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贝式话题结构:V了也就V了

2016-03-18 09:09李洁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拷贝构式副词

李洁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拷贝式话题结构:V了也就V了

李洁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V了也就V了”是一个拷贝式话题结构,拷贝成分“V了”既是话题也是焦点。“V了也就V了”属于“X就X”格式中的下位类型,基本语义仍然是“认同、容忍”,但会表现为不同的事理立场。结构的构式义与词汇义会相互制约。“V了也就V了”是一个主观化很强的构式,在不同的语境下表达不同的主观情感。

“V了也就V了”;拷贝式话题结构;构式义;构式压制;语用

一、以往的研究

“V了也就V了”是一个含有时体标记的拷贝式话题结构。以往研究对“V就V”格式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针对“V了也就V了”结构的研究并不多。

何融提到汉语中动词复说不同于动词重叠的标志,就是复说的两个动词中间一般要用虚词间入,例如“他吓也吓坏了”。间介的虚词除极少数是虚化了的副词或连词外,一般只用空灵到只表示语气的虚词。何融在分析复说式类型时,间介的虚词只提到“也”“是”“只”三个。[1]陈建明在《现代汉语句型论》里分析“动词复说式(即前后两个动词相同)的一主多谓句”时,提到其中前后两个相同的动词用“也就”关联的结构式“V1—也就—V2”。[2]286-288郭文静[3]、胡艳[4]在分析“X就X”格式时,对“V了也就V了”结构有所提及,但未深入探讨。

庄琪在硕士论文中对“V(了)也就V了”这一构式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庄文从构式义和构式体义两个方面分析了构式的语义特点,对构式内的变量和不变量、构式的语用功能进行了探讨,并把此构式与相关构式“V了就V了”、“V都V了”“V也V了”做了对比。[5]我们认为庄文中的一些观点还有待于完善,有必要对“V了也就V了”结构再做进一步的研究。

二、构式的语义分析

(一)格式的基本语义

陈建民认为此“V了也就V了”有两个含义:1.表示假设,带有反悔和埋怨的语气。多用于未然。2.表示推论。多用于已然,含有“既然这样,那就算了”的意思。表示容忍和默认。[2]287庄琪对“V了也就V了”的构式义概括为:说话人承认客观事实与主观预期发生偏离形成的负预期值而表现出的主观让步。[5]15

陈建民分析的是“V了也就V了”结构内部表达的逻辑语义;庄琪意在表明“V了也就V了”构式义不同于“X就X”,其实“主观让步”依然还是“认同、容忍”义。

我们认为,构式“V了也就V了”应该属于“V就V”构式的下位类型,其核心语义仍然表示“认同、容忍”。因为构式内部有语气副词“也”,构式的语气相对委婉,没有“V就V”那样的“决断容忍”的强硬语气;谓词后面时体成分“了”,使“V了也就V了”构式表达的焦点在于事实结果而不是动作本身。具体的构式义可以概括为:事实结果与期望值偏离而引发言者的某种主观情绪。“事实结果”可能是既成事实结果,也可能是假设的虚拟事实结果。

(二)事理立场义

构式“V了也就V了”基本语义是“认同、容忍”,但是在具体语境使用中,这种“认同、容忍”表现为不同的事理立场,可以为言者的“认同”,也可以为对立方的“认同”。

1.言者的认同、容忍

(1)你甭这么说。好,这事我可以帮你问问。不过咱们可得说好,你知道了也就知道了,千万不能传出去,万一让刘黑七知道了……”(当代电视电影文艺乔家大院)

(2)大约七八年前,李玉玲突然决定外出乞讨。临走前他向李玉海道别:“我出去要点钱给你看病,不要找我,我游到哪儿是哪儿。”“我都这么大年龄了,死了也就死了。”(《月汇万元乞讨者追踪:帮哥哥治病供孙子上学》2014-09-20人民网)

上面两个例句中构式“V了也就V了”的使用都表达对事件结果的认同和接受(往往是被动的认同和接受),尽管事实结果与心理期望值有偏离。例(1)中的“你知道了”和例(2)中的“死了”都不是心理期望发生的结果,但这个结果都没有让言者一方利益受损,所以都被认可或接受。此时,构式后可加语气词“吧”,表达言者对结果无奈接受的情绪。

2.对立方的“认同、接受”

(3)一些考生对测试中出现的错误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习题做完了也就完了,或似懂非懂地将其放过,以致留下许多知识盲点或死角。(当代网络语料)

(4)与此同时,曾用“开胸验肺”这种近乎壮烈的方式进行维权的张海超,也在经历着“后开胸验肺”的苦境。他告诉记者,“尘肺”病人能引起关注是偶然的,更多的“尘肺”病人死了也就死了,没有人知道。曾获得的职业病赔偿已经花去大半,剩下的钱也支撑不了几年。(《“开胸验肺”张海超:妻已离子将散?》2015-05-20人民网)

例(3)(4)中的“做完了也就做完了”“死了也就死了”表达的“认同、容忍”义不是言者一方,而是对立方。例(3)中的“似懂非懂地将其放过”,例(4)中的“没人知道”都不是言者的期望,事件结果与期望值发生了偏离,从而对事件结果表示不赞同。言者不赞同的主要是对“V了”这一事件的处理方式和结果。有着“不应该‘做完了就做完了’”“不应该‘死了就死了’”的意思。是言者对对方的“认同、容忍”的不赞成。

构式的基本语义是“认同、容忍”,在具体语境中言者对事实的结果表现为“接受”和“反对”的对立情绪,这是因为事理立场的不同造成的。

三、构式义与词汇义的相互制约

Goldberg指出构式义与进入该构式的词汇义应该是互动的。虽然构式具有独立的意义,但语法分析既是自上而下也是自下而上的,构式的意义和内部动词的意义以重要的方式互相影响。[6]23王寅更加形象地说明:词汇与构式间的关系,又如液体和容器间的关系,当我们把液体装在某一特定形状的容器中间时,液体就被“压制”成了瓶子的形状。当我们把词汇“装入”特定的构式之中时,词语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构式整体的影响。[7]

(一)词汇义对构式义的影响

1.动态助词“了”

动词后面的“了”是动态助词,表示“完成”的语法意义。而“动作的完成”往往会造成一定的结果,这个结果与言者的主观期望值之间的关系,便构成了构式义。

从搜集到的语料来看,事实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其一,事实结果不值得计较和在意。

(5)她一个烂女人死了也就死了,你爸养你这么大可不容易。(陈忠实《白鹿原》)

(6)她说年过到头上了,却忘了买一包味精。那人又说味精不是肉,少了也就少了。母亲说,我孩娃回来过年,怎能没了味精呢。(当代报刊作家文摘1993)

例句中的“死了也就死了”“少了也就少了”表达的是“不是什么大事,不值得追究和计较”的意思。

其二,事实结果未导致预想的效果。

(7)蔡觉新说:“过去总是给他们压岁钱,孩子们花了也就花了,还是送张生肖存单更有纪念价值,还能从小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当代报刊新华社2004年1月份新闻报道)

(8)与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电视中暴力和拥抱的镜头看了不少,可看过了也就看过了,我们并没有坏到哪里去。而现实生活中类似电视里的情节还少..(当代报刊人民日报1998年人民日报)

预期中“V了”的结果会导致某种效果的发生,但是事实是并未导致预想的结果。在例句(7)中的人物看来“把压岁钱花了”的价值不及“送张生肖存单”。例(8)中的“看过了也就看过了”表达出“电视中暴力和拥抱的镜头”都没有导致预想的后果。

其三,事实结果应该引起重视。

(9)附近居民表示,一些器材安装很长时间了,一直没见有人维修,坏了也就坏了,没人再去管它。(《海口街头公共健身器材破损3部门表示管不着》2011-07-07人民网)

(10)违法违规?显然不是。依我看,很重要的原因是,绝大多数责任人用了也就用了,并未因挪用而付出任何代价,甚至还可能捞到好处。(当代报刊人民日报2000年人民日报)

在言者看来,例(9)中“坏了”应该维修,而不是“没人再去管它”,例(10)中“用了”应该“有代价”,而不是“没有代价,甚至还可能捞到好处”。事实结果是严重的,应该引起重视。

2.“也”与“就”

马真认为现代汉语中的“也”的基本用法是表示“类同”,[8]毕永峨把“也”的用法概括为“对称性并列”、“程度性包容”和“评价性婉转”。[9]郝永华发现在汉语中存在大量“也”强调某种不同的情况,他认为这是在礼貌原则制约下形成的语言现象。[10]张小峰认为句中的“也”具有“对比”的功能。[11]吕叔湘[12]524、马真[8]287指出“也”有表达委婉语气的作用。陈鸿瑶认为“也”在句中是焦点敏感算子。[13]郭文静[3]14认为在“就”的前面加“也”起到了对既成事实的容忍让步和被动认可,如“听了也就听了”。胡艳指出副词“也”在“批了也就批了”“馊了也就馊了”句中起到了舒缓语气,淡化事情的重要性的作用。[4]13褚一鸣提出“也”在高频的判断语境中获得“认同”“主观”“强调”的语义特征。[14]

我们认为构式“V了也就V了”的“也”是语气副词,主要表达委婉语气,语用上是焦点标记。正因为有副词“也”的存在,“V了也就V了”相比于“V了就V了”,其被动认可义有所加强,突出了对事实结果的无奈。

(11)a.拿了就拿了,没拿就没拿,你为什么说清楚呢?(自拟)

b.拿了也就拿了,我们也没有办法。(自拟)

在对事实进行强调时,往往用“V了就V了”构式,如例(11a)使用的肯定否定句对举的方式,来表达强调的功能,此时一般不添加副词“也”,因为副词“也”会削弱句子的强硬语气;例(11b)语气副词“也”的添加,强调事实结果无法改变,表达不得不无奈接受的主观情感。

李宗江提出“靠近、挨近、接近”是“就”的本义,[15]许娟认为,最早出现的副词“就”是表示两个动作、行为或事件的“前后相承”。[16]吕叔湘[13]282在《八百词》中提出在“A就A”格式中,“就”的语义是“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吴春相、田洁[17]认为“A就A”中的“就”只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庄琪认为在“V了也就V了”中,“就”作为关联副词,起到关联和修饰的作用,具有“较快衔接义”且起到限制的作用,具有排他性。[5]10

我们认为构式“V了也就V了”中的“就”是副词,起着承接和限制的作用,在语用上有突出后面的“V了”焦点成分的功能。在某种情况下,构式“V了就V了”中的“就”可以省略,不影响语义的表达,但是“V了也就V了”中的“就”不可缺省,否则语义会发生改变。

(12)事后,王某因为违反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规定,所以给予他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但是对于他十余年所吃的“空响”,却“根据单位具体情况”,并没有给予扣除。也就是说,处分虽然处分了,但“空饷”吃了也就吃了。(《官员家穷就吃空饷,那百姓家穷怎么办?》2014-06-04人民网)

(13)接下来,便来到了眉山彭山,不用说你也知道了,活了八百岁的彭祖故乡!来沾一沾仙气!吃了也吃了、玩也玩了,最后来到蒲江能干吗?肯定是买一大堆猕猴桃和雀舌带回家,补一补维生素,强身健体。(《成都三绕简蒲段有望年内通车品羊肉汤看彭祖一小时搞定》2016-07-19人民网)

例(12)、(13)中的“吃了也就吃了”与“吃了也吃了”不可以互换,语义表达有较大的差异。例(12)表达的是无奈地接受,而例(13)表达的是预期的事情都已经完成。

(二)构式对内部动词的制约

Goldberg认为构式可强制内部词汇产生新的相关意义[6]26,这是构式压制现象。“V了也就V了”表达的是事实结果与期望值有偏离而引发某种主观情绪。那么,构式中“V了”就要有一定的结果。所以,这就要求构式内的动词一定是具有[+致果或致态]的语义特征。

动词中的情态助词(如:应该、必须、要、会、能、愿意等),判断动词(是),联系动词(如好像、像)等,因为不能致果或致态,就不可以进入该构式。

(14)那方伤了一位,镖行伤了两人,两相比较,大师兄那方不为吃亏,是了也就是了。(14清小说三侠剑)

在北大语料库的古代汉语语料中查到“是了也就是了”一例,句中“是”并非判断动词,而是代词“如此、这样”的意思。

因为动词后面有时态助词“了”,受汉语双音节词化的影响,构式的动词多为单音节动词。双音节的动词结构同样也要具备[+致果或致态]的语义特征。

(15)分手也就分手了,没什么好说的。(百度贴吧)

⋆(16)吃饭了也就吃饭了。

(17)四奶奶拍手道:“吃饭就吃饭,明知道我们七小姐不会跳舞,上跳舞场去干坐着,算什么?不是我说不是我说,这就要怪三哥了,他也是外面跑跑的人,听见姓范的吩咐汽车夫上舞场去,也不拦一声!”(张爱玲《倾城之恋》)

“分手”和“吃饭”都是动宾式结构,但例(16)是不合理的句子。原因就在于“分手”可以导致某种结果发生,而“吃饭”仅仅是一个动作行为,不能致果。例(17)之所以合理,是因为“吃饭就吃饭”强调动作行为的执行,并不关心事实的结果。

四、语用特点和功能

(一)语用特点

1.话题和焦点的同一性

李讷和Thompson的“主语-话题”类型学把汉语看作是话题优先型语言的典型代表。[18][19]徐烈炯、陈丹青提出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话题结构:拷贝式话题结构,这种结构的话题跟句子中的主语、宾语甚至谓语动词完全同形或部分同形,同形的成分之间语义也是同一的。[20]

“V了也就V了”也应该是拷贝式话题结构。第一个“V了”是话题,后面一个“V了”是焦点,话题和焦点的重复,导致强调义的产生。

(18)儿子李文闹感到爹的做法有些好笑,说:“爹,一个穷要饭的后代,弄死也就弄死了,看把你吓的!”(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

(19)罗伯特的同事张小姐说,包里有两部手机,1000元现金,还有住证和护照,“手机丢也就丢了,但他丢了护照非常着急,恳请那位出租车司机能还给我们。”(转引自庄琪2014硕士论文)

例(18)(19)中第一个动词结构“弄死”“丢”后面的动态助词“了”省略掉了,但并没有影响句子的语义。动词后面时体标记的消失,正是谓词性成分话题化的表现。

2.语言的经济性

构式“V了也就V了”实际是一个紧缩句,是由小句紧缩而成,体现了语句的简明性。构式内部含有“假设让步”、“因果推理”两种逻辑语义。

(20)许多地县级干部还不一定能办得到。因此,对于这种话,你听了也就听了,不必全当真。但今天,她的举止,证明她的确得到了内部消息。(当代报刊作家文摘1996苍天在上)

(21)我田某人一辈子不爱钱。黑娃抢下我的钱分给各位乡亲,分了也就分了,我不要了。只要大家明白我的心就行了。(陈忠实《白鹿原》)

例(20)中的“听了也就听了”内部前后成分之间包含“假设让步”义,是“如果你听了,也就听了”的意思。例(21)中的“分了也就分了”内部是“因果推理”义,表示“既然分了,也就分了”的推论义。

构式“V了也就V了”结构的简明,体现了语用上的语言经济原则。结构虽然短小,但包含着较大的信息量。

3.语体色彩的口语化

构式“V了也就V了”北大语料库古代汉语语料中仅找到一例,可见它是在现代汉语才出现的一个构式。从搜集的语料统计来看,“V了也就V了”是一个口语色彩比较浓厚的构式,多用于会话场合,一般出现在对话体,或内心独白、自问自答的非正式的叙事体中。因为构式的主观性很强,所以在口语交际中使用频率比较高。构式内的成分比较简单,交际双方的共知信息省略也不会影响交际。这都是与口语体相适应的表现。

(二)语用功能

1.主观情感的表达

“V了也就V了”是一个有着强烈主观化情感的构式,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着不同的主观情绪。

其一,后悔或埋怨。

(22)我刚才就应该赶紧走,其实走了也就走了,现在走不成了。(自拟)

(23)你刚才怎么不走?走了也就走了。(自拟)

例(22)表示后悔,例(23)是埋怨的情绪。这种情绪的表达一般都用于未然体。语境常为:在过去时间应该做这件事情,但没去做,现在又没有机会去做了。

其二,无奈。

(24)不过,茂才今日还是要劝一劝东家,北方各处和南方四省的票号开了也就开了,但是接下来要和各省督抚衙门做生意,又是做朝廷的生意,东家,我看你还是算了。(当代电视电影文艺乔家大院)

(25)正如他们习惯于遗忘了那些人一样。他们都说,穷山僻壤的,忘了也就忘了吧。该忘。不忘,咱们也感觉不到的。莫如被忘了。也省得咱们记着了。(梁晓声《表弟》)

例(24)中“北方各处和南方四省的票号开了”不是言者所期望的,但是已成事实,只能被动无奈接受。例(25)中“忘了”不是主观的期望,是无奈之举,语气词“吧”的使用,更加重了无奈情绪的表达。

其三,不满。

(26)但种种“快意恩仇”的血色模糊中,往往又蹦出了相似台词:“老子打的就是你”、“被打活该”、“打得好”,等等。似乎在打人者眼里,拳头就像那感应出鞘的龙泉剑,该出手时就出手,打得理直气壮,打得天经地义,打了也就打了。(《干部发威打农民就怕打人打出了“文化”》2010-08-01人民网)

例(26)言者认为“打了也就打了”这一事实结果是不应该的,情感上显然是不满的,气愤的。

其四,无所谓或不在乎。

(27)娘娘点点头:“好啊,不愧是半仙之体啊!死了也就死了吧,太缺心眼了这个!”(当代相声小品郭德纲相声集)

(28)凉粉不卫生,“戒”了也就“戒”了,倒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可市场的伪劣产品却不单单只是凉粉有。(当代报刊市场报市场报1994年)

例(27)(28)中“死了”“戒了”在言者看来都不是大事情,表达着无所谓或不在乎的情绪。这种情况下,构式的末尾常常带语气词“吧”。

2.语篇的衔接

构式“V了也就V了”的独立性比较差,一般不可以独立使用,要出现在有前行句或后续句的语境中。语用上,有着语篇衔接的功能。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承接前行句,做进一步的阐释,可以为转折承接也可以为顺应承接。

(29)不过他今天排队排到七点十五,把单位的班车给误了。不过今天误了也就误了,办公室处长老关今天到部里听会,副处长老何到外地出差去了。(刘震云《一地鸡毛》)

(30)殿元、本家兄弟孙毛旦很高兴,说:“这下把李家的威风给治了!治了也就治了,把他捆起来了,也没见把咱的鸡巴给揪下来!”(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

(31)“建设不需要农民自己出钱,加上农民不清楚该项目到底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自然不是很在意,东西坏了也就坏了。”(《山东莒南大旱700万水利工程成摆设》2014-08-06人民网)

例句(29)(30)中前行句中出现的“误了”“治了”与下文使用的构式内的“误了”“治了”相互照应,形成承接。例(29)构式与前行句间是转折性的承接,(30)顺应上句进行补充说明,是顺应性的承接。

例(31)中前行句与构式之间是顺应承接,存在“原因—结果”这样的语义关系。因为“农民不在意”,所以“坏了也就坏了”。

其二,引出下文。后续句是进一步的说明或引出相反的情况。

(32)如此而已,也爱过,也算被爱过,剩下的像一碗无味的剩茶,泼了也就泼了,无非是一样的寂寞,再没有冲动,还有点冲动,也像尽义务。(高行健《灵山》)

(33)平日这么踹刘跃进,刘跃进不敢对光头崔哥这样的人计较,踹了也就踹了;现在包、包里的钱和欠条,统统无望了,刘跃进就失去了理智。(刘震云《我叫刘跃进》)

(34)那个小伙真不错,当时那么多人,我也不知道是谁撞的,他走了也就走了。但他偏偏没走,还主动承认是他撞的。”说完这句话时,老人抿了抿嘴,竖起大拇指。(《八旬老人上公交被撞倒小伙没离开老人不追究》2013-07-16人民网)

例(32)中的后续句是对“泼了也就泼了”进一步的叙述和说明。例(33)(34)的后续句表述的情况是与构式表达的情况不一样,甚至是相反的。这时候,后续句前常常有标志词“可是”、“但是”等。

五、结语

刘丹青曾指出同一性(拷贝式)话题结构在汉藏语系中很普遍,同一性话题通常由名、动、形等实词充当,通常名词无指称成分,谓词无时体标记。[21]“V了也就V了”内含时体成分,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拷贝式话题结构。在口语中时体标记的省略现象,是构式内拷贝成分具备话题性的表现。构式属于“X就X”的下位构式,基本语义也是“认同、容忍”义。具体的构式义表示“事实结果与期望值有偏离而引发某种主观情绪。”构式内的词汇义对构式义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构式对内部词汇也有压制,动词要求一定具备[+致果或致态]这样的语义特征。

构式“V了也就V了”实际是由小句压缩而成,表现了语言的经济性;构式内的话题与焦点为同一成分的拷贝形式;构式的口语色彩浓厚。构式表达强烈的主观情感,具体表示为后悔、无奈、不满和无所谓;在语篇衔接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前行句,做进一步的阐述,有转折性的承接和顺应性承接;引出下文,后续句做进一步的说明或为相反的情况。

[1]何融.汉语动词复说发的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1958(2):137-163.

[2]陈建民.现代汉语句型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6.

[3]郭文静.“X就X”的多角度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硕士论文,2009.

[4]胡艳.现代汉语“X就X”小句之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5]庄琪.“V(了)也就V了”构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6][美]Adele E.Goldberg.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M].吴海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王寅.构式压制、词汇压制和惯性压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2):5-9.

[8]马真.说“也”[J].中国语文,1982(4):283-287.

[9]毕永峨.“也”在三个话语平面上的体现:多义性或抽象性[A]//戴浩一,薛凤生.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79-94.

[10]郝永华.强调的“异”的“也”字句[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69-72.

[11]张小峰.先秦汉语语气词“也”的语用功能分析[J].古汉语研究,2008(1):36-40.

[12]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3]陈鸿瑶.现代汉语副词“也”的功能与认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14]褚一鸣.“也”类同作用的获得与语用占位[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60-166.

[15]李宗江.“即、便、就”的历时关系[J].语文研究,1997(1):25-30.

[16]许娟.副词“就”的语法化历程及其语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17]吴春相,田洁.回声拷贝式的“慨允”义和修辞动因[J].修辞学习,2009(3):9-16.

[18]Li,Charles&Sandra Thompson.Subject and topic:a new typolopgy of language[A].In Charles Li(李讷) (ed.)Subjectand Topic[M],New York:Academ ic Press,1976:457-489.

[19]Li,Charles&Sandra Thompson.Mandarin Chinese:A Funtional Reference Grammar[M].Berkeley: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1981.

[20]刘丹青,徐烈炯.普通话与上海话中的拷贝式话题结构[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85-103.

[21]徐烈炯,刘丹青.话题的结构与功能(增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23.

The Copying Topic Structure:V Le Yejiu V Le

LIJie
(SchoolofHumanities,Shaoxing University,Shaoxing,Zhejiang3120000,China)

V Le Yejiu V Le(V了也就V了)is a copying topic structure inmodern Chinese,V Le(了)is the topic of the sentence,and is the focus too.V Le Yejiu V Le(V了也就V了)belongs to the structure X Jiu X(X就X),it’smeaning isacceptanceand tolerance,butcan express two oppositeevaluative stance.Themeaning of structure and themeaning of thewords influence and controleach other.V Le Yejiu V Le(V了也就V了)isa strongly subjective sentence,and itcan expressdifferent fleeing underdifferentcontexts.

V Le Yejiu V Le(V了也就V了);Copying Topic Structure;Meaning of Structure;Constitutive Repression;Pragmatics

H 05

A

2096-0239(2016)06-0001-07

(责编:叶莉责校:明茂修)

2016-06-18

李洁(1976-),女,山东乐陵人,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及对外汉语教学。

猜你喜欢
拷贝构式副词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唐氏综合征是因为“拷贝”走样了
文化拷贝应该如何“拷”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要多X有多X”的构式分析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副词和副词词组
基于硬盘还原卡的数据传送技术在高校网络机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