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组织起来的实践探索
——以北京延庆区为例

2016-03-19 17:05:29邓国军
党政干部论坛 2016年7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民

○邓国军

农民组织起来的实践探索
——以北京延庆区为例

○邓国军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是党和国家着力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面的现代化。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不仅要加大农村投入,更要转变观念,积极培养现代农民,将农民组织起来。“国家在加大投入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必须对现实农村社会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着手重构农村社会,着力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组织化程度”[1]。农民组织起来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发展、发展现代农业、维护农民权益,推进农村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一、农民组织起来的重要意义

(一)农民组织起来是历史发展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民的组织建设,通过把农民组织起来作为推动中国民族独立、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中国启动现代化以来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不断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并试图通过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建设,将农村纳入中国现代化的事业中来”[2]。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有效的方式将农民动员组织起来,争取了农民的支持,将分散的个体农民团结凝聚起来,形成了强大的爱国抗战力量,争取了民族的独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坚持优良的组织传统,继续深化农村的组织体系建设,建立了一套健全有力的基层组织和动员体系,特别是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有效地将农民组织起来了,整合了农村社会内部的各种力量和资源,为我国农业和工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源,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农民组织起来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体系进行了多次改革,农民逐步从过去高度集中的行政计划性的组织体系中解放出来,农民的活力得到释放,积极性得到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的经济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迫切需要将农民组织起来,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适应现代社会治理,维护农民权益。“中国农民数量极其庞大,经营规模又极小的情况下,缺乏组织的农民不仅难以与市场对接,而且无法从市场中获取最低限度保护,农民因而成为中国最为弱势的社会群体”[3]。将分散农民组织起来是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现代化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分散的、小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成本越来越高,生产效率也越来越低,而且单个的农户既对市场信息不敏感、不了解市场,技术和管理水平难以适应现代生产,这需要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按照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发展目标。

二是适应现代农村社会治理发展的需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需要广大农村的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自从农村实行家庭责任联产承包制以来,农村逐步打破原来的以生产队为基础的组织体系,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基层组织不再统筹和支配农村的生产资料,对农村的治理相应地有所放松。农民成为自由独立的“经济人”,自主经营生产,独立生活,对组织的依赖性减弱。农业税取消以后,农民责任义务减少,自由度进一步扩大,农村在村民自治组织的治理下,基本上处于自由松散状态。而农村的领导组织——基层党组织,由于没有及时地更新观念和工作方式,又不注重自身建设,在农村的作用弱化,也难以适应现代农村社会发展治理的需要。

三是维护农民权益的需要。一直以来,我们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发展,大力加强农村“两委”建设,出台了系列文件制度规范农村“两委”组织建设。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民的合法权益总是受到侵犯。如,一些地方的“村民自治”异化为“村官自治”,出现了农民参与没机会、决策没权力、表达没渠道、监督没办法等问题,形成了“半截子”民主;一些村干部违法乱纪,不遵守党纪法规,搞“家长制”、“一言堂”,个别村干部在处理集体收支、征地补偿等热点问题上不公开、不透明,造成了干群关系紧张。同时,农村社会的矛盾也越来越多,利益纠纷越来越复杂,这都需要有新的机制、新的方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延庆区农民组织起来的发展现状

在探索农民组织起来的过程中,北京市延庆区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发挥好党组织领导优势为核心,规范村民自治组织为重点,大力加强基层经济组织建设,积极创新社会组织活动方式,把加强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结合,行政引导与自我发展结合,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结合,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一)推进农民组织起来的实施情况

1.以提高领导力为重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近年来,延庆区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以整顿软弱涣散组织为重点,以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落实“三大工程”建设(领导干部的“领航工程”、基层党组织的“聚力工程”、共产党员的“先锋工程”),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是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的建设理念,要求把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结合,党建必须要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人民群众上下功夫。二是坚持标准,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着力抓好农村党支部班子建设,多渠道选配了一批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大力开展村委班子培训工程。三是激发活力,开展“星级党建工程”。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星级管理考核体系,采取实践创星、评级定星、晋位升星等方式,落实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晋位升级长效机制,激发了党员创先争优意识,提高了党员素质。积极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工作意见》。四是健全制度,积极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全区进一步规范了村支部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加强了党内民主集中制建设。五是加大查处力度,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方面大力开展廉政教育培训,建立了预防农村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另一方面,大力查处违法乱纪的基层党员领导干部。2011年至2013年9月,延庆区人民检察院共查办涉农职务犯罪25件,其中33人为农村两委干部和村财务专管员。

2.以提高公信力为重点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

村民自治组织是农村基层社会重要的组织,是农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延庆区以制度规范为重点,创新举措,大力加强村民自治组织的公信力建设。一是加强村民自治组织机构建设,积极推进“一肩挑”和“两委交叉任职”比例,加强村党支部对村委会的领导,协调处理好“两委”关系;全面推进村民监督委员会建设,提高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地位,规范村民监督委员会运作方式。二是健全制度,加强对自治组织领导的管理。坚持民主选举与民主管理并重,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完善村级民主自治制度,提高村级事务管理规范化,使村委会干部在村级事务管理过程中一切行为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从而以制度规范其行为。三是完善监督体系,增强民主监督力度。实行了“村财镇(乡)管”、“村章镇(乡)管”制度,不断完善村级监督管理相关规定,建立无缝式立体监督体系,创新监督的形式,增强民主监督的有效性。四是严管“三资”(资金、资产、资源),加强自治组织干部的廉洁建设。针对“三资”管理成为违法乱纪的重点领域,通过加强对“三资”的清查力度,建立三级联动机制,全面核实了各村“三资”基本情况,并建立和完善了村“三资”管理台账;出台相关制度,加强对“三资”的经营管理情况监管,保障“三资”不被村委会干部不公平处理、非法侵占。

3.以提高创造力为重点加强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经济组织是创造物质财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组织。延庆区从明晰产权入手,着力建立经济组织,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一是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区委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成立领导工作小组,出台相关制度文件保障改革,通过先行试点,稳步推广要求有序推进,创新方法,将产权改革与林权制度改革、小城镇建设、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新农村建设相结合,374个行政村成功完成改革。二是规范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运行,建立了“三会”管理模式、“四权”制衡机制,即实行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共同管理,提高了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水平,强化了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相互制衡,有效地制止了侵害集体和个人利益的行为。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社。积极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截至2015年6月,全区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616家,其中运营合作社266家,占总数的43.2%,成员总数15177户,社均57户,辐射带动非成员农户27537户。培育一批知名的专业合作社,如,北菜园有机蔬菜合作社。

4.以提高吸引力为重点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建设

农村群团社会组织是将农民组织起来的又一重要组织。区妇联、共青团等相关单位积极推进农村群团社会组织建设,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大力加强组织阵地、组织制度建设,利用群体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特别是近年来,开展文化组织员建设工程,全区376个行政村全部配备了1名群众文化组织员。文化组织员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带领村内群众积极开展文化活动,进行法制、政策宣传,放映数字电影,播放科学信息,开放益民书屋,推进益民工程,使群众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极大地增强了群众吸引力。

(二)农民组织起来面临的问题

1.缺乏认识

对农民组织起来认识不够,许多人片面认识农民组织起来的要求,或以为把农民组织起来仅仅是经济上的组织起来;或以为是通过行政性的手段将农民组织起来,强化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行政职能;或以为是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将农民组织起来,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包揽一切;或是害怕农民组织起来,害怕农民成立各种社会性的组织,对农民自发成立的维权性、公益性社会组织严格管制或取缔,缺乏正面引导。

2.缺乏带头人

要将农民组织起来,关键是要有优秀的组织带头人。组织带头人的文化素质水平对于农民组织动员具有重要意义。从总体上讲,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素质比较过硬,具有群众威望。但是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群众的期望相比,基层组织带头人的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非常优秀先进的带头人的数量还比较少。而且,基层组织带头人还面临着优秀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许多优秀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没有时间和精力投身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农村事业。

3.缺乏活力

基层积极推进农民组织起来,农民也迫切需要组织起来,但是农民组织起来的组织缺乏活力,缺乏内生发展动力。许多基层组织行政性依赖较重,独立发展能力不足。农村基层组织的自我发展能力是组织持续性的关键。目前,农村基层组织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独立自治意识不足,发展还主要是依靠外来力量推动,较多依靠上级政策支持,依靠财政补贴,自我发展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4.缺乏吸引力

要将农民组织起来,必须给农民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实惠,但是现在许多基层组织服务能力不强,不能使农民致富,不能切实服务农民的权益。许多基层组织发展比较粗放,没有现代社会的组织体系和管理理念。如,延庆区农村专业合作中,266家运营社中成员在10户以下的有181家,占68%,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有149家,占56%。合作社在支农惠农政策相配套的产业链延伸不足,科技含量比较低,农户之间合作也不密切。

5.缺乏创新力

要将农民组织起来,必须要有先进的理念和能力。目前,延庆区农村基层组织的带头人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学习能力不足,不能及时更新观念,跟不上社会发展变化的步伐,推动基层组织发展。

三、推进农民组织起来的思考

在新形势下,如何把农民有效组织起来以解决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问题是一项新课题,需要有新的认识,新的思维、新的举措。

(一)尊重规律,把握总体要求

把农民组织起来,党和政府要有新认识。需要尊重社会组织动员内在规律,不能盲目搞运动式地将农民组织起来,不能依靠行政的手段强制性地将农民组织起来,也不能放任自由,让其无序地发展。而是要把握农民组织起来的总体要求,农民组织起来是要适应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维护农民权益。因此,把农民组织起来必须要符合现行政策法规,在现有法律体系下组织;必须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相信农民,依靠农民。必须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组织体系,促进农民组织内在制度化水平,提高农民组织行为的规范化。

(二)加强领导,实施分类引导

把农民组织起来,党和政府要善于作为。要根据农村基层组织实际和农民发展的需要,科学领导。贺雪峰教授认为,将农民组织起来主要有五种不同办法,即通过基层行政组织、经济合作组织、农民维权组织、传统民间组织、社会文化组织。于建嵘教授认为,当前“中国农民的组织状况除政权组织外,大体上还存在三大类:一是具有政治性的维权组织;二是具有经济性的合作组织;三是具有公益性的社区服务组织”[4]。根据学者的分析和实践观察,农民组织起来的方式基本上是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基层党组织;二是村民自治组织;三是基层经济组织;四是群团组织;五是维权性社会组织;六是兴趣组织。因此,针对不同的组织方式,要科学设计、精心组织,实施分类引导。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民组织起来重点努力的方向,要着力针对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发挥不充分问题、党群干群矛盾凸显问题进行整治,以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民自治组织是农民行政性事务管理的主渠道,要着力针对村民自治组织的民主性、公信力进行整治,以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基层经济组织要着力提高其规模和盈利能力,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群团组织要结合新农村建设重点任务,开展针对性的活动,增强吸引力;维权性组织要慎重发展,依法依规维护其合法权益;兴趣组织要加强引导,适宜地规范注册管理。

(三)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把农民组织起来,党和政府要敢于负责。农民组织起来需要各单位各负其责、共同努力,通过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共同共同推进。需要良好的政策引导,以优惠的政策和实际的好处吸引农民;需要良好的舆论环境支持,教育农民积极主动加入组织,参与组织建设;需要优秀的典型榜样,引导农民学习先进经验做法,争创先进典型。

(四)敢于创新,增强组织吸引力

把农民组织起来,党和政府要敢于创新。要敢于探索,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智慧,勇于打破打碎条条框框,冲破思想牢笼,大胆试,大胆闯。要充分尊重基层创新的经验做法,善于向基层学习,善于把农民组织起来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归纳;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农民组织起来的先进经验做法,学习精髓,灵活运用。总之,就是要有新的手段和方式,增强组织的吸引力,把农民组织起来,使农民运用组织平台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

[1]郑向东.农民组织起来——关于新形势下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思考[J].人民论坛,2009,(9).

[2]贺雪峰.论农村基层组织的结构与功能[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6).

[3]贺雪峰.农民组织起来的陷阱[J].人民论坛,2011,(7).

[4]于建嵘.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让农民组织起来[J].东南学术,2007,(1).

(作者单位 北京市延庆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 崔光胜)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民
清华党组织公开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24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6:42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参与式治理与农村基层民主创新的探析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