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萍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5)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刘丽萍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5)
21世纪,网络的迅猛发展和使用网络的频率越来越高,一方面给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作者从大学生存在着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出发,在大学生加强自律、国家道德和法律的完善等方面阐述了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对策与举措。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对策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类的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网络。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青春又富有活力,最容易接受新东西,并能够快速融入到新型的网络社会。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等方面产生不良的影响。有些大学生还出现了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价值观、道德观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虚拟网络社会的冲击,所以在新的网络社会环境中,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成为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难题。
网络道德是与现行的社会道德并列的道德体系,只不过它是调整人类在特定的网络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是人们在虚拟社会环境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所以大学生自觉遵守一定的网络道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约束和规范他们的网络行为。
(一)网络言语失范
大学生使用QQ和微信的频率较高,部分大学生在交友的过程中言语粗俗,不堪入耳。
有的大学生不顾网络的道德规范,任意散布虚假谣言和信息,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一定的社会恐慌,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在网上发泄自己,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更有甚者利用QQ空间挑起恶俗的语言暴力等,给整个社会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这些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也反映出一部分大学生自私、不健康的心态。
(二)学术腐败
当前,高校学子剽窃别人的成果时有发生,尤其是毕业论文的抄袭之风愈演愈烈。随着大学生的手机普及,很多大学生成了“低头族”,无论是上课还是在宿舍或者其他场所,绝大多数的时间玩手机,导致学业荒废,不思进取。部分大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论文,利用网络的优势来敷衍。他们不去收集各种文献资料,而是习惯于去网上搜索所需要的论文,然后把别人的文章东拼西凑变成自己的学术成果。还有一部分学习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帮别人代考和代写论文,并收取昂贵的费用。以上的这些行为反映出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一方面源于网络的随意性、隐蔽性;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网络道德意识,不仅违背了最基本的学术道德修养,也违背了诚信道德。
(三)涉及网络色情和欺诈
有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迷恋网络游戏,放纵自己。有部分大学生思想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还在网络上故意传播电脑病毒、色情、暴力等庸俗内容;行为上发表一些不良信息言论,肆意诋毁甚至谩骂他人等;经济上实施网络诈骗、盗取别人帐号,窃取他人网络财富等。这些失范行为均以反社会的面目出现,折射出一部分大学生自私心理和破坏心理。有些大学生是无意接触色情信息,出于好奇或其他心理去探究其内容,结果色情垃圾无不侵蚀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有些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盗取别人的游戏帐号并在同学之间传播,并恶意传播电脑病毒。有些大学生利用微信向熟人推销产品,发展下线,与以往的传销如出一辙。由此可见,网络道德的缺失将导致部分大学生道德认识模糊、道德情感淡漠、道德行为失范。近年来,很多骗子利用大学生思想单纯,网络技术的不成熟,在网上实施诈骗活动。大量的网络借贷公司以高校学生作为借贷对象,打着“为大学生提供低利息资金”等幌子,在高校学生内部发展“内线”推广业务,放贷方便快捷,发展很快,并利用学生信息从事非法活动。有些学生组织、引诱、骗取同学参与网络借贷,给高校师生安全和校园稳定造成极大危害。据媒体报道,外省个别高校已经出现大学生参与网络借贷自杀的事件。
(一)制定并实施网络道德和法律规范
由于网络的隐蔽性、虚拟性,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制定新的网络道德和法律规范对网民有一定的约束,通过制定网络道德和法规,使网民明白哪些网络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是被禁止的,一旦网民违反这些规范和法律,将会得到相应的处置。早期,我国曾经颁布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又相继出台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规定》等。这些网络法律的制定某种程度上为互联网的良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我们也明显地看到,我国在网络方面制定的法律还不健全,不完善。不仅要健全网络法律法规,还要完善网络监督体制,严厉打击网络犯罪活动。所以我们应该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现有的网络道德和法律的经验基础上,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针对网民,制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法律相互兼容、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网络道德和法律规范。
(二)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
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是网络道德教育的最终落脚点。虽然网络道德教育也可以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来调节,但自律比他律更重要。只有当大学生内心深处有依照网络道德规范行事的自觉性,才能够真正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所以网络道德自律实质是一种道德责任感的培养。由于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说到底还是道德责任感的培养,由于网络环境的多元性、自主性、开放性,给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带来很大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在不同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冲突与碰撞,如果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自我修养的能力,道德之间的冲突和碰撞能够增强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从而选择正确的网络行为。这种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校内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首先,可以利用团日活动来模拟各种社会存在的道德情景,让大学生主动参与虚拟的道德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和能力;其次,网络道德的自律教育与传统的思政教育相结合。高校可以利用传统的德育阵地,如演讲、辩论、座谈会、网络创业大赛、模拟道德法庭等方式,引导大学生以批判的态度审视各种网络道德现象,把传统的道德规范与自身的网络行为相结合,变成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构建的过程;再次,可以在德育课程中增加“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等相关内容。
(三)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净化网络环境
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优势,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健康的使用网络,调适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一条重要途径。
首先,加强德育工作网站建设,建设一些有吸引力、符合自己校园文化特色德育网站,将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扩展到网络上。比如建立网上“两课”教学基地、网上党校、团校等,增强网络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其次,加强校园网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利用校园网设置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德育网页,积极利用校园网,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道德活动等。让正确的道德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位参与者。各高校应利用自身独特的网络文化,真正占领校园网这块阵地;最后,高校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加强网络的监督与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对网上信息实施监控,阻止不良信息在校园网上传播,及时删除不健康的内容。此外,高校应成立专门的网络管理机构,使校内的网络连接接受信息海关的过滤筛选;对计算机系统的使用情况全盘跟踪、控制;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与高校的评先评优挂钩,不良的道德行为要及时批评教育,严重者根据校规校纪进行处分,并记录学生档案。积极引导不道德行为,大学生受“污染”的概率大大降低,杜绝不良网站的接触,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对治理和调节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也是非常有效的。
总之,我希望从社会、学校、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形成合力,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修养,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1]李卫东.网络道德教育论略.
[2]叶湘红,曾长秋.自我教育:高校网络德育新思路[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7).
[3]朱晓红.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34-137.
[4]任祥.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分析与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04(1):30-32.
[5]张机,龚正球.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调适[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32-134.
In the 21st centur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nd more frequently use of it,it provides a lot of convenie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learning and life.But Internet also brings many problems.The author analyzes moral anomi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on the Internet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 students' self-discipline and perfection of national morality and laws.
college student;network morality;anomie;countermeasure
G641
A
2096-000X(2016)20-0226-02
刘丽萍(1979-),女,讲师,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