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学习理念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探析*

2016-03-19 13:41王萌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高教学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传统服务文化

王萌(山东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服务学习理念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探析*

王萌
(山东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观的重要源泉,但是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镇,我国高校中现有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着教材老化、教育方式落后等一系列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在对本国大学生加强公民教育的过程中特别倚重的服务学习模式,与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在先天上有很高的契合度。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教育方法,将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拓展和创新,通过增加社区服务的实践性环节来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

服务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核心价值观

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是西方国家为了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增强本国国民的公民教育效果而实行的一种有别于志愿服务、教学实习的实践育人模式。它最早诞生于20世纪初的北美,美国学者亚瑟·丹恩(Athur·W·Dunn)由北美移民潮中的志愿服务理念生发出服务学习的理论雏形,开始尝试将“社会科”的课程学习和社区服务结合起来。[1]经过了近百年的历程,服务学习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不断繁荣和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工作模式。

一、服务学习的概念与内涵

基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学术界对于服务学习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国家和社区服务委员会(Commission on 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所做的定义:“服务学习是一种经验教育,在这种经验教育中,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由学校和社区精心组织的、契合社区实际需要的服务活动进行学习和获得发展。这种教育经验必须与学生的学术性课程整合,通过把课堂学习扩展到课外的社区和社会而强化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意识。”[2]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服务学习的内涵和工作要求:一是服务学习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包涵着经验主义学以致用的人生观和教育哲学;二是工作思路是将课程教学与社区服务相结合,使社区服务成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实施过程中需要学校和社区的密切配合,为学生设计好学习的内容和流程,尤其重视参与者在社区服务后与其他人的分享环节;四是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公民责任感和思想意识。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从高校现有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来看,传统文化的传播现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作者在考察学校的传统文化教学时,发现除了专业院系之外,大部分的专业将传统文化纳入选修课(或者通识核心课)。一部分教材观念比较陈旧,有些地方还延续了原来的一些错误观点。读本一般仅仅限于逐字逐句地解释原文的字面意思,没能将经典的含义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佐证。大部分院校的相关课程都是开卷考试或者以课程论文的方式结课。在大多数同学的观念中,这是一门课堂纪律宽松、考试轻松的“比较水”的课程。另外,高校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另一条途径,就是通过专门的研究院、学生社团和学生活动来营造相应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山东大学为例,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山东大学借齐鲁文化策源地之利就已经开始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并于2005年成立国学研究院,积极在国内外推进优秀儒家文化的研究和应用。传统文化社团“国学社”形成了“经典诵读”“春祭孔子”等品牌活动。大部分的高校在传播传统文化时,走的是大致相同的路径。但是实际效果如何呢?

作者按照文、理、工、医的分类对来自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和山东理工大学的500名在校学生进行了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在此次的调查中,有72.9%的大学生认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对自己以后的人生和职业生涯都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有24.4%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并没有给自己的成长带来实际的好处,特别是在今天的信息时代。还有2.7%的同学表示传统文化已经远离时代,没法产生价值认同感。另外,大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并不多,只有40%左右的学生能够确切地知道大部分传统节日的意义和由来。更令人担忧的是,超过60%的学生对于孟子、荀子、老子、庄子、朱熹等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人物表示不感兴趣,而有43%的同学在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时选择了娱乐新闻和花边消息。同时,在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同学调研中,发现他们中一部分人(36%)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的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理解不深,观念陈旧。由此可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和校园活动等一系列的措施均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基金项目:2015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编号:J15ZC01)。

作者简介:王萌(1979,01-),男,山东淄博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是不是可以将这个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理论模型应用到中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中呢?

三、服务学习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契合度分析

(一)哲学基础有相同之处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以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其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设定的关于现实人发展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存在原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首次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最终形成一个科学的体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最终占有自己的本质”[3]。人的本质属性包含了人的类本质、个体本质和群体本质。基于此,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就至少包含了人的劳动活动、个体能力、个体需要、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等多个层面的全面发展。这是对人的自身发展、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做出的最为科学的论证。而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际上就是指导我们如何进一步消除社会转型过程中阶层之间、城乡之间、贫富之间、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如何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比可知,不论是共和主义,还是社群主义,都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体系中的应有之义。

(二)教育理念异曲同工

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就是道德实践和人格养成的过程。《论语》第一篇,孔子就提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的就是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践行、不断提升的过程。孔子所说的“学习”的内容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文化知识,而是正确地做人做事。哪怕你不识字,对天文地理、诗词歌赋一窍不通,只要你能做对事,做好人,就是有学问的人,就是君子。《大学》所强调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从外在的“格物”开始,要求人们亲历其事,推究物理,再进一步内化为自身的修养,最后实现“治平”的伟大抱负。作为传统教育核心的儒家思想一直强调“下学上达”“学以致用”“匡时济世”等在追寻个人价值和报效国家的过程中达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人格境界和人生理想。这些无疑与服务学习的实践性有异曲同工之处。

(三)主要实施原则相类似

在我国封建时代,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含着许多优秀的人文教化方法,比如因材施教、慎独自律等,其中跟西方国家的服务学习相类似的教育实施原则主要有以身示范法和学思结合法。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4]比如他和弟子们在陈绝粮,子路质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5]孔子告诉子路:“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6]孔子用自己的言行告诉子路,君子孜孜以求的是令天下太平、百姓乐业的人间正道,而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不得志而屈从于权贵,降低自己的人格和理想。其后,历代的教育家、思想家比如北齐颜之推、晋人傅玄、南宋朱熹等都强调言传身教的教育方法。至于学思并重的方法,也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孔子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子夏也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一贯强调学思结合、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育人原则,着力突出道德躬行的重要作用。

四、传统文化教育中服务学习的实施流程

(一)项目准备及主题确定

道德实践性课程中的服务学习项目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最基本的一点取决于开展项目之前是否有充分的准备。加拿大的高校中基本都有专门的服务学习机构,负责与社区进行对接,做好一门课程的服务学习准备工作。中国的高校可以借鉴这个做法,在本科教务部门成立专门的服务学习机构。这个机构负责评估这门课程的学校资源和社区资源,并在充分了解教师教学意图和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分配。项目的准备工作包括经费支持、合作对象洽谈、签订合作协议、实地考察、后勤支持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项目主题的确定。项目主题关系到整个过程的成败,是服务学习的灵魂所在。在传统文化课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调研传统孝文化的认同情况、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台湾“读经”运动的价值等主题,跟学生讲解清楚主题设计的意义、角色责任等需要学生事先掌握的信息。

(二)项目开展阶段

服务项目的开展阶段是学生在实践中对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再认知和深化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注重与课堂教育内容的紧密联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服务学习的实质——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服务,两者结合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教育目标和课程内容对参与服务的学生进行全程服务和跟队指导,以保证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不会背离原来的方向和轨道。当然,在执行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和学生的适应情况进行方式和步骤的微调与修正。

项目开展的具体环节和流程要提前规划清晰,设计科学,权责明确,程序合法,责任到人。比如在传统文化课程中,课程教师可以将本门课程的服务学习项目分为几个项目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任务如:孝文化调研及宣讲、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宣讲、传统文化中的历史观与现代价值的传承等等。每个项目小组的组长是谁,组员分别负责什么工作(如安排时间地点、联系服务社区、安排交通工具、联系社会新闻媒体和其他社会组织)等,也需要在项目开始前确定好。在这个过程中事前要跟社区签订合作协议,规定清楚学校、社区和学生三方的责权利,教育学生在奉献和服务的同时注意自身的隐私保护和正当的权力诉求。

(三)学生反思阶段

学生的反思、反省是应该贯穿于服务学习全过程的。它是服务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助于学生在内心强化正确的经验和认知,形成正向的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将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更好地结合起来。传统文化的服务学习项目结束后,学生撰写反思报告。指导老师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要求学生在反思报告中回答:(1)优秀传统美德的现代价值及践行。(2)传统孝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利与弊。(3)传统启蒙教育的现代生存价值。(4)“读经”运动的影响和价值分析。(5)我们应该如何阅读经典并提炼出传统文化的精髓。(6)个人在这次服务学习中对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民主科学的比较认识。

学生可以根据指导教师设计的问题从中选择2-3个主题撰写自己的反思报告。通过反思,唤醒内心的道德意识,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在反省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历史的理解,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和道德标准。

(四)指导评价阶段

指导评价是任课教师对学生在服务学习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和反思报告进行系统总结和评价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审视服务学习的过程和进展结果,纠正学生反思报告中的错误思想和观点,以便对服务学习活动加以改进和完善。通过评价总结,查找优势与不足,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稳固和升华,同时也能促进学校、社区、教师和学生四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和协调发展。

在传统文化服务学习项目结束之后,学生再回到课堂对学习成果进行分享,教师应该用一种激励的方式对学生的总结分享进行点评和鼓励。西方国家的高校将这一阶段称为庆祝阶段,认为这是服务学习的最终环节,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自信心,相互之间激发上进心和回报社会的意识。需要注意的是,在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课堂上,教师仍然要坚持“教学结合”“经史合参”“启发性引导”的方法,将现有的传统文化经典释义结合当时的历史史实给学生以具有历史深度和现实广度的传授和解读。

五、结束语

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成为而且必须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堡垒和坚强阵地。但是,现有的教育情况并不能满足时代和学生的需求,于是我们发皇古义,融汇新知,从传统文化教育的本质出发,借鉴西方国家公民教育中的服务学习理念,希望能够将现有的课堂模式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改变和扩充,将课堂延展到社区、社会中去,使学生能在学习-服务-反思-践行的教育模式中深刻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核,积极弘扬传统美德,努力提升人格修养,从而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1]黄晓丹,孙代尧.传统文化当代价值实现路径探析——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1):73-77.

[2]付秀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6):148-149.

[3]What is Service-learning?[EB/OL].http://csf.colorado.edu/sl/w hat-is-s1.html,2004/05/24.

[4]Hetty Roessingh.Service Learning and Student Engagement:A Dual Language Book Project[J].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12,35(4):284,307.

[5]李春山,何京泽.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3):43-46.

[6]杨瑞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题——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几点体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47-53.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hould be an important source to nourish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But as the one of the most crucial parts for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meet a lot of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culture teaching,such as obsolet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utdated teaching methods.By comparison,when reinforce college students'citizen education,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heavily rely on service learning whose concept naturally fits with the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hina.This method may be drawn lessons to make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of current education model and achieve the education goal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increasing practical activities in community service.

service learning;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education model;core values

2096-000X(2016)15-0074-03

G640

A

猜你喜欢
传统服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