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来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王忠来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提出,都是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者有着共同的目标。“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大学生的实践,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分析目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把握,探究目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加强思想理论知识的系统化教育,理论实践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学校的日常教育中。
“中国梦”;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
学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关键点,大学生是重要目标群体,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有助于个人的未来发展,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所以大学生必须作为重点培育对象。
“中国梦”是在2012年展开的党的十八大中提出的,并将其作为近代中国最伟大的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摆在同等的地位被提出和强调,而且逐渐地被深化理解,这足以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对民族、对时代的重要性,民富国强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实现更是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非常重大的一项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力量[1]。
大学生作为21世纪的力量之源、人才储备之重,不仅要注重自身内在的发展,提升道德素质水平,更要把自己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实践者进行培养。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多元化社会思想文化的侵害,大学生的价值观逐渐变得分散不统一,有的大学生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对党和国家坚定和认可,但也有部分大学生为了一己私利,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路途上越走越远,对国家未来的发展信心不足,逐步地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轨道,所以国家未来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必须强化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早就被提出,从党的成立开始就得到重视,在逐步发展到今天“中国梦”的提出的过程中,对此出现,而且都是被国家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频率和高度足以一步一步地深入人心,逐步被强化,一步步地加快其建设的进程和研究。
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研究阶段上目前还存在分歧,如何进行阶段划分,分为几个阶段,这些问题都已经被多次研究,不过多数学者认为把2006年举办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中作为两个研究阶段的划分界限;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内容等的研究,学者也都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分为从关系层面上的理解、从价值观层面上的理解、从价值主体层面上的理解三大类,根据其内容的表述形式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种:单一词组、两个关键字概述和四个关键字表述形式,这三种表述形式更加具体地展现和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化的理论。
国外关于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在时间上比国内早涉猎,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尼采的带有主观色彩和价值的“超人”论断以及罗尔斯顿的从客观角度出发的自然价值体系论断;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府对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更注重其对现实的影响,钻研与道德、法制,甚至上升到国家的高度,还有学者对美国当前的社会价值观现状进行了论述,这些是对于价值观最基本的理论方面的研究,当然国外也有很多领导人和学者关注对价值观内涵方面的研究,奥巴马也曾经就个人观点提出了对价值观的内涵的理解,普京的“俄罗斯思想”,也对价值观的看法比较进行了详细阐述。继而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相继提出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理论,关于对国家、社会、家庭、民族、个人等的相关论述;对比国内外核心价值观,国外很多学者从经济学角度来阐述和区分了国内外核心价值观的不同,但由于国外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的影响,国外的价值观更倾向于个体性,忽视群体性。
(一)“中国梦”的内涵
“中国梦”就是中国全民族共同的理想,“中国梦”的实现掺杂着国家的梦和民族的梦,分别从这两个角度进行理解就更容易明白“中国梦”的内涵。
国家的梦是指国家的富强,针对具体的国防、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国家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105-138国防上,要有强大武装力量作为后盾,随时整装待发,保卫国家和世界的和平;经济上,人均GDP跻身世界前列,人民过生小康富裕生活;政治上,从严治国,加大反腐倡廉力度,保障人民利益,不断提升民主特权,建设人民满意的高效、清廉、文明的服务型政府;科技上,自主研发创新科学技术,科技竞争实力雄厚,更多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民族的梦就是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能够永久长存,人民生活走向小康,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取消地域差别,所有服务、建设、保障、待遇等公平合理,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安居乐业,幸福指数较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把握和理解,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所以要先从整个建设体系入手。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系统化的概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着重强调思想上的引导,把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归为其四大板块。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融入国家的建设上来,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改革开放等指明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的特色方向索引,这条道路是符合中国特色的富民强国之路;民族精神主要是指爱国主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了民族富强而奋斗,为了国家富强而奋斗,爱护国家,保卫国家。时代精神主要是指改革创新,这是一个民族必须不断发展和改变,时刻保持创新的关键;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最基础的思想道德准则,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指导和约束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在党的十八大上,用“三个倡导”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详细的分解和组合,
“三个倡导”字数非常简洁明了,但是所包含的深意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深刻内涵,反应非常恰当和有深意,非常直观地明确了大学生未来发展的思路与方向[3]224-253。
第一个倡导是国家目标,反映了国家未来的发展走向,这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也更是一个人的追求;第二个倡导是国家的政策法治建设,建设法治社会,国家和社会在所有事物面前做到公正和平等,建设法治社会,个人在维护公正和平等的基础之上对未来自由的向往和追求;第三个倡导是民族集体的道德准则,爱国和敬业是作为一个民族必须具备的道德准则,友善是人与人相互对待的关键,这反映了集体与集体,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和道德准则。
(三)“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中国梦”的实现不仅需要国家自身强大的“硬件”条件同时也需要思想、文化、价值观等“软件”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强调的二十四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既体现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吸收借鉴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它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反映融为一体。也是国家、社会和公民这三个层面所反映出的价值观的共同表达,是全国人民价值观的基本出发点。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要求做到了客观化,具体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能够推进中国梦的实现进程。
2.“中国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
国家富强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不懈奋斗的目标,民族振兴的根本寓意是实现中国的伟大崛起,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点燃了民族精神,是历史所积淀的大一统思想,是凝聚各族人民力量共创的中华精神旗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所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是人民幸福的梦。”体现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能够改变当前部分人群诚信贬值、道德滑坡的问题,促进发展和改革的成果更全方位且平等地惠及全国各地人民,使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中国梦”的实现是有机融合、同步推进的。
大学生在课堂上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学习方面是被动的,目前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接触到更多多元化因素,在形成思想和行为导向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在培育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知在逐步淡化
马克思主义对于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成长中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大部分大学生都愿意接受和学习,从小接触和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所带来的思想稳定性,对大学生有一定的启蒙作用。笔者选取郑州市十所高校的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目前大学生所存在的思想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问题,赞成者所占比例为89.2%,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否过时”的问题,占有81.28%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地位不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过时。结果显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大学生占据比例为71.34%,这一结果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的思想信仰中占据位置,仍然是主流思想。
虽然马克思主义仍然对大学生的思想存在很大的影响作用,但是目前大学生在认知和理解的问题上逐步地淡化马克思主义。在上述问卷调查研究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这个问题,大部分人都选择不知道,或者记不清,真正能够正确回答的大学生比例为23.53%,但是回答出来也并不能代表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很多同学反映从小到大都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但大都是识记的内容,对其深刻理解的能力欠缺,很难灵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运用。
(二)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行为感知在逐渐懈怠
大部分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都是认可和支持的,对于党的领导,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都是积极响应和号召的,占有87.15%比例的学生认为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89.23%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民族的希望,但是在行动上,很多大学生还是更看重个人发展,认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事情,光靠个人力量是无法完成的,有占比例为26.73%的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未来发展并没有完全的信心和把握,有4.75%的大学生更在乎个人未来的发展,这一现象说明大学生在思想上可以积极响应,但是在行动上却略显迟疑,有一部分人并没有站在国家的角度去考虑未来发展,而是过多考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自己带来的回馈,而不是在想自己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做点什么。
(三)积极响应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整体上大部分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比较认同,积极响应爱国主义的号召,有96.37%的大学生对于爱国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没有过时,仍然需要继续弘扬,对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也是非常认同,有98.12%的大学生认为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并且愿意提升自我思想认知意识。所以整体上,大学生都愿意遵守和支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都愿意用实践行动去传承。
(四)对于社会主义荣辱观,行为上落后于思想
每个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不同,但都是比较认同的,自我感知道德水平较高,占有比例为89.95%的大学生表示在日常行为上都是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约束自己,并将其作为道德准则,严格遵守和传承,95.33%的大学生都把道德作为衡量一个人的基本标准。
但是也有一些大学生在行为上落后与思想,尤其是在衡量评价自己的行为时会给自己找理由和借口,有比例为42.12%的大学生在被问及自己的论文撰写问题时,承认大量引用别人的文章和语段,19.1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论文是为了应付毕业的,还有12.3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文章是胡乱拼凑的,仅仅11.45%的大学生肯定自己的论文是靠自己的辛苦努力写的,有96.74%的大学生认为考试作弊是可耻的,但是还是有7.62%的大学生承认自己曾经有作弊过。这说明,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影响下,大学生整体的道德水平比较高,思想上会积极响应和遵守道德准则,但还是有一部分人会为了一己私利而采取违规手段,在行为上有所落后与自己的思想。
(一)加强思想理论知识的系统化教育
大学生必须加强思想理论知识的系统化教育,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要严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要深入,对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的精神要强化培育,把“中国梦”的实现和个人的未来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4]。
在大学课堂上,比如思想政治课、专业课等课程中融入相应的价值观的知识内容,多以实际例子来进行讲解,积极把“三个倡导”融入“马哲”“毛邓三”“近现代”和“思修”等课程中,做好积极的引导和详细的讲解。或者直接专门设置独立课程,开展相应的专家知识讲座,具体深刻地进行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理论实践相结合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仅依靠思想上的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要加大行为上的实践,在进行思想培育的同时,要增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参与度,进而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以及懂得如何在实践中的运用。比如,学校可以举办一些主题教育活动,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和影响学生,同时让大学生参与其中,用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认知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并通过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记录来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同学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影响和激励;或者举办一些与社会接触比较多的活动,比如捐赠活动、资助贫困山区儿童、去福利院或者敬老院做义工等活动,让学生在与受助群体接触的过程中逐步找到助人为乐的感情,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质,不断规范自身行为。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的日常教育中
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学校日常教育中,不能依靠某一部门这类单方面的力量,而是需要所有部门积极配合,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来开展工作。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增加更多的约束和规范;同时也要对教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的集体培育,对其行为影响力进行考核和检验,发挥教师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还要将学校所有与学生相接触的部门做好本职工作,加强服务水平的提升;当然也要用文化来感染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要加强,勤俭节约、敬老爱幼等优良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也要注重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浓郁的校园氛围,使得学生在主动和被动接受中潜移默化地备受感染和影响,形成一个思想教育的大环境,用无形和有形的力量感染每一个学生,这种积极的环境营造比只喊口号所产生的实践效果要显著很多。[5]79
“中国梦”的实现肩负着时代的共同梦想,也承载着每一个人的未来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实践者的共同努力,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需要进一步强化研究,更需要通过国家政府、社会等的力量来完成。
[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2]李纪岩.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3]杨业华.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4]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
[5]张艺兵,李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调查研究——以广西高校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3(05).
责任编辑:李凡生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Core Socialist Valu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 Dream
WANG Zhong-lai
(Institute of Marxism,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500)
The concept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has been proposed earlier than China Dream,and it is more popular due to the higher frequency of being presented and emphasized.Thus,the understanding of it is also gradually deepened.Although China Dream has been proposed for a short time,it has spread rapidly among the public,and has been recognized by them.They have the same goal:to realiz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China Dream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students practice,and from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Combined with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and explores the existing problems.According to these problems,this paper searches a source to solve the problems,and then finds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the research.
China Dream,college student,Core Socialist Values,cultivation path
G642
A
1674-8891(2016)04-0119-03
2016-04-25
西南石油大学“文化研究团队”(编号:2012XJRT001)。
王忠来(1988—),男,河南濮阳人,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