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怀珍
文/东莞市轻工业学校
中职技能竞赛“网络综合布线”项目有效性训练的探讨
陈怀珍
文/东莞市轻工业学校
在“普中有高考,中职有大赛”的大环境下,中职技能大赛受到各校高度重视,大赛成绩也成为衡量学校质量好坏的参考标准。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作为信息技术技能大赛的一个项目正逐步得到推广和重视。笔者把一个训练队从名落孙山带到初见成效,在屡败屡战中不断摸索训练方法和规律,提出有效性训练策略,希冀能给后来者提供一些借鉴,少走弯路。
自2009年首次参加广东省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技能大赛以来,我校在该项目的各次比赛中参赛成绩不断提高,稳中有升,并在近两年连续获得东莞市第一名,并连续两年获得省二等奖的好成绩,离参加国赛只有一步之遥。作为项目的主教练,回想这些年来的训练历程,有太多的感慨和成长经历,从最初的用自制木板做实验到现在拥有独立的综合布线实训室,从最初的无头苍蝇到现在的胸有成竹,从最初的名落孙山到崭露头角。成绩的取得,与我们开展的有效性训练有关,下面就谈谈我们的经验。
我们常听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技能大赛辅导老师却说:“好的学生是成功的一半。”确实,参赛学生的筛选和培养非常重要,由于技能大赛的内容多、难度大、覆盖面广,这首先就要求参赛选手在“才”方面出类拔萃,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具体到综合布线项目,最开始是学生能快速接受教师的传授,快速理解一些专业术语。竞赛过程中能正确快速地阅读和理解试题的意思,明确出题者的意图,项目设计时如何做得更加完美,如何读懂FLUKE参数,如何快速完成好视频监控配置等。
其次,训练过程是一个枯燥无味、繁琐重复的过程,教师辅导的时间有限,更多时候靠的是学生的自觉,自觉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自觉完成教师布置的训练任务,自觉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因此,要求他们在“德”方面能自律自控。
再次,综合布线竞赛也是一项“体力活”,要求选手在三个小时内完成相应的布线和设计,这其中不管是布槽架管还是拉线上墙,不管做跳线模块还是光纤熔接等,都需要一定的力度和耐力,因此,挑选和培养学生时就要优先考虑那些身体强壮的学生。
综合布线是一个团体项目,要求三个选手在3小时内完成所有的任务,由于整个工程的工序多、任务重、难度大,要想在指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选手就必须先共同协商好,分好工,确认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谁做什么,如何配合等。一般情况下,三人共同审题,画好草图,明确分工,一个人负责施工图设计、系统图的绘制,兼管视频BNC制作和调试、故障链路和FLUKE的测试、标签的制作、写出竣工报告等,第二个人负责墙面的底盒、管槽的安装、模块的制作等,第三人负责主干线路的安装与调试,包括设备上架、语音以及光纤的熔接等。
题目的不同,分工会有所变化,这就需要选手的默契配合。为了配合他们的默契度,我们先挑选一道有代表性的题,首先让他们自己摸索着做,辅导老师同时记录好他们每一道工序所花的时间,直到他们做完整道题目为止,然后大家一起坐下来讨论,思考,分析得失,根据老师记录的时间制作并优化好下一次做题的分工表,第二天再重做,再总结,再优化,反复地练习,直到他们能在3小时内完成为止,然后再做第二道题,直至他们做每一道题都能控制到3小时以内。再就是不断地变换各自的量,让他们不断地协调分工,以达到不变应万变的效果。
综合布线竞赛题有很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求选手精准和快速完成,那如何培养选手既快速又精准呢?我们采用的训练方法是“模块化训练”,即一个工序接一个工序地进行训练,每道工序的训练都是从简到难,从准确到速度,从粗糙到标准,选手只有达到了一定的要求才能训练下一道工序。以做跳线为例,刚开始,教师先教会选手如何操作,做到准确和规范,也就是说要达到100%的接通。接着就教学生如何把握动作要领,重点放到如何提高速度上。再接着就进行PK训练,测试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数量(如10分钟完成数)和测试选手完成规定数量所花的时间(如做10根跳线花多少时间等)。因此,选手在训练时是几个星期甚至1个月都在做跳线,只有达到了一定的要求,如10分钟内做完12根跳线,表示该选手已熟练掌握该模块,才有机会学下一道工序。这种训练方法不但可以帮助选手快速提高操作速度,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定性和耐力,在训练的过程中还会采取不同形式和不同环境来进行,如站着做、蹲着做、在梯子上做等,还会突然把他们带到一个陌生的班上进行演示,也会把他们接到饭堂、过道等地进行训练等。通过这些方法,不但提高了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耐性,还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如此训练下去,假以时日,选手就能快速和精准地完成每一道工序的操作,在比赛前一个月左右,再根据“择优原理”组合起来,自然整体水平就提高了。
我们知道,选手只能参加1~2次比赛,但比赛是年年有的,要想保持自己的竞赛优势,梯队培养非常重要,也就是说老中青搭配,“老”指的是当年参加比赛的学生,以高三的学生为主,一方面经过两年时间的训练,技术、经验等都达到了竞赛的要求,水平是团队中最强大的,也包含可以随时参加比赛的替补队。“中”指的是经过一年的学习和训练,基本上掌握了一定的技术要求,能独立完成一整套题目的要求,但经验和速度还达不到竞赛要求。“青”是指刚入学就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班主任推荐过来的新手。通过梯队培养,一方面,可以新老更替,及时向团队补充新鲜血液,增加替补梯队。另一方面,训练过程中,可以以老带新,减轻辅导老师的工作压力和工作负担。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使技能竞赛出成绩,夜郎自大、闭门造车是不行的,俗话说,只有跟强手过招,你才能不断进步。跟强手交流,虚心向他们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也才能不断发现自身的问题,毕竟那些在国赛和省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都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例如,他们对出题方向的揣摩,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训练速度,如何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甚至每一个操作动作的辅导,工具的选购等都有体会。在这几年,我们每年都会到深圳、珠海、中山、广州等一些强校进行交流和学习,而且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比赛前,大家都会在一起讨论和商量出题的可能方向,并交换各自所出的题目进行训练。由于技能竞赛经验都是很多学校在不断磨练中积累起来的,一般不会随意示人,这就需要我们的辅导老师在平时外出学习和交流过程中注意积累自己的人脉,以诚待人。如果交流过程中,你刻意保留自己的实力,或者马虎应对,对方也就不会把真实的一面展示给你。因此,在交流过程中,一定要以诚相待。
我们经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矩,作为一个训练队,同样要建立自己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一定要奖惩结合,切实考虑学生的实际,刚开始组队时不要制定太过严格,毕竟突然把一些无拘无束的中职生召集起来,平时散漫惯了,一时管教太严他们会接受不了,有些学生会随便找个理由退出,让你奈何不了他。因此,我们可以在组队后,慢慢制定,慢慢实行,1~2年后就可以开始严格起来。只要学生参加一次市赛了,团队也就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也就不断完善了。当第二次招收新选手的时候,学生就有了一个心理预期,当你严格执行制度的时候,他也就不会产生太大的抵触情绪。我们的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训练的时候要求,纪律要求,请假制度,如何监管他们在训练室的要求等。详细一点,如学生一进训练室,除组长以外就要求所有学生把手机关机并放到指定的位置,一进训练室就要求每人做30个俯卧撑,要求每次训练要做好记录并存档,每周要写一篇周记,组长每周要做一次汇报,团队每两周要召开一次会议,等等。
前面已提过,综合布线竞赛是一个“体力活”,有时一蹲就是半个小时,做槽、弯管、拉线等都需要一定的体力,挑选选手时要注意他们的身体素质,除了基本的素质外,还得对他们进行专门的体能训练。体能训练包含几个方面,一是每天早晨半个小时的专业训练,包含跑步、蛙跳、抓手训练等。二是每天进训练室的30个十指俯卧撑和出门的标准50个俯卧撑等。三是每周一次的2000米体能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求他们团结一致,迈着整齐的步伐,叫着嘹亮的口号,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他们叫出自己的豪言壮语,增强他们的自信,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在技能大赛日渐受到重视的今天,每所学校、每个辅导老师都有自己的训练“诀窍”,如何在训练过程中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并根据自己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是每一位辅导老师所追求的。不断提高技能大赛成绩也是各学校和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所期望的,如果每位辅导老师都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训练心得分享出来,对整个技能大赛水平的提高乃至整个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都会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