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发展之路探析
朱晓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建设开始,贵阳就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贵阳模式”。但同时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也存在着项目实施不到位、学科设置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对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实施途径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推动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施途径
工业文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伴随而生的是生态的失衡和环境的破坏。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并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的人类社会发展模式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早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国就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中共十八大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在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自党的十七大以来,贵州就开展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成为继福建之后第二个以省为单位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仅是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战略需要,也是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1]。作为贵州省会,首个全国建设循环经济生态试点城市,贵阳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贵阳模式”。文章通过对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实施途径进行探讨,从而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一词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尓(E.aekel)于1886年提出,随着生态问题的不断出现,“生态”的含义逐步拓展并纳入到人类文明改造的范畴。面对中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叶谦吉在1987年召开的全国生态农业研讨会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他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秦谱德、崔晋生等则认为生态文明是人们在建设社会良性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时所取得的物质、精神、重大发明成果的总和[2]。不同的学者对生态文明有不同的定义,本文在借鉴前人对生态文明定义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与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新形态。
(二)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优势条件
贵阳市是贵州省省会,位于贵州省中部、云贵高原东斜坡上,是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具有显著的地理区位优势。贵阳市中心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紫外线辐射较弱,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著名的“避暑之都”、“温泉之城”。境内不仅河流、水库众多,而且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由于欠开发,贵阳的自然生态系统相对保存较好,动植物种类具有多样性,为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条件。贵阳少数民族众多,古朴的民族村落、传统的生活方式使得贵阳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除此以外,贵阳喀斯特地貌显著,占全市总面积的73%[3],地下暗河、水上森林、“天生桥”、溶洞以及溶洞内部的钟乳石、石芽、石笋等奇特的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为贵阳增添了无限魅力。总之,优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及独特的地质地貌等,为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了天然优越条件。
(三)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成就
十七大以后,贵阳就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走上了一条代表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果,在全国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1.从“环境立市”到“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部署
贵阳是全国最早提出建设循环经济的城市。从2000年起,就开始了探索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的步伐。2002年贵阳市提出“环境立市”的战略,先后实施了绿色工程、蓝天工程、碧水工程,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首个全国建设循环经济生态试点城市[4]。至此,“生态”的种子在贵阳“萌芽”。2004年底,贵阳市又提出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战略途径来建设生态经济市的策略,并于2009年6月,被环境保护部正式批准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国家发改委在国发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把贵阳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这一决定为贵阳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贵阳市立足于“生态”,经历了“环境立市”、“生态经济市”、“生态文明城市”的政策转变,走出了一条符合市情的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并且将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2.生态文明法律法规更加完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
在生态文明法律法规方面,贵阳市于2004年颁布施行了《贵阳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贵阳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原则,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2013年3月,创新性地把区域限批制度、舆论监督、生态指标一票否决制等规定写进了中国第一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促进了中国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方面,2007年12月,贵阳市委通过的《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对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进行了全面部署,为贵阳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从2007年到2012年,贵阳市环保两庭、贵阳市两湖一库环境保护基金会、两湖一库管理局和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的成立,进一步健全了贵阳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3.从“生态文明贵阳会议”走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前身是生态文明贵阳会议,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8届。其中,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于2013年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国内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把贵阳的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一个汇聚产、官、学、媒各界人士并且可以共享可持续发展经验的国际平台,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推动了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实践的“中国窗口”。从2009年召开的首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到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绿色发展、知行合一”为主题的2016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召开,这八年来,论坛一直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探讨生态文明问题,为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政策缺乏延续性,项目实施不到位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不同,短期内不会产生可观的利润回报,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作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显现出来。一些领导人在任期内可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往往产生的效果还没有看到,就要调往别的地区任职,这就导致一些领导人出于自身的政绩考虑,重经济、轻生态。在他的任职期内,只重视贵阳地区的GDP的发展,大力发展工业等第一产业,而不结合当地的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忽视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另外,即使有些领导人在任期内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可是由于任期有限,当下一届领导人上任以后如果上一届领导人做出的政策和做法得不到下任领导的认同,之前的很多计划和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落实不到位的现象,甚至被搁置、放弃,这些都不利于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
(二)生态文明教育投入少,学科设置不健全
在生态文明教育学科建设上,就贵阳市的大、中、小学来说,几乎没有开设针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专门学科的学校,只有极少数高校开设和生态文明教育有关的专业,主要是环境科学专业学科,其课程设置往往也比较单一。目前的大、中、小各类学校往往只重视传统的学科建设和发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限制了生态文明的发展。学校领导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学校很少开展有关生态文明教育主题活动,这就使得广大学生对生态和环保的知识欠缺,认识不到位。另外,很多中小学校的教师对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知识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学生很难从学校和老师那里学到系统的生态文明知识,这就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
(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不完善
作为贵州的省会城市,贵阳的公共设施建设与目前贵阳所处的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定位并不符合。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数量少、基础工程质量不过关。就以贵阳的交通建设来说,贵阳中心城区路网密度大,道路交通问题严重。截至2013年,全市登记的私人汽车拥有量已经超过了54.71万辆,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18%[5]。由于贵阳市民拥有的私家车数量在不断增长,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不健全,贵阳市的交通问题日益恶化。农村公路建设标准过低,通乡公路损坏严重。部分农村工程项目完工后,没有明确管护主体部门和职责,加上项目后续管护经费不足,造成“重建设,轻管理”甚至“有人建,无人管”现象发生。虽然近年来贵阳面貌得到一定改观,但由于缺乏垃圾、污水的收集设施、处理办法,生活垃圾随处倾倒、生产垃圾随意排放、污水放任自流,致使农村环境脏、乱、差明显,卫生状况并未得到根本好转,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标准存在很大差距。
(四)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态与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贵阳各行各业需要的劳动服务人员也日益增多。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水平,大量的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贵阳。劳动力的流入一方面给贵阳带来了新鲜血液和劳动力,另一方面也给贵阳的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一般农民受教育水平有限,大部分是文盲或半文盲,对环保和生态知识比较匮乏。在业余劳动时间,农民往往也是看电视剧,很少关注生态类节目。甚至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也不具备环保知识,这就导致农村的环保教育活动开展不力,环保知识宣传和培训不到位,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较低。这些村民到贵阳务工以后,仍存在着随地吐痰和乱丢垃圾的现象,对贵阳的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近几年,贵阳市经过不断的努力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贵阳模式”,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一)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生态产业
1.依托高新技术,发展生态工业
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要停止发展,而是要转变传统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依靠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来带动经济增长的工业发展模式。近几年来,贵阳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再沿用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积极寻找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例如,实施息烽循环经济精细化基地、中铝贵州分公司烟气治理和节能改造等104个示范项目;以“生态”的理念和“科技”的定位建设现代化贵阳国家高新区生态科技新城,坚持用绿色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实现从产业园区到生态科技新城的战略转变。在贵阳国家高新区金阳科技产业园区内,看不到林立的烟囱,也听不到机器的轰鸣,行走在现代化标准厂房之间的道路上,就像是在小区内漫步一样。
2.变革传统模式,发展生态农业
近年来,贵阳市变革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遵循自然、生态和经济发展规律,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贵阳市科技局先后组织了一批农业科技项目,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例如,实施优质新品种引种培育,新建了一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同时,根据《贵阳市生态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的文件内容,提出重点发展生猪、奶牛、蛋禽、花卉、果树、中药、高品质绿茶、桑蚕等八大生态农业产业,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3.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
近年来,贵阳市一直致力于旅游业的发展,把当地的生态优势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开发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重点的生态旅游,打造“爽爽的贵阳,避暑的天堂”城市品牌,努力把生态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实现生态产业化。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发展道路上,贵阳市乌当区就因地制宜,大力开发温泉资源,发展以温泉为龙头的的旅游经济,短短几年间就成功塑造了“温泉之城”,打造了御温泉、保利国际温泉、泉天下温泉等品牌。在2015年6月召开的亚洲旅游业金旅奖暨2015大中华区旅游文化榜发布会上,贵阳上榜“亚洲金旅奖·首批最美生态旅游目的地”。这一盛誉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来此观光、度假,全面拉动了贵阳市的吃、住、行、购、游、娱等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生态文明政策、法规体系
1.颁布条例,立法保障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法律的约束和保障。2010年3月1日,贵阳市用法制思维方式引领生态文明建设,颁布实施了全国第一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重大政策、措施都纳入了法制轨道,充分运用法律武器惩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除此以外,贵阳市还相继颁布了《贵阳市阿哈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贵阳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等地方性生态环保法规,使贵阳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坚实的法制保障。
2.完善生态保护执法体系
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现行示范区,贵阳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工作。为此,贵阳市成立了环保两庭,统一了司法管辖权,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并于2013年正式下发了《贵阳市生态环境保护联动工作方案》,建立了市生态公安分局和市生态检查分局,整合了司法、行政等多个部门执法资源,完善了生态保护执法体系,开创了环境公益诉讼的“贵阳模式”。为了解决环保执法能力不足问题,贵阳市推出了《贵阳市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设立乡(镇)生态保护机构的实施方案》,在各乡镇的“林业站”加挂“生态保护站”的牌子,并增加1至3名工作人员,充实基层一线的执法力量。除此以外,贵阳市还制定了严格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干部考核办法和目标管理体系,创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机制。
3.开拓公众生态环保监督渠道
十八大报告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6]。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为此,贵阳建立了全流域生态保护共建共享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生态补偿机制,使得生态补偿更加法制化、规范化。除此以外,为有效震慑环保违法行为,贵阳市建立了公众环境诉求的反映和沟通渠道,即12369环保投诉热线,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12369环保举报方式以及环保部门高效率的办事态度,极大地提高了市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如今,许多贵阳市民已经学会通过拨打12369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拨打12369环保投诉热线成为市民参与环保的有效途径。
(三)加大资金投入,推进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
1.设立生态文明基金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贵阳市在两湖一库环境保护基金会的基础上设立了贵阳市生态文明基金会,基金会在政府引导下,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筹措各类公益资金。针对湖库周围村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对“两湖一库”饮用水源造成一定污染的问题,基金会先后在清镇市红枫湖镇芦荻村竹山组和大冲村上寨组启动生态示范村寨建设项目,免费提供资金帮助村民进行村容村貌整治和生活污水处理。为了进一步落实今年省两会提出的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这一政策,贵阳在增加优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上,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积极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努力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让人们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促进了贵阳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2.以人为本,着力推进民生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但要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还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为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从2007年底,贵阳市就陆续启动了以“老有所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和居有所安”为内容的“六有”民生行动计划。通过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化改革,解决“上学难”的问题。深入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解决“看病难”和“养老难”的问题。投入建设以公租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解决城乡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通过建立城市数字化监控系统,增装视频监控探头,在中心城区设立治安卡点,提高市民居住安全感。今年的贵州省两会召开以后,贵阳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四)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市民生态文明意识
1.以“创模”为契机,广泛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活动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7]。加强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必须大力培育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市民的自觉行动。近年来,贵阳市以“创模”为契机,通过《贵阳日报》向市民报道贵阳生态文明建设的热门话题和生动实践,利用“4·25”宣传日、“六·五”世界环境日,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理念。2015年,生态文明基金会先后参办了“环保普法下基层”、“绿色低碳·善行100”、“大树认养”等活动,推动了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和行为的实践,对贵阳市生态保护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此外,贵阳市领导还鼓励和引导广大市民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事业,参与环保志愿服务活动,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服务。
2.重视学校教育,积极开展校园生态主题活动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学校生态文明体系建设,重视生态文明的课堂教育,提高学生生态文明认识水平。首先,国家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生态文明教育经费投入,为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资金支持。其次,贵阳各校应该积极设置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学科,加强具有高水平生态知识的师资队伍建设,把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8]。再次,学校要积极组织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3.搭建对外交流平台,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面对全球性的环境挑战,贵阳正努力走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最前沿,搭建世界共享、全球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平台——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立足贵阳、扎根中国、面向世界,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外交流窗口。依托这一国际性平台,贵阳市向国际社会发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声音”。在宣传生态文明理念的同时,贵阳市还积极寻求与参会组织合作。其中,与气候组织合作的花溪摆贡寨“千村计划”,推动了农村清洁能源的使用,2011年作为唯一入选的中国项目在联合国德班气候变化大会上被评为最佳案例之一。
生态文明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城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这需要全社会人们的艰苦奋斗和长期努力。让我们携手同行,一起共同打造一个美好、健康的绿色家园,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池绿水、一片蓝天。
[1]刘智渊.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鸿篇巨制已破题[J].贵阳文史,2010(04):4-9.
[2]秦谱德,崔晋生,浦丽萍.生态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7.
[3]吴桂华.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点和路径选择研究[C]//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10:18.
[4]杨青,罗恩源,苏明珠.低碳视角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路径研究——以贵阳市为例[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0(06):1-5.
[5]冉无吾,王理.浅议贵阳市的城市发展问题及对策[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贵阳市人民政府.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山地城乡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1.
[6]陈家宽,李琴.生态文明: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6.
[7]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卷/实践卷[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4.
[8]姜树萍,赵宇燕,苗建峰,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4):71-74+82.
[责任编辑:陈业强]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Guiya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ity Construction
ZHU Xiao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25)
Since the 17th Party Congress put forward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Guiyang began to spread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ctively,took the road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and formed a unique“Guiyang model”.But at the same time,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city construction of Guiya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namely,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is not in place,the subject setting is not sound,nor is the infrastructure is perfect.On the basis of this analysis,the article aims at exploring and discuss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Guiya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ity construction,so as to promote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Guiyang;Ecological Civilization;Urban Construction;Implementation
C912.81
:A
:1674-7798(2016)10-0054-05
2016-09-22
朱 晓(1990-),女,河南永城人,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硕士,研究方向:环境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