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旭
(西藏民族大学 民族研究院,陕西 咸阳712082)
从两京一都制到两京制
——明朝曲折的定都之路
林 旭
(西藏民族大学 民族研究院,陕西 咸阳712082)
国都是一个政权的政治中心,也是一个政权存在与否的重要标志,一般不可以轻易变更。但纵观明朝,定都之路十分曲折,从明初的“两京一都”到后来的“南北两京”,南京、北京、凤阳、开封,都在明朝的定都之路上留下了浓重的痕迹。本文旨在讨论大明王朝曲折的定都之路,分析各个都城建都的前因后果。
明朝;定都;两京一都制;两京制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亲自统率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集庆,战争进行得十分顺利,不到10天,集庆便被攻下。朱元璋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作为他一统天下的基地。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在应天即吴王位,置百官。1368年,朱元璋登极称帝,同年的八月初一,以应天为南京,以汴梁(开封)为北京。洪武二年九月,朱元璋又以自己的家乡临濠(凤阳)为中都。至此,明初的两京一都格局确立了下来。1421年朱棣正式定都北京城,于是北京成为了京师,南京便成为了留都。至此,明代的“两京制”开始形成,到英宗时期终于被正式确立了下来。
朱元璋虽在金陵登极,但是大明王朝的京师却迟迟未定,这件事一直困扰着朱元璋,在接下来的岁月中,朱元璋选定了应天、开封、临濠这个三个地方,并分别冠以“南京”、“北京”、“中都”之名,实质上这就形成了明初的“两京一都”格局。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正月,南京正式成为京师,“两京一都”的格局最终被打破。
(一)南京——应天
南京,又名金陵、建邺、建康。地势险要,气象雄伟,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使得历史上诸多政权以其为都城,“三国时诸葛亮曾赞曰‘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1](P103)。大明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于应天登极称帝,并以应天府为南京,但是却没有将南京定为京师。其实,早在朱元璋称帝之前,就开始对应天府进行营建了,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对于“三吴佳丽城”并不是十分满意的,究其原因无非四条:1.明代以前,在南方定都的政权多是半壁江山,有偏安一隅的不利影响;2.以北元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势力对新建立的大明朝虎视眈眈,定都于南京对北方的控制显得鞭长莫及;3.群臣当时对于定都何地莫衷一是,使得朱元璋也举棋不定;4.明故宫大内是填燕雀湖而建,地势有下沉迹象,朱元璋认为这样会破坏皇家风水。所以,朱元璋对“京师”这一重要称谓并不想就这么轻易地给南京,于是他便效仿古代两京制,在应天成为南京的同时,以汴梁(开封)为北京。当然朱元璋也知道,如果定都南京也是有着极大好处的:1.南京有长江天堑作为屏障,且虎踞龙盘颇具王气;2.南宋年间,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完成,至明初,南京地区经济繁荣,财力雄厚,交通发达;3.朱元璋是以南京为根据地进而统一全国的,可以说南京是朱元璋的龙兴之地;4.明初的文武百官多是江浙人士,相对而言,他们更愿意呆在南京; 5.北方地区刚刚稳定,若定都于北方地区,势必要新建宫室,恐劳民伤财,会激化矛盾。经过前前后后长达十多年的反复考量,最终,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朱元璋正式下诏“改南京为京师”,南京正式以大明王朝的国都出现在了中国历史上。虽然,定都于南京了,但是南京城固有的缺点还是让朱元璋在接下来的金陵岁月中十分头疼,他时时刻刻都有着换都城的想法。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他还特派太子朱标去三秦故地视察,但是当时的关中已远非隋唐时那么繁华了,朱元璋只得作罢。洪武时代的末期,南京的皇宫大内下沉得十分严重,阴阳师进言,这不利于皇明的江山稳固,已是垂垂老矣的朱元璋只得发出“兴废有命,惟有听天”的无奈叹息了。
(二)北京——开封
明初,与南京相对的就是北京,即今天的开封。其实早在关于1367年,朱元璋向北方的元朝势力发动进攻时他就萌生了另选都城的想法。因为随着朱元璋的势力不断向北方推移,地处南方的应天府在此时已经显得不能掌控北方局势的变化了,如果将来天下既定,而选应天作为京师,想必是很难将北方地区置于朝廷的掌控之下。后来他在称帝时的诏书中说到:“钟山之阳即皇帝位,于南郊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以是年为洪武元年。”[2]至此,朱元璋也并没有明确大明王朝的京师是否定于应天亦或是其他地区,这就为后来选择其他国都留下了伏笔。1368年4月16日,徐达等攻占汴梁,这就为朱元璋在北方建立政治、军事中心创造了条件。当时,北方尚未统一,元顺帝还在大都控制着北方的疆域,汴梁位置居中,因是北宋故都,若在此建都还可以鼓动百姓起来抗元。为此,朱元璋还特地多次到汴梁去考察,对于考察结果十分满意,并且做了一系列的准备:改汴梁路为开封府、置中书分省于开封、任官职、驻兵、囤粮。随着徐达的部队不断向北挺进,北方局势瞬息万变,应天府不利的地理位置更加凸显出来了。朱元璋终于下定决心于洪武元年八月下诏:改应天为南京,改开封为北京,这也正是明初两京一都制的开端。正当朱元璋为自己的决定而满怀欣喜的时候,也就是下诏的第二天,徐达等就率义军攻占了元大都,元顺帝北逃漠北,全国形势终于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此刻的“朱元璋对中原地区经济凋敝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建都大梁的想法有了动摇,因而迟迟未有建大梁城池之命。”[3]就这样,北京(开封)在明初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也就是与元朝作战时的临时指挥地和粮食补给的中转地罢了。朱元璋也很快就将他亲自选定的北京给遗忘了,终于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下诏罢除了早已名存实亡的北京,改北京为开封府。
(三)中都——临濠
朱元璋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意欲定都于中原,可当时实际上已经“定都”于南京了,但是南京偏安江南确实不利于对北方的控制,于是朱元璋就效仿古代的两京制,改开封为北京。可自元大都被攻下以后全国局势为之一变,朱元璋又为自己设立北京感到十分后悔。为了避免朝令夕改而有损皇帝威仪,朱元璋便将北京弃而不用,决定另立新都。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朱元璋下诏询问群臣定都之事,群臣“或言关中险固金城,天府之国;或言洛阳天地之中,四方朝贡,道里适均;汴梁亦宋之旧都,漕运方便;又或言北平元之宫室完备,就之可省民力者。”[4]可以说群臣的建议都是比较合理地,既考虑了地域问题,也考虑了当时全国的局势。但是朱元璋对此并不满意,并一一指出了各建议的缺点,因为他心中已经有了绝佳的地方,那就是他的老家临濠。当朱元璋提出建都临濠的想法,群臣无不感到十分意外,但是慑于朱元璋的皇权,除了刘基都表示赞同。朱元璋自然不顾刘基的坚决反对,下诏将自己的老家临濠升格为中都。自此,明朝初期的两京一都制至此形成。用朱元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临濠则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朕欲以为中都。”[2](P222)朱元璋不满意自己不久前设立的北京而另选他处,除了他说的理由外,至少还有四点:1.明初,开封经济早已是凋敝不堪,不再适合建都;2.开封一带无山川之险可依,防御工作十分困难;3.临濠是朱元璋的老家,建都于此,可以光宗耀祖;4.朱元璋认为自己取得天下,也应归功于祖坟的风水好,他想利用风水学说为自己的统治蒙上神秘的色彩。从洪武二年九月起,在凤阳旧城西20里凤凰山南麓兴建中都,至洪武三年十二月,外城全部完工。与此同时在离皇城南十里处,开始大规模扩建明皇陵,为其父母和兄嫂建造规格更加宏大的万年吉地。但是随着工程的不断进行,凤阳城的地理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了。表面上此处地势高亢,四周围山,北有淮水,东南有濠水,符合好风水的要求,但实质上此处地形并不开阔,不符合建都的要求。因此,刘基上奏“凤阳虽帝乡,然非天子所都之地。虽已置中都不宜居。”[6]至此,诸大臣也闻风而动,纷纷上书表示中都的营建是不科学的。但尽管如此,朱元璋仍是视而不见,继续坚持营造自己心中理想的都城。营造中都可以说是倾全国之力,工程质量要求极其高,但是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朱元璋以“劳费”为由,将精心营造了6年并且即将大功告成的中都工程给停下来了。应该说,朱元璋亲自去中都的营建工地视察后也确实发现,自己关于中都选址的决策是失误的,于是他便停下了这项声势浩大的工程。中都在明朝之后的岁月中被陆续拆迁,仅仅被当成了禁锢皇室宗族罪犯之地。
建文四年(1402)六月,大明朝的京师被打着“靖难”旗号的燕王攻破,建文帝下落不明,燕王朱棣于南京登极,次年改元永乐。朱棣对于被战火洗礼过的京师并不喜欢,于是大明王朝的新京师将被定于何地再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经过一系列的精心准备之后,永乐十九年(1421年)元旦,北京被升为京师,南京城自然就成了留都。虽然南京不再是京师了,但是一整套的中央机构和制度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并仍然发挥着作用。至此,颇具特色的明代二京制开始形成了,这个制度于英宗年间被正式确立,一直延续到明亡。
(一)京师——北京
北京,古称蓟,又称燕京、幽州,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在封建社会时期,一直是北方的军事重镇,并且诸多政权定都于此。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兴起以后,北京地理位的重要性就更加凸现出来了。蒙古贵族在劝忽必烈定都北京时就说“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接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毕之所,非燕不可。”[7](P145)北京地理位置之重要,可见一斑。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徐达攻克元大都后,改大都路为北平府。由于朱元璋当时并不想定都于此,为消除此地的前朝王气,他便下令将元大都的大内宫殿全部拆毁。后朱元璋第三子朱棣被封为“燕王”,就藩于此,燕王府便在元朝“西内”的旧址上开始兴建。朱棣在对蒙古部落的战斗中军功显著,权力也不断扩大,最终成为北方诸王中的最强者。历经4年的“靖难之役”使得朱棣从他侄儿手中夺过了明朝的最高统治权,成为了大明朝的新皇帝。虽然洪武和建文两朝都以南京为京师,但是新即位的朱棣并不喜欢南京城,便急不可待地决定迁都,并且开始了一系列的举措。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并且开始往北京大规模地移民。永乐五年又开始在北京兴建宫室,把之前居住的燕王府改为皇帝行宫,以备北巡时居住。在永乐八年行宫的奉天殿刚刚落成之际,朱棣便急不可待地来到北京在奉天殿接受群臣朝贺。“与此同时,永乐正准备迁都,皇城、宫城和主要宫殿也正积极准备起建,不仅规划已定,人力物力也多已调集。”[8](P539)虽然营建北京城始于永乐四年(1406年),但是达到营建高潮是在永乐十五年,工程参考了南京城和中都的营建规格和样式,于永乐十八年十一月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前后历时十五年,“当时有二十三万工匠、上百万民夫和大量兵士被迫投入宫殿营建工程,全国各地担负繁重劳役的劳动人民,更是不计其数。”[9](P233)大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元旦,朱棣在新落成的皇宫里接受百官朝贺,并正式下诏改北京为京师,南京降为留都。朱棣迁都于北京,究其原因无非以下几条:1.北京是朱棣的龙兴之地,也是朱棣自身的势力范围;2.北京物产丰富,交通发达,易于资源补给;3.北京处于北方地区,对于控制北方的少数民族十分有利;4.当时大明朝的主要军事威胁就是在北方,朱元璋的“封王就藩”以为朝廷屏障的格局被朱棣打破;5.朱棣是篡位,不是合法继承皇位,因此对于父亲和侄儿所居住的南京城,朱棣感觉难以居住下去;6.朱元璋晚年也有迁都之意,朱棣此举也算是“继高皇之先志”;7.随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将士久居北京,他们也愿意回到北京去;8.建文遗臣多是江淮人士,迁都北京可以切断其势力根基。由此可见,朱棣迁都北京并不是出于一时的冲动,而是经过多方的考虑才下此重大决心的。至此大明朝的京师经历几番波折终于定下来了,虽然洪熙、宣德年间还一度想还朝南京,但是并没有实现。正统年间,朱祁镇正式下诏再次明确北京就是京师,于是北京便一直作为大明王朝的国都直到明朝灭亡。
(二)留都——南京
永乐十九年(1421年)元旦,大明王朝拥有了一个新的京师——北京,明成祖在新落成的皇宫中十分欣喜地接受着满朝文武的朝贺。对于“自古帝王州”的南京,朱棣并没有将其弃置而是下诏将其改为留都,但在洪熙和宣德年间,南京还几次差点再次成为明帝国的京师。洪熙元年(1425 年)四月,朱高炽下诏修葺南京皇城,并明确表示自己将在明年春天返回南京城,这就意味着南京将再次成为京师。但是朱高炽突然驾崩,他在遗诏中还提到自己对于还都南京的迫切和不舍之情:“南北供亿之劳,军民俱困,四方向仰咸南京,斯亦吾之素心,君国子民,宜从众志。”[10]即位的朱瞻基对于京师定于南京还是北京犹豫不决,直到他驾崩也没有定论。至正统年间,朱祁镇才正式下诏以北京为京师、南京为留都,至此明朝都城的问题终于解决了,这也标志着大明王朝的两京制正式形成。虽然明朝以前的诸多朝代,都存在过两京制,但是明朝的两京制却别具特色。“商迁五都,不别置员。周营雒邑,惟命保釐。汉、唐旧邦,止设京尹。宋于西京,仅命留守。保釐、京兆,即今府尹是已。未闻两都并建六卿如今日也。”[11](P36)也就是说除了后来出现的“内阁”,京师有的一套中央系统,在南京都完完整整地保留了下来,这些部门的称呼上只是多了 “南京”二字,除此以外并无差异。后来陆续设立了南京守备、守备太监、南京参赞机务和协同守备共同管理南京城的各个部门和重大事务。南京的官员也可以称为“京官”,从表面上看和北京的官员是平行关系,但实质上南京的部门和官员的权力很大程度上受到北京的制约,到后来逐渐形成上下隶属关系。也正是由于这前所未有的“两京制”,在崇祯皇帝殉国的消息传到南京后,仅仅一个月时间内,南京就组建了以福王朱由崧为首的弘光政权以续朱家皇统。
从洪武元年(1368年)至正统六年(1441 年),前后历经6位帝王,困扰大明王朝半个多世纪的都城问题才最终得到了彻底解决。不管是明初的“两京一都制”,还是终其一朝的“两京制”,朱家皇帝为了大明江山的亿万斯年,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地寻找着适合定都的绝佳之地。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等方面都被充分地考虑到,这也是历朝历代选择皇城所必须要考究的因素,而明朝在这点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在研究我国古代都城问题的时候,明朝的都城制度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他继承并发展了前代的两京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南北两京”制度。这颇具明代特色的“两京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它的巨大作用,但随着大明王朝的灭亡,它与其建立者们一同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1]徐君峰.龙盘虎踞帝王州——中国古都嬗变与名胜文化[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
[2]邸富生.朱元璋与明初三都[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1).
[3]刘中平.明代两京制度下的南京[J].社会科学辑刊,2005,(3).
[4]明实录·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黄建军.中国古都选址与规划布局的本土思想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6]明实录·明太祖实录.卷九十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7]徐君峰.龙盘虎踞帝王州——中国古都嬗变与名胜文化[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
[8]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9]陈桥驿.中国六大古都[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10]明实录·明仁宗实录.卷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1]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7.
[责任编辑:郭昱]
2016-09-01
林旭(1991—),男,江苏淮安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K248.1
A
1671-5330(2016)06-00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