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工程新理念与工程研究新使命①2015年12月16日在《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编委会会议上的讲话。

2016-03-18 15:02路甬祥
关键词:工程院稿源刊物

路甬祥



网络时代工程新理念与工程研究新使命①2015年12月16日在《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编委会会议上的讲话。

路甬祥

《工程研究》编辑部精心准备了一个内容丰富务实,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报告,不仅报告了上一届编委会的思路和2015年的工作,同时介绍了2016年的工作计划,还讲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请各位编委围绕工作报告积极讨论,发言的主题不受局限。可以聚焦于一些问题,如考虑《工程研究》杂志的定位、宗旨,以及现在已经形成特色优势的栏目设置。这些年来我国发展到了一个新时期、新阶段,世界工程科学技术从理念到理论和实践也有了新的发展。我们要考虑在继承原有好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开拓,把刊物办得更好。2016年《工程研究》要变成双月刊,发稿量要增加50%。学术杂志,尤其高水平学术杂志,学术质量与水平是它的生命,不在于发稿量多少,主要还是在于它的影响力,在于它的观点、文章对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技术进步能发挥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怎么样能拓展高质量的稿源,这是办好这份刊物的关键点。这方面也请各位编委发表意见。编委的作用很重要。不仅希望大家在学术理论上对刊物进行指导,而且希望大家发挥更多的作用,因为各位编委都是本领域的专家,有的是跨领域的专家,有丰富的经验,也有丰富的资源。关于办刊的物质条件和人才队伍,要顺应高水平刊物的要求,需要我们在发挥编委作用的基础上再做工作,特别要争取中科院、工程院、社科院、中国科协的关注和支持,才能有更好的资源支持,不仅是财力方面的支持,更重要的还有稿源方面的支持。

扩大稿源的一个可行路径是参加相关学术论坛,编辑部要积极参加学术论坛。科学院也可以搞学术论坛,科学院是有优势的,科学院历来就很关注大科学工程。国家要启动新的大科学工程与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科学院可以联合其他方面一起做大科学工程方面有关的学术论坛。《工程研究》要与工程院建立起更紧密的关系,工程院是中国工程技术的最高学术组织,工程院的运行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组织工程科学技术论坛,不仅是管理学部,其他学部也在组织论坛,全院也都在考虑论坛,但是每年有主题。编辑部要积极主动与工程院联系,参加这些论坛。《工程研究》刊物是开放的,不局限于国科大,不局限于科学院,是开放的,面向全国和世界。

各位编委做了很精彩、很有内涵的发言,我听了非常受启发。大家认为,上届编委会及编辑部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刊物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这个杂志开办只有6年时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上届编委会对《工程研究》杂志的定位宗旨,所选择的一些栏目和重要文章的方向都是很正确的。这一方向和基本原则都应该得到坚持,对此大家也都做了肯定。同志们还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建言,从我们国家乃至从人类文明进程角度,从工程技术与时俱进的角度,对《工程研究》下一步提高质量,扩大影响,发挥引领作用,提出了有创意、有指导性,而且有可操作的许多很好的建议;对于如何积聚资源,包括智力资源、资金资源,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希望会后编辑部同志很好研究采纳这些意见,反映到《工程研究》的下一步发展中去,体现在2016年的工作以至《工程研究》长远的实践中。

我想简单说几点意见。

第一点,还是要认识国家发展新形势和世界工程发展的大趋势为我们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工程是很重要的方面。工程技术的推动作用,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是实现现代化的很重要支撑,工程技术无时无处不在。我认为,工程是人类一切有目标的、综合性、系统性的实践活动。它的内涵非常丰富,而且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过去总是讲四个领域的科技创新引发的科技与产业革命,现在看来其趋势和途径越来越明确,信息化、网络化不仅对科技产业,而且对整个人类文明形态都带来了新变化。能源转型发展,在未来二三十年将构建新的可再生、清洁的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材料与制造业会大发展,方向肯定是绿色低碳、网络智能,不是传统的一个工厂内部的所谓制造智能化,而是全球网络智能制造的新的形态。经营服务的新模式不断涌现。连绿色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原来是3R(reduce,reuse,recycle),后来发展到全生命周期,现在全生命周期也不够了,有了网络以后,强调整体系统的绿色化。比如一部汽车是绿色的,结果上路堵车,每辆车只坐了一两个人,这样的交通系统还不是系统综合优化的,不能够说是一个真正绿色的交通体系。所以,网络影响到各个方面。随着社会发展,政府治理理念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国家也是一样,“四化”变“五化”了,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新的发展理念之一。所有这些都为我们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是世界上工程量最大的国家,如果按照经济发展规模来看,占世界工程量比重应当不止30%,这是由中国的体量、人口、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还没有完成。据不完全统计,有220多种产品中国的供应量是全世界第一,其中钢铁产量较后9位总和还要多,当然现在许多产能过剩了。谈到未来发展,我觉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市化的进展,信息化跟工业化的融合,农业的现代化,向绿色低碳、优质高效发展模式转型,这里面有大量的工程问题。有传统产业的转型,也有新兴产业的发展,有所谓传统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进一步优化和发展,也有信息网络时代新的基础设施的构建与发展。刚才同志们也讲到,中央已经提出来要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为此,提出“一带一路”战略,领衔成立亚投行等等举措,国内更是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战略,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等。我们要认识这个形势,紧扣国家发展的目标,同时要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去年工程院主办了一个国际工程技术大会,总书记亲自到场做了一个主旨演讲,题目就是《让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所以我们不仅要服务于国家的发展,要造福中国人民,还要促进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着眼于对于人类的贡献。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我还是想说说刊物的定位。我们要继承、发扬第一届编委会确定的办刊的宗旨、原则、选择的主题,同时要进一步发挥我们刊物的智库作用。编辑部提出的是成为智库平台,我觉得也可以。但是我理解这个智库平台就是网络和窗口,不局限于国科大或科学院的优势,不局限于我们编委会的资源,它应当是属于全国的,是开放的。在信息网络社会,我觉得这样一个智库不是一个简单的、有边界的平台,实际上是无边界的网络体系,而且我们作为一份刊物,要为国内智库,或者高端智库提供一个窗口。如果我们把这个工作做好了,我们的稿源,高质量稿源就会源源不断。研究Science,研究Nature,他们的定位是不完全与我们相同的,但是它们上升到现在世界公认的高端杂志以后,也是很综合性的,不是专业性的杂志,当然,后来它们也有领域细分。它们也是积极主动组稿,而不是被动的收稿遴选。到现在为止也是这样,哪里前沿创新活动多,它的编辑人员,甚至主编就到那里去,每年都去巡回访问,去发现和组织稿源。各位发言中也说到,我们这样的以跨学科、跨领域视野观察工程的刊物,完全靠被动来稿肯定是没前途的,必须要主动地约稿、组稿,催生优质稿源。各位委员发言中不仅是有方向性的指引,同时也提出很好的建议。比如,历史上的一些工程的经验和教训应当总结,这个也是宝贵历史财富。可以邀请当时参与建设的领衔专家或者骨干回忆建设过程,以这种方式进行组稿,他们现在年事已高,日常的事务相对少了,我们可以派出博士生,派出中青年科学家帮他一起回忆总结,这样组稿可能有效,也会很有意义。国家组织这么多的新的大科学工程,要启动“一带一路”战略,基础设施是重头戏。国投行等有关金融机构怎么选项目,怎么定战略,怎么能科学的选择项目,应当进行研究。我们能不能瞄准某些方向,有目标的来组稿?两院(科学院、工程院)、三院(科学院、工程院、社科院)和其他智库,包括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等在内的高端智库,提供很多很有质量的咨询报告。我们能不能跟踪这些咨询报告,从中再发掘它的核心内涵,组织稿源等等。比如“工程教育”栏目,教育部要推出卓越工程师项目,推出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领头的肯定是清华、北大、浙大、交通大学等学校,他们也要提炼什么是卓越工程师。是不是也要有独立自主的智库研究卓越工程师教育的内在规律,在知识网络时代的新内涵究竟是什么,能力究竟应是什么内涵?有一种说法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认为首先要动脑,要有想象力、创造力,再是实践能力。你没有创意,没有创新的思想,你永远走不到引领世界的位置,你只能跟着人家走。如果这样做起来的话,你的吸引力会很强,稿源会滚滚而来。在《工程研究》杂志上,各学校要表达他们的思考,反映他们学校有特色的举措。看待工程教育做得如何,我不赞成国家机构去搞评比排名,但可以在民间机构如在我们的刊物上科学公正评价,他们会更加关注,对这个杂志就会更加重视。委员们也讲了,不能完全都按照SCI的游戏规则走,我们是综合性的工程研究杂志,你怎么搞也搞不到像搞生命科学前沿那样的文章,一篇文章引用次数能够有几百上千次,但我们可以要点击率。政府重大工程项目究竟有多少影响力?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第三点,在提升质量的前提下,在2016年把季刊顺利转变成为双月刊的同时,一定要能够开放获取,把网络资源搞起来。现在许多中青年人基本不看,或者比较少看纸版,他就从网络上去寻找信息。连我现在也很少到图书馆借书了,如果谷歌百科的科学技术部分再开放的话,基本上就不要到图书馆了。有委员说只需要看屏幕。屏幕也是网络化,以后慢慢地可能靠多媒体,可能是视音频了,这是一个新的变化。网络版的评价标准就是点击率,网络讨论的参与度,可以开放讨论。而且还比纸质出版可以提前至少个把月吧!我们不会失去什么,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4年多以前,我还在科学院当院长的时候,Nature杂志主编来访,我就提出想搞网络杂志,根本就不办纸版了。我说你有很大的包袱,因为你的纸版很卖钱,我一无所有,要鼓动一两家新杂志,创刊就没有纸版,全是网络版。他说你这个想法是对的,但他们现在已经舍不得这样做了。但是后来还是没有鼓动起来,许多刊物还是跟着SCI走。做网络版需要勇气。我们可以两条腿走路,两者兼顾,我们可以试一试。

最后附带说一句,原来讲的工程技术是基于科学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综合性的造物实践活动,现在看来,对于工程的理解也要随着时代与时俱进。在知识网络时代,我们对造物这个概念也要有新的发展。工程是有目标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创造的有的是物,有的并不全是物,互联网工程产生的是信息和知识,是智慧和概念,同样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有的作用比物质的作用更大,影响力更深远。工程不仅包含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同志们也都讲了社会科学、社会人文、生态环境等几乎无所不包的知识。社会科学里面,法律制度环境很重要,“一带一路”战略要走出去,你不了解人家的法律和制度环境,寸步难行。另外一个例证,有一位经济学家,就是考虑了经济的心理因素,预测经济波动及走向,就得了经济学诺贝尔奖。我觉得我们对工程这个概念的理解,对工程知识背景的理解,对它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理解,要有新的拓展,要加以丰富。这样我们在选取栏目的时就会有新的内容。目前栏目的选取,生态环境的内容反映得还不够强,绿色化发展大趋势也要有所体现,这是现在人类文明走向的必然选择。地球的资源环境容量有限,人口不断增加,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承受不了这样的发展。我们也不能仅为了人类的利益,要实现人与自然协同进化、持续发展。

我相信在编委会的集体努力下,在编辑部同志们敬业奉献精神推动下,我们的刊物一定会越办越好,一定会每5年上一个新的台阶!

DOI:10.3724/SP.J.1224.2016.00001

猜你喜欢
工程院稿源刊物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热烈祝贺本刊编委孙立宁教授当选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声 明
纺织业两人入围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
刊物贺词
高职内刊学报发展路径调查研究
系列刊物介绍
新时期科技期刊稿源挖掘问题的探讨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行业刊物介绍(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