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朱家存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快速发展的序幕。历经30年努力,我国的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据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0.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2.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6.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5.52万所,招生1563.84万人,各类教育在校生达4301.91万人。这个成绩是巨大的,教育改革取得的非凡成就,令世人瞩目。重温这份具有历史意义的教育改革文献,我们能够看到其中所蕴含的有关教育改革的现实意义。
首先,《决定》确立了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我国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但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有着很大的不同。建国之后,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立足于教育为政治服务,强调人的素质与政治的内在关联。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社会发展中进行战略调整,把发展的重心放在社会经济发展上。因此,这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改革文件,开篇就指出,“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提高,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今后事情成败的一个重要关键在于人才,而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由此,发展教育不仅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更成为国家处理教育发展和社会其他领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国策。
其次,《决定》奠定了我国30年来教育发展的基本格局。30年来,我国教育在发展战略目标地位上,坚持把发展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作为核心与关键。义务教育在坚持普及的基础上注重提高质量和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我国教育教育发展的这一态势与格局,与《决定》提出的开创性的改革密不可分。这一发展格局,其内在的指导思想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从此,提高民族素质,培养人才,就一直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线。一方面,通过体制改革,普及并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从而实现提高民族素质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再次,《决定》确立了我国30年来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无论是立足于解决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还是立足于解决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从而实现我国教育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决定》开创性地通过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两种带有宏观性的举措,确立了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深化改革的思路。针对当时教育管理、教育结构以及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决定》明确提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从此,教育改革开始真正迈进世界化和未来化之道,“教育改革”亦开始成为我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频率最高的词汇。
《决定》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改革文献,不断地启示我们,教育发展是硬道理,而改革则是实现发展的根本手段和途径。随着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发展,新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问题。解决时代的教育问题,没有可遵循的模式和道路,只有通过不断地改革,时代的教育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通过改革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促进教育发展,这是《决定》给我们提供的启示之一。重温《决定》让我们感受到,关涉总体性和战略性教育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从国家层面入手,借助于国家的力量,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进行战略规划、统筹安排和系统思考。特别是对有关国家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上,在教育的宏观结构调整与管理上,都必须要有正确而科学的顶层设计。不仅如此,即使是解决那些涉及区域性、地方性乃至部门性的教育问题,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全面而系统地规划改革的思路和举措,都是不可回避的前提。
*收稿日期:2015-11-2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3ASH006)
作者简介:朱家存(1963-),男,安徽舒城人,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政策分析。
DOI:10.14182/j.cnki.j.anu.2016.01.011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435(2016)01-0075-0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发30周年纪念笔谈】
编者按:为了解决制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印发。《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指导思想,对推动当时中国教育的改革,特别是教育体制改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0年过去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的教育事业和教育改革在广度和深度上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值此《决定》颁发30周年之际,本刊组织了一组笔谈,重温《决定》,从不同角度阐释《决定》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