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天彬(福建成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钟天彬(福建成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在不断提高与完善,城镇化的开展使每个城市的联系愈加密切,交通运输行业在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道路桥梁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公路桥梁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在于沉降段路基的施工技术。因此,本文主要对分析道路桥梁路堤沉降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道路桥梁;沉降路基;管理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家的重要基础工程,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关系到民族与国家的命运前途。然而,路桥建设工程质量的好坏取决于道路桥梁路基路面管理水平,所以其质量控制问题已成为交通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它受到许多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必须有科学的施工方案和科学管理,内外结合的严格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1.1路面强度大
目前,为了控制工程的成本投入,在施工过程中设计者往往会设计比较薄的路面。因此,良好的路基压实将直接影响路面的强度的大小。类似地,道路路基压实质量较好,道路的强度就越大,相反,它的强度就会变小。
1.2路面稳定性提高
路桥建设过程中,如果路面压实度小,会引起道路桥梁建设材料空隙变大,如果遇到下雨,雨水会很容易渗入空隙内,使土壤性的作用降低,同时道路桥梁受到外力作用,容易发生出现道路变形,不仅道路的稳定性下降,但也可能导致车祸和其他事故的发生。
1.3路面耐久性提高
道路桥梁的寿命和耐用性是密切相关,耐用性高则寿命就会延长,但耐用性又受到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因此,只有保障上述因素的质量,才能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和路面的耐久性。
这晚,青瓷和李光北请王金贵在镇上最好的饭店吃饭,李光北上洗手间时,王金贵一把就抓住了青瓷的手,两人久久凝望,却什么都没有说。
2.1桥头引道地基处达不到要求
在行车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桥头跳车现象,这表明了路桥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不合理导致结构下陷。从某种意义上讲,出现这种现象主要还是由于路桥地基结构出现沉降缺陷,不能很好地承载结构所产生的压力,导致道路不平坦。地基沉降在路桥建设中是一个常见问题,主要是因为设计施工图时,没有仔细的对地质土壤进行勘察,没能及时的发现软土层,从而引起沉降的问题。此外,在施工时未采取合理、有效地方式处理软土层也是出现该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导致路基沉降,从而影响整体项目结构质量。
2.2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满足要求
道路建设要求所有的桥梁、明涵和通道都需要实施台背填土处理。由于台背填土受到施工材料、机械和建筑工作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台背填土的压实度在实际施工中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这也是路桥产生不均匀沉降的一个主要原因。
2.3桥头引道沉降段结构设计不合理
搭板结构是路桥建设中常用的施工方法,但在实际施工中是很难确保搭板结构的质量完整性,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减少建筑结构刚度的变化,仍然会出现跳车现象。总体而言,桥头施工图设计不合理是引起路桥结构出现沉降的主要原因。
3.1.1固定锚栓
在道路桥梁的建设工程中,施工方一般会制作一个塔板在桥台上,以保证路桥的安全施工。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在安装塔板结构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管理塔板结构的垂直和水平方向,以此满足施工设计的要求。此外,我们必须对塔板的钢材质量严格控制,从而保护整个塔板结构的稳定性,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的现象,影响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
3.1.2设置倒角
路桥施工期间,如果塔板受外力会出现振动现象,那么就会影响路基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使其沉降。因此,为了保证塔板的质量,我们需在塔板边缘设置倒角,保障塔板的正常性能。
3.1.3选择填缝材料
塔板有时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阴雨天气,导致质量出现问题,这对整个施工质量有严重的影响。因此,要适当的选择填缝材料,处理其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并充当一个加固增强的作用。
3.2选择有效地基处理措施
道路桥梁的地基处理中,一切都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选择不同的地基处理方式,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道路桥梁的承载能力,改善其本身具有的基础性能,从而最大程度减少沉降差异,降低道路桥梁的变形沉降问题,防止发生错位现象。例如:在修建高速公路过程中,如果遇到大量的沟壑,可以有效地利用这片土壤具有较大空隙和水份充足的特性,实施与黏土层的换土工作。通常,粘性土层的强度比较大,而且还具有非常丰富的有机物质,那么此时可以根据软层的实际厚度确定换土的实际深度,挖开普通的粘土层,直接摊晒;如果填土高度不足 4m,就可判断0.5m为最佳深度;如果填土高度大于4m,就可以挖掘1m或以上的高度,然后进行开挖摊晒,还须控制土层的含水标准,最后进行密实的回填操作。
3.3台后填方段地基处理
对路基沉降的处理,按时间可以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包括瞬间沉降、同结沉降以及次同结沉降,而同结沉降和次同结沉降是引起跳车现象的主要因素。所以要严格控制填筑材料质量,购买填筑材料时要保证其质量可靠、性能良好。对台后填方段地基处理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实施软土基的加固措施,可有效地解决土基的伸缩缝现象,避免发生桥头跳车现象。有效的地基处理技术包括减少应力附加、换土、超载预压、振动碎石桩、排水固结等。在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厚度大于3cm浅层软地基,可以在软土基上平铺土工布,然后填筑材料,这样就可以避免桥台和路基因不均匀沉降出现错台现象。若软土层较厚,要在其上方修建高路堤,增强基土强度或减轻回填的材料,使其强度能够抵御强烈的横向流动。
3.4做好排水工作
要做好沉降路段的修复工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水,因此,无论是在桥梁道路的建设或维护的过程中,都需重视排水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通常使用排水沟、边沟、急流槽、跌水等方式来进行排水。如果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还可以采用浆砌片石来对加固沟渠,使用混凝土施工,来加固排水设施。
3.5加强维护工作
加强路基沉降维护工作,路基的修筑打破了原有地层平衡,路基就会承受更多的外界压力,所以维护工作显得极为重要。道路桥梁的斜坡维护,主要是为了防止地下水对坡面的侵蚀导致岩石剥落破碎,维护环境平衡。石砌圬工防护法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维护措施,它主要采取不同方式对边坡进行维护,路堤坡采用预制混凝土块护坡;岩质边坡采用喷洒高强度塑料喷浆或纤维混凝土等保护措施,但混凝土和砌石护坡成本高、缺乏持久性,所以一般还是采取坡面种草维护坡面。
4.1技术管理
道路桥梁路基路面管理技术具有一定的及时性和系统性,也受到合同管理的限制,所以在具体施工过程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发生,特别是在地质多变、结构复杂的项目上。因此,施工现场出现的风险必须立即解决;技术管理的加强,可以有效的避免突发事故的发生。例如,具体施工前审查好图纸,坚持以图施工;技术工作严密,严格按照施工的有关要求进行;及时检查项目的进展情况;谨慎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及工程记录等。
4.2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是路桥建设中极其重要的工作,但目前在许多路基路面建设中还存在着安全隐患。这就要求我们采取严格的安全检查。例如,设立一个由班组、项目部、企业组建的三级安全部门,将安全工作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在重要的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志、警示标牌及监督员。同时,施工单位应坚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同时也要加强施工人员安全知识培训。
4.3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是建筑公司非常重视的事情,努力降低建设成本并保证其质量是路桥施工管理目标之一。不过,完成此目标还是要做好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管理。通过有效的技术管理,控制好施工技术的难点和重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从而实现质量、成本、进度的和谐统一。
4.4工序管理
工序管理在路桥路基路面建设中有着很重要位置,如果有不当的施工工序管理,将直接影响路桥的工期和质量,这要求在实施每道工序前,落实技术交底工作;加大施工现场流程管理力度,建立有效的责任分配制。
4.5具体施工过程管理
4.5.1检测工作
对路基工程表面裂纹的调查表明,道路桥梁路基表面裂纹是由于建筑材料的收缩导致。这就要求我们对具体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要严格检查,应该首先测试材料塑性,确定合格的材料才可以进入施工现场。例如,为确保施工材料的最佳含水率,可以添加减水剂或缓凝剂等其他措施,保证建筑材料的水分含量符合施工标准,确保道路桥梁的质量。
4.5.2基层平整度的控制
不同类型的路基路面选择的平整度控制方法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应严格控制稳定材料的压实时间,合理准确的控制终压时间,保证其具有更可靠的强度,确保基层平整度。
4.5.3桥头引道的软土地基控制
根据道路桥梁的实际施工经验可以看出,软土地路段地基沉降会导致跳车问题,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在设计路桥图纸时,制造的钻探数过少。所以要求我们要对建设项目的实际特点应全面分析,以选择最适当的方法进行加固,尽可能的避免软土路基的沉降问题出现,而且应提前软土路基的施工时间以此来得到更多的预压时间,有效的避免施工后沉降问题的出现。
道路桥梁工程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施工方必须意识到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不断加强路基路面技术,特别是加强其沉降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通过对各方面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施工道路路基的质量控制管理。
[1]陈 蓉,李 俊.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科技展望,2015,09:42.
[2]沈 义.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浅述[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101~103.
[3]廖 艺.试析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技术与市场,2015,08:105~106.
2016-3-8
U416.1
A
2095-2066(2016)11-01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