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彪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思政部,福建福州350300)
闽西客家土楼的建筑形态与文化理念
谢彪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思政部,福建福州350300)
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传承着客家人的历史文化和族群记忆。本文从“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耕读传家”的宗法秩序等三方面对闽西客家土楼建筑文化进行探讨。通过对土楼面临的困境分析,提出客家土楼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措施,探讨中国传统建筑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和发展的途径与方式。
土楼;建筑形态;文化理念
福建土楼历经十个世纪至今保存完好,基本保持了历史的原状和风貌。中华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客家土楼建构恰恰体现了这一伟大的思想。客家人由于身边的环境的特殊性,他们将山水土地和万物放在一个共同的生态关系里,形成了种种独特的价值观念和传统习惯,也产生了许多具有特色的信仰、崇拜节庆和仪式。如基于天地观念的天神、土地神(龙神)信仰、珍惜环境的生态价值观、爱护森林土地的乡规民约、客家民居的风水思想等等。
客家人原始生态意识集中体现在客家民居建筑上。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相通的,所以古人强调“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也就是说,“人、建筑、自然”应该三位一体,相互协调[1]。以闽西客家土楼为例,土楼这种客家民居建筑除了体现起宗族伦理关系、神明崇拜观念外,最为突出的一个构建意图便是其受“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以风水理论为基础,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讲求空间的圆满和对位。
(一)就地取材,土建筑技术
客家地区无论是粤东围龙屋、闽西土楼、赣南围屋,还是走马楼、五凤楼,它们体现在建筑文化上的一个共同特点便是采用当地的生土,运用版筑技术。这种建筑材料与技术的运用,不仅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使建筑本身与当地的山水环境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景观意境,而且这种生土建筑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表述”的淋漓尽致。
(二)前低后高,美感与实用
如果亲临客家乡村,可以发现土楼和围龙屋的后部都比前部高。这种情况的出现有两种原因所致:一是围龙屋依山而建所致;另一种则是围龙屋的屋脊由后向前是逐级降低而致。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如果从客家山区环境和风水理论上去考察就不难理解。风水理论对民居选择环境的首要原则就是要求住室护阴抱阳,或称“背阴向阳”。这是指居室朝向应以向南朝阳为主,这是从采光上保证了室内干燥等实用角度出发,是人们在长期的选择环境活动中理性思考的结果。然而这种“风水原则”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客家地区则似乎失去了可操作性,因为在客家地区很难找到一块这样理想的建房用地,因此要取得因“朝南”而致的采光、通风、透气的实用功能便是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前低后高的格局加之天井的使用无疑能起到与“坐向朝南”异曲同工的效果。
(三)风水塘与风围
风水塘与风围是围龙屋的两个重要的附属建筑。风水塘来源于风水中重“水”的观念[2]。客家人对“水”更是钟情,认为“水”有聚财的作用,因此风水塘成为围龙屋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风水塘的功能是多元的,从实用功能上讲,风水塘可以是一个家庭的污水处理池,又可洗衣、灌溉;从生态上讲,风水塘既可调节小气候,还可以通过养殖鱼、种植莲藕从视角上营造一种和谐、恬静的自然意境美。客家民居的另一个附属建筑就是房后的风围。不管是依山而建的民居还是平坦地形上建的房屋,屋后都有一片茂密的树林,客家人称其为风水林,把风水林的长势看成是家族盛衰的标志,并且对风水林“神圣化”,在客家乡村这些树木被称为“神树”,受到乡民的顶礼膜拜。他们认为如果谁砍伐了这些树,便会遭到神的惩罚,小则当事人有生命之祸,大则一家一族甚至一村遭受家破人亡的重创。客家人的这种自然崇拜实际上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原始表现。从环境生态学的角度来看,风围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
目前留存的典型客家土楼屋,都是超大型民居,占地都是几千平方米。客家人喜欢以姓氏宗族聚居,有一脉相传的大一统文化形成的强大家族凝聚力。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这是客家人为了抵抗本地人的干扰所致。客家人在历史上数次大迁徙过程中,逐渐积累并总结出,在新的移居地,只能依靠族群和群体的力量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原乡意识通过共同崇拜和族谱、祠堂等纽带联系起来。
方程的本质属性可分为两点:(1)方程的出现是基于问题解决的。(2)区别于同样是指向问题解决的算术方法,方程的典型特征是承认未知量与已知量具有同等地位,允许未知量参与计算。因此,方程教学的设计应着重突破这两个本质属性。
同时,这种习惯也与东汉时期在中原一带出现的“庄园经济”相关,那时的中原人就是以一族一姓为居住单位的。从中原举族迁徙到南方来的客家人,虽然过去了一千多年,但在居住形式上依然保存了自己祖先的居住形式。
承启楼是内通廊式的圆楼典范,从外到里由四个同心圆的环形建筑组成,外高内低环环相扣,鬼斧神工。外环(第一环)楼共有4层,直径73米、周长229.34米、总高12.4米,生土夯筑墙体底厚1.5米,顶厚1.1米,每层用抬梁式木构架镶嵌泥砖分隔成72个开间,四层共288个开间;第二层主要用作贮藏谷物,第三、四层才作卧室;各层均以内向挑出的环形走廊作通道,并有4道楼梯,对称均匀分布于楼内4个方向,作层间竖直通道。第二环为两层楼,每层44个房间。第三环为单层,共32个房间[3]。第四环为厅堂院落。承启楼共计有四百一二十间房间、两口水井和三扇大门、八个侧门、八个连廊、八个方位巷门。整栋大楼所用木料达到千余平方米,砖瓦一百多万块,石灰砂浆等材料超过一千二百万公斤以上。自1709年居住到今300多年,也就是从江家始祖算起住到现在,中间相传17代,约2万多人。大部分学有成就的人都迁往世界各地奋斗创业,但经常保持与家乡的联系。楼中最盛时住过80多户600多人,现在还住着57户300多人。
在2010年春节,原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曾到承启楼视察,他赞叹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的隗宝,同时是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是大家庭小社会的典范。他还嘱咐当地官员和居民,一定要把祖先留下来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4]
耕读是客家人的人生选择,也是体现人生理想的必要手段。读是为了学而优则仕,是客家人精神上的一贯追求;耕表现了客家人的农本意识,是客家历代实现在物质上追求的手段[5]。
土楼文化中的耕读持家、建功立业精神,最集中而充分地反映在其楹联中。承启楼的对联可以说是培养优良家风的杰作,简明易懂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全楼中人从小受其熏陶,养成良好习惯。先说承启楼大门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还有如洪坑福裕楼中厅的对联“几十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都十分明确表达出客家人的文化追求。在客家人眼中,一般没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偏见,耕与读并无高下之分,可以并行不悖。有的对联就地体现了这种思想,如高头承启楼)“德门仁里忠和孝,兴家立业读与耕”“裕后勤和俭,兴家读与耕”。而有许多楹联堪称为人处世箴言,如振成楼的后厅联“振作那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高头承启楼的大门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等,不胜枚举。这些楹联书法精湛,镌刻在门框、大厅的石柱或特制的木板上,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持续不断、潜移默化地影响客家子孙。
勤俭是任何时候做任何事业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客家人在历史上尊师重学是出了名的。尽管客家人在总体科举考试的位置上并不靠前,这与其特定而艰苦的山区落后教育环境有关,但是他们对知识的尊重,对子孙后代教育的重视程度确实其他民系所不及的。这种思想体现在许多对联中,比如“振家声宜兄宜弟,兴世业克俭克勤”;“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没有耕田,生计难以为继,生命也难以延续。他们认为,只有勤奋,才是一个国与家的财富源泉,殷实和富足只有通过勤劳才能创造出来的。耕读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养成务实的作风是每个客家子孙的基本要求。“耕读传家”曾经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小康农家所努力追求的一种理想生活图景,它对民间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在乡村可以经常看到劝世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唯俭与勤”“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可以看出耕读在民间有着多么深厚的土壤,耕读的要义在于教育民间化、家族化。
每一座楼都有楹联,而且大都蕴含为人处世的哲理,教人向真、向善、向美。“忠孝传家国,诗书教子孙”是永定土楼常见的一副对联,默化地教育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在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中客家文化土楼由于受自然、人为、现代等不利因素影响和破坏,生态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许多土楼不断消失,附属其上的传统文化也随之消亡。在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中,要守住客家文化的根,就必须多维并举做好客家土楼及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1.要加强全民意识,让每一个福建人都明白,土楼是我们共同的财产,它是我们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杰出体现。我们有责任从自己做起,来关心、保护它,使这一宝贵的民族遗产能在我们的手中重现丰采,并传之于后代。
2.科学编制和实施保护规划。做好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的分类整理,建立档案库,为文物修复提供依据。首先要分级分类,建立名录。在摸查的基础上进行分类,然后按保护需要分别为市级、县级、乡级保护单位等,并汇编成册。福建土楼总数在万座以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很有保存价值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旅游开发的需要,这些土楼中大部分急需整修、维护。
3.建立多方筹资机制。建立相关奖惩机制,通过激励机制和处罚条款来管理和推动土楼保护工作。各县(市区)设为土楼保护整治专项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重点文化遗产经费投入。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土楼保护和整治。随着土楼旅游资源的开发,土楼维护的资金会越来越充足。
4.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建设部、文物局等九部委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意见》将这项工作又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我们的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思路和指导原则。从根本上对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这一普遍现象进行了批评,提出了整治这一现象的意见,并从上至下地理顺了管理体制,明确了管理责任,加大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投入和管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分配重点向世遗项目倾斜等等指导意见。这让我们的头脑更清晰,信心更强了。
5.大力营造保护土楼的社会氛围。通过本地和权威媒体渠道,特别是利用各种重大节庆日子,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使社会各界更多的了解和关心土楼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各新闻媒体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大力宣传保护土楼的目的和意义,宣传土楼这一张“记得住乡愁”的亮丽名片,宣传土楼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营造自觉保护土楼的良好氛围。
[1]方克立.“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J].社会科学战线,2003(4).
[2]罗勇.客家民间风水信仰与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J].民俗研究,2015(4).
[3]王丽.客家土楼及其文化[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4]李书耀.客家大本营纪行[N].广西日报,2010-06-26.
[5]谢重光.土楼之根与土楼文化的精髓[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6).
责任编辑:谢雪莲
On Hakka Architectural Form and Cultural Ideas
XIE Biao
(Ideological department,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300)
Earthen Building is a symbol of Hakka culture,inheriting its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ethnic memory.This paper discusses Hakka Earthen Building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architectural conceptheaven-men unity,the lifestyle of living together,and the patriarchal order of part-time learning.Through the analysis which proposes measures for protection,heritage,and development of Hakka Earthen Building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it discusses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Earthen Building,architectural form,cultural idea
G623.4
A
1674-8891(2016)05-0060-03
2016-08-09
本人所主持2015年福建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闽台传统民居保护研究”(FJ2015C058);2015年福建省教育厅社科基金A类项目“闽台传统民居保护研究:实践路径与理论创新”(JAS150684)
谢彪(1980—),男,四川资中人,福建师大福清分校思政部讲师,主要从事东南族群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