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悦
(大庆市文广新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在“非遗”里寻找中国文化之根
张琳悦
(大庆市文广新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黑龙江 大庆 163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它正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分别从民间文化与典籍文化不可对立分割、民间文化中各民族文化之间以及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的汉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两个角度,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如何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工作者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寻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将文脉传承下去。
文脉;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保护
经过历史这条蜿蜒长河的淘洗,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部分日积月累地沉淀下来,渗透在中华大地的每一道血脉里,形成千年文脉。然而,现代文明的冲击使民族的脉搏悄然走向断裂,这种文脉断裂之殇引得无数人唏嘘慨叹,他们心怀期待探索着文化之路。在浮躁的现代社会中洗尽铅华,真诚的文化人终归要回到一片古老的、静谧的土地上,寻找安身立命的根,这样的精神追求才能使断裂的那部分文脉重新接续起来,薪火相传、连绵不绝。
与有形的物质遗产相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民间文化是历史的、生活的,也是文化之根基、民族之灵魂。它凭借一种最亲民的方式——口传心授的活态相传将文脉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并在流变的过程中保持了文化的多样性。
艺术是一个民族生命张开的方式,中国古代艺术为后代人提供了一种体验方法、一种生存的式样系统,即文脉。中华文脉是华夏文明发源的脉络,形成了传统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从汉字出现开始直至近代,《诗经》《史记》到《红楼梦》等文学作品,还有不同历史时期的琴乐、诗词曲赋、书法、国画、哲学等等共同构成了一段连续的文脉史,繁衍出中国文脉传统。
余秋雨先生认为,中国文脉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经典是不可复制的。然而,这只是文脉的一部分,在中华文明的土壤里,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是并存的。“任何民族的文化传统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精英文化,或称典籍文化;另一方面就是民间文化。”[1]文化就像一个金字塔,精英文化是阳春白雪,高踞在塔的顶部,难免有些曲高和寡,主要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也就是我们所称的“文化人”,真正懂得欣赏古典音乐和现代绘画雅作,品读古今中外经典名著;民间文化就是下里巴人,在底层稳稳扎根、默默延伸,似乎永远不能登上大雅之堂,总是被现代文明忽视、遗忘,却是最接地气,最容易为广大群众认可的文化符号。比如,男女老少喜欢在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吹糖人、捏泥人、捏面人等摊位上驻足停留,说明他们对这种带有童年记忆的、有趣味的、活灵活现的传统老手艺更感兴趣;人民大众更愿意倾听与养育他们的故土、游玩时足下所到之处息息相关的民间传说,因为这些传奇故事距离生活并不遥远。这其间蕴藏着浓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文化情感。
民俗文化是高雅文化的基础,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广阔的地域性、庞大的群体性,在金字塔中支撑着雅文化,雅文化也在一点一点的堆积中影响着俗文化。其实,雅与俗的界定并不明显,不应该用二元对立将其分割开来。“雅作俗时俗亦雅,俗作雅时雅亦俗。”有很多雅的东西也以乡土为背景,崇尚回归,比如陈忠实先生的反思文学小说《白鹿原》,故事发生在陕西关中平原白鹿村,展现了当地的民俗风貌。最典型的是寻根文学,作家们开始意识到文学应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体现出民族文化心理,比如贾平凹先生的《秦腔》,浓墨重彩摹写了在社会转型期走向没落的秦地乡村古老民间艺术——秦腔。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文雅的,例如,非遗之典雅吟诵,使国学和中国文化精髓在传统的文读方式中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很多大众化的东西也让人觉得高雅,现在已逐渐迈进了大雅之堂,登上了展厅、舞台。比如,大庆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美术平安福。福字起源于仓颉造字,每逢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将福字贴在门上,平安福是由平、安二字组成的福,还隐藏着一个和字,寄寓着人民大众平安、和谐、幸福的美好愿望,同时又是书法艺术中的一项创新,它不仅进入了千家万户,还进入了博物馆。试问,你能否认眼前精美的芦苇画、手撕画、年画、蛋雕、灰陶作品也是一件件艺术品吗?因此,我们也可以说非物质文化是一种民间化的雅致。
文以载道,文学、艺术的自觉首先是道德、道义的担当,它们承载着社会责任感。非物质文化与典籍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中国文化之根脉,都是展现千年底蕴、弘扬民族情怀的文化符号,都担负着文化责任感,它们精神内涵是相同的、统一的,无需有高下之分。近些年来,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这个求同存异的过程中,富有民族特色的本土文化在经受了工业文明、外来文化、商品化的冲击之后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因其存在于民间而被忽略,这些溢满灵气的精神文化需要经过田野考察、记录、拍照、摄像、归档等一系列挖掘、整理、抢救,最终结集成册、流传百世,或许某一天也会成为后代人的丰厚典籍。通过保护非遗把濒危的文脉从中断、失传的边缘拉回来,不要等其被伤根后再追悔莫及,是这一代文化人能为下一代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之一。
受寻根文学思潮的影响,熟悉民族本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少数民族作家,为了寻找自己文学创作之“根”,将笔端渗入本民族独特的心理意识、精神信仰、宗教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族习俗、民族语言等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领域。如浸透着回族历史和风俗习惯的当代回族文学作品,作家霍达所著的《穆斯林的葬礼》和张承志所著的《心灵史》,还有深入蒙古族这一草原民族的作家张承志还著有反映蒙古民族的作品的《黑骏马》。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历史性、时代性等特征,体现了浓郁的民族文化之韵。
民间文化中少数民族文化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藏族史诗《格萨尔》、藏戏、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呼麦、侗族大歌、民歌“花儿”等。想要发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守住中华文化的一支根脉,重点是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在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中追根溯源。少数民族非遗源自于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代表着超群的民族技艺,反射出各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性格,是华夏大地的民族之魂。
传统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受了外来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侵扰,很多都处于濒危状态。例如,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与古老生活方式的改变,赫哲族文化面临着淡化和衰落的情形。在主流文化的影响下,赫哲族服饰、住所等各方面正日趋汉民族化。赫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长期与汉族杂居,转用、通用汉语言文字。黑龙江省在对赫哲族文化的保护过程中,在确立赫哲族服饰标准,沿袭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桦树皮制作技艺,保持赫哲族婚俗等等的同时,传承世界级非遗项目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开启了伊玛堪数字化保护工程,抢救了赫哲族民间文学与赫哲语言,并且,省非遗保护中心计划于2016年完成《赫哲族与汉语对照词典》出版工作。
树立多元民族文化观对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多样性发展意义重大。多元的古代文化起源是与相对稳固的文化地理环境并存的、多种多样的不同民族文化促成了具有多元一体特征的多元民族文化观。而且,少数民族文化自身具有多元性,同一民族在各个地域拥有不一样的历史、教派和民族风情。因此,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2]
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心灵追求和信仰精神与中华民族总体的文明及文化的精神价值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少数民族群众毕竟保持着自己固有的宗教心理、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又以自己的独特性彰显于中华民族文化之林。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既是一个不断与中华文明融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在中国化的进程中不断形成自己鲜明特点的过程。汉民族在中华民族中占据主流地位,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在社会生活、心理素质和语言习俗等方面被汉民族化,而非主流地位的少数民族,对汉民族在各个方面也有所影响。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贡献巨大,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变得丰富多彩,更有生气,更富创造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值得被尊重、认可和保护的。中华民族多元民族文化观即在处理民族文化关系时持有包容的、开放的态度。各民族在文化上通过接触、碰撞、交流、互动、融合,相互了解、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找到了共同性,并产生了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
民族文化的交融,在一些民间工艺上体现得十分明显。黑龙江省级非遗项目传统美术满族刺绣(王氏刺绣)经过绣娘、绣工们的努力,承袭了古老的手工艺,反映了满族人民的风俗和信仰,融合了“满式”与“汉风”,还有蒙古族、回族等其他民族文化,将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民族气质和审美特质的北方传统刺绣鲜活地呈现出来,对中华文脉的一支——刺绣文化进行了百余年传承和传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多元文化相融共处,较为典型的是赫哲族伊玛堪和望奎皮影戏的珠联璧合,形成了伊玛堪皮影戏《西温莫日根》。这不仅是将两种艺术——说唱和皮影戏结合在一起,而且是将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混搭,以皮影戏作为表现媒介,选取赫哲族伊玛堪的故事内容,并加入伊玛堪说唱,探索出了一种新型的保护方式。
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正面临流失的困境,想走出这个境地,首先要把立法作为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举措。此外,还需要认识到各民族的民间信仰价值,既要尽心竭力地保护传承人,也要不遗余力地抢救传承物。要让少数民族群众和汉族民众共同参与到民俗活动中,并从中感受到乐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广大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可以通过文化节、旅游节等活动方式扩大影响,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例如,讷河市一年一度的鄂温克族瑟宾节,黑河市爱辉区汉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各民族文化渊渟泽汇的爱辉上元节等。要让民族文化走进校园,并兴办传习所。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传承下去,需要从娃娃开始点燃孩子对民间艺术的热情,可以将其加入到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的义务教育中。大庆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四胡音乐就开展了进学校活动,在中小学内开设相关音乐课程,并配有相应教材,使孩子们能够熟悉四胡艺术、掌握四胡拉奏技巧。为了推广非遗项目,还需创设更多的传习基地。联合国项目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在黑龙江省建成了6个传习所,甚至还有民间学习微信群,其中,几岁的孩童也在学说赫哲族语言。大庆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仍需要再充分挖掘,像色氏秽貊人民俗项目,在现存色姓人口稀少的情况下,更应该注意发现秽貊族后裔色氏人的人文民间生活习俗细节,重温差一点消失在历史中的秽貊族记忆。
民间艺术工作者冯骥才先生喊出了“灵魂不能下跪”这一口号,饱含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期望,它就像鲁迅先生一声呐喊唤醒了沉睡的中国人一样,感染了整个民族,使全民对文化血脉的保护意识日渐苏醒。具有强烈文化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文化工作者对民间文化深沉的爱,对文化遗产奋不顾身的挽救,对文化遗存新发现的惊喜,对因抢救不及时而即将消逝的文化的痛惜,都令人感动。同时,又不免令人有些心酸。因为仅靠为数不多的一些专家、团队不辞劳苦地做田野调查等努力,在面对博大的传统文化、飞速发展的现代文明之时不免势单力薄,如果没有充分发掘,就可能导致濒危文化的流失,最后成为人类仅存的记忆,甚至连记忆都没有被留存下来就消失殆尽了。比如,一些古老的手艺在市场的冲击下慢慢失去了存在价值,导致最后一代传承人带着一门手艺离我们远去,后人也许还能找到其作品,但是这项技艺已经不存在。因此,挖掘、保护、传承、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需要依靠非遗工作者的奋斗,也需要依靠全民的文化自觉,需要文化人、知识分子和人民的共同努力。
令人欣喜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近年来取得了更多的成绩。相关文化部门的设立,使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有效;政府提供资金支持,鼓励非遗项目传承人出色地完成传习、传播任务;相关法律条文的明确,使这项工作有法可依、程序严谨;文化遗产日的确定,加大了对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帮助人们树立保护传统文化的观念;尤其是非遗知识的普及,使原本不知晓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对其有所了解,认识到非遗就在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大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修建了传承基地、传习所和展示馆,健全了非遗保护有效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的展品一样,是人类的公共文化财富,都是一个区域的标志性文化符号、精神灯塔、心魂之音,就如同代表城乡文明的形象大使,使人们从浮光掠影的表象观览过渡到对历史、文艺、民俗、情感、审美等的深层本质理解。我们要秉持自己的文化良心和文化担当,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非遗工作的指导方针;发展深度文化旅游,推介非遗衍生品、纪念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都市生活风潮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不被淹没;培养对家乡的文化自豪、文化自信,让文化走出去,开展城际、省际、国际交流;活态保卫多样的民间文化,抢救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找寻中国文化之根,承接中华文脉。
[1]冯骥才.灵魂不能下跪:冯骥才文化遗产思想学术论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24.
[2]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01.
[3]冯骥才.行间笔墨[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6.
[4]黄任远.伊玛堪与赫哲人田野调查[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5.
[5]冯骥才.文化诘问[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6]张妍,张广才.对黑龙江赫哲族文化认识与保护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03).
[7]郭孟秀.论中华民族的多元民族文化观[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7,(06).
[8]斯琴巴图.浅谈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之传承[J].内蒙古艺术,2014,(02).
〔责任编辑:宋洪德〕
非遗博览会让非遗融入生活
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9月21日至25日在山东济南举办。本届博览会以“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主题,着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为使非遗与现代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非遗与当前民众日常生活的关联度,本次博览会首次将时装T台秀引入展场,研培计划的部分成果将走上T台,把带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同时又更贴近当代生活的传统服饰呈现给观众。此次博览会还首次将比赛引入博览会现场,项目既包括剪纸、刺绣等传统工艺项目,包括民歌等表演艺术类项目,场内场外各种比赛交织举行,活动内容大大丰富。此外,还设置了学术成果展区,以文字、图片、视频、出版物等方式展现近年来非遗保护的研究成果。博览会现场还将设专门体验区,让公众不仅可以欣赏传统工艺精湛作品,并且可以亲自动手、学习制作,从各个方面体验到手工制作的魅力。博览会还设有网络交易平台,为非遗传承人群提供全天候线上、线下交流、交易服务。一些展区还开发了非遗地图和扫描二维码,方便观众在参观后还能够持续性的关注和了解非遗。
(2016年09月06日人民网)
G122
A
1002-2341(2016)05-0095-04
2016-07-28
张琳悦(1988-),女,黑龙江大庆人,文学硕士,助理馆员,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