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丽,吴祥军(荆门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湖北荆门448000)
环境监测技术分析及生态可持续发展探讨
李 丽,吴祥军(荆门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湖北荆门448000)
当今社会正处于科技飞速发展、社会飞速进步的新时代,在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环境监测技术,除此之外,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因此,环境监测技术能够对生态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加强对环境监测技术的分析与研究,不仅仅能够改善周边的环境,而且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让周围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大力的改善,除此之外,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十分有利。本文主要讲述了环境监测技术及其在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情况,通过进一步优化应用措施,针对相关问题加以分析解决,以切实适应决定当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
环境监测;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对城市污水的处理、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以及对工业污水的处理等等这些污水处理的过程,需要及时实时准确的对水量以及水质进行监测。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在我国,各地普遍使用的污水监测的方法是电位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电位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广泛运用在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以及采矿的排污监控点。把在线监测系统与环境监测中心数据管理系统相连接,子站以及其它监测点传输过来的监测信息就会被接收到,从而达到对污染源进行有效的监控,减少或杜绝污染水偷排等现象的发生目的,有效控制我国的水体污染物总排量[2~3]。
(1)环境重视的程度表现在多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也变的越来越快,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都会存在来自各方面的各种各样的压力,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各种各样的一次性用品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在一些生活习惯中已经有意无意的对污染环境已经习以为常了,在真实的生活中,环保意识并没有深入到人们的意识中和心中,也只是当环境污染严重后果发生在了每个人的身边以及自己的身上时,人们才会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很薄弱,很少关心环境问题,理所当然的认为环境污染问题应该由别人治理,当然环境污染也理应由别人去治理,所以由于人们环保意识薄弱,不经意间就成了环境的污染者或者为环境污染创造了条件,不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
(2)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这不断刺激着各类商品的工业化生产成倍的增长,城市的规模也越来越扩大,使得人类的居住场所也越来越密集,人类居住的环境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生存的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2001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面积极广并且时间极长的雾霾,这严重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雾霾的出现给人们敲响了环境污染的警钟,它预示着人类的生活环境正处在危险的边缘,我们一定要重视环境污染问题,使环保意识根植在我们的心中,一起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3.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论证最优监测点
获得可靠、准确的监测数据就是环境监测的目的,最终目的是为制定各项工作政策、标准、法规和条例提供相关依据,为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为了样品综合分析评价的客观性以及各组数据的可比性,有效数据的精密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代表性,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监测保证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可采用多项污染指数综合判定法对于一些重点项目监测点位的确定进行综合比选。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首先,为了得出优化点位的最初方案,可以将历年污染物超标率作为权重。然后,最终的环境监测点位则需要并通过现场论证、专家审查的方法进行确定。“主成分子集合选择法”对大气环境监测布点的优化工作有好的实施效果。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多项污染指标数综合判别法选优特别适用,不需要对监测网设计做出大量工作,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
3.2 实施全程质量控制,掌握可行采样方法
在日常工作中强化质量监测意识,是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数据分析、数据处理、分析测试、运输保存、样品采集以及布设点位全过程中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使各项质量控制措施得到落实。在常规的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应在每年的同一时间进行采样,从而将因气候、水文因素带来的误差降至最低,从而更准确的掌握环境质量在同一地点的变化趋势。对于污染源监测,通过多次采样来减少采集样品的误差几率,深入了解排污时间、产污工况等的基础上确定监测时段。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是掌握确定最佳点位的关键技术。最近几年以来,近似度概念已经被部分学者引入到了环境监测中,不仅仅顾及了环境监测样本数值上的贴近度,又包含了监测样本外在的相似度。近似度概念对确定优化点位布置、最佳点位的工作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3 应用先进数据处理技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各种数据处理应用程序和数据处理软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日益频繁。网络软件的应用大大简化传统的工作流程,使手工操作可能带来偏差和失误大大地降低了。如采用exce1软件替代传统的质控图制作的实施,不仅仅克服质控图制作、不易保存及管理、精度不高、手工绘制周期长的特点,更使得工作的复杂度和流程大大缩短了。除此之外,在实验室测试结果、基础分析判断等多个环节中均应用到了数理统计方法。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本地下载、网络上传的方式,实现特定区域内的资源共享,使得质控动态可以及时地被各个协作实验室掌握,并使得质控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交流和探讨,从而使监测项目更好地完成。此外,审核、数据下载、整理、打印、发送、核收等工作的周期可以通过各种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降至最短,也使得各级环境监测机构的沟通更加有效率、快捷、顺畅。先进技术的运用,有利于环境监测管理,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3.4 加强队伍素质自身建设,不断推进继续教育
监测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验能力,树立起牢固的责任心,将其中的误差降至最低。除此之外,实验室内一定要加强防火、通风,同时要保证实验室的封闭、清洁,将实验室内部的操作条件对实验分析造成的误差降到最低。监测人员应及时提高监测业务水平、更新专业知识、严格要求自己。为了提高各级环境监测站的服务水平和整体能力,应该做到管理严、人员精、素质高、能力强。近年来,分析方法、监测技术不断发展,环境质量监测工作面临的任务也不断加重和监测工作面也不断扩大。此外,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得到大力的推广,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这对一些老的环境监测人员的工作有一些难度,各级监测站应给工作人员提供定期的业务培训、继续教育的机会,除了定期开展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的专业培训外,还应使员工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适应时代的发展脚步,使员工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新技术新知识的熏陶,实现全方位的建设和提高。加强队伍素质自身建设,不断推进继续教育,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关系到污染纠纷仲裁、污染事故界定、污染源调查以及环境质量分析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对环境监测技术的分析与研究,不仅仅能够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保障,以便于环境管理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改善周边环境,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魏 东,全 元,王辰星,付 晓,周政达,王 毅,高 雅,吴 钢.国家大型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煤电基地为例[J].生态学报,2014(11).
[2]赵其国,周健民,沈仁芳,滕 应.面向不断变化世界,创新未来土壤科学——第19届世界土壤学大会综合报道[J].土壤,2010(05):681~695.
[3]葛建团.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进一步推进甘肃省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2012年全省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2(02):4~9.
X830
A
2095-2066(2016)34-0020-02
2016-11-12
李 丽(1970-),女,本科,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