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万里
摘 要: 倾听是一种美德,懂得倾听的人,通常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不仅是为了满足教学需求,而且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修养。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树立学生倾听意识,这是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前提,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倾听能力 培养方法
引言
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思维规律及个体差异性等方面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根据教学内容及课堂情况,随时锻炼学生“听”的能力,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在教师的合理设计和引导下,学生的思维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而然地懂得倾听、学会倾听。
1.表达前,强调倾听什么
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懂得在什么时机,通过什么样的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做到条理清晰、表述完整,能够将主要信息传达出去,并明确提出“注意听、这个地方很关键、看看谁的小耳朵最敏锐”这样的要求,提醒学生注意听了,讲到重点了。小学生的自律能力差,在树立倾听意识的初期,教师可以合理运用自身的威慑力,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进行约束,实际上约束的同时就是在引导,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直截了当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在强调倾听的同时,教师还需要给出倾听的信息,也就是明确倾听的目标,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点上,之后再尽心授课讲解,这个时候学生听课就不单单是一种麻木、机械的行为,他们会逐渐建立起有目的倾听意识,倾听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比如,在进行《用心灵去聆听》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加入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内容。这篇课文是小学课本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典型素材,文章的本意就是要激发学生倾听的意识,形成聆听的美德,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其作用的价值,好好加以利用。首先教师要设计整体的倾听训练目标,在阅读文章之前,直接要求学生“在老师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仔细倾听,思考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这种直接切入主体的方式,能够很好地约束学生的思维,树立学生倾听意识,同时强调听的内容,也就是需要听什么。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倾听意识的同时,无形中规范课堂纪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表达时,提醒怎样倾听
在树立倾听意识的基础上,教师下一步就是要教会学生怎么听,掌握倾听的方法。在一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提醒其他学生注意倾听,观察他们的表现。如果教师只与发言的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忽视班级中其他正在听讲的学生,就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涣散的现象,这样就会导致教学效率的降低,影响师生接下来的交流。所以,教师必须在恰当的时机,提醒学生既要倾听教师授课的内容,又要关注其他学生的发言,并且要一边倾听一边思考,这才是正确的倾听方式。教师要特别关注班级中不喜欢开口回答问题,不愿意参与提问的学生,要懂得用语言和情感打动学生,建立与他们的联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且能够在其他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时候仔细倾听,总结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比如:在开展“小导游”活动的时候,学生会轮流扮演小导游的角色,介绍家乡美丽的风光,这是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在这个训练中,台下的学生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发出笑声,这使得台上学生手足无措,也阻碍教学的顺利开展。这个时候,教师就要严肃地告诉学生:“懂得倾听和观察是对表演者和演说者的尊重,台上的学生在表演,台下的学生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解说的内容上。”并引导他们:“我们的导游刚刚上任,有些不好意思,请游客们多多体谅。请每一个游客都竖起耳朵,注意听他怎么介绍风光的,好吗?”学生立刻就安静下来,发言的学生也镇定多了,“游客们”都仔细地听着“导游”介绍的内容。这样的驾驭使得课堂井然有序,教学效率很高。
3.表达后,评价倾听效果
在学生表达后,教师及时的激励性评价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会听”、“善听”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从而更自主地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比如:一堂语文课上,一个同学在发言中说错了一个词,坐在第二排的一个女孩立刻急切地说:“老师,他错了一个地方!”老师请她站起来,告诉大家发言的同学错在哪里。这个女生表达得非常准确,老师满意地把一颗鲜红的五角星奖给了她,并告诉全班同学:“这一颗星奖励她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对学生的倾听进行激励性评价,并注意及时性、公正性和多元性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
结语
听,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人们常认为它是不需要特意培养的,人人都能听,还需要什么方法?但是实际上,能听不等于会听,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过程中,更多的学者认为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内容。中国是礼仪之邦,倾听既是对说话者的尊重,又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体现。懂得倾听的学生不仅可以获取更多有效的课堂信息,而且会拥有更加完整、健康的人格。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将语文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载体,力图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提供有益建议。
参考文献:
[1]周杰,张良.倾听教学的师生观:对“他者”的关切[J].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2(29).
[2]张增田,靳玉乐.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