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 张连绪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走在“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1]之前。2005年,高职院校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试验还处在地下摸索状态,谁也不太敢大张旗鼓地提倡,只是个别教师在学习创造学理论的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改革,在教学成果和学生作品展示时给大家以“惊鸿一瞥”。2010年5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之后,创新创业教育进入王占仁教授所说的“广谱式”阶段,还是有教师对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有不同认识,甚至有些教师自动将这些模式排除在高职院校之外。2015年后,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却如火如荼地蓬勃发展,每个学校都在开展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这是时代发展观念改变带给人们在教育行动上的改变。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究竟该怎样进行?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回应。回顾我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十几年来的实践探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起点、思路和方法都正确,然而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尤其是科技进步、信息技术升级、物联网和智能时代为创新创业教育所开拓的更为广阔的空间。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更新理念和方法,并学习运用互联网的新知识与新技能,在创新和创业的过程中带领学生成长。2013年,清华大学曾国屏、苟尤钊和刘磊提出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2],提出了创新范式的改变:关注系统中要素的构成向关注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间的动态过程转变。2014年,上海科学研究院学者李万、常静、王敏杰、朱学彦和金爱民指出,世界正进入创新3.0时代[3],并提出若干明确的时代特征。在这样的社会外部环境之下,创新创业教育如果仍然按照之前的思路和模式,就会在这个时代的创新创业竞技中遭遇滑铁卢。因此,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在创新3.0的时代来临中营造学校内部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只有敢于做出这样的构想并对现有的实践进行反思和改进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才是有未来的。如何营造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这才是我们今后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展示了人类创新从个体到群体,从封闭独创到开放联合,从区域创新到全球化的一个过程。李万等人指出:“创新生态系统是指一个区间内各种创新群落之间及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联结传导,形成共生竞合、动态演化的开放、复杂系统。”[4]他们认为,可以以生物学隐喻来揭示创新的系统范式,以更顺畅的知识流动来促进创新的价值实现,以更可持续的创新涌现来区分创新生态系统的等级。他们认为创新生态系统的目标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促进创新持续涌现,通过将创新投入、创新需求、创新基础设施与创新管理在创新过程中的有机结合,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5]而创新生态系统具有以下三种主要特征:多样性共生、自组织演化、开放式协同。
创新生态系统的比拟不是学者凭空想象的,而是根据世界创新创业环境良好的美国和日本的社会经济发展、企业发展状况和经济社会政策演化而得出的一种图景。没有用最好的词汇是考虑到以色列的创新和创业成就,以色列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更为奇特和跨越时空的成就。这种创新范式的转变确实让人们观念来不及转变,很多人已经适应享受创新科技带来的生活便利和成果,却发现无论如何都跟不上科技时尚的节奏。意识到这种创新3.0时代的特征并紧跟时代潮流,甚至引领时代潮流,并进行个体或群体创新创业实践的人类,才能够实施“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另一方面,“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也更有助于我国大批创新创业人才的涌现,引领创新生态系统时代的发展。
“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是学者王占仁根据现行的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概括出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模式。其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基本目标是“全覆盖”“分层次”和“差异化”,努力实现面向全体与分层施教紧密结合、在校教育与继续教育密切衔接、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统筹兼顾,整体包括“通识型”“嵌入型”“专业型”和“职业型”四个层面的体系架构。[6]他认为,这种理念的价值在于实现了从“两极”到“中介”的转化,确立了追求实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新观念;理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关系,促进了二者的衔接联动;贯通了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和目标。这种理念打破了以往创新人才的界限,认为只有少数具有特殊智力和阶层的人才有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而广泛的大众是缺乏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仅仅是针对精英的训练和投资。这是时代进步带给人们观念和行为上的改变。
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比发达国家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落后许多。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BurtonR.Clark)在1994—1996年10次访问欧洲大学,通过大学转型个案研究,在1998年出版了《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提出了创业型大学的五个核心要素[7]:首先,当今大学具有一个加强的驾驭核心。其次,具有拓宽的发展外围。第三,大学资金来源的多样化。第四,建立一个具有活力的学术心脏地带。最后,大学应发展出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依据他的理论标准我国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迈进的空间还很大。
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方伟概括出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8]:①缺乏对创业教育内涵的正确认识,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力度不够,③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④政产学研联动的创业指导服务体系薄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者高伟认为,高校创业教育仍普遍作为职业发展教育的一项补充,停留在创业带动就业的权宜策略阶段,还未上升到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加速器”的高度。[9]他们都从不同角度指出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这些也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一些特殊的问题。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就我们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有:一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普及不够,例如对创造学、创新理论和TRIZ理论等基本知识缺乏认识,创新创业的知识储备不够;二是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层次和质量处在较为粗浅的状态,新颖有前景能引入风险投资的项目较少;三是有不少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仍然处在创新1.0时代,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仍然呈现封闭式、机械式的模式之中,缺乏跨学科、跨专业和跨边界的思路和理念。高职院校教师多数都是传统学科教育影响下的优秀人才,学科边界意识和领域的专精化有比较优势,但是在创新意识、跨界合作沟通与交流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和高职院校缺乏创新研究和创新文化氛围有关。
很多人有共识就是高职院校的学术力量弱,创新和创业教育的资源和力量也很弱,想要形成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环境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也承认高职院校的创新与创业教育困难,在促进就业方面高职院校的努力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在创新和知识产权产品的出现方面也有不少院校有很多成果出现。例如,截至2016年2月,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检索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专利1382项,中山职业技术学院1116项,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1049项。这些只是师生创新产品的一个观测点,而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和实践成果还不仅仅是这些。这说明了在“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下,高职院校是有希望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的。面向未来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营造,是有希望能够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实现学校群体内的一种创新创业氛围,营造区域内甚至更大范围内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单独一所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力量薄弱。2015年,我校参与发起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我们对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景充满信心,这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良好途径。我们坚持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一技之长+综合素质”,更强调学生作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的更巨大的潜能力的激发。所有在创新创业路上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都是铆足精神,将全部身心和经历投入到这个艰苦的过程中,所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不是单向的和某些方面的,而是整体人格上的成熟和成长,为此,不敢说话的人也放胆开始表达,不会写方案的人也开始查阅资料动笔写方案,不会记账的人也开始学习使用各种财务软件。
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意义上来说,高职院校是能够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在研究英国高校的创业历史中发现,“创业的支持者或许和其所支持的对象一样具有创业精神,或许不具备创业倾向,但那都无关紧要,他们需要的就是把自己看作培育和建构创业文化的利益相关者,他们需要支持创业视野,提供领导、支持、鼓励,他们需要提供创业机会,提供资源、提供关系网络。”[10]高职院校的师生所要努力做到的就是为营造这样的生态系统做出行动上的改善。
高职院校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主要把握四个核心要素:一是人的独特性差异性,二是创新创业理念和价值共识,三是内部资源的通畅流动,四是开放型人际合作。这四个方面能够真正落实到位,能够解决困扰很多师生的创新创业问题。高职院校管理者能够充分认识到这四个要素的重要性,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组织结构就能够呈现多样共生、自组织演化和开放式协同的特征,实现校内各种创新群落之间及创新环境之间,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联结传导,形成共生竞合、动态演化的开放、复杂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生源多样性和思维模式的多样,这使学生在年龄、生活经历和学习经历方面有较多差异性,教师来源的多样性也与学术型博士的研究型大学不同。在高职院校中能够充分体会到人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以及解决问题思维的差异性。尊重人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思维是创新创业的第一要素。因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个体的独特性与创新思维是最宝贵的财富。创新创业教育升级过程中,越来越多依赖交互式学习、跨域国界和领域的人际合作、知识流动等非技术因素,智慧时代使社会生活中人的生活领域、范围和习惯有很大的改变。
尊重人的独特性差异性和创造性思维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学习服务过程中,更积极强化人的发展的动力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更多自由和机会。在学校的各种管理体制和服务体制中体现出“简政放权”“推陈出新”等精神,在依法治校下,引领教师和学生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创新创业的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创业实践和社会服务实践等过程中,对人的自由发展和创新生活以积极扶植和引导,在原则基础上实现更为自由灵活发展的价值引导。让师生在青春、活力、时尚和创新等精神氛围中实现人生更为高远的理想。创新创业需要实战而不仅仅是演练,创新创业必须依托在社会现实的需求之上,创新创业必须能够提高新颖有效的社会服务产品,创新创业最终的目标是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带来自我的价值实现。这些是在充分尊重人的个性、独特性和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收获的果实。当然,这个过程要排除万难千险,以及承受创新创业过程中各种失败、挫折和各种错误的历险过程。人的尊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产生各种挑战失败的精神财富。尊重人的差异、价值和人在失败中的沮丧以及各种不那么美好的经历,这是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创新创业是开拓蓝海,是谁也未曾探索的领域,但是并不是没有道路可循的。创新创业是有理论装备和培训实践训练的,通过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和各种装备,能够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这也是各个国家的创新型大学要努力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原因。学者Gibb和Cotton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人需要具备自立、创新、合作精神、责任感,以及保证技能的可持续性能力和应对变化世界的积极态度。[11]创新创业人才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的。“知识作为资本被赋予了交易性价值,为学术创业提供了前提。”[12]知识除了专业技术知识之外,创新创业知识也非常关键。因为人们的创新创业意识、能力是能够通过教育培训和知识流动而获得的。在没有享受到创新的便利之前,人们并不会普遍支持这些新奇的想法或者观念。
创造学、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创业培训等理论知识和培训的“广谱式”推进,对人们提高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对社会现象和问题以全新的视角去解读世界有很大的帮助。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是需要创新和创意的,这能增加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探索能够让人不断进行思考、反思和批判,面对问题采取更为积极的方式去面对,不是逃避回避或者惧怕,而是尝试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例如“创造学基础”课程目的就是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人的创造力,训练创造性思维,创造发明原理与技术方法。1946年阿奇舒勒(Genrikh Altshuller)创立的TRIZ理论[13]体系包括:创新思维方法与问题分析方法,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技术矛盾解决原理,创新问题标准解法,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工程学原理而构建的知识库等。推动创新理念的普及有助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形成,因为想要成为一种社会形态,就不可能只是少数人的意识和行为,而是社会成员都以各自的特点与特色参与创新创业社会生活。
高职院校内部因院系专业建设而形成的各种各自相对独立的组织机构,有时会成为创新创业的人才物流动的壁垒,很多院校都有遇到过项目重复建设和资源设备利用率低的情况。在形成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过程中,通过联合项目壁垒逐渐消失。人们的观念转变和创新创业意识形成以后,就能够以更有效的合作来利用资源。很多院系各自为政也不过是为了保障师生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因。当教学的形式和形态发生了变化,当课堂的边界逐渐拓宽到教科书以外更广阔的环境中,资源是跟着项目走的,所有的配套设施和政策都是为创新创业项目服务的。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的院系和专业建设的内容将会发生极大的变化,开放性与流动性成为一种更常态的教学管理状态,而不仅仅是传统的讲授式课堂。阻碍创新创业系统形成的最大障碍还是人们理念上的保守和懒惰,而当这些理念上的障碍因为创新创业理念的普及、师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才能逐渐形成一种新的创新文化体系。很多时候人们把失败或不愿意继续付出归结为制度性障碍,但是制度也是在不断地修改、完善和制定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高职院校是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也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具体来说为当地政府、中小企业和本地居民提供教育服务。这种定位必然决定了高职院校作为社会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生态联结点。因此,高职院校在内部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同时,也需要和外部环境保持生态上的一致性。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发展水平高,就能够以直接社会服务的形式影响和推广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成果。如果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水平低于区域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那么受环境影响和社会压力的影响,也会从政府、企业和社会中学习提高创新创业水平。区别就在于高职院校究竟是否想要进行创新与创业的改革。是主动进行交互式学习、组织学习和组织结构改革,还是等待社会环境氛围甚至是政府改革派将学校与其他更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学校合并重组。这些都是高职院校需要面对的生存压力问题。高职院校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促进区域经济转型,无疑是最有利于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的一种道路。因此,高职院校主动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其他组织机构建立开放型人际合作,成立跨院校和区域以及组织机构的创新创业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体推动,提升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学校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