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微,周立亚,丁 宇
(广西大学 教务处,广西 南宁 530004)
·学校治理·
地方高校全程互动“大创”项目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梁 微,周立亚,丁 宇
(广西大学 教务处,广西 南宁 530004)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通过创新创业项目激发创新意识、锻炼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普遍做法。针对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存在的问题,结合广西大学实际,构建与实施全程互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体系,通过健全协同机构、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强化过程管理、加强平台互动、建立评价反馈机制等方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实施全程互动管理,加强校企合作及协同育人,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程互动;项目管理体系;构建
创新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源。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毕业生就业竞争不断加剧,高校要积极应对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其中,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入手,围绕如何发挥区域优势,凝练特色,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办学质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广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是指高校大学生(含专、本、硕、博学生)在校期间,利用校内外资源平台,在导师指导下,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及途径,自主或协作展开的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探究科研项目、实践活动以及调查活动,促进个人创新能力提升及学科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它具有探索性、创新性、实践性、协作性等特征。狭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则是指以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载体,以研究论文、设计报告、调查报告、专利等多样化成果为结题依据,开展的旨在锻炼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及创业就业能力的各类本科生科研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本文针对狭义的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进行探讨。
1810年德国教育家威廉·洪堡就提出大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为本科生科研训练奠定了理论基础[1]。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次创设了“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项目,拉开了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序幕,此后美国本科生科研训练获得了蓬勃发展,研究型大学相继开展了各类本科生科研活动,并在组织机构上不断完善,逐步成立了诸如本科生科研理事会(CUR)、全国本科生科研大会(NCUR)等组织,系统服务、管理本科生科研活动。中国高校学生的科研起步较晚,直到1977年邓小平强调:“重点大学要逐步加重科研的分量,逐步增加科研的任务”,大学生科研才开始在一些重点大学教师、研究生层面进行探索[2]。1996年清华大学率先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SRT)计划,大学生科研训练热潮才在国内各高校兴起。随着2000年教育部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及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本科生科研工作得到空前重视。2007年,教育部全面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十二五”至“十三五”时期教育部又将其延续推进,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通过项目形式资助大学生自主开展创新性实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该计划现已成为针对大学生群体所设立的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项目,“十二五”期间全国累计组织117所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和710所地方所属高校参与计划,资助近8万个项目,投入经费近14亿元,参与学生近22万人。
“大创”实施以来,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及规范化要求下,各高校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已逐步规范、固化。高校虽然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增强创新实践能力方面成效显著,但项目实施效果及质量良莠不齐,仍存在诸如计划覆盖面小、受惠学生少;项目创新不足、应用性不强,质量不高;验收形式主义、评价标准模糊、缺乏监控反馈;学生随意性强、资源浪费等共性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改革效果。因而构建与实施全程互动“大创”项目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基于国家“协同创新”战略部署及改革实际,广西大学于2012年全面实施“协同创新、面向工程、面向应用、面向社会、全程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应用于“大创”项目管理,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协同创新,全程互动”的项目管理体系。该体系将整个“大创”及管理视为一个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的管理主体、指导教师、参与学生、大创项目、组织机构、二级学院、实验平台、实验设备及物资、社会等要素,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背景、以技术创新为主线,打破学校人才培养的孤立封闭状态,与有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地方行业企业等在项目“入口”到“出口”全过程、多方位展开交流与合作,协同推进教学研究项目,共享教学研究成果,构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大力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其构建与实施思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协同”指的是校外协同、校内协同。校外协同,是学校师生充分加强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地方行业企业、兄弟院校等的合作与交流,充分了解政、产、学、研、用的发展需求,加强社会需求与创新创业项目融合,寻求合作共赢点,增强项目与社会需求的适配度。校内协同,一是师生及团队协同,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力度,使学生尽快扩充专业知识、掌握研究技能、提升项目规划运筹能力,同时在师生合作中激发教师研究灵感,促进教师个人提升;项目团队成员合理分工,协同互助才能有效控制项目节奏,确保按期结题。二是学科专业协同。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依托国家级、优势学科专业平台的优质资源与设备开展项目研究,提升资源利用率。鼓励跨学院学科交叉融合,支持联合申报项目,形成合力,促进知识及优势互补,提升研究效率。三是管理部门协同。学校管理部门、二级学院、校内其他职能部门,均是项目的管理部门,对项目发挥不同作用,部门间的协同有利于理顺管理流程、提高服务效能、增强资源整合利用率,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创新”指项目创新、合作创新、管理创新、共助创业。项目创新是运用新思维,依托新技术,解决新问题。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为导向,大力支持学生进行研究探索,激发学生奇思妙想,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合作创新是通过校企合作、订单研究、政府资助、科研院所协同、跨校申报等合作模式,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必要的政策、项目、研究条件、实践平台以及资金支持等。管理创新是从管理层面对“大创”项目实施目标管理,加强过程监督及控制;对项目实施绩效评估,客观评价绩效目标达成度;引入第三方评价,全面掌握人才培养效果。
“全程”指项目人才培养从“入口”到“出口”全过程。通过入学教育、新生研讨课等“入口”互动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意识;通过“过程”互动,借助通识课程丰富学生的跨学科知识结构,专业教育夯实专业基础、延伸研究深度,实践课实验平台锻炼,提高学生科研创新及创业实践能力;通过“出口”互动,将“大创”项目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考研推免、就业创业相结合,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并树立典型与榜样,带动促进更多学生参与创新创业。
“互动”中的“互”,即是要建立校、社、生三方“互需、互惠、互联”的共赢合作机制,学校需要借助社会力量开展项目研究,改善办学条件,解决办学资源不足的困难,提高项目质量。社会希望与高校合作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发现选拔优秀人才等。学生则需要社会实践和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自身科研创新实践能力。项目管理体系中各要素之间要注重“互通、互助、互促”,加强各人员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互助互利,促进双赢。“动”是变被动为主动,即是学校要积极联系政府、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发掘项目合作契机,多层次、多样化、全方位开展合作互动;政府、科研院所、企业行业等主动参与项目研究,将自身需求与学生项目相结合,减负增效;学生主动参与项目,积极挖掘潜能、挑战自我,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
作为广西惟一一所地方211高校,同时也是省部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建设高校,广西大学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积极发挥地域优势特色,不断探索改革方式方法,构建实施了“协同创新,全程互动”的“大创”项目管理体系,取得明显实效。
(一)健全协同机构设置,完善管理制度建设
广西大学2002年设立大学生创新科研实践训练计划项目,鼓励广大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2007年学校成为首批60所“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高校之一,2011年获批成为“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单位,经过长期实践,逐渐形成了“协同创新,全程互动”的管理理念,以“鼓励创新,重在参与,宽容失败”为指导思想,提倡“以人为本,重在过程”,鼓励引导学生创新实践。学校成立了以校长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协同管理机构广西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大创”项目管理办公室,全面管理国家、自治区、校级三层次项目,系统组织、指导、协调、管理“大创”项目,开展系列讲座、展览、竞赛,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4]。制定了《广西大学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广西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并将创新创业经费纳入学校预算,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资助项目建设,在制度、经费、管理机制上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基础保障。
(二)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提高项目管理效能
1.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师生创新积极性。针对学生,给予荣誉证书、推免、报酬、学分等奖励,激发学生热情。针对教师,通过荣誉证书、额外补助[5]、认定工作量、与评岗评级聘用任用推荐评优等制度相挂钩,调动教师指导积极性。
2.繁荣创新社团,强化自我管理能力。学生成立了广西大学KAB创业俱乐部、互联网+创新协会等社团组织,自主开展学术沙龙、创业咖啡、创新论坛等活动,促进学生科研成果展示和交流。同时发挥组织评审和志愿服务作用,加强自我管理的同时减轻职能部门的工作量。
3.搭建校内外科研实验共享平台,提供创新创业软硬件支持。在依托学院、西部现有实验室、导师工作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学校公共实验平台,积极拓展校外科研院所、企业行业的实验仪器与资源,通过合作共享协议,开展院校合作项目,节约成本,达到双赢。
4.开拓网络管理平台,提高管理效能。借助新媒体,加强对项目管理、服务及监督,减轻人力物力耗损,提高管理效能。开设专题网站网页,提供各类项目信息,实现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建立项目QQ群及微信、微博,发布信息实施管理,加强交流;通过办刊、出版论文集,或在报刊及学术期刊中设专刊等搭建成果展示平台。
(三)强化全过程管理,保障项目建设质量
针对高校“大创”项目普遍存在的重立项轻管理疏落实的问题,学校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将项目过程监督、控制、检查、交流落到实处。一是完善申报程序。将普遍遴选或定额申报两种申报方式结合起来,采取指标下达—学院推荐—校级遴选的方式确保更多学生有机会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参与科研项目立项竞争。二是科学制定评分标准、完善遴选程序。根据考查内容,科学制定评分表,量化评分指标及权重。评分表的主要观测点有:项目创新点、指导教师研究背景、申报材料情况、立项答辩情况等,下设若干二级指标,并根据不同权重设定分值。根据项目类型分组答辩及材料评审成绩高低确定立项项目。三是严格中期检查及结题验收程序。将中期检查的重点放在项目计划执行情况、项目进展、项目研究存在问题、经费使用情况、下一步整改措施等几个方面。在检查过程中,结合资料检查、答辩汇报、现场考察,及时查摆问题,纠偏扶正。结题采取二级结题验收评审模式,即学院评审—校级答辩,提高所交评审材料和答辩的质量。四是建立逐级递进的监督机制,加强项目进度的监督与控制。通过周记录、月报告、中期检查、年度汇报的方式,在经费使用上依托制度建立分阶段按比例下拨经费的方法,财务处定期反馈项目经费使用及项目预算完成率,项目管理部门督促进度,将监督贯穿项目全过程,利于将检查监督落到实处,有效控制科研实施进度。
(四)加强平台互动,促进内外融合
一是积极寻求社会各界合作,将企业自身研发技术创新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需求统一起来,融入学生大创项目。如与三金药业、玉柴集团、南方电网、大唐集团、启迪控股等知名企业协同,联合在校生进行“大创”项目研究,解决了学生设备、资金等问题,学生项目成果又直接运用于企业生产实践,产生现实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优秀毕业人才。二是将“大创”项目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相结合,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得到锻炼,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推进项目研究成果的产出,提高结题率。三是将“大创”与学科竞赛挂钩,设立与竞赛内容相关的“大创”项目,通过项目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系统研究探索的能力,通过竞赛锻炼提升实践能力,实现互补互促,让学生提高竞赛能力的同时得到创新创业锻炼。四是加强与大学生课外实践项目、大学生实验创新项目、研究生创新项目等校内其他项目的互通互融,充分利用各类项目资源,促进实验实践资源优势互补,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五)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实现持续改进目标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科研能力评价机制,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增强以及大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6]。”为此,学校建立了一整套评价反馈体系,系统进行“大创”项目质量、效果评估评价,建立及时反馈、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促进了项目实施及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及提高。如通过创新创业学分制,明确学分评定范围、内容、分值,系统评价“大创”项目成果;在推荐免试研究生加分细则中,将“大创项目”纳入其中,给予加分、排名等政策倾斜,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针对项目过程与研究成果,通过建立和完善项目中期考核、结题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项目研究实施情况和研究成果,促使学生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7]。除了对结题成果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外,还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麦可思”围绕社会评价、回报率等指标,对项目进行效果评估,衡量科研项目的价值,并反馈管理层级,促进完善和提升。
(责任编辑:黄 白)
[1]张晓鹏.斯坦福: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先锋[J].复旦教育,2002(1):10-13.
[2]陈希,顾秉林.牢记小平同志教诲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N].新清华,2004-08-20(1).
[3]廖蓉.谈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对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3):122-124.
[4]姚兴田,周一丹.科研学分与大学生创新教育[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57-58.
[5]黄伟.本科生科研激励机制初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60-162.
[6]冯林,张崴.大学生科研能力评价机制的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Z1-2):179-180.
[7]陈彪.大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29-31.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Whole Process
LIANG Wei,ZHOU Li-ya,DING Yu
(Dean’s Office of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to stimulating innovation awareness, training innovative practical ability through the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projects ,has become a common practice to enhance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and the problems of Chines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full engagement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gram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Through improving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build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ystem,strengthening process management,strengthening the interactive platform,establishing an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mechanism.To achieve the interactive management of the whole course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Finally, strengthen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romoting quality culture to enhanc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gram;interactio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structure
G647
A
1671-9719(2016)11-0086-04
梁微(1979—),女,广西宾阳人,助理研究员,教学科科长,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公共管理。
2016-07-12
2016-08-11
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推进全程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2015JGZ100);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地方高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探索与实践”(2015JGA142);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地方综合大学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实施”(2016JGZ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