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回归医籍《风科集验名方》疑难字词续考

2016-03-18 14:21刘敬林王晓贤

刘敬林,黄 静,王晓贤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安徽 安庆 246011)



海外回归医籍《风科集验名方》疑难字词续考

刘敬林,黄静,王晓贤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安庆246011)

摘要:是文为拙作《海外回归医籍〈风科集验名方〉疑难字词考辨》的续篇。再对近年从日本回归我国的元代刻刊的中医方书《风科集验名方》校注本所存在的疑难字词“以附、讠斤、瘖、很、煤、荤、跌、烟、金乱”等进行商兑。

关键词:海外回归;《风科集验名方》;疑难词语;续考

《风科集验名方》,是由金末太医赵大中原编,元代医家赵素补缺(约1236年)及左斗元校补(1298年)而成的一部精品中医方书。该书于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刻刊后,再未有翻刻本。由于历史的原因,该书流传于日本而国内失传。近年国家中医研究院将其复制回国,由中医古籍文献专家郑金生、真柳诚(日本)二先生校点后,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0年将其出版。该书元刊本刻板精良,文字较易辨认,而校点者又是中日中医古籍文献的著名专家,故校点质量可谓上乘。然智者千虑,或偶一失,故其中尚有一些可议的地方。笔者曾就此以“海外回归医籍《风科集验名方》疑难字词考辨”为题(见《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进行讨论。后又有发现,故再续文论之,以向校点者及同好求教。

本文每条讨论,仍从《海外回归医籍〈风科集验名方〉疑难字词考辨》之例,即先引《风科集验名方》原文及校注,然后提行以“按”字标出笔者考订论辩之意。为方便读者覆按引文,下文凡引《风科集验名方》者皆用页码如“P.××”标明出处。

1.《食性本草》 南唐陪戎副尉、剑州医学助教陈士良撰。以古有食医之官,因所养以治百病,故取《神农本经》,洎陶隐居、苏敬、孟诜、陈藏器,诸药关于饮食者类之,附以己说。校注“附以”原作“以附”,据《证类本草·序例上·补注所引书传》改。(P.75)

按 :底本“以附己说”亦通,不必参他本以校改。在“附以己说”中,“以”做介词,与“己说”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附”的补语。句子翻成白话即:把自己的意见补充在后面。而在“以附己说”中,“以”为副词“又”。《汉语大字典》:“以:副词。表示同样,相当于‘亦’、‘也’。”[1]137“以附己说”,言附带补充了自己的意见。把整个句子翻译下来就是:(陈士良)选择《神农本经》,以及陶隐居、苏敬、孟诜、陈藏器等人书中有关饮食的物品进行分类条列后,也附带补充了自己的意见。文从字顺。

又及:上引文字断句亦似有可讨论处。据文意,江陵府节度使成讷给皇帝上书进的是一种叫作豨莶丸的医药处方,而不是“豨莶丸”,故“方”当从上句而作“江陵府节度使进豨莶丸方”。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卷十一:“江陵府节度使成讷《进狶莶丸方表》略云:臣有弟,年三十一,中风,伏枕五年,百医不差。”《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卷九十六:“唐成讷《进豨莶丸方表》:臣有弟,年二十一,中风,伏枕五年,百医不瘥。”皆其证。

3.合此药时,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六月六日或辰日,勿令孕妇、鸡犬见丸,就以米筛,先铺穰草,将药丸摊在上,顿放有风处荫,令自然干。校注:荫:原作“瘖”,不通。据《普济方》卷100改。(P.133)

按:以参校本《普济方》改底本“瘖”作“荫”,看似有据,但仍是以同音借字校改同音借字:“瘖”“荫”二字近代汉语均读影纽侵寻韵,双声叠韵。如此作校,既不合本书校注“通假字不加改动,以存原貌”的自身体例,也未能将问题说确切。“荫”之异体作“蔭”(今为繁简关系)。《说文·艸部》:“蔭,艸陰地也。”本为树荫字。《说文·疒部》:“瘖,不能言也。”本义为失音,即哑。从本字本用角度说,在古今汉语中,“荫”、“瘖”都不可与“干”组成表示东西在通风而不见太阳的地方慢慢地干之阴干。表阴干的本字应为“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茱萸》:“候实开便收之,挂着屋里壁上,令廕干,勿使烟薰。”宋·苏轼、沈括《苏沈良方》卷四:“右圆如弹丸,取茴香末十二两铺盖阴地廕干。”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卷三:“……以物击之,令至坚,以竹刀刻作砚之状,大小随意,微阴干,然后以刀手刻,削如法。”其实,此“廕”与“”是异体关系,二字义符皆从“广”,声符形异而音同。而“”又是“阴”的异体字。《篇海类编·宫室类·广部》:“,同陰。”《文选·张衡〈思玄赋〉》:“经重乎寂寞兮,慜坟羊之深潜。”李善引注:“,古隂(陰)字。”《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陰:阴、、隂。”[1]2222现代汉语则仅有“阴(干)”一形。《现代汉语词典》:“阴干:东西在通风而不见太阳的地方慢慢地干。”[2]1621而“荫”下则未立“荫干”一词。又《风科集验名方》第189页:“上为细末,以醋糊,用东南杨柳枝搅和,丸如梧桐子大,阴干。”第211页:“用浸白花蛇酒打面糊,旋旋添入和匀,每一两作十丸,阴干。”而本书第212页所述同一药制作法则为:“合时勿令鸡犬、孕妇见,就以米筛先铺穰草,却将药丸摊在上,有风处阴令自然干”,更是直接的证据。

如校注者恐读者于“瘖”有误解,可为其出注作:“瘖”,通“阴”。

在本书中,“阴干”又异作“窨干”。第213页:“上为细末,研匀,酒煮面糊为丸如弹子大,窨干。”第216页:“上为细末,与白胶香等再研匀,浓磨好墨半两,滴水和成剂丸如弹子大,金箔为衣,窨干。”《说文·穴部》:“窨,地室也。”在“窨干”中,“窨”亦为“阴”的借字。此亦可供参证。

4.一觉之伤晚,二骄狠恣傲,三狐疑不决。校注:狠,原误作“很”,据《千金要方》改。(P.154)

按:“很”字不误,无需校作“狠”。改“很”作“狠”,乃以今通行字改古通用字也。《说文·彳部》:“很,戾也。”《广雅·释诂》四:“很,戾也。”《玉篇·彳部》:“很,戾也。”《玉篇·人部》:“佷,戾也。本作很。”《广韵·很韵》:“很,很戾也。俗作狠。”《书·酒诰》:“厥心疾很,不克畏死。”《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太子痤美而很。”杜预注:“貌美而心很戾。”《淮南子·主术》:“上好取而无量,下贪很而无礼。”《说文·犬部》:“狠,犬斗声。”段玉裁注:“今俗用狠为很。许书很、狠义别。”朱骏声通训定声:“狠,今用为很戾字。”而以“狠”表“戾”义则晚见。唐·柳宗元《天对》:“胡若之狠。”蒋之翘辑注:“狠,戾也。”又《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攻讦狠怒。”蒋之翘辑注:“狠,不听从也。”从“很戾”“狠戾”连用看,上各书解释是符合语言事实的。《史记·张仪列传》:“夫赵王之很戾无亲,大王之所明见。”《晋书·楚王玮传》:“汝南王亮、太保卫瓘以玮性很戾,不可大任,建议使与诸王之国。”而“狠戾”则相对晚出。《北史·苏威传》:“其性狠戾,不切世要。”唐·司空图《冯燕歌》:“谁言狠戾能恶,待我情深情不隐。”再从“骄很”“骄狠”连语义同看,“骄很”不误,无需校改。《南史·颜延之传》:“恭敬撙节,福之基也。骄很傲慢,祸之始也。”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九:“杨渥骄很恣横。”宋·欧阳修《论永宁军捉获作过兵士札子》:“盖以河北屯聚兵马虽多,自来未有威名将帅镇抚,而卒士骄狠,相习为常。”《明史·云南土司传三》:“十一年,暹答卒,长子刀更孟自立,骄狠失民心,未几亦卒。”皆可证。

5.治风痹荣卫不行,四肢疼痛,并宜服之。川乌头□两,去皮,切碎,以大豆同炒,候豆熟即不用;干蝎半两,炒。上为细末,以酽醋一中盏熬成膏,丸如绿豆大。每服七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校注:□:原书缺字。(P.274)

按:校注者在未明原书缺字处当为何字情况下,暂付阙如,是为治学严肃态度。但缺字处为川乌头方剂用量,这对使用该书的一般读者或要使用该药方的医、患者而言,至为重要,故不可不作校补。检明·朱《普济方》卷一百八十五如下文字:

川乌丸 出《圣惠方》 :川乌头二两,去皮,切碎,以大豆炒,候豆汗出即住。 干蝎半两,微炒。上为细末,以酽醋一中盏熬成膏,可丸,即丸如绿豆大。每服不拘时,以温酒下丸。

据此,我们以为,缺字处当补“二”字。

6.……《肘后》、《千金翼》有附子□□□□、雄黄二两半,大酢三升,为十五味。崔氏与《千金翼》同。校注:□□□□:原书缺字,据上下文义,当为附子的剂量。(P.278)

按:缺字处当补“二十二铢”四字。唐·孙思邈撰、宋·林亿等校正《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肘后》、《千金翼》有附子二十二铢、雄黄二两半,大酢三升,为十五味。崔氏与《千金翼》同。”是其证。

7.肥葱细切,小麦麸各三大升,沧盐二两。上三件,入水一盏,同和拌匀湿。分作二次,于铛锅内同炒极热,用重绢缝作二包,囊裹熨病人脐下,连阴部前后,两股阴间往来,不住熨之。一包将冷,更换一包。葱包既冷,再用盐水拌湿炒焦热,依前用之,至煤烂不用。校注:煤,据文义,似为“糜”。(P.307)

按:其实,“煤”是“糜”的记音俗写字,对此不必心存疑虑。在《切韵》系统中“糜”读明纽支韵,“煤”读明纽灰韵,音稍异。但到近代汉语中则均读明纽齐微韵,阳平,声韵完全一致。《字汇·米部》:“糜,烂也。”“糜”与“烂”平列为同义连语,义为“碎烂”。汉·王充《论衡·书虚》:“一子胥之身,煮汤镬之中,骨肉糜烂,成为羹俎,何能有害也。”《后汉书·寇荣传》:“登金镬,入沸汤,糜烂于炽爨之下,九死而未悔。”《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昨夜打得一只狗,煨得糜烂在这里,与公子同享。”“至煤烂不用”即至糜烂不用,指用作疗病的包药之绢及药物到碎烂程度才不再使用。

8.其风多者,为烦热,为流走,为拘急,非麻黄、薏苡、乌头荤不能散也。校注:荤:疑衍。(P.324)

按:“荤”非衍字,而是“辈”的辨认不到位的误识,又由误识致义不通而再疑为衍字。明·朱《普济方》卷一百三十二:“其风多者,为烦热,为流走,为拘急,非麻黄、薏苡、乌头辈不能散也。”是其明证。此“辈”义指同一类群之物。“非麻黄、薏苡、乌头辈不能散也”,言非麻黄、薏苡、乌头一类治疗邪风的药物就不能发散中湿之邪。

9.○第二,灸伏兔穴。令病人累趺端坐,以病人手夫掩横膝上趺下傍,与曲膝头齐上傍,侧趺际当中央是。校注:夫:原作“跌”,据《千金要方》卷7改。下同。(P.564)

按:“夫”与“跌”字形差距较大,难构成形误。其实,此“跌”非“夫”之误,而是“趺”形近之讹。下文“○第五,灸三里穴。……一云:在膝头骨节下三寸,筋骨间是,当以病人手趺度取。”当是直接的有力内证。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四库全书本《千金要方》此段文字及其下相关文字,“夫”凡十四见,而这十四个“夫”在《风科集验名方》相关对应文字中并作“趺”。在“夫”与“趺”字际关系中,“夫”有与“趺”通者,如“令病人累夫端坐”,“夫”即“趺”的借字,指脚。《集韵·虞韵》:“跗,足也。或作趺。”《经籍纂诂·虞韵》:“《费凤别碑》:‘窎若飞鹰鵕,錿若夫虓虎。’‘夫’通‘趺’。”《汉语大字典·大部》:“夫:足,脚。后作‘趺’。”[1]564明·瞿式耜《刻兵略纂闻述》:“昧爽窗前,双趺独立。”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三寸弓鞋自古无,观音大士赤双趺,不知裹足从何起,起自人间贱丈夫。”“累夫端坐”,即将双脚叠起端坐。后出的《风科集验名方》改《千金要方》“夫”为“趺”,当是本字。更有“夫”、“趺”并为“扶”借字者,如“以病人手夫(趺)掩横膝上”,及下文“凡量一夫(趺)之法,覆手并舒四指对,度四指上中节上横文过为一夫(趺)。夫(趺)有二种,有三指为一夫(趺)者。”这些“夫(趺)”的本字应为“扶”。《广韵·虞韵》:“《公羊传》云:扶寸而合。注云:侧手曰扶,案指曰寸。”《韩非子·扬权》:“故上失扶寸,下得寻常。”《礼记·投壶》:“筹,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郑玄注:“铺四指曰扶。”孔颖达疏:“四指曰扶,扶广四寸。”“以病人手夫(趺)掩横膝上”,翻成白话就是:让病人手指并拢覆按在盘腿而坐的膝上。

10.甘遂面裹,煨,大戟浆水煮去皮,剉, 威灵仙、赤芍药、干胭脂各一两,防风去芦、 白面各半两。上件除白面、胭脂另研外,并为细末,都研匀,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校注:胭:原误作“烟”,据《普济方》卷244改。下同。(P.591)

按:“烟”字不误,不烦校改。[Yanzhi]一词的书写形式,现代汉语规定“胭脂”为规范书写符号,而古代写法则多样。有作“焉支”的,如:宋·刘辰翁《虞美人·大红桃花》:“英英肯似焉支贵,漫脱红霞帔。”宋·陈起《金林檎花》诗:“半拂焉支带露香,玉环春晚试新妆。”有作“胭脂”的,如:《敦煌曲子词·柳青娘》:“故着胭脂轻轻染,淡施檀色注歌唇。”清·孙枝蔚《后冶春次阮亭韵》:“梨花独自洗胭脂,虢国夫人别样姿。”有作“燕支”的,如:宋·徐铉《稽神录·司马正彝》:“妇人云:至都,有好粉、燕支,宜以为惠。”清·王闿运《到广州与妇书》:“燕支涂颊,上连双眉。”有作“燕脂”的,如:南朝梁·萧统《美人晨妆》:“散黛随眉广,燕脂逐脸生。”唐·元稹《离思》诗之一:“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苏欲旋融。”有作“臙脂”的,如: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之一:“翠叶轻笼豆颗匀,臙脂浓抹蜡痕新。”明·张景《飞丸记·坚持雅操》:“我情愿甘劳役,思量忍命穷,拼得臙脂委落如云环。”有作“”的,如:《集韵·先韵》:“,,妇人面饰。”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梁生》:“唇樱矣,之所点也。”亦有作“烟肢”、“烟支”、“烟脂”的,如:《史记·匈奴列传》:“后有所爱阏氏”司马贞索隐引晋习凿齿《与燕王书》:“山下有红蓝,足下先知不?北方人探取其花染绯黄,挼取其上英鲜者作烟肢,妇人将用为颜色。”明·张萱《疑耀·燕脂》:“有一说,‘燕脂’作‘烟支’。唐睿宗女代国长公主,少尝作烟支,弃子于阶,后乃丛生成树。公主叹曰:‘人生能几,我初笄,尝为烟支,弃其子,今成树,荫映琐闱,人岂不老乎?’”唐·元稹《春六十韵》:“腻粉梨园白,烟脂桃径红。”明·朱《普济方》卷三百:“香烟脂散,治嵌甲侵肉不瘥。五倍子烧灰黑存性、染胭脂各等分,麝香少许。”在上引各例中,最具说服力的是《普济方》例:药方名“香烟脂散”是药名“麝香”与“染胭脂”的合缩,同一语词书写形式“烟”“胭”并见。

对于[Yanzhi]一词的本字写法即成词理据,古代有不少学者作过探索,但各呈己意,莫衷一是。宋·周紫芝《竹坡诗话》认为“殊不可晓”。 明·方以智《通雅》卷四十一论之甚详,其文云:“燕支:今作‘胭脂’,古通‘焉支’、‘阏氏’、‘燕脂’,字书因作‘’、‘脂’。《云麓漫抄》曰:‘清微子《服饰变古录》云:“燕脂,纠制以红蓝赐宫人,号桃花粉。”’崔豹云:‘燕支,叶似苏,花似蒲,出西方,土人以染,名燕支。中国亦有红蓝。’《西河旧事》云:‘失我焉支山,使我妇人无颜色。’北方有焉支山,山多红蓝,北人采其花,染绯,取其英鲜者作燕脂。故单于妻号曰‘阏氏’,音‘焉支’,字书遂作‘’。《元志》有‘鹰房臙脂人户总管’。习凿齿《与燕王书》作‘烟支’,泰之引作‘煙脂’。升庵引王予可诗作‘脂’,周紫芝《竹坡诗话》:‘不晓白乐天何以用“燕支”二字,疏矣。”[3]此提出两种意见,一是作胭脂的花草叫“燕支”,因以称饰物为“燕支”;一是用以制作饰物的花草生长于“焉支山”,因“取其英鲜者作燕脂”。持这一看法的还有宋人程大昌《演繁露》、明人张萱《疑耀》、清人吴玉搢《别雅》。但他们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是,都未论及产地“焉支”与饰物“燕脂”的字际关系。与上述看法不同的是明人李时珍,其《本草纲目·草四·燕脂》云:“。时珍曰:按伏侯《中华古今注》云:燕脂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作之。调脂饰女面,产于燕地,故名燕脂,或作。匈奴人名妻为阏氏,音同燕脂,谓其颜色可爱如燕脂也。俗作臙脂、胭支者,并谬也。”

我们认为,对于[Yanzhi]一词的成词理据,有兴趣者还可继续探讨。但今人在校勘古籍时,只要底本讲得通,就不必以参校本或今人语感改底本,也不能以古代某一说法为据改底本。方以智说“燕支,今作胭脂”,而同代人李时珍则认为字作“胭”“谬”了。《玉篇·肉部》:“胭,胭喉也。”《集韵·先韵》:“咽,《说文》:‘嗌也。’谓咽喉也。或作胭。”看来用“胭”亦为借字。其实,对“烟(脂)”,校注者若恐今人误解,径注为“同‘胭脂’”即可。

11.《风科集验名方》最早由金国北京太医赵大中奉敕编修。但因遇上“金乱”,也就是金国遭到蒙古、南宋联合进攻之时(1234),赵大中怀着书稿,逃遁于吴山。当时覃怀儒医赵子中传习赵大中之书,但却没有让该书得到运用与传播。1236年,道士赵素在荆湖间(今湖南、湖北等地)得到了该书,并把它带到了元蒙所辖的恒山(在今河北曲阳西北)。校注:覃怀:此据卷首所署,置于“儒医赵子中”之前,当属地名。结合下文提到赵素“涉于荆湖”,则可能是潭州某地,约为今湖南长沙及其周边县区。(P.675)

按:上引是本书校注者在其《校后记》“成书与作者”一节里简述有关《风科集验名方》成书与作者的文字。而这段文字的来源,即“卷首”《大元诸路覆实官安庆光华序》:“(《风科集验名方》)乃北京太医赵大中奉敕编修。值金乱,遁吴山。有覃怀赵子中传习,湮没其本。虚白处士涉荆湖间,获元本,失其序引,岁丙申,挟策归明。”虽然,在“卷首”中,校注者对此段文字未出注,但《校后记》及其下注则似有误,故此一并讨论。

首先要说的是,将“金乱”解为“也就是金国遭到蒙古、南宋联合进攻之时(1234)”,是错误的。金国于1234年遭蒙古和南宋联合进攻而灭亡,若金太医赵大中确因此变故而逃亡吴山,按史书记事通例应用“金亡”,而非“金乱”。我们以为,“金乱”应指发生于1213年的金国将领胡沙虎杀金帝完颜永济的金国内部的兵乱。《孝经·孝治章》:“祸乱不作。”邢昺疏引皇侃云:“臣下反逆为乱也。”《礼记·表记》:“而不可使为乱。”郑玄注:“乱,谓违废事君之礼也。”《左传·文公七年》:“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周礼·春官·大宗伯》:“以恤礼哀寇乱。”郑玄注:“兵作于内为乱。”《金史·卫绍王本纪》:“辛卯,胡沙虎矫诏以诛反者,招福海执而杀之,夺其兵。……癸巳,逼上出宫,以素车载至故邸。……黄门出,胡沙虎卒取‘宣命之宝’,伪除其党丑奴为德州防御使、乌古论夺剌顺天军节度使、提控宿直将军徒单金寿永定军节度使,及其余党凡数十人,皆迁官。遂使宦者李思中害上于邸。”胡沙虎此次弑杀金国皇帝完颜永济的逆乱,致使金国元气大伤而不得不于1214年迁都汴梁。太医赵大中盖在此次兵乱中,无以存身而怀着书稿,逃遁于吴山。如不这样解释,“金乱”之“乱”,就与“乱”义不合。

其次,将“覃怀”推想为“潭州某地,约为今湖南长沙及其周边县区”,亦未安。在“乃北京太医赵大中奉敕编修,值金乱,遁吴山。有覃怀赵子中传习,湮没其本”中,“北京”、“覃怀”都是对历史上地名的称谓。这里所说的“北京”,乃沿唐人之“北京”。《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北京:唐以太原府为北京,后改北都,五代后唐为西京,寻复为北京,即今山西太原县。”[4]183弄清楚“北京”所指,也易明白赵大中为何遇金乱“遁吴山”了。《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吴山:山西安邑县东南三十二里,跨夏县、平陆县界。”[4]370“遁吴山”也就是回到了自己的原籍“北京”。至于“覃怀”的称名就更古了。《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覃怀:《书·禹贡》:‘覃怀底绩。’孔传:‘覃怀,近河地名。’《疏》:‘《地理志》河内郡有怀县,在河之北。盖覃怀二字共一地。’蔡沈书传:‘覃怀,地名,《地志》河内郡有怀县,今怀州也。曾氏曰:“覃怀,平地也。”当在孟津之东,太行之西。涞水出乎其西,淇水出乎其东。’金履祥《尚书注》:‘覃,大也。怀,地名。太行为河北脊,其山脊诸州皆山险,至太行山尽头始平广,田皆腴美,俗谓小江南,古所谓覃怀也。即今怀州。’王鸣盛《尚书后案》:‘今怀县古城,在河南武陟县西,即覃怀也。’”[4]942纪念版《辞源》“覃怀”条亦从此说[5]3110。皆是“覃怀”具体所在之力证。惜校注者未检己有成说的工具书而失之确。

参考文献:

[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武汉:崇文书局,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2]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方以智.通雅[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780.

[4]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5]辞源修订组.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责任编校:汪长林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16)01-0039-05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6.01.009

作者简介:刘敬林,男,河南镇平人,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黄静,女,安徽黄山人,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晓贤,女,河南洛阳人,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YY103)。

*收稿日期:2014-10-22

网络出版时间:2016-03-09 13:49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60309.1349.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