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化和西方文论的比较

2016-03-18 17:47王凌云
大庆社会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荣格文论古典

武 娜 王凌云

(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中国古典文化和西方文论的比较

武 娜 王凌云

(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中国古代文论与当代西方文论共存于我国当前的文学理论学术话语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交流与对话。从纵向来看,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之间存在着实际的影响关系。通过比较中国古典文化和西方文论,我们发现中国古代思想哲学是西方当代文论或隐或显的思想来源,而西方思维反过来又影响着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

哲学;西方当代文论;中国古代文论

一、中国古典文化与西方文论的比较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古代文人所推崇的。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儒家思想指导人在富裕时致使天下都这样,在不得志的时候经营自己修身养性,这一思想不仅来源于佛家,同时也来源于道家。秦朝时,秦始皇尤其注重李斯的法家思想,法家思想符合当时秦始皇的统一大业思想,在秦朝时期法家思想几乎达到独树一帜。汉代汉武帝则独尊儒术,儒家所提倡的大一统思想,基于当时武帝面临的国家形势,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是适应当时的国情和任务的。儒家逐渐地在思想领域占据重要的统治地位并得到了很好的发扬。

相比较中国古代文化精神而言,西方文化精神文化则又是另一种境界。在科学和民主上,中国文化是内显的生命活力,西方则是外显的生命张力。中国文化精神更多的倾向于关注“人”,而西方则更多的关注“物”。中国“人”与“物”是统一的,提倡“天”和“人”是一致的。西方“人”和“物”则是对立的,要认识事物,必须基于客观事实,正是基于客观事实,便诞生了科学精神。中国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为缺少连续系统的观察和研究,也导致在中国古代的科学发明中,没有衍生出科学精神。除此之外,中国早期的研究中,人们只重视事物的实用能力,忽视了其原因和过程。这也是为什么本属于中国固有的发明却变成了别人发明的工具。孟子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人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深刻体现了民主精神。中国与西方的这种不相同就如同是一条河流的两个分支,决定了不同的发展路向。中西方文化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汲取中识别他们的长处和短处,从而取长补短。

二、中国古典文化和西方文论

(一)儒家文化与西方文论

儒家文化:政教观念与表现主义。儒家的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以及态度温和、朴实厚道的教化理论和重内容而轻形式、重实用而轻装饰、重功利价值轻审美价值的实用观念,对后世既有规范,也有制约。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突出地体现了儒家对文学艺术社会功能的重视。此外,“不学诗,无以言”“思无邪”等结论的提出都奠定了儒家文化教化观念的基础。20世纪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和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为代表的艺术表现理论,“克罗齐鲜明地标榜一种艺术哲学,即每件艺术作品,是一个独特而个别的结构,是精神的表达,因此是一种创造,而不是一种模仿”。科林伍德对艺术的分类则把孔子的文化归为“巫术艺术”,即“追求一种使用目的”。科林伍德认为“文学作品并不是创作主体精神个性外化的产物,而是贯道以器。”[1]可见,实用主义功利趋向是孔子美学的突出特征,对审美和社会和谐间的关系有独特的见解。

(二)道家文化与西方文论

老子认为,“道”是统一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道是存在的,也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不能凭感官感知它的存在,所以说它是不存在的。同时它也是存在的,如同负物质一般,存在于事物之外。虽然没有具体的形状和形象,但它却是真实的存在。

荣格认为“道”是万物的开始和结果。荣格人格理论体系认为“道”是完整的意象和象征。老子对“有”“无”,“阴”“阳”,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论述,在荣格那里,正好符合了“对立的双方互为条件,互为一体”。其中代表“道”的《太极图》中有黑白两色,这相对立的两色分别代表了“阴”和“阳”,黑和白各持一半,但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各自独立成形,又互相结合恰好符合了原型意象。对立双方的完全统一既是两者事物最原本,最原始状态,结合成一个圆,这是最和谐的状态,也是人们所追求的最理想状态。万物之间的完美和谐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也就是“道”,在荣格看来,日月是对立统一的,象征着意识和无意识,日代表白昼,月代表黑暗。在《太极图》中,“阳”为意识,“阴”则为无意识,每一个人的人格中都存在这两个对立面,即双方是同时存在的。对比道家的“对立统一”和荣格的人格理论,发现了他们的思想极其相似。他的书中对此曾说过,在中国的古典哲学中有两个相反的原则,“阳”代表光明,“阴”代表黑暗。两个相反的事物总能达到和谐,不会因为一方的不断强大导致另一方的消失殆尽。强大中孕育着新生,在荣格的人格心理学中得到体现。老子认为人生命的自然本性是清素虚淡,诚虚抱朴,少私寡欲,从而无思无念无求。人是自然的一小部分,源于自然而又复归于自然。荣格认为,心灵和自然本性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即自我的本性。这种和谐的“自性”既是人格发展的出发点,也是归宿。“自我实现”或“自性圆满之境”是人格发展的最高境界。[2]荣格创造的分析心理学不仅受到了西方神话、炼金术等方面影响,也汲取了道家思想在哲学和心理学上的意义,集合多种精神思想,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由此发现人类在精神心理上的共鸣之处,他们的共同根基是可以超越文化和意识的。

(三)佛教文化与西方文论

人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品到的,触到的,感到的这六识,在佛教看来是最直观的存在,佛教认为,在他们背后有一个亘古不变的第七识“自我”,而把一切个人的感受和感受对象本源作为根基处,也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心灵的3个层次,第一是直观感受;第二是所藏;第三是执藏。第八识这种本体性一直和第七识相生相依,互相缠绕,由此而轮转不已。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即意识是从通过无意识显现出来的,意识是心灵的最深结构,和佛教所认为的把一切个人的感受和感受对象本源作为根基处有相似之处。通过自我修行消除对自我的执念,净化第八识的污染种子,从而转化为智慧。荣格认为,第八识是前七识的基础,世间万物一切意识来源于此,意识也停留在最初的原始形式上,人的认识也停留在最初阶段,随着世间万物的变化,一旦出现适宜的环境,深藏在原始形式中的内容也随之凸显,人的认识也将走向深层次。由此看来两者都挖掘了心灵的层次,但佛教的内涵更加宽泛,既有广博万物的“共相种”;又有生灭轮回的“无漏种”,概括了更深层次的意识思想。

三、结语

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当代文论有着或隐或显的思想关系。在理解中西文论差别的前提下,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作品中汲取养分,在作品中检验理论,在哲学的理论指导下越走越远。

[1]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袁济喜.中国古代文论精神[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宋洪德〕

G04

A

1002-2341(2016)05-0093-02

2016-09-14

武娜(1978-),女,河南郑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荣格文论古典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赢创AEROSIL气相二氧化硅分散液荣获2020年荣格涂料技术创新奖
从隐匿到重现:中国新时期西方文论知识资源的流变
荣格十九周年谱新章
怎样读古典诗词?
荣格用温暖点亮孩子梦想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回顾与审视
从文论医评《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