月十五日
(2)直隶徽州府理刑厅郑 为恳报县学龙以培地脉,以振人文事。
照得后开各山,系本县县治县学龙脉,磅礴逶迤,经行十七都、十八都、二十三都、四十三都,地方愚民伐石烧灰,损伤非细。迩来科第少逊,罪在伐石。近奉院道严禁,合行示谕,此后如有仍前盗采烧灰者,定行从重究罪。其地方约甲党里不行举首者,一体究治,断不轻贷。特示。
计开应禁地方于后:水岩山峡、通元石峡、石城山峡、夹子尖峡、天井源峡、里芜坑峡、重台石前后脊脉峡、岩岭峡及左右龙池、大船槽崩洪峡左连文笔月山五星聚讲狮象山、小船槽崩洪峡右连冷风洞日山蓬头山。万历三十四年(1606)二月十五日立
(3)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易,为出巡事。
照得星源之有大小船槽山,县治学宫龙脉关焉,人文财赋之所属,文献之所从出也。自附近奸民射利凿石烧灰,相传全盛秀山,残伤已半,乃禁者自禁,伐者自伐,或随禁而随弛,甚或明禁而明导。夫此则地方官昏暗罢輭,全不嘉惠士民之周也。合行严禁,此刻石特示船槽峡上下左右一带居民人等知悉:
自后上自水岩山、石城山、玲珑石、重台、虎石,左自狮山、月山,右自龙山、日山,具不许凿动尺寸,敢有违犯,许所在邻里人等据实首告,凿山之家罄其资产入官,重则枷示。邻里容隐不举,事发一体重究。县官随时随事查访,有觉必究,务全此卷石,为地方功德,特示。天启元年(1621)二月十六日
(4)江南徽州府吴,为严禁凿石烧灰,以保阖邑龙脉,以培人文财赋事。
据该县申详前事,奉抚部院李批:“仰县勒石永禁,报缴。”奉此为照。
星源形胜甲江南,乃人文之渊薮也,学宫龙脉由船槽岭停毓而来,曩昔绅衿输资买山保护,禁挖灰窑有年所矣,何物射利之徒肆行凿削,知肥私囊而罔顾公义,如今日者哉。既经该县通详,允孚舆论,仰县即遵宪勒石严禁,如奸顽仍蹈前辙,许即申报以重法究治,决不姑贷。须牌。顺治十二年(1655)五月十二日
(5)婺源县刘,奉徽州府曹,为严禁残脉以培县治以振人文事。
照得婺源船槽峡为一邑来龙,有关风水,何物奸棍串通衙蠹,积歇托言旁枝,藉口壅田,混呈打点,阳顺阴逆,私开窑户,取石鎔灰,肆行戕凿,使龙伤气洩,石吼山鸣,财赋凋残,文峰靡盛。本府批阅绅衿公呈,殊堪发指,本应立挐重处,既经该县亲勘,平没窑场,若辈奸谋谅难复起。除已往免究外,示后如龙脉胎胞等处敢再开窑觅利,违抗不遵者,许即指名揭报,凭重责枷号,仍照斩龙屠塚律例加等治罪,法在必行。毋贻后悔,须至示者。康熙六年(1667)十二月日
此后,婺源县知县胡宗鼎于康熙十六年(1677)、婺源县知县刘某于康熙十九年(1680)九月率人踏勘龙脉,于康熙二十年四月立碑申禁。婺源县知县张某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四月踏勘龙脉,于康熙三十年(1691)八月立碑。婺源县知县祖某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五月十六日会同教官及乡邑士民踏勘石岭楼下施村一带地方,所有烧灰旧窑尽数平拆,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二月立碑严禁。光绪《婺源县志》收录的保龙告示,从万历三十四年(1606)延续到康熙三十三年(1694),历经明清两朝,前后长达近百年的时间。历任官员都在禁令中强调船槽峡为一邑来龙,事关一邑风水人文,严禁残害,并在禁示中标明龙脉的保护范围与惩罚举措,告示内容大体相似。这些文献资料充分表明了地方政府保龙政策的延续性与治理的决心。
卞利先生认为,自古以来,林业经济一直是徽州的支柱性产业。加强对森林植被的保护,以维持生态平衡,维持当地居民最基本的生存和生产条件,就成了各级官府和村庄宗族、会社、乡约等乡村基层组织的重要任务[6]。徽州官方及民间基层组织制定了很多规约,保护山场、树木等林业资源。
清代乾隆以后,来自徽州周边地区安庆、池州、宁国等府和浙江、江西甚至福建等地的流民,大规模进入徽州山区,开山种植玉米、烟草或进行采煤烧灰、伐木烧炭等经济活动。在棚民的影响下,当地人也竞相效尤,“土人始惑于利,既则效尤”[7]。清人俞正燮作有竹枝词云:“两般腾贵米与钱,大业从来说垦田;人众真难为造物,包芦已植到山巅。”[8]可见当时玉米种植的泛滥。棚民斧砍火烧、挖根焚树的行为直接造成了徽州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山木童然、河道淤塞、米价腾贵等严重后果。徽州民众逐渐认识到森林树木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价值。为保护山林、保持水土和粮食作物的生产,维护河流的通航,官民采取多种措施,反对随意砍伐林木,反对棚民的垦山种植,保护自然环境。
龙脉、坟山、山场、水口等自然资源,构成了徽州民众游居空间的外部环境,徽州官民对这些资源的种种保护措施,既体现了徽州笃信风水、尊宗敬祖的文化传统,也表明了徽州官民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同时从侧面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徽州人地关系的不断紧张、民众求利思想的强化、徽州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客观事实。
“黄山游屐,晚明为盛。”[9]晚明以后,以黄山、齐云山为代表的徽州名胜,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各种旅游资源的破坏现象也随之出现。如游人山民喜在山石岩壁随意题刻,“徽人好题,亦是一癖。仕其土者,薰习成风,朱书白榜,卷石皆遍,令人气短。”[10]对旅游景观带来负面影响。袁宏道就曾齐云山“碑石相接,恶诗充满”[11]的现象表示担忧,强烈谴责当地人、游客在齐云山到处题字的恶习,认为这种“黥其面,裂其肤”的行为与杀人盗窃无异。
明人姚文蔚在黄山旅游兴起之初,就对黄山开山后可能会遭受的种种破坏表示了担忧,恐其也将如白岳一般,被人镌字题名,黥面裂肤,更担心峰巅怪松将不保其寿,其云:“黄山自轩辕以来,閟灵隐秀,为真仙洞宅,世或不知有此山,或闻其名而不得至。其域如蓬莱方壶,苐可想像,仿佛信乎?非此险不足保此奇也。一旦心月悬空挂壁,凿山置足,创通鸟道,好奇者往往而至,于是峰巅怪松不得保其千岁之寿者多矣。今且驻宫开道,夷险为平,则游者日众。游者日众,将镌字题名、磨(摩)崖刻像,种种剥斵,侪于白岳而后已,彼山灵亦何乐乎此哉?故岳有六,吾不为黄山屑,而为黄山虑也。吾愿心月先砻二石,大书淡刻吾言,一置祥符寺,一置松谷庵,以诫后之游者。”[12]
钱谦益也表达过类似担心,他认为自普门开山之后,“徽人以黄山媚客,轺车輶轩,至止相望”,黄山上游人纷至沓来,“所至树眉颜额,磨崖题名,青峰白石,有剥肤黥面之忧,三十六峰亦将不能保其故吾矣。”[13]不幸的是,文人士子的担忧很多都变成现实。
明清时期对黄山松乱砍滥采的情况尤为典型。黄山松生长绝壁之上,“不假土滋,笼阴倚翠,此猿猱之所不到,凝青翠而岁寒者也”[14],明中叶以后黄山游人日众,黄山奇松之名不胫而走,伐松之人也不期而至,“刈石劚株者相寻而至。甚至蠢尔樵子,伐为薪火为炭,觅微利于村市。”[15]地方官员将黄山松当作献媚上级的礼物、文人士子将黄山松当作盆玩近玩、樵夫农人甚至伐松烧炭以得微利。
对这些对古松的戕害令有识之士痛心疾首。钱谦益认为黄山松本是滋云雨、杀霜雪之非凡草木,被采作盆玩后,往往“壮观盘石烟霞之性,不耐人间,数月而枯,终年而萎”[14],“欲斫而取之,做盆碗近玩,不亦陋乎。”[13]
袁枚更作有长诗《悼松》,深沉地表达了他对黄山古松遭受劫难的痛惜之情。他认为因为缺乏保护措施,在樵夫的斧头之下,黄山松备受摧残,“拉杂摧烧渐渐空,八九依稀存二五”,人们砍伐古松的行为无异于“车鞭骏马背负盐,盘烝美人头作脯。世充书卷尽沉河,阿房一炬偏遭楚。”诗末诗人希望可以上表通达天帝,让神灵下敕要求官府栽培保护黄山奇松,“我欲上表通天台,玉皇敕下群官府。栽培保护三千年,或者奇松还可补。河清可俟人寿难,独对荒山泪如雨。”[16]
清代康熙间诗僧释大涵亲见樵夫砍伐古松,恨不能以身相代,“黄岳怪松皆轩后时旧物也,奈彼樵家恃以为糊口之计,山僧借以为馈送之资,由是斤斧之声,岁无宁月,月无虚日,可不哀哉!余每见人缚松出谷,誓将百身代赎。”[17]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笔端发出呼喊,得到当地官府和有识之士的相应,共同保护黄山古松。
可是地方官员不仅对世人保护古松的要求充耳不闻,为献媚上级,反而鼓动怂恿无知村民砍伐古松:“不意有司充耳无闻,反督役到山驱农捕松,转媚上官。”[17]释大涵又作《初九日捉松诗有序》,在诗中,他将捕松人比作捕蛇人,对官府非但不伸禁饬法,反而督役捕松的行为表示了极度的痛恨和深深的无奈。
此外,山僧道士的日常生活也会给旅游资源带来破坏,万历三十七年(1609),吴日宣游黄山,发现月池原来“参天木叶,匝地藤阴”[14]的景致已被僧人破坏。杨补亦称:“崖洞如慧人手眼,伧奴钝夫往往祟之,是山川大罪人!”[18]冯梦祯于万历九年(1581)游齐云山时,便发现道士山民随意造屋的行为,大大损害了齐云山的天然风光和宫观的庄严肃穆,其云:“今皆为俗人置屋塞之,……天巧损矣。羽流庐于殿右,相次如闾阎。”[11]明人汤宾尹也曾记曰:“泰岱、武当、九华、白岳,皆以香火之盛,为馋髡俗羽所踞,室牗华美,酒肉狼戾,佳山水成一秽场,大可惋惜!”[19]
文人士大夫除了对这些现象表示担忧与愤慨外,也积极进行了许多旅游资源保护实践。袁宏道针对齐云山景观因过度游览被破坏的状况,就提出应通过控制游人数量和旅游活动的规模,“使道院少作几间,官府不常至”,让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休养生息,“碑文渐落,石苔渐长,白岳之神不灵”[10],不出百余年,齐云山便可以恢复旧观。他的观点与今人封山轮休、控制景区最大承载量等管理思路,不谋而合。清人程埙《雨窗绝句》中有诗云:“粉榭依山曳酒旗,杏衫银甲一春嬉。攀条有罚逾童羖,万紫千红赖护持”,诗中所写之事,乃是“稠墅汪宅园,梅桃暨牡丹芍药甚盛,门启不扃,花时不拒客,但戒人攀折,犯者必罚演剧。故不挂韦幡,朱粉安堵,亦惜花之善策也。”[7]从引文中可知,明清时期徽州的私家园林在鲜花盛放之时也会对公众开放,为防止游人攀折,园林主人通过约定违者罚戏的惩罚措施,保护花木资源。
在历代地方官府、宗族、乡村基层组织和广大民众的努力护持下,徽州的山川河流、森林植被才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形成了生态平衡,同时也为自身营造了美好的栖居环境,展现了徽州民众尊重自然、保护旅游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伦理思想。
参考文献:
[1]赵吉士.寄园寄所寄[M].周晓光,刘道胜,点校.合肥:黄山书社,2008.
[2]卞利.明清徽州村落的自然和文化特征及其村落与民居关系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1(5):15—23.
[3]汪掬如,等.古歙义成朱氏宗谱[M].木活字本.1911(清宣统三年).
[4]张潮.封长白山小记[M]//刊本.张潮.昭代丛书,1697(清康熙三十六年):小引.
[5]吴鹗修.光绪婺源县志[M].刻本.1883(清光绪九年).
[6]卞利.明清时期徽州森林保护碑刻初探[J].中国农史,2003(2):109-115.
[7]许承尧.歙事闲谭[M].李明回,等.校.合肥:黄山书社,2001.
[8]欧阳发,洪钢.安徽竹枝词[M].合肥:黄山书社,1993.
[9]梦苕庵诗话[M].济南:齐鲁书社,1986.
[10]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M].钱伯城.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1]冯梦祯.快雪堂集[M].刻本.1616(明万历四十四年).
[12]姚文蔚.天海庵缘起[M]//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第72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3]钱谦益.牧斋初学集[M].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4]吴日宣.黄山游记[M]//铅印本.苏宗仁.黄山丛刊,1935.
[15]汪洪度.黄山领要录[M]//铅印本.苏宗仁.黄山丛刊,1935.
[16]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M].周本淳.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7]刘夜峰,徐传礼.黄山诗选[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
[18]杨补.游黄山记[M]//铅印本.苏宗仁.黄山丛刊,1935. [19]阿英:晚明二十家小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刘怀山)
The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and Measures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Civilians in Huizhou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Zhou Haiyan1,2
(1.Center for Hui studies,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51;2.Anhui Tech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Economy,Hefei 230039,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related collected works,local chronicles,travel notes as well as genealogy,etc,a re⁃search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protection-awareness and measures of living environment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civilians in Huizhou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y.The results show that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civilians in Hui Zhou has taken measures to protect natural resources such as trees and forests,as well as mountains and entrance and exit of currents,and also tourist attractions,such as Yellow Mountain and Qi Yun Mountain,etc.It has,on the one hand,manifested the cultural traditions of Huizhou like the belief of Feng Shui,and also the re⁃spect of ancestors,on the other hand,displayed their traveling ethics of respecting nature and developing harmo⁃niously.Besides,it has also showed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that as the economy develops,the increasingly in⁃tens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lands as well as people's eagerness for benefit,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Hui Zhou has already become worse and worse.
Key words:Ming and Qing Dynasty;Huizhou;living environment;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28(2016)01-0072-04
收稿日期:2015-09-1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民间规约文献集成”(14ZDB126);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明清徽州大众旅游活动与地域文化”(SK2015A003);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文化基因视角理论下的安徽历史街区旅游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SK2015A591)。
作者简介:周海燕(1978-),女,安徽无为人,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明清文献学(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