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目标破中有立
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诞生于1953年。从那以后,以五年为一个时间段来制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成为一种惯例。由于每个五年规划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这使得每个五年规划具有不同的工作重点。
比如,“十一五”的规划背景是加入WTO、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三农”问题突出,而“十二五”规划则面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时代背景。
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曾表示,做任何一个规划,首先要对规划期内的环境变化进行分析,这是提出规划原则目标和任务措施很重要的前提。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发展阶段、体制背景、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其他根据规划对象所确定的特殊环境分析。
在徐林看来,“十三五”规划一个很重要的环境变化,就是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
“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是过去的比较优势发生了变化,传统比较优势在弱化。要想保持中高速增长,必须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形成有利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这是新常态条件下,我们未来发展面临的新变化。”徐林说,“对这样一种环境的分析和把握,对规划的编制至关重要。”
事实上,早在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就强调,“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是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除了新常态之外,“十三五”规划的另一个大背景是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中共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八大进一步明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其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十三五”也被认为是中国从大国转为强国的关键,其规划的编制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2015年5月27日,习近平在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首次阐述了“十三五”规划总体框架,提出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和推进扶贫开发等十大目标。
专家指出,与“十二五”规划的16大目标相比,“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更为精简。新增了保增长、促扶贫等目标,更强调调结构、促创新和改革等目标的重要性,可谓“破中有立”。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5年第39期 蔡如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