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图书馆未来发展新趋势

2016-03-18 11:09王东波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用户

王东波

基于“互联网+”的图书馆未来发展新趋势

王东波

“互联网+”已被列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强国战略,它也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揭示“互联网+”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影响,展望了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高度互联网化、人工智能化、情境计算和场景服务、流量为王、高附加值的有偿服务、大联盟、大融合、绿色发展,提出了图书馆服务的新模式:O2O服务、智慧服务、移动APP服务、基于大数据的知识服务。参考文献18。

互联网+ 图书馆 发展新趋势 服务新模式

1 “互联网+”的科学内涵

“互联网+”这一概念,最早于2012年11月由易观国际董事长于扬先生提出[1]。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事业获得迅猛发展。目前,“互联网+”已被列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强国战略。

那么,什么是“互联网+”?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解释到:“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与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2]。也可以说,“互联网+”是“创新2.0”背景下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它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能够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激活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3]。

而“互联网+”后面加的是什么?答案是行业,其中+代表的是互相连接,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XX行业=互联网XX行业”。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叠加融合,而是创造了一个新的业态,实现的是1+1>2的效果。

2 “互联网+”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影响

2.1理念的影响

“互联网+”是一种信息能源,是未来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核心支撑,或将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事关国家当前和未来发展。“互联网+”代表着未来全新社会形态的变化趋势,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影响深远。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各行各业不管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都将借“互联网+”的东风,自觉实现与互联网的对接,借“互联网+”这一平台实现产能、效益、管理、服务的升级和转型。

“互联网+”理念即“互联网+”的思想、观念、概念与法则,它是对“互联网+”的本质或特征做出的整体性诠释。“互联网+”理念的核心是倡导变革、创新、融合、智能、互联、产业升级、行业转型和形成新领域、培育新产业、创造新业态,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手段,以创新发展为驱动,实现各行业的跨界融合,实现万物互联和行业的优化新生,从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先生认为,“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与深度融合的过程,其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要通过“互联网+”大力推动模式创新、新应用拓展、新技术突破、新服务创造和新资源开发,推进中国产业智能化升级,打造万亿级信息经济的核心产业,建设感知互联的智慧社会[4]。其实,“互联网+”理念的内涵十分丰富,对“互联网+”重要性的认识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理念。

“互联网+”理念对图书馆的存在形态、管理形式和服务模式等产生的影响是必然的、全面的、深远的、决定性的。面对“互联网+”理念,图书馆首先要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去适应整个社会“互联网+”化的大环境,研究“互联网+”下图书馆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快与“互联网+”的对接融合,对图书馆进行革命性的改造,形成新型的管理和服务。第二,要以“互联网+”的理念,以更加开放的思维迎接变化,推进图书馆各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把图书馆事业做大做强。第三,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不是对传统图书馆的简单替代,也没有改变图书馆的本质,它的意义是帮助图书馆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体验,改变用户与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现象,实现图书馆的转型升级。第四,图书馆必须加强对“互联网+”知识的学习和相关技术的掌控,做好本行业在“互联网+”下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大力发展自己的“互联网+”事业。

2.2颠覆作用

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应具备互联网思维,整个社会都与互联网相关,所有的传统行业都将被互联网化,“互联网+”的技术、商业模式、组织方法将成为各个行业的标准配置。“互联网+”将颠覆传统行业,改变行业的内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营销方式等,确立行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人性化等新特性。

“互联网+”对图书馆的颠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改变其外部环境。未来,图书馆所处的外部环境将“互联网+”化,图书馆被“互联网+”所包围,图书馆不可能独善其身;“互联网+”将推动“去中心化”的模式,用户对图书馆的依赖度将会降低;用户将来普遍关心的是如何获取所需资源,而并不太关注是哪些机构或部门收藏了这些资源,资源出在何处,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的主体地位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希望实现“需求即获取”,而不是中断自己的工作、科研或学习过程去图书馆获取所需的资料,人们与传统图书馆将“渐行渐远”。第二,改变图书馆工作流程、服务链,改变信息化服务的特征,将涌现出更多的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和创新理念。第三,改变知识存储、组合和再生的方式,改变知识管理、揭示、评价的规则和约束,改变知识挖掘、发现、揭示的途径,改变知识出版、发布的平台,改变知识评价的体系。第四,实现知识服务模式的进一步转型与突破,尤其是在集成海量数字资源、依赖灵活分析计算、嵌入个性化创新过程、支撑知识发现与情报计算[5]等方面。第五,通过“互联网+”主动对接用户、对接市场,不断探索跨界、跨行业合作,获取更多的优质资源;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流下,按创新思维的要求和方式去拓展和创新发展空间。

2.3支撑作用

“互联网+”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互联网+”大环境的支撑。社会各行各业的高度“互联网+”化,必然提升用户对图书馆“互联网+”的认可度,培育稳定的“互联网+”用户群,加快图书馆的“互联网+”化进程,有效带动图书馆的“互联网+”发展。第二,“互联网+”设施设备的支撑。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统计,在“互联网+”热潮下,2015年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88亿,手机网民6.2亿,网站423万家,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6]。未来五年,国家将深化社会“互联网+”建设,全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有望突破两万亿元大关,包括高速宽带、4G网络、IPv6网络、云计算中心在内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是重要目标[7]。与此同时,我国软件业在“十三五”期间将呈现大整合、大发展、全开放、强关联、大生态的趋势,重点改变传统的软件设施、架构框架、业务模式和服务模型,加快移动端开发,运用开源技术,并强调高度的可扩展性和可配置性。这将为图书馆“互联网+”提供所需的网络平台、大数据平台、物联网平台、云计算平台、云服务和各类软件,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提高网络速度,降低网络资费,从根本上解除制约图书馆“互联网+”发展的瓶颈。第三,“互联网+”技术的支撑。国家工信部表示,到2018年,高性能计算、海量存储系统、网络通信设备、安全防护产品、智能终端、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和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要取得重大突破,推进智能语言和新型人机交互、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决策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8]。这些技术的发展及其电子产品等都将是图书馆“互联网+”建设的必备条件,将为图书馆“互联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3 基于“互联网+”的图书馆未来发展新趋势

3.1“互联网+”新思维统领事业发展

“互联网+”思维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互联网思维”。图书馆人的“互联网+”思维,应更加强调“民主、开放、参与”,强调“安全、合作、多边、透明”,呼吁突破传统、摒弃封闭、破除守旧、激发创新。“互联网+”思维将为图书馆的变革和服务创新提供新的思想支撑和前进动力,只有从“互联网+”思维的视角出发,才能与“互联网+”社会的发展同步,也只有在“互联网+”思维的统领下,图书馆事业才能取得跨跃式发展。未来,我们对“互联网+”的理解和认识要转变到以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为核心要素的新互联网时代,要充分认识到智慧互联网对工作模式和生活环境的影响,要重新认识具有全新思维方式、行为特征和全新体验的用户,重新认识他们的信息需求,重新确立与他们的关系,重新构建全新的服务体系,重新塑造“互联网+”下的服务渠道和服务能力。更要认识到“互联网+”是一场海啸式的技术大爆发,是历经30多年积累的技术革命,是一场可能会给人们带来经济大爆发的“海啸”[9]。

3.2发展新趋势

3.2.1高度互联网化

第一,接受图书馆互联网服务的网络用户数量将呈倍数增长,网络用户成为图书馆的首要服务对象。第二,互联网化是图书馆发展的最重要进程,图书馆的业务将向互联网化转变,从馆藏资源的结构、类型,资源的管理、加工,到资源的推送、服务,乃至更深层的学科服务、知识服务等都要借助于网络平台实现转变,不同层次的服务流程也要按照互联网的要求而各自优化发展路径。第三,实现图书馆互联网服务业务的全面布局:一是依托图书馆传统优势和固定的用户资源开展互联网业务;二是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综合性网络服务平台,满足用户的多样化服务需求;三是优化图书馆与用户的网络互动机制;四是实现互联网资源、互联网管理和互联网服务的协同发展;五是所有服务都要以互联网为依托,实现图书馆功能与互联网功能的有机结合,实现图书馆服务的网络化,且注重高效与互动,进而推动图书馆所有业务基于互联网的新发展。

3.2.2人工智能化

未来,社会将处于“无处不连”与“无时不连”的时代,海量、碎片化、去中心化、类型多样的互联网信息和数据要求搜索的智能化。据腾讯科技报道,谷歌、Facebook以及很多其他科技公司已经致力于人工智能的发展,目前唯一限制他们进度的则只有科技的天花板,在未来30年,计算机几乎可以胜任人类的所有工作[10]。在“互联网+”环境中,图书馆也必将会利用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如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计算机感知、计算机神经网络、语音识别与合成等)解决管理和服务中的诸如业务流程动态监控、资源利用和设施、设备维护等问题,以便能更好地提高效率、大幅降低管理和维护成本、提高用户满意度。此外,利用人工智能引擎,各种请求的可行性、资源的可用性和安全性以及潜在的冲突等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予以解决,利于管理者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或改变工作计划。

智慧社会的发展速度将十分惊人。据英国市场研究机构Juniper Research预测,到2020年每10户美国家庭中就有1户拥有机器人[11]。智能行为机器化后,馆员通过网络可以远距离遥控指挥智能机器人或利用程序控制智能机器人去完成需要做的工作,而不受距离、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智能机器人作为馆员的助手,更能营造出智能化环境,使到馆读者亲身体验到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感受智能图书馆服务。图书馆也可大力建设物联网,放宽用户使用图书馆的权限,享受互联、先进的数字化生态系统和全新的智能化体验。在图书馆内,不管是视频终端、流媒体播放器、网络终端,还是空调设备、打印复制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都无需亲自走到这些设备跟前去操控和管理它们。比如,对预约使用的设备或系统,可通过蓝牙,并利用智能手机中下载的配套App,直接予以提前操控。当然,图书馆在“互联网+”环境下一定要能支持用户的可穿戴物联设备,满足读者的需求,真正实现图书馆服务的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3.2.3情境计算和场景服务

未来图书馆的互联网搜索绝非仅简单地提供资料,而是基于情境计算的内容推荐。情境计算是通过整合来自移动设备上的不同数据,如图片、声音、位置等,将用户的工作、生活、爱好、需求等都变成可追踪的比特流,然后根据特定的情境向用户推送特定的信息。雅虎总裁梅耶认为,“情境计算基于用户所处的位置、所做的事情,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推送给用户正确的信息”[12]。用情境来推送信息、满足需求,是图书馆未来服务的一种方式,是一种高层次的服务,需要图书馆积极关注、跟踪、研究和实践。

从某种意义上讲,“互联网+”时代是场景的时代,人们的需求都由场景而定,场景取代了信息入口(上网的入口),互联网的争夺战已从“信息入口之争发展到了场景之争”。场景之所以比入口重要,是因为“互联网+”下的移动互联网更容易走进和方便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用户在利用图书馆设施、设备、资源、服务的过程中会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场景,如“一张椅子、一本书”是读书的场景,“一间电子阅览室、一排电脑”是上网的场景,“一位读者、一台多媒体触摸屏”是检索的场景。每个场景不但形成入口,产生流量,而且会要求图书馆提供相关的服务,即场景服务。图书馆开展场景服务是为了帮助用户获取一种与所需服务间的连接能力,图书馆也可借助场景应用来实现图书馆、服务与用户三者在特定场景下的智能连接。开展场景服务,需要图书馆开发一种系统平台,或借用诸如“百度直达号”等手段,迅速建立起图书馆与用户间的连接,完成用户对图书馆的功能体验和服务享受。图书馆也可通过搭建无线网络,通过用户关注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实现对用户的互动和场景式服务。

3.2.4流量为王

易观智库2016年1月发布了“2015年12月移动APP排行榜TOP500”,微信、QQ、百度仍然位列前三甲[13],而普通手机APP鲜进前十。究其原因,移动互联网流量入口和客户数量是关键。为了争夺流量入口,百度、阿里、腾讯等大公司间竞争激烈。据观察,只要能满足广大用户的某一方面需求,都有可能形成一个新流量入口。互联网时代,流量入口将会更多、更分散,像PC时代百度独大的局面不会再现。为此,图书馆要勇抓机遇,迎接挑战,以特色服务或独家产品吸引用户,积极抢占移动互联网主要流量入口。此外,图书馆要动用一切手段,想尽一切办法,积极争取潜在用户群,争取用户第一接触点的掌控权,力争站在移动互联网价值链的前端。

3.2.5高附加值的有偿服务

随着图书馆的改制、政府拨款的不足和事业发展的需要,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必须重视对免费理念的重新把握和定位。不改变传统思维,不未雨绸缪,互联网社会的图书馆将与时代背道而驰,也终将被时代无情抛弃。在“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要处理好收费与免费的关系,在基础服务项目免费提供的同时,着力于高附加值项目和深层次服务的有偿开展。在市场经济和网络环境下,用户能否接受部分服务项目的收费,关键在于图书馆能否开发出用户认可的服务产品。图书馆要科学地整合文献资源,探索完善的服务方式,增强服务功能,使人们可以利用新媒体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的服务[14]。

3.2.6大联盟、大融合

第一,图书馆单打独斗没有未来,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社会,只有组建真正的区域性、行业性、全国性的大联盟组织,才能形成资源优势、信息优势、品牌优势和服务优势,才能避免同行间的重复建设和不正当竞争。第二,与其它相关媒体、公司结成战略同盟或合作伙伴,把服务嵌入到或连接于它们的服务平台,如有线电视系统、手机服务系统,实现强大的用户体验功能,丰富相关的文化、艺术和娱乐体验。第三,联盟各成员要在资源、管理、服务、信息共享、用户共享、在线预约服务、线下连锁服务体验等领域展开合作。要从根本上解决国内图书馆与用户间存在的信息提供与信息需求断层现象,真正实现用户需求网络提供或异地供给服务的模式,就必须打造区域性、行业性或全国性的“互联网+”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图书馆的大联盟、大融合。

3.2.7绿色发展

图书馆的绿色发展主要指绿色图书馆的建设。绿色图书馆,也称为生态图书馆、低碳图书馆或环境友好型图书馆,它是未来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图书馆属于大量消耗能源的公共机构,因此,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对降低成本有着重大的意义[15]。在国家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成为社会重要议程的背景下,图书馆的建设必须融入“绿色理念”。绿色图书馆建设主要体现在馆舍建筑及室内布局的节能环保、馆员环境意识、绿色管理、绿色业务流程和节省开支、降低成本等方面,未来要特别强调提供绿色服务,在馆内支持环保、可持续发展和知识生态系统建设等。绿色图书馆建设应有大的视野,不能仅局限于目前的建筑结构和室内布局,要尝试把图书馆事业的所有方面都纳入到可持续发展中,以可持续性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平等、自由、免费、无障碍与低碳的信息服务,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担负起社会和环境责任[16]。

3.3服务新模式

3.3.1O2O服务

O2O(Online To Offline)服务,即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线上服务是指用户在功能强大的综合性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上接受专业服务,线下服务是指用户到实体馆接受现场服务。提供O2O服务,对图书馆来讲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必然选择,它既可吸引用户,提高和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又可方便用户,实时解决用户的问题或满足信息需求,优化用户的亲身体验,享受图书馆的特色服务。

具体的服务模式是,用户在综合性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上提出所需信息的申请,在线的任何一位信息服务员都可为此提出解决办法或解决方案,用户与谁取得了联系,谁就成为该用户的信息解决专员,为用户提供专业服务。一般性的基础服务是免费的,深层次的特殊服务是收费的,用户需要向指定账户支付费用。如办理科技查新、成果鉴定、咨询报告、跟踪服务、馆际互借或文献传递等付费业务,需要在微信中进入一站式信息服务软件,或单独在手机下载该软件。

此外,为做好线下服务,必须加强实体分馆或设施的建设,增加其数量,完善其布局,优化其环境,加大设备投入,丰富馆藏资源,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图书馆的O2O服务,需要处理有偿与无偿服务的问题,需要解决与第三方的支付合作问题。全国性或区域性的O2O服务最好由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型图书馆牵头成立全国性或区域性的O2O服务联盟,设立O2O服务秘书处,具体负责O2O服务方案的实施、O2O服务平台的构建、O2O服务工作的协调和O2O服务的未来发展规划等。

3.3.2智慧服务

智慧服务是未来图书馆的主要服务方式之一,是智慧图书馆的四大要素(智慧系统、智能设施、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之一。智慧服务需要借助感知、互联、数字化等技术,以最新的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RFID和智能信息过滤等作为重要技术支撑,注重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信息技术特征。智慧服务构建于感知化、互联化和智能化的基础之上,具有更加人性化的理念,充分改变用户和图书馆的交互方式,提高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未来,新一代的深度感知、高速传输、海量存储和智能处理等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更为智慧服务的推出提供了可能。从长远来看,它将实现人、物、信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上的互联互通,实现海量信息在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上的聚合、优化与推送,并催生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的服务模式,强占信息服务的制高点。

3.3.3移动APP服务

未来图书馆的移动端服务主要依靠各式各样的APP来实现,APP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移动服务的水平。为此,图书馆首先要重点开发最优的APP系统软件和平台,处理好影响APP应用的跨平台性、图书馆合作性、资源集成性、功能完善性和服务利用性[17]五大要素,完全支持用户和读者利用APP接入互联网的模式,并提供足够多的相关服务项目和内容。第二,要解决跨平台性差、应用单一、适应性差、合作性差、资源量少的问题,全面实现在线全文阅读、文献传递、馆际互借和网络资源搜索、获取等功能,实现它的通用性、开放性、集成性。第三,更多地接入共享云服务的区域和行业,满足用户的全时空、全时段、全方位需求,保证用户的满足率、满意度。第四,可通过设置个人空间与图书馆的系统对接,实现用户个人信息管理、图书馆基本服务信息获取、馆藏资源检索、与馆员互动交流等。

3.3.4基于大数据的知识服务

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是解决用户问题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过程,克服传统文献服务或知识服务的缺陷,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便于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提供更具人性化、针对性、有效性的专业服务。

为保证基于大数据的知识服务的有效开展,图书馆首先需要建设开放的大数据知识服务生态系统,搭建良好的大数据储存平台、大数据采集平台、大数据组织平台、知识发现和用户体验平台,需要重视数据分析,特别是对书刊借阅或预约数据、电子资源使用状况数据、科技查新数据、文献传递数据等的分析,从大量数据中得出有规律性的、潜在的结论,帮助图书馆确定知识服务的重点和方向。其次,对用户的科研创新过程进行分析和预测,为用户提供数据访问、保存和咨询服务,积极介入用户的科研活动,制定科学数据服务完整方案。第三,要积极面向社会企、事业和机关单位开展数据服务,准确了解它们的服务需要,通过信息的产—供—销的联动关系去挖掘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情,以便通过信息服务内容和手段帮助它们积极应对未知的危机与挑战。为现代制造业、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的壮大、新产业增长点的打造、创新环境的创造、产业智能化的支撑等环节提供有针对性的、嵌入式的、协作化的知识服务[18]。

1武琪.于扬:“互联网+”的缔造者[EB/OL].[2016-01-14].http://tech.hexun.com/2015-09-14/179079140.html.

2王君超.“互联网+”与“互联网-”[N].光明日报,2015-11-15(08).

3互联网+[EB/OL].[2016-01-28].http:// baike.baidu.com/link?url.

4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6).

5张晓林.颠覆数字图书馆的大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5).

6鲁炜.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EB/OL].[2016-01-28].http://news. xinhuanet.com/info/2016-01/28/c_135054024. htm.

7互联网十三五规划将出信基建设或达2万亿[EB/OL].[2016-02-03].http://finance.17ok. com/news/4/2015/0807/2478360.html.

8工信部推“互联网+”行动计划网络基础设施或率先受益[EB/OL].[2015-12-15].http:// finance.ifeng.com/a/20151215/14123893_0.shtml.

9曹和平.“互联网+”是一场海啸式的技术革命[EB/OL].[2016-01-03].http://www.71. cn/2016/0103/858206.shtml.

10李路.美教授:机器人未来30年或将失业率推高至50%[EB/OL].[2016-02-15].http://tech.qq.com/a/20160215/032634.htm.

11杨安逸.研究:到2020年十分之一美国家庭将拥有机器人[EB/OL].[2015-12-27]. http://ews.xinhuanet.com/tech/2015-12/27/ c_128570707.htm.

12移动互联网三大趋势:平板消亡、APP当道、情境计算[EB/OL].[2016-02-08].http://www. admin5.com/article/201405 08/544667.shtml.

13易观智库:2015年12月移动App排行榜TOP 500[EB/OL].[2016-01-13].http:// www.cyzone.cn/a/20160113/288390.html.

14冯国权.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服务变革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5(2).

15劳斯·乌尔里希·维尔纳.绿色图书馆——论图书馆的可持续性发展[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4(4).

16王玮,等.绿色图书馆研究与实践进展[J].图书与情报,2015(2).

17田丹.我国移动图书馆APP应用现状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5(5).

18张兴旺,李晨晖.当图书馆遇上“互联网+”[J].图书与情报,2015(4).

(王东波 研究馆员 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

New Trends of Library Future Development Based on“Internet+”

Wang Dongbo

“Internet+”has become a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a strategy of reinvigorating the country,which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the library.On the basis of revealing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Interne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Internet+”on the future library,prospects new trends of library development: high degree of Internet,artificial intelligence,context computing and scene service,traffic being king,paid services with high added value,large league,great fusion,green development,and puts forward new service modes of the library:O2O service,intelligence service,mobile APP service and knowledge service based on big data.18 refs.

Internet+;Library;New Development Trend;New Service Mode

2016-02-29

猜你喜欢
互联网+图书馆用户
图书馆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