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民”:困守孤岛的“荣誉”和悲凉(上)
“荣民”全称“荣誉国民”,笼统来说就是退伍老兵。但“荣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群体?不仅大陆人感到陌生,即使是台湾年轻的一代,也越来越难以理解这个词背后的特殊含义。他们的由来,还要从20世纪40年代末,国民党失去大陆时说起。
1949年,国民党在内战中彻底失败,蒋介石黯然退守台湾。但对于蒋氏而言,这并不意味着结束,他始终没有放弃“反攻大陆”的幻想,将大批部队撤台,希望将这座刚从日本人手里光复不到4年的岛屿打造成国民党的“复兴基地”。
并不认输的国民党要如何将一盘散沙的部队聚集到台湾呢?主要有三个渠道:
其一是台湾光复后,国民政府指派驻扎在台的部队在台湾建立新军,例如1947年11月,远征军名将孙立人将陆军训练部迁到台湾,并从新1军调去几百名他在税警总团和在缅甸作战时期的干部,一同前往台湾训练新兵。
其二是信得过的将领率麾下建制相对完整的部队过去,由于当时的国军部队在战场上多被打残,外加南京、上海失守太快等原因,能够有组织撤离到台湾的,只有华东、广东、海南、青岛等沿海部队。比较典型的如黄杰带领的部队,两万多人欲从越南取道,结果被法军缴械,在富国岛经历了几年的软禁岁月后,完整撤退到台。此外,以李弥第8军为主的西南部队撤往缅甸,在当地打游击,多次与缅军作战,后因缅甸当局在国际上控诉,国民党将一部分人撤往台湾,但还有更多人依然留在缅甸,成为异域孤军。
其三便是仓皇撤退之际在沿海地区抓壮丁,这部分人的数量无法统计。
根据台湾方面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统计,在台军队有66万人,除去之前驻扎本地的部队,从大陆直接撤往台湾的部队大致有60万人左右。
对于蒋介石而言,这些部队是他“光复大陆”的家底。但对于那些撤台的官兵,尤其是底层士兵,口号是毫无意义的,他们只知道从此以后,大江大海,与父母、妻儿相聚之日遥遥无期,实在是人间悲剧。金门与大陆之间最窄的地方仅有1800米,划着小舟即可来往。有的家住厦门海边的士兵,甚至能眺望到自己家的位置。“荣民”为了跨过这道海峡,用了整整40年。
撤台后,台湾当局首次颁布征兵令是1951年7月下旬,此次计划征集士兵1.4万人,汽车司机1000人,共计1.5万余人。征兵令中规定,凡1928年至1940年出生的男丁,经体格检查列入甲级者,均须应召入营。早在1950年3月,蒋介石在台北复行“视事”后,年内即招募了4500余名男丁入伍。为防止有人逃避兵役,当局制定了许多相关规定,如役男不得出国、不得考夜大等等。
然而“反攻大陆”是雷声大雨点小,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台海对峙局面形成,两岸已无大规模军事冲突。新的问题随之出现。1951年的征兵令征召了大量台湾本省籍的新兵,加上从大陆来台的60万部队,是一笔庞大的开支。随着本地新兵的征召,大陆撤台老兵也要面临退役问题。但这些士兵全是背井离乡,无依无靠,不会闽南语,一旦离开部队,在台湾难以维持生计,如何安置这个庞大的群体,是台湾当局必须解决的问题。“退辅会”这一特殊机构便是在此背景下催生。
“退辅会”全称为“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于1954年11月正式设立,是台湾当局为安置退伍老兵专门设立的机构。随着第一批老兵退伍,“荣民”的称谓亦由此而生。
人们对“荣民”概念一直以来也存在几个误解。
第一,近年来大陆很多媒体常将台湾的“荣民”与“抗战老兵”混淆,实际上两者虽有重合,但不是同一回事。随蒋介石撤台的官兵中,的确有不少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军人,但“荣民”的标准并不是以是否参加过抗战来鉴定的。
第二,不少人认为退伍老兵即“荣民”,这一说法过于笼统,实际上国民党军队对“荣民”设有一套认定规则,必须符合条件,例如军官、士官服现役期间如果受到撤职处分或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之刑,即使退伍了也不能认定为“荣民”。
第三,认为“荣民”即外省籍的老兵也是不对的。因为“退辅会”负责的对象是整个国民党军队,也就是说“荣民”也包括台湾本省籍退伍军人。
台湾本省籍军人退伍后,可以回家,很快融入社会开始正常生活。而撤台部队人数庞大,在台湾无亲无故,语言不通,很多人终身娶不到媳妇,晚景十分凄凉,成为台湾一大显著社会问题。大量撤台“荣民”为了生存,一起开辟荒地,兴建房舍聚居,形成一个个封闭式的“眷村”部落,对台湾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也使外省籍“荣民”更加受到关注。
如今,眷村已逐渐凋敝,“老荣民”们的血与泪也难以被年轻一代所理解。当他们被“独派”分子们无耻地奚落、辱骂为“中国难民”“寄生虫”时,总是会以“我们为台湾开山辟路”“我们建设过台湾”来回击。这并非一句单纯的反击口号,因为台湾无处不见当年“荣民”们辛苦建设的痕迹,退伍军人是一支巨大的劳动力队伍,可以说没有“荣民”就没有今天的台湾。当然,促成这一切的还有个至关重要的人,他就是蒋经国。
“退辅会”设立之初,“主任”虽是严家淦,但真正起作用的人是蒋经国。1957年,台湾因“刘自然命案”爆发大规模反美示威,蒋经国被美方指为“幕后黑手”,被迫卸下“国家安全会议副秘书长”职务,改任“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在“退辅会主委”的任上,蒋经国前后干了6年,在这期间,他率领退役官兵投入大型公共设施建设工作,为台湾的建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蒋经国任“退辅会主委”时,国民党迁台已近10年,当初大批跟随蒋介石退台的老兵陆续退伍。蒋经国对“荣民”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对于这批曾跟着国民党征战南北,历经抗战、内战,最后又辗转来台的老兵,他充满了同情与愧疚,故而在任期间,设立了“荣民之家”“荣民服务处”“荣民医院”等福利机构。另一方面,这么大一个正值壮年的群体,如果不妥善安顿,必然对社会构成不稳定因素。如何安置这么大的一批战力,对蒋经国极具考验。经过考察后,蒋经国决定利用个人影响,通过开办农场和工程公司帮助退伍老兵就业,发动退役官兵投入大型公共建设。这样一来,一方面解决了“荣民”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台湾的基础建设,为台湾的发展做出一番成绩。
“中横公路”无疑是国民党在台基础建设中,最具代表性的杰作之一。中横公路全名为“东西横贯公路”或“中部横贯公路”,是第一条连接台湾东部与台湾西部的公路系统,与南横公路、北横公路并列为台湾三大横贯公路。当初之所以要建设这条公路,除了平衡区域发展的考虑外,也有军事上的考量。从1951年起,台湾当局即多次派人入山勘察,并决定以日据时期合欢越岭道路为基础辟路,以便于面对解放军压力时可以快速迁移本岛部队应变。不过这条公路全线皆在断崖深谷间,仅是行道就已惊险万分,更遑论开山辟路。当时台湾工程技术落后,要开辟这条公路,只能以原始手工开凿为主,“或不断以四五十米长绳子,把人从山顶吊在悬崖上装填炸药爆炸开路,再用人力以铁锹开道除石辟路”,开凿人员还要顶着台风、地震、暴雨、泥石流等天灾的威胁,可谓艰险万分。
1956年7月7日,横贯公路正式于花莲与台中两地同时动工。在蒋经国的号召下,辟路工程由荣民第一、第四工程总队承建,以25人为一队,规定一天50米,各队同时开始凿路。美国顾问曾评估,仅是在大理石山体打通隧道就至少要花费3年时间,但荣民施工队靠着“人定胜天”的精神,不到一年便打通了隧道。整个施工过程中,付出了211名施工人员殉难的代价。作为负责人的蒋经国两次亲入深山探勘路线共19天。在修筑过程中,他手持拐杖翻山越岭,与“荣民”们同寝共食。
1960年5月9日,“中横公路”举行通车典礼,近万名退伍军人、工程兵、台湾少数民族工人费时近四年的工程终于完成。公路通车后并没有在军事上展现出必要性,却因拉近了全岛距离,大幅改变了台湾的经济生态。中横公路的沿线辟有多处高山农场,“荣民”们完成筑路工程后即转入农场务农营生。这也是国民党迁台后第一项主要基础建设。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2016年第14期 周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