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民族地区高校舆论分析及引导
——基于网络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2016-03-18 18:53:48谢雪莲李昭志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边境舆论民族

谢雪莲,李昭志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崇左532200)

边境民族地区高校舆论分析及引导
——基于网络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谢雪莲,李昭志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崇左532200)

民族地区高校是民族地区当代人才的集中聚集地,大学生的思维、意识以及价值观念对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播都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民族高校舆情的稳定和正态化发展,对民族社会观念整体的形成作用深刻。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网络成了大学生获取信息、发表观点和表达思想的主要渠道,而网络文化的管理已成为当今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边境民族地区的高校大学生,更是要通过有效的网络文化管理手段,关注核心关键因素,内外综合控制,为民族地区高校舆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边境民族地区;高校舆论;引导机制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公共大众对社会中的中介性事件的看法和观点的综合,简而言之就是大众的社会态度。高校舆论则对区域范围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细化,在高校网络空间范围内,大学生对社会中介事务的一种评论、自身观点、看法和态度的表达[1]79-89。随着网络媒体的爆发式普及,加上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络使用高频率人群,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平台进行自身舆论的表达及探讨,诸如现在的各大新闻网站评论、社交平台聚集探讨、微博的转发和特点评论等[2]20。高校舆论已经成为社会舆论中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作为当下时代的核心知识群体,具有更加鲜明的观点和思维意识,对客体的评价也更客观和准确,他们拥有新时代的气息和自我的个性观点,对复杂的社会舆情价值观念把握准确。

高校舆论不仅仅是高校大学生的自身观点的表达,更是其传播互动的过程和后期影响力的发展,使得人们必须有效控制其传播渠道和影响的发展过程。尤其作为边境地区的高校大学生,其所处区域的特殊性使其舆论必须具有正向性,要求边境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能够甄别网络信息的复杂性,通过自身的新颖、正能量的观点对信息进行评价和传播,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效果。边境民族地区的高校大学生数量低于中东部地区,并且尤其自身的一系列特点,多数来自于边境偏远农村,内心成长和价值观形成的环境都不尽相同。因此正确引导边境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舆论,对其价值观念的塑造,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及边境民族地区的稳定和谐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3]54-57。

一、高校舆论调研分析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各类网络平台的搭建为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网民的交流提供了无线的可能。尤其作为当代知识核心力量的大学生群体,通过多种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的传递、交流和自身个性意见看法的表达,网络平台也称为了思想聚集的中心,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微信朋友圈或公共账号、微博博客以及BBS论坛等区域集结,探讨对社会特点的看法和思想的交流,同时也不断地拓展着自身的思想领域和见识[4]35-37。

(一)调研概况

此次的高校调研分析是针对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和自治区的高校大学生定期在其校园网内通过社交平台进行活动的追踪和分析,追踪时间定格为周末的18点到23点,因为此段时间是学生上网的集中时间段,而且由于周末的原因,所进行社交平台的使用和交流比较多。通过追踪学生对BBS、微博以及QQ等平台的使用情况,来分析边境地区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变化情况、大学生心理因素的变化以及对当前政治敏感话题的见解等。通过高校政治参与心态的兴趣流量变动进行细节分析,选取了论坛中极为特点的话题、TOPIC等进行选题。根据舆情发生的空间位置、具体时间等因素进行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分析。其中主管因素包含了高校大学生关注的程度和引起内部震动的数量,公众对于该事件的社会态度对其自身的行为有何种影响,事件影响的范围仅局限于校园内部还是整个周边的社会,民建基于该事件的发生是否波及了社会的稳定程度;而客观角度包括了事件的发生地点空间是边境地区还是中心城市,对高校大学生影响系数的大小,真正波及的社会范围以及发生时间的集中性与否,舆论发展所处阶段是前中后何种时期等。

(二)抽样及方法

根据高校大学生社交平台的使用频率以及对社会舆论的传播交流和表达渠道的情况来分析,BBS论坛最具备集中性和代表性,在校大学生多数的热点问题交流、发帖和留言都集中在此,并且在真实性和关切程度这两个维度来综合考虑,BBS具有最大热点性,因此可以作为本次调查的抽样选择。网络舆论的载体以论坛的信息选取为主要渠道,通过对话题的特点程度和网络舆论的汇集情况,综合探讨出舆论的权重情况。

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首先,将BBS论坛作为平台进行信息的识别和筛选,通过筛选出的热点问题和敏感话题进行归类,以学生留言、跟帖等流量的显示来识别信息的密集程度,根据密集程度可以断定舆论的权威性、影响力和关注度,再利用搜索引擎的关键字识别来最终确定敏感话题;其次对话题的细节进行研究分析,将话题的类型、讨论的主要观点以及不同的态度类型进行归类,从而总结出随着时间的进行,不同主题的不同意见和舆论变化情况。

(三)舆论论点选取

根据话题论点的态度和受关注程度,研究最终确定了一下几个问题进行分析:第一个话题为“如何定义我在论坛中的位置”,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三个观点分别是“论坛中可以畅所欲言”“我能够在论坛中感受到自身观点的影响力并传播开来”以及“我是其中一员,我由这样的存在感”;第二个话题为“你如何定义论坛中观点的真假性”,最为热点的回答是“真假皆有,自我分析”,这样的观点占有率高达六成,也有一部分人觉得说不清楚;涉及为何通过高校论坛进行思想表达时,占据回复率最高的几个回答是“能够很快得到别人的反馈”“可以找到思想观念相同的群体”和“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大环境”。由此可以分析得出,高校舆论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作为主体的在校大学生更关注存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等因素,也更愿意直观性的畅所欲言的表达。

(四)整体分析

通过和网站管理员的后期联系,可以对数据流量获取的时间、调研的地点等进行信息获得,从而可以得到高校舆论的基本数据。大学生对高校舆论的参与,能够体现出大学群体对社会事务的思想观念、情绪反应、价值判断以及意见倾向的综合表现[1]79-89。高校大学生尚处于青年成长阶段,大学期间也是其价值观念和普世思想的形成阶段,因此大学生很容易被网络舆论所引导和影响,同时其对社会中介事物的评价和分析也都由其价值观来决定,所以在波动和难以定性的基础上,大学生的高校舆论很容易产生方向错误的后果,从而影响其对社会的理解,对社会也造成特定的影响。网络舆论目前的发展处于松散状态,没有特定的严格法律对其有效管理,信息的真假度难辨,对大学生的影响情况难以把握是非层面,因此对于高校网络舆论的控制就显得尤其的重要。尤其对于边境民族地区,高校舆论对于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高校舆论中的意见领袖是部分出身和层次的,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只要拥有鲜明的观点和发言即可以领导论坛的活跃度并影响他人,因此对于高校舆论的正能量方向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高校舆论传播分析

高校舆论是形成是一个时刻处于动态状态的过程,从初期热点的形成,到中期的发展、高潮时期的热议过程以及后期的逐渐衰退,高校舆论实证不断地变化,并且时刻对社会产生着各种对应程度的影响。舆论的主体在校大学生以及客体中介的社会事件、发生的空间和时间以及管理部门等,共同构成了高校舆论的诸多因素。多数的舆论时间和学生生活紧密相关,贴近校园生活和社会动态,以网络为媒介进行传播和发展[5]100-101。

高校舆论的管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对高校论坛有序管理,采用科学有效的网络控制和动态跟踪,使之前无序的网络混沌局面转变为有效的秩序性网络交流区,对大学生的心里思想价值观构建、大学生活的丰富化和社会的稳定化都有极大的好处。高校舆论作为一个动态化的系统,信息量巨大、交流发言传播速度快,主体的不可控性更加加大了高校舆论引导的难度。对主体大学生对信息的抉择能判断力引导是有效控制高校舆情使其平稳有益发展的关键,必须有效地控制主体对于中介事件的态度、情绪、看法和理解度。

从高校舆论的调查研究发现,市场监测与共青团中央共同进行的《中国大学生生活消费研究报告》中显示,在校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60%来自于互联网,其余分散在读报、人际传播等小众媒体。因此可以看出互联网已经接近取代旧式媒体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媒体渠道,网络舆情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大学生对于自身态度的见解和反应,因此对于高校舆论的控制主要从互联网平台入手,大学生对于社会事件的观念、国家的观念、伦理道德的观念、生活方式的观念等都可以由此深入引导,对高校舆情的引导也是边疆民族地区的思想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6]184-188。边疆民族地区的在校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要科学分析并加以引导从而产生积极的效果,对边疆地区高校学生的心里和思想有效的把握,实现对校园文化的丰富化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化。

三、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舆论的引导

(一)关注高校大学生心理及思想的变化

边境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尤其自身的心里成长环境,也有其自身的出身特殊性,因此更好从心理和思想的角度对其进行关注。大学生处于青年成长期间,其生活中避免不了会出现一些摩擦和矛盾,而网络则是他们进行思想表达和看法发表的集中地,因此要有效地对其社交平台思想表达进行关注。诸如马加爵案例中,一个常常受到欺负和凌辱的孩子在爆发之前,已经通过互联网进行了自身思想的表达,但是并未受到大家的重视,结果酿成惨案,倘若有效对其进行呵护和引导,一定可以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网络平台的公开性和散状模式,背后一定隐藏着无数的隐形情态,网络平台也是大学生发泄和表达的众中之选。因此可以通过大学生的高校舆论而得出其对是非的观点的选择,可以有效地对其心理变化进行控制,进而影响其主观的行为。高校舆论对于一个地区和社会是有很大影响的,大学生的思想代表着当代青年的主流思想和意识价值,因此通过网络平台的有效分析以及学生的心理思想变化情况加以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引导,疏通和引导可以将坏的影响扼杀在摇篮之中,并有效将其转变为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新气息,创造更大的和谐[7]625-628。

(二)完善高校舆论管理机制

高校舆论的形成因素有很多,多重复杂的因素构成了高校大学生的观念集合。其中问题的出处各异,影响程度不同,甚至有国际因素等掺入等。因素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大学生的舆论更容易产生全面的交织和共振的情况发生,因此每一个维度和因素都需要去控制和管理,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共振效果。高校舆论的管理是要从高校网络监管、社会网络协助以及学生思想引导多方面进行的,坚持预防为主、引导为辅的方针,在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建立都是基于有效的社会实践和丰富的大学生活之上的,学校的教育当之无愧的第一位的。无论是对校园舆情平台的有效监督管理,还是对大学生网络发言和观点表达的监督,都要遵从科学有效的机制,维护校园网络秩序的有效发展,建立一个具有正态化和引导光明的网络平台,是高校校园网络控制的核心问题。一旦发现非正常网络舆情的发生,立即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通过对帖主的发现和沟通引导来使其端正价值观和思维观念,将问题抑制于开始阶段,防止小问题滋生成大问题,个人是非观点转化为社会政治动摇观点[8]19-25。

(三)高校非直接利益相关事件的舆论管理

边境民族地区在校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是复杂的,伴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环境的复杂化更是越来越深。错综复杂的环境加上大学生通过网络的高范围浏览率,多数与其非直接利益相关的事件都能够进入其世界,并对其产生影响。大学生也同样对其产生自身的理解和看法,并多数通过社交平台进行观点的表达。往往一个中介性质的问题和实践最终会随着观点的撞击而产生摩擦,甚至相互抨击,发展到最后即为一个恶性事件的发生。很多现实问题和思想碰撞都能够在高校网络舆论中表现出来,目前对于一个时间的热烈程度,我们也往往通过点击量、浏览率和流量多少来进行定义评价。尤其对于论坛中的意见领袖,高校舆论监管更要通过有效的监督对其意见和行为进行审核,意见领袖是有能力实现对一个问题的全权掌控,并领导大批的思想同谋。这样的管理必须做到益则促进,使之绽放;害则抑制,加以引导,使之转化。这样才能有效实现边境地区高校舆论的正确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国家维护和统一的优秀根基,是牢牢把握五十六个民族团结的未来财富。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他们有自身的民族信仰和习俗,诸如穆斯林民族中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地方民族特色的苗族、土家族等,他们在进行自身民族习惯的同时必然产生自身的民族价值观,而在进入多维化的社会后,会与其他不相同的民族产生差异,这样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会对其价值观的塑造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少数民族的大学生来说,有必要对其进行思想教育的引导工作,疏通其面对差异化时的内心变动和看法,以海容乃大的中华民族大局观对其进行教育,保证其心理世界的健康发展。对于那些产生负面影响的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教育的危机干预作用对其产生协助,在及时发现及时沟通和教导的情况下,不断的对其普及舆论对于社会稳定的作用,使其明白其中的必然联系,拥有正能量心理素质。

(五)深化边境民族地区高校舆论的技术发展

高校舆论平台的监督和控制管理需要基于硬件技术的发展之上,而目前情况来看,多数边境民族地区的高校舆论平台监管设备和技术水平还没有实现这样的配备,深化边境民族地区高校舆论的技术发展,是有效保障民族地区高校舆论稳定健康发展的动力源。

对于技术和硬件的要求首先要从对于敏感事件的识别上开始,必须有能力根据高校舆论的发展过程中关键字的提取、交流时间频率和时间段等信息进行甄别,对于信息的真假程度有效分析,能够通过字段的分析来断定是否为敏感话题事件;其次要通过主题的跟踪和后期的监督来分析其带来的影响系数大小,对那些产生论坛动荡的,可能引起社会争议的话题,要严格通过手段来控制,并第一时间发现发帖者和思想表达者对其进行引导工作。最后对于影响社会稳定,反政府等敏感大型事件,必须通过有效的刑事力度进行协助[9]21-25。

边境民族地区的高校舆论发展,是多重复杂化的。必须通过高校、社会和网络建设综合来监管才能实现一个稳定的优秀的网络平台环境。边境地区的稳定化对于国家的信息安全、社会稳定都有极大的影响,建设一个优异的边境地区高校舆论环境无论对于在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构建、还是对社会稳定的发展来说,都有重大意义。边境民族地区高校要紧随信息化社会大趋势,本着教育和社会的双重利益角度出发,建设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

[1]张名章.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府网站的传播问题与对策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2]许典利.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研究——基于新媒体环境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3).

[3]艾兵有,范益民.西南边境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基于云南省的实证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2(10).

[4]李育全.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舆情分析及引导[J].教育探索,2010(1).

[5]张戈跃.边境民族地区高职高专法学专业发展困境及出路——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6]朱磊.网络舆论场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现状调查与理性引导——基于武汉市某民族高校的实证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4(4).

[7]艾兵有,罗小青,范益民.西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大学生信仰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基于云南省的实证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8]王东宇,冯跃民.西部边境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应对中群众工作探析[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5(2).

[9]谷禾.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J].青海民族研究,2009(1).

责任编辑:李凡生

Analysis and Guide for College Public Opinions in Frontier Ethnic Regions——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Media Era:Network

XIE Xue-lian,LI Zhao-zhi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Guangxi Chongzuo,532200)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ethnic regions are the concentration of contemporary talents.The thinking,awareness and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spread.The national stability and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public opinions have profound effect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national social concepts.With the popularity of Internet culture,the network has become the main channel to access to information,and express ideas for college students,while the management of the network culture has become a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today.Especially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frontier minority regions,key factors should be focused on,through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grated control,for creating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opinions and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ethnic regions.

frontier ethnic region,college public opinion,leading mechanism

G20

A

1674-8891(2016)03-0060-03

2015-11-13

文系2014年度国家民委科研项目“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舆论引本导机制研究”研究成果之七,项目编号为:14GSZ001。

谢雪莲(1974—),女,壮族,广西横县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文学与文化。

李昭志(1969—),男,壮族,广西上林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就业创业研究。

猜你喜欢
边境舆论民族
中尼边境守护营
边境扬威
少先队活动(2022年9期)2022-11-23 06:56:08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走向世界(2022年18期)2022-05-17 23:03:14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环球时报(2019-04-12)2019-04-12 08:19:01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