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转换与意义再生
——基于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的田野考察

2016-03-18 12:11赵凌
歌海 2016年2期
关键词:布依族意义价值

●赵凌



价值转换与意义再生
——基于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的田野考察

●赵凌

[摘要]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周覃镇布依族民间广泛流行铜鼓刷把舞。通过对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的实地考察,在研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论述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的表演形式、道具、使用场合等特点,揭示出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产生的价值转换以及随之伴生的意义。

[关键词]布依族;铜鼓刷把舞;价值;意义

*本文系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水族铜鼓音乐文化及其现代价值研究”(项目批准号:15YJA760059)阶段性研究成果;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14年校级项目“水族铜鼓音乐文化研究”(项目编号:qnsy201406)阶段性研究成果。

周覃镇隶属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周覃镇居民主要为布依族,其地名是布依族两大姓氏周姓和覃姓组合而成。周覃镇布依族民间广泛流行刷把舞,现今刷把舞的名称经过研究者的一再表述而有所变化,官方与学者常将之称为铜鼓刷把舞,本文也采用铜鼓刷把舞这个名称。目前关于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的有关记载和研究成果有,1991年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卷》,书中用民间故事记述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的起源,其中附有布依族铜鼓刷把舞的节奏谱和基本舞蹈动作。论文类有谢传红的《三都县周覃镇新合村铜鼓刷把舞调查报告》以及《女性在布依族铜鼓乐中的角色定位与价值——以新合村弄说组布依族女子铜鼓乐为例》,论文梳理了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的文献资料并对目前活态流传的铜鼓刷把舞节奏谱进行记述与分析,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肯定女性在布依族铜鼓刷把舞保护与传承中的价值。

本文以实地考察中的口述资料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论述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的表演形式、道具、使用场合。通过对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传统时空特点与现代时空特点的比较,揭示出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产生的价值转换以及随之伴生的意义。

一、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的田野考察背景

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的具体起源年代无法考证,文献以及民间流传的铜鼓刷把舞起源与布依族丧葬习俗关系密切①谢传红:《三都县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调查报告》,载《歌海》2013年第3期,第30-31页。。传统的布依族铜鼓刷把舞演奏形式为铜鼓一面(部分布依族老人回忆中也说存在使用两面或四面铜鼓的情况),木板一块,用于互相对击的竹竿若干。竹竿互相对击的节奏跟随铜鼓的节奏进行,铜鼓击打鼓面的同时竹竿垂直撞击木板。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的演奏形式基本延续至今,唯一区别在于演奏中不再使用木板,改由竹竿直接撞击地面。

就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的演奏形式来看,在文献资料中可以寻找到一些相关的资料佐证铜鼓刷把舞的悠久历史。如壮族的“舂米舞”或“扁担舞”,“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刳而为槽,一槽两边排约十杵,男女间之,以舂谷粮,敲磕槽舷,皆有偏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浏亮也”。②转引自彭兆荣等著:《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5页。“妇女每用木板以代其法,以一长方坚硬木板,两端垫以长凳,两旁排列妇女二三,手持扁担上下对击,或和以锣鼓逼拍轰冬,高下疾徐自成声调。”③转引自彭兆荣等著:《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5页。再如土家族“毛古斯”的表演形式,《隋书·地理志》载:“荆州诸郡,多杂蛮左……当葬之夕,女婿或三数十人,集会于宗长之宅者,芒心接篱,名曰‘茅绥’。各执竹竿,长一丈许,上三四尺犹带枝叶。其行伍前却,皆有节奏,歌吟叫呼,亦有章曲……”①转引自彭兆荣等著:《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从上述文献资料显示的内容与布依族铜鼓刷把舞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布依族铜鼓刷把舞与壮族的“舂米舞”或“扁担舞”的表演形式相似,与土家族的“毛古斯”表演形式和道具、使用场合相似。通过对比,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最初使用于丧葬仪式的场合、铜鼓刷把舞的表演形式、道具等方面的信息透露出铜鼓刷把舞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同时也可以佐证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有着长久的流传历史。

二、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的价值转换

(一)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表演的传统时空特点与价值

结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卷》记载“敬纠砻”(即布依族铜鼓刷把舞)的起源以及周覃镇覃银芝收集整理的铜鼓刷把舞起源两则故事来看,铜鼓刷把舞最初是在布依族村寨中有老人去世的场合使用,属于丧葬仪式中的重要活动。笔者于2014年5月参加周覃镇拉近村布依族传统节日四月八的活动中,村中寨老周锡君讲述关于布依族四月八节日的来历中也提到铜鼓刷把舞最初在丧葬仪式中使用。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的节奏型具有象征意义,内容涉及与一年十二个月份相关联的劳动类型,有翻土、采棉花、薅田、织布等,几乎囊括了布依族人一年四季的劳作内容。

传统的布依族铜鼓刷把舞在举办丧葬仪式的主家屋前坪地表演。铜鼓本身所具备的重器、祭器的属性,铜鼓刷把舞鼓点节奏型的象征意义,铜鼓刷把舞在丧葬仪式场合表演等要素构成了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表演的传统时空特点。传统时空背景下的布依族铜鼓刷把舞蕴含的价值特点有:1.铜鼓在西南各少数民族人民心中具有神圣的地位,铜鼓平时珍藏于鼓主家或是寨主家,不准随便乱动,有重大事情发生才把铜鼓请出来。在布依族人看来,铜鼓所具备的权力、财富的象征意义具有告慰祖先灵魂的功能。2.铜鼓刷把舞的演奏形式与土家族的扁担舞极为相似,从布依族铜鼓刷把舞的节奏型表现翻土、采棉花等劳动事项中可以看出这种舞蹈都是在劳动中产生,与劳动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认为,铜鼓刷把舞节奏型是对布依族人一生从事的劳作进行完整的叙述。3.布依族的铜鼓最早是用于丧葬、祭祖,而刷把舞又是对布依族人所从事的劳动事项的模拟,二者均以纪念人为对象,这种共性具备使二者结合在一起的契机。因此,布依族铜鼓刷把舞在传统时空背景下的价值就是祭祀祖先,纪念已故亡人对族群繁衍以及物质生产方面所做的贡献。

(二)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表演的现代时空特点与价值

据周覃镇覃银芝等人回忆,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曾经于大跃进时期在生产空隙之余作为娱乐活动进行过表演。20世纪90年代开始,覃银芝老师开始在幼儿园教授布依族铜鼓刷把舞,自此布依族铜鼓刷把舞屡次被搬上舞台进行表演。与此同时周覃镇政府部门也不失时机的对外推广铜鼓刷把舞,并将之作为周覃镇布依族最具民俗特点的项目进行扶植和培育。自此以后,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成为了政府迎接上级领导的保留节目,成为了展示周覃镇布依族民族特色文化的窗口。不过,与布依族铜鼓刷把舞呈现出的盎然生机相反的是,部分复杂的铜鼓刷把舞鼓点很少得到使用以至于慢慢消失。

近年来,铜鼓刷把舞又成为了布依族四月八、布依族小年、六月六等节日里常演常新的节目。布依族中小学生们按照学校传授的鼓点节奏与舞蹈队形集体起舞,没有学生知道铜鼓刷把舞鼓点节奏型的象征意义。2014年,覃银芝老师受三院村委托排练铜鼓刷把舞,节目中利用队形变换摆出2014这四个数字的形状。为配合队形变换与行进路线,覃银芝老师在节目编排中只保留了铜鼓刷把舞中最基本的节奏型以适应表演队伍的变化,并增加了两个八分音符的节奏型以适应队伍的变化。

现代时空背景下的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已经成为了当地民俗中标志性的民俗事项。民俗节日以及一切展示周覃镇布依族文化的场合成为其展演的新场合。在现代时空背景下的布依族铜鼓刷把舞的价值特点有:1.铜鼓的神性功能逐渐淡化,而铜鼓作为乐器的娱乐功能受到大众的肯定。2.丧葬仪式已不再是铜鼓刷把舞上演的唯一时空,铜鼓刷把舞的演奏时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现代时空背景下的铜鼓

刷把舞在祭祀祖先的功能之外又承载着展示布依族特色文化以及娱乐等功能。3.铜鼓刷把舞中的复杂鼓点慢慢消失,与之伴随的文化内涵也不为族内人所知。同时另外一部分鼓点随之得到强化,其文化内涵以模糊的碎片形式保存在艺人记忆中,同时产生了新的节奏型以适应表演的需要。

三、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价值转换的意义

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从传统时空条件下的价值特点转变到现代时空条件下的价值特点的同时也伴随着新意义的诞生。

有学者认为许多地方的民间仪式表演实际上已经演变为一种政府行为与地方文化之间的共谋,传统文化已经被重新开发成为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有效资源。民间的诸多庙会与节庆已经基本上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幌子下年复一年堂而皇之地叙述着民间的历史记忆与创造。而此时的民间仪式远非昔日的面貌,政府利用的是民间的文化资源以达到政府的经济目的,所谓“招商引资”,而民间则运用政府的行为达到民族—国家对地方文化的认同,至少是默认。①刘晓春:《民间文化视野中的文化批评》,载《文化研究》2001年第2期。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品种也处于相似的生存境地。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从丧葬仪式活动中的一种表演事项摇身一变成为布依族对外展示民族特色文化的窗口,铜鼓所具备的象征意义、铜鼓刷把舞的祭祀意义以及铜鼓刷把舞鼓点节奏对于人们劳作的模仿意义全部随之潜藏于幕后,附加于铜鼓刷把舞祭祀祖先的观念以及象征意义逐渐淡化。在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布依族铜鼓刷把舞已从传统时空规则中解脱出来,既彰显了娱乐意义又完成了自身作为布依族标志性文化的洗礼,铜鼓刷把舞的展演情景、功能、角色都发生了变化。

四、结语

贵州省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的表演形式与壮族的“舂米舞”“扁担舞”以及土家族“毛古斯”的表演形式相似,从侧面反映出布依族铜鼓刷把舞悠久的历史。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在传统时空以及现代时空条件下具备不同的价值特点,伴随铜鼓刷把舞价值转换的同时产生了布依族铜鼓刷把舞本身并不具备的新的意义。周覃镇布依族铜鼓刷把舞在变迁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转换与意义再生的特点正是当下诸多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现实处境的真实写照。

作者简介:赵凌,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猜你喜欢
布依族意义价值
关于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论述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贵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为例
生之意义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布依族古村落平寨
诗里有你
基于GIS的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