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玉巧,王 红,陈延华
(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新闻传媒·
移动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荣玉巧,王 红,陈延华
(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移动媒体在对传统文化形成冲击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要走进移动媒体语境,对传统文化作出新的“阐释”,同时借助移动媒体的强大表现力,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化。要利用微信公众号和订阅号等自媒体平台定时推送相关内容,以激发公众传承传统文化的兴趣。要利用移动新媒体技术共享传统文化相关资源,重视专家学者的作用,鼓励参与者进行探讨和沟通。要以移动媒体正能量引导传统文化重塑创新,加强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引导和监管。
移动媒体;传统文化;现代化
当前,数字传播的趋势越来越向移动化网络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正在通过手机上网[1]。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将文化传播活动推上了新高度,这给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近两年,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趋势日益加快,手机正在成为主要的互联网接入工具。手机的便携性和4G网络的普及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浏览阅读,将感兴趣的微内容即时分享给朋友和家人,使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或社交活动,因而逐步改变了人们的交流、娱乐特别是阅读等习惯。随着4G网络的强势推广,这类改变将更加普遍和深刻。
移动互联时代获取信息越来越便利,上网查询成为公众解决问题的首要选择方式。公众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意识减退,传统的阅读习惯、表达习惯、思维习惯在移动媒体的冲击下被逐渐消解,快餐文化日益流行。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随心所欲地浏览,随时随地地进行简短表达。而且移动互联技术源于西方国家,其发展极易受到其文化特别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和约束,导致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侵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移动互联时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适宜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文化观念。中国历来重视人本情怀,尊崇务实践履、知行合一的积极人生态度,倡导以礼节情、自我修持的生活观念。这些值得正视、富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因子,显然有助于抵制现代实利主义对人性的扭曲,矫正工具理性的偏执[2]。此外,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其追求一种道德化、诗意化的人生境界,有着积极的精神气象,而这在当今世界显得弥足珍贵。中国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很有必要从传统文化这株老树上汲取精华。而传统文化想要重新成为现代社会基本价值的一部分,在实现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形式上,不仅需要学术研究和探讨,还需要从学术研究走向大众生活,让传统文化变成大众自觉的生活方式,成为指导人们生活的规范。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能落到实处。移动媒体的便捷性、即时性、互动性特点也是将传统文化推向大众的重要媒介。所以移动媒体在冲击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
移动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和信息的二元关系,让人成为信息的一部分。这使移动媒体在具备“信息共享”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娱乐交友”的功能,这会增加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另外,各种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订阅号的“热点推送”功能,使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具时效性,“及时评论”功能使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具互动性。大众的审美理念已经向数字化转变,借助移动媒体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移动媒体的即时性和便携性衍生出了移动中的阅读。阅读向“内容碎片化”“功能社会化”“形式多媒体化”的趋势转型。[3]为了少占用时间,公众偏爱少而精的阅读内容,而且求新求异的心态很强烈,所以我们需要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层本质,走进移动媒体语境,对传统文化作出新的“阐释”,赋予其现代表达形式。要将传统文化的文本形式多样化和生动化,采用通俗而不庸俗的言语形式,灵活地将方言俗语、诗词歌赋、心灵鸡汤、网络语言以及网络段子等各种文学表达形式糅合起来。
传统文化要想进入大众视野,除了对传统文化文本做出新阐释,还必须借助移动媒体的强大表现力。要用图片、音乐、动画等形式表现和丰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创造出有趣、实用、能够供人娱乐、引人思考、使其产生共鸣的视听内容。好的视听内容会提高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公众转发的兴趣,激起公众参与互动的热情。而公众参与制造的范围越广、内容越多,越能让传统文化带有附着力,附着上了公众个性的内容源会进一步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播力。
移动媒体资源的可视化和可拓展性,为丰富大众的传统文化体验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传统文化的媒体资源嵌入大量的传统绘画、传统书法、传统音乐的视频、音频和拓展性文本素材,尤其是高清的书法绘画名家名作,能够帮助大众更好地欣赏作品细节,丰富对作品的认识和感知,增强对传统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移动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也要避免移动媒体形式大于内容的毛病。我们必须避免将移动媒体技术与传统文化做简单的堆砌,而要做到在利用移动互联技术进行传统文化创新时,拒绝盲目地标新立异,以认真的态度进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借移动媒体之翼,使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完美地结合,使人们对传统文化有审美上的了解和接受,解决大众心理上对传统文化的疏离,使两者相辅相成。
移动新媒体使公众随时随地能够接受和传播信息,所以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融入到公众所偏好的各种APP和手机服务中,运用各种移动媒体平台将传统文化渗透给大众,在循序渐进与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公众日常化学习的习惯,将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移动互联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自媒体的发展,比如新浪微博、微信等。这些自媒体给予公众更多的信息交流的空间。在这个空间,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改变了人们以往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面前接受信息的被动性。传播方式的改变深刻影响了公众的意识。我们必须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利用微信公众号和订阅号定时推送相关内容,引起公众传播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公众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
在移动媒体技术为传统文化提供新的表现形式的同时,传统文化也对移动媒体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把中华优秀文化的数据和资料,通过移动互联网让大家共享,并且让这种共享成为一种常态。要不断开放新的共享渠道,不断增加新的共享内容,同时吸引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各文化机构和学校应下力气研发适合大众学习的传统文化电子教材或读物。文化教育机构、图书出版机构、学术机构和公益组织等可以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基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平台。
除了共享传统文化相关资源,移动互联时代还应提供参与者共同探讨和沟通的空间。有思想的碰撞,才能产生新的思路和方向,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新的动力和契机,增强对移动互联时代碎片时间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多种移动媒介针对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展开辩论,形成校园网、微博、微信、人人网、社区、企业网站的热点话题,放在各单位网站的文化专栏,从而使人们间接了解传统文化。
传播传统文化要重视专家学者的作用。霍夫兰提出“可信性效果”的概念,一般来说,可信性越高的信源,说服效果越大;可信性越低,说服效果越小[4]。名人和专家作为业界知名度较高的传播者,容易树立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政府应鼓励专家学者利用自媒体平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将高校教师在移动媒体上传播传统文化的作品作为其研究成果纳入评价体制,在评职称晋级时可以使用。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时代,也是充斥着杂乱零碎信息的时代。移动互联时代传播的自由化,导致很多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内容充斥其中。一些网站APP和微信公众账号,利用公众猎奇心理,冠以醒目、新奇的标题和图片,传播负能量信息。一些号称传播传统文化的微信公众号和订阅号推送的内容良莠不齐,其中一些文章是以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兜售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因信息过载造成移动网络上的内容鱼龙混杂,商业性和媚俗性出现,使得权威逐渐被消融,传统文化被解构,主流文化的话语权逐渐失声,乃至缺位。其实,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参差不齐,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与选择。但大部分移动媒体用户面对如此海量的信息,以追求消遣娱乐和感官消费刺激为目的,忽略了辨别和思考,只是习惯性地接受和传播信息。所以我们要以移动媒体正能量引导传统文化现代化,重视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引导和监管。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大爆炸并不代表着集体的无意识狂欢。服务提供商和监管部门应该合力控制,使传播规则得到规范,使手机媒体环境得以净化。尤其要发挥政府的监管权力,完善文化过滤机制,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即时发布有公信力的信息,抵制那些失实的报道、虚假的新闻、低俗的炒作、恶意的攻击,同时鼓励“谣言粉碎机”这样的网络平台利用公众的力量还原事情真相与细节,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环境。
政府对于传统文化传播在监管的同时还要进行引导,要收集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和偏好,然后针对大众的需求和偏好,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解决大众心理上对传统文化的疏离,引导大众积极学习传统文化,参与传统文化创新。对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或项目政府应给予经济上或政策上的支持,激励手机媒体运营商和服务商制造出有传统文化底蕴的产品,参与传承传统文化的项目,将具有正能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移动媒体将全民变为传播者的同时,也产生了传播“非专业化”现象。移动媒体传播的很多传统文化内容是对传统文化的误读,政府应采取措施促使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提高素质。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 1月)[DB/OL].http://cnnic.cn/gywm/xwzx/ rdxw/2015/201601/W020160122639198410766.pdf2016-03.
[2]何志钧.光大传统文化的生命力[N].人民日报,2012-05-15,(024).
[3]钟雄.社会化阅读:阅读的未来[N].中国新闻出板报,2011-05-16,(06).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02.
〔责任编辑:卫宇坤〕
G112
A
1002-2341(2016)03-0108-03
2016-04-08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国梦’视阈下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E032
荣玉巧(1979-),女,河北邢台人,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和传统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