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李强
法治风劲好扬帆
——《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解读
本刊记者 李强
近日,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规则》对关工委的宗旨、主要任务、工作原则、组织和制度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保障等都作出了明确要求。
《规则》印发后,省委又在成都召开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与会代表表示,要按照《规则》要求,认真研究本地本部门关心下一代工作,把责任落实到各个环节,真正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这次《规则》的出台,是在2000年2月17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列》)基础上,注意吸收了近年来我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体现政策性、指导性、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省关工委负责人表示,这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关工委领导不懈努力的结果,是推动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重要成果,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谈到《规则》出台的过程,省关工委负责人表示,省关工委按照去年省委书记王东明“努力实现我省关心下一代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指示,遵照省委、省政府有关修订《条例》的具体要求,及时组织开展《条例》的修订工作。期间,征求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编办、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单位意见,最后报请省委、省政府审定印发。
相较于《条例》,《规则》仍然是六个章节。不同的是,第四章由原来的“组织建设”改为“组织和制度建设”,第五章由原来的“工作条件”改为“领导体制和工作保障”,总条数由原来的26条,增加到34条。
这次《规则》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近年来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发展变化而对第三条关工委的宗旨进行了修改。在第四条中,修改了重视发挥“五老”作用相关内容。提出要尊重“五老”、爱护“五老”、学习“五老”,重视发挥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政治、经验、威望等独特优势和作用,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创新发展。
根据关工委工作任务的发展变化,《规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党史国史、“三爱”等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纳入关工委主要任务。在帮扶助困方面,《规则》提出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五失”青少年的关爱帮扶工作,广泛开展助学、助困、助孤、助残、助业活动。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关工委方面,《规则》提出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规则》将加强舆论宣传工作纳入关工委主要任务,提出办好关工委的刊物和网站,积极争取新闻媒体的支持,办好关爱专栏、专版、专题节目。《规则》增加了调查研究相关内容,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规则》将关心下一代工作原则概括为“五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服务大局,坚持务实创新,坚持面向基层,坚持典型示范。
“这次《规则》中提到的组织和制度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保障,在很多细节上都做了规定。其中有些条款的制定是针对我们过去很多年想解决,但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这次通过《规则》都给予了很好地解决。这无疑是对我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极大推动。”省关工委负责人表示。
在组织和制度建设方面,《规则》提出按照“六好”标准,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做到各级关工委有班子、有队伍、有经费、有阵地、有活动,推动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科学发展。
《规则》明确了关工委领导班子组成,提出关工委主任由同级党委分管领导兼任,执行主任、常务副主任由同级党委任命,副主任、秘书长由关工委提出建议名单,报党委分管领导审核批准。《规则》还增加阿坝州、甘孜州的州、县关工委执行主任配备相关内容。
如何从健康、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对“五老”给予关心照顾,发挥和保护好“五老”的积极性?《规则》在这方面增加了发展壮大“五老”队伍、关心保护老同志等相关内容。
关工委办公室主要职能是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当好参谋、搞好服务,竭诚协助老同志开展工作。这次《规则》明确提出,省、市(州)、县(市、区)关工委下设办公室,并设专职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和工作人员,按照公务员进行管理。市(州)、县(市、区)关工委办公室主任由同级党委研究任用。要关心办公室干部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成长进步,做好他们的培养、交流和使用工作,选配年纪轻、能力强、作风好、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副主任。“作为一名基层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在看到《规则》中的这一条款时,内心很激动,也充满了感慨。这对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是极大鼓励。”获得此次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成都市武侯区关工委办公室主任肖海泉认为这一条款必将激发更多“正能量”。
《规则》在原《条例》第十七条基础上,完善了表彰制度相关内容。提出省关工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表彰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在领导体制和工作保障方面,《规则》增加了党委加强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建立关工委领导体制内容。《规则》提出,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关工委工作要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目标考核和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党委、政府要定期听取关工委工作汇报,提出工作要求,解决具体困难;召开涉及全局性的工作会议和有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等专题性会议,应当通知关工委负责同志参加,有关文件要发至关工委,以利关工委了解全局、服务中心、推动工作。
针对各级关工委的经费保障问题,这次《规则》也给予明确。提出关工委工作活动所必需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予以保障。各级关工委和老同志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所必需的办公用房和设施等,由当地党委、政府及所在单位提供保障。
根据省、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发展趋势,《规则》新增了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或基金建设相关内容。提出有条件的关工委,可设立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或关心下一代基金,接受海内外人士和社会各界的捐赠,主要用于助学、助困、助孤、助残、助业以及扶助发展青少年和儿童教育事业。
《规则》印发后,在关工委系统引起极大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结合实际,抓好《规则》的贯彻落实,努力推动我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台阶。
《规则》的印发,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关工委领导不懈努力的结果,是推动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重要成果,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规则》中一些条款的制定是针对我们过去很多年想解决,但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这次通过《规则》都给予了很好地解决。这无疑是对我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极大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