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的民俗诗歌类型及意蕴

2016-03-19 10:14吴宗平
安顺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梅尧臣类型意蕴

吴宗平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550025)



梅尧臣的民俗诗歌类型及意蕴

吴宗平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北宋民俗诗歌的创作题材、方法、内容源于前朝,但又有自己的创新。梅尧臣的民俗诗歌主要反映了北宋的节日民俗、建筑民俗、饮食民俗和农业生产民俗。他把民风民俗的内容融入咏物诗、唱和诗、悼亡诗、咏怀诗、送别诗、山水纪游诗等诗歌题材中,发展并丰富了这些诗歌的题材。

关键词:梅尧臣;民俗诗歌;类型;意蕴

民俗和诗歌都是传承和传播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宋代,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市民阶层兴起,享乐风气盛行,对当时的民风民俗产生重大影响。宋代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为民俗诗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然而,现在学者对梅尧臣民俗诗歌的研究极少。梅尧臣一生创作的诗歌主要收录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中。其诗歌中有一部分属于民俗诗歌,这些民俗诗歌能够真实地反映北宋初期各个方面的民俗现象。学习和研究这些民俗诗歌可以领略到北宋初期的民间风俗,能够发现我国传统文化在那时的发展变化情况。

一、节日民俗诗歌

岁时节日,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周期性的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节日。各种各样的民俗节日都会有相应的活动,并且常以一年为循环周期。我国民俗节日萌芽于先秦时期,最终在唐宋期间真正形成。特别是宋代,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商业的繁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节日民俗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丰富和发展。从正月初一开始,一年中有元日、寒食、清明、端午、七夕、中秋等20多个重要的民俗节日。梅诗主要描写的民俗节日有寒食、端午、七夕等。

(一)寒食民俗诗歌

寒食节是冬至日过后的一百零五日,所以又称“一百五”或者“百五节”。关于寒食节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忠臣义士介之推;另一种则认为其来源于周朝的禁火制度。寒食节经历了起源、发展、衰落和消亡的过程,最终在清代完全融合于清明节。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写道:“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1]P57尽管现在还有一些地方继承寒食节的习俗,但整体上却处于衰亡的趋势。

寒食节的重要民俗事象是冷食、禁火,因此,寒食节又称为冷食节或禁烟节。梅尧臣的诗歌“西洛逢寒食,依依似昔年。千门方禁火,九野自生烟”(《再至洛中寒食》)[2]P42;“山邮虽禁火,岭树自生烟”(《寒食日过荆山》)[2]P512,从这些诗句可知寒食节有吃冷食、禁火的习俗。寒食节还有宴饮的习俗,如“使君白发体尤健,自晨及暮奏酒肴”(《潮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宴》)[2]P234,诗歌先是称赞使君的头发虽然白了,但身体仍很健康,可以从早上到晚上进行饮酒和吃美味佳肴,再从诗歌标题可知人们在寒食节有进行宴饮的习俗。

寒食节民俗活动较多,如插柳、上坟、蹴踘和荡秋千。插柳是寒食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每当到了寒食节,人们会去采摘刚刚发出嫩叶的柳条,挂到自家门上和屋檐下,这就是所谓的寒食插柳。到唐宋时,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相近,所以两者有融合的趋势。民间也常有“清明”、“寒食”不分的现象,虽然名称不同,但并没有改变插柳作为特有的民俗行为。梅诗描写寒食节上坟,如《寒食》诗云:“坟冢遍青山,高低占原谷。向来路已荒,今迷问樵牧。涉水到云林,隔岗闻近哭。”[2]P439诗人写了寒食节这天上坟时的所见所闻。蹴鞠出现于北宋时期,梅诗蹴踘和荡秋千的有“蹴踘渐知寒食近,秋千将立小鬟双”(《依韵和孙都官河上写望》)[2]P839,从中可知人们在寒食节有进行蹴鞠和荡秋千的习俗。

寒食节春游是长久传承下来的民俗。北宋时期,人们在寒食节这天去春游观光更为盛行。梅诗写关于寒食节游玩娱乐活动的有“游人春服靓妆出,笑踏俚歌相与嘲”(《潮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宴》)[2]P234,写人们在郊外游春的盛况。又如“归时虽已过寒食,芳物犹能逐暖风。但点纱笼续清夜,西园游兴古何穷”(《戏答持烛之句依韵和永叔》)[2]P932,写尽管过了寒食节,但在西园游玩的愉快心情仍然没有穷尽。“细笼芳草踏青後,欲打梨花寒食时”(《次韵和永叔雨中寄原甫舍人》)[2]P1140,写出去踏青后看到美丽的鲜花、小草,而想要看到梨花则要在寒食节的时候。“游人莫惜醉,风景满伊川”(《再至洛中寒食》)[2]P42,此诗写了游人在寒食节被伊川的美景所陶醉。

(二)端午民俗诗歌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民俗节日,经过长久地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端午节民俗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喝菖蒲酒、挂蒿草和艾叶等。端午节的一个来历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中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后,楚国人为了防止江中大鱼吃掉屈原,故把粽子投入江中喂鱼,同时划龙舟打捞屈原的尸体。后世便延续成为习俗,就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在历史古籍中也有体现。如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3]P143在诗歌中的记载也有许多,如梅尧臣的(《端午日》三首其一)道:“空怀楚风俗,角黍吊沉魂”,[4]P248苏轼的(《夫人阁》五首其三)道:“楚俗传筒黍,江人喜竞船”。[4]P241诗中的角黍、筒黍都是粽子的另一种名称,从这些诗句可知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在我国古代就有。

与纪念屈原相关的习俗还有龙舟竞赛。如梅诗《五日登北山望竞渡》云:“南方多竞渡,多在屈平祠。箫鼓满流水,风烟生画旗。千桡速飞鸟,两舸刻灵螭。尽日来江畔,谁知轻薄儿”。[2]P81梅诗描写了端午节赛龙舟的盛况,先交代了龙舟比赛多在南方,再描写鼓声连续不断,龙舟划得很快的场景。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虽然现在纪念屈原的意义没有以前那样深刻,但却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我国民众的节日生活。

端午节有喝菖蒲酒和挂蒿草及艾叶的民俗。每年农历五月之后天气逐渐变热,就会有许多蚊虫苍蝇孳生,传染病易于发生并且传播较快,故五月在古代又被称为“恶月”、“百毒月”。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道:“五月又称恶月”。[3]P141古人认为菖蒲酒有助于祛除毒害,这样端午节就出现了饮菖蒲酒习俗。如梅诗:“使持菖蒲饮,不畏青蝇及”(《端午前保之太傅遗水墨扇及酒》[4]P248,一语道出了端午节饮菖蒲酒是为了驱除蚊蝇的叮咬。民间在端午节把蒿草、艾叶挂在自家大门两边。艾蒿,据说能避邪驱瘟。用红布把艾草和蒿叶捆扎起来,加上一根桃枝,微风吹来清香四溢。如梅诗“蒿艾因时采,蛟龙为俗驱”(《五日与陈真卿饮》)[2]P90,写出捆扎后的蒿叶和艾草有驱邪的作用。

(三)七夕民俗诗歌

七夕,又称七巧节、乞巧节,是我国传统的一个民俗节日。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孕育和积淀了深厚的民俗文化。[5]历朝历代不少诗歌都记载了与七夕节有关的民俗活动,如牛郎与织女团圆,曝衣曝书、月下乞巧等等。通过对这些诗歌解读和赏析,可以使人了解七夕民俗风情,还有助于促使人们对民俗现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和探索,进而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

追求团圆从古至今都是许多中国人永恒的生活主题。在与七夕相关的大量诗词中,最常见的题材是写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如“古来传织女,七夕渡明河”(《七夕》)[4]P290,尽管梅诗没有直接说明这是写牛郎织女相会,然而从诗歌中的“渡明河”含蓄地透露了这一信息。梅诗“一逝九泉无处问,又看牛女渡河归”(《七夕有感》)[2]P307,更是直接歌咏牛郎织女相会。曝衣也是七夕重要的习俗。梅诗《七夕咏怀》云:“常闻阮家儿,犊鼻竹竿头。人生自有份,岂愧曝衣楼。”[2]P685尽管这首诗主要是写诗人在七夕对过去事情的怀念,但“曝衣楼”三字从侧面点出了七夕这个民俗,由此可知当时曝衣也是七夕的一种习俗。

二、建筑民俗诗

民俗文化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建筑作为生活的一种载体,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建筑所折射出的时代精神反映民众的意愿,并借助建造者体现出来。我国古代建筑类型较多,如寺庙、亭台楼阁、城垣、园陵、房舍楼馆等。在梅诗中对建筑民俗方面的描写主要是亭子和民居。

(一)亭子

亭子是日常生活中可供人们欣赏、休闲玩乐的一种建筑物。梅诗描写亭子附近景物的诗歌。如“野村仍翦茅,当此茂林下。晴晖叶上明,翠影杯中泻。鲜风时飕飕,轻裾自萧洒。固殊嵇生锻,曷慕岩栖者”(《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八美荫亭)[2]P1110,诗歌中讲述了在树林茂密之处有美荫亭,“翠影”、“ 鲜风”等可以看出亭子的环境非常优美。梅诗描写亭子位置状况的诗歌。如“高出岭头树,俯窥城下溪。半山飞急雨,举手弄晴霓。旷望已无极,万缘都与齐。自嗟来独晚,征棹苦言西”(《彩霓亭》)[2]P550,诗歌讲述彩霞亭建在位置比较高的地方,在那里可以俯瞰下方的景物,还可以眺望远方。从而可知,在北宋时就存在在高处建亭子的民俗。同时,梅诗描写有的亭子建在水上,如“冒暑驻轮毂,徘徊北壕上。栋宇起中央,芙蓉生四向”(《宣州环波亭》)[2]P462,诗歌讲述了环波亭建于水中央,芙蓉花(即荷花)在四周生长。呈现出一幅美丽的亭子荷花图。

(二)民居

在日常生活中,居住场所是人们生存所必须的物质需求之一。房屋具有遮风挡雨、储藏物品、居住等功能。梅诗“结庐野田中,其高足以觇。坐卧劣自容,巢栖未尝厌。但能风雨蔽,何惜茅蓬苫。终当收刈毕,寂寞惭山店”(《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一田庐)[2]P912-913,此诗介绍了田庐的地点,接着介绍它具有观望四周田野、休息、遮避风雨、暂存粮食的作用。“得意春风前,还家寒食後。蓬巷闹鸡犬,藤花荫井臼”(《送张山甫秘校归缑氏》)[2]P1002,梅诗中“井臼”即水井和石臼,指屋舍、庭院。巷道上鸡鸣狗吠,庭院里有藤花盛开,呈现出一幅充满活力而又美丽的民居图。

三、饮食民俗诗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道出了食物的重要性。喝酒的酒具、劝酒,品茶的茶具、泡茶的方法技巧等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一)酒

关于劝酒的民俗诗歌。梅诗“主人劝客饮,劝客无夭妍。欲出古时物,先请射以年”(《饮刘原甫家原甫怀二古钱劝酒》其一)[2]P635,诗中讲述主人劝客人多喝些酒的情况。又如“我生无所嗜,唯嗜酒与诗。一日舍此心肠悲,名存贵大不辄思。甑空釜冷不俯眉,妻孥冻饥数恚之。但自吟醉与世违,此外万事皆莫知。王公谒请众去早,既愈懒身到迟”(《依韵和永叔劝饮酒莫吟诗杂言》)[2]P926,此诗写了诗人喜欢饮酒和赋诗,醉酒后什么都不知,妻儿因为厌恶这种行为而多次怨恨。故规劝朋友应适量饮酒和不要吟杂言诗,尽量避免酒后误事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二)茶

在宋代就有把茶叶当做礼品赠送给别人的习俗。如梅诗《吴正仲遗新茶》云:“天王初受贡,楚客已烹新。漏泄关山吏,悲哀草土臣。捧之何敢啜,聊跪北堂亲。”[2]P727诗中写出诗人对获赠茶叶后的感激和喜悦之情。“双锡忽来过,衣霜带初旭。况能持茗具,向此烹新绿”(《金山芷芝二僧携茗见访》)[2]P192,此诗写两位僧人携茶来拜访诗人,诗人称赞他们的茶具及其烹出的茶。

梅诗写茶还体现于品茶方面。泡茶方法在当时已经形成并有独特的风格。如梅诗《尝茶和公仪》写道:“都蓝携具向都堂,碾破云团北焙香。汤嫩水轻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长。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庐仝走笔章。亦欲清风生两腋,从教吹土月轮傍。”[2]P929诗歌标题把“品茶”称为“尝茶”,说明古时有把品茶称为尝茶的说法。首联诗歌提到都蓝带茶具到办公处所,表现他对茶的喜好。写茶的嫩叶不分散开来,泡出茶水十分可口,喝下之后精神爽,表现出泡茶技术的高超。

四、农业生产民俗诗

宋代的城市经济相当繁荣,而这繁荣的背后是以很强的农业为基础的。在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农业才是重中之重。宋朝的农业科技水平很高,生产工具比较先进,出现了犁、耙、锄、镰等,尤以耙、锄等农具为多,说明当时农民对精耕细作的重视。统治者也积极支持农业生产,其颁布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法令。

(一)生产劳动工具

在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农具是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在宋代,农业的发展依靠当时的生产工具和劳动工具。生产工具有耒耜、水车、田漏、耰锄等;劳动工具主要有耕牛,偏远的农村地区现在仍延用这种劳动工具。

部分梅诗反映当时农业生产的民俗事象。如“古圣通物宜,揉斲资粒食。稼穑尽民勤,垦耕穷地方。推化本神农,维时思后稷。我老欲归田,兹器已先识”(《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耒耜》 )[2]P91,诗歌描写古代像犁一样的农业生产工具耒耜并讲述了它有耕田的作用。“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上倾成下流,损少以益甚。 汉阴抱瓮人,此理未可谂”(《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水车》[2]P916-917,描写了水车抽水灌溉农田的情景。写劳动工具耕牛的有“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粟。稼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耕牛》)[2]P916,描述耕牛在耕作时的动作,早出晚归,却遭受不公平待遇,经受风霜之苦,当中还写了田庐、牛衣、牧笛等农业生产事象。梅诗所描写的这些工具和农业生产情景,反映了北宋初期农民进行耕作的情况。

(二)养蚕和织布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来获取丝绸的国家,也是最早生产和使用纺织品的国家之一。织布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对服饰需求,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丝绸和织布代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经过长期传承和发展,养蚕和织布演变为一种民俗。

梅诗主要是通过养蚕和织布来反映当时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原上种良桑,桑下种茂麦。雉雊麦秀时,蚕眠叶休摘。空条漏日多,余椹更谁惜。会待黄落来,酒垆烧斗石”(《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桑原》)[2]P918,此诗讲述桑树种植的大致情况。“冰蚕三眠休,作茧当具簇。汉北取蓬蒿,江南藉茅竹。蒿疏无郁浥,竹净亦森束。竞畏风雨寒,露置未如屋”(《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蚕簇》)[2]P920,此诗讲了供蚕吐丝作茧的工具蚕簇的用途。“织妇手不停,心与日月速。常忧里胥来,不待鸡黍熟。但言督县官,立要断机轴。谁知公侯家,赐帛堆满屋”(《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织妇》)[2]P922,诗歌写了“机轴”、“鸡”、“黍”等民俗事象。“蚕月必纺绩,丝车方挑掷。灯下络纬鸣,林端河汉白。纤缕自有绪,虚轮运无迹。腕手已为劳,谁经用刀尺”(《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纺车》)[2]P921,诗歌生动地描写纺车在织布时的情景,其中还写了桑钩、蚕薄、高几、缲盎等养蚕和织布的工具,反映了当时手工业生产的状况。

结语

民俗和诗歌都是我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任何一种民俗文化,都必定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从民俗文化的研究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梅尧臣的民俗诗歌主要是从岁时节日、建筑、农业生产、饮食等方面展现了北宋初期的民风民俗,成为具有重要价值的史学资料,从而有助于人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梅尧臣继承和发展了前代诗歌的题材,并把民风民俗的内容融入这些题材的诗歌之中。梅尧臣倡导平淡的诗风,这种平淡是一种苦心经营的古淡深远,纠正了五代以来流行的浮艳空泛诗风,为宋代以平淡为美诗风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潘荣陛,富察敦崇·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1.

[2]朱东润·梅尧臣集编年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李道和·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4](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5]刘贵生·七夕诗歌中的民俗文化意义[J].衡水学院学报, 2010(6):60-62.

(责任编辑:颜建华)

The Types and Implication of Mei Yaochen’s Folk Poetry

Wu Zongping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 Guiyang 550025,Guizhou ,China)

Abstract:The creative themes,methods,content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s folk custom poetry come from the previous dynasties,but also have their own innovation.The folk custom poetry of Mei Yaochen mainly reflect the festival custom,folklore construction,folk customs of diet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He put the content of folk habits and customs into the themes of Yongwu poetry,antiphon poetry,elegiac poetry, lyric poetry, farewell poetru, landscape poetry and so on ,so as to develop and enrich the theme of the potry.

Key words:Mei Yaochen;folk poetry;type;implication

收稿日期:2015-12-18

作者简介:吴宗平(1988.02~),男,布依族,贵州三都人,贵州财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经济与民族地区发展。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507(2016)02-0009-04

猜你喜欢
梅尧臣类型意蕴
范仲淹 梅尧臣 因心而友,唯才是举
梅尧臣与读书石
咏史诗的哲学意蕴(外三则)
简论梅尧臣写实诗作的晚唐情结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C语言教学探讨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利用野花组合营造花海景观的技术研究
意蕴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