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艺术生党员引导教育策略研究
——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

2016-03-18 04:37:52胡华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党员艺术

胡华

(岭南师范学院 院长办公室,广东 湛江 524048)



“90后”艺术生党员引导教育策略研究
——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

胡华

(岭南师范学院 院长办公室,广东 湛江 524048)

摘要:“90 后”艺术生党员作为大学校园里一个富有时代特征的群体,其心理特点、学习习惯、行为方式、交往形态较之于其他学生人群有诸多不同。积极探索“90后”艺术生党员培养工作的机制规律,构建符合“90后”艺术生党员思想行为特征的教育方式,应成为引导“90后”艺术生党员成长发展的重要命题。

关键词:“90 后”;艺术生党员;引导策略

1艺术及艺术生概念介评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艺术”一词的定义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段反映客观现实,且比客观现实更具典型性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从学科分类的角度来看,目前各高校艺术类专业大体可分为美术、设计、曲艺、音乐、舞蹈等。而对“艺术生”的界定,是指报考艺术类院校的艺术专业或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专业的考生。这类考生除参加高考外,还须参加所报考学校或本地区组织的专业考试。录取者须专业考试合格且高考成绩达到该院校录取分数线[1]。当前,“90后”艺术生的行为特征和高校其他学生群体相比有较大不同,这也包括艺术生党员群体。本课题通过调查问卷,从大学生活、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参与度等方面提出问题,主要针对笔者所在学校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的“90后”艺术生党员,共计发放200份,收回185份。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解读,旨在探索符合“90后”艺术生党员思想行为特征的教育引导方式,积极推动党的理论建设创新发展和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90后”艺术生党员的思想行为特征

2.1逆反心理意识强,物质依赖度较高

调查问卷中,对于“是否满意父母、师长对自身管教”这一选项,有55%的艺术生党员表示“不太满意”,有25%的艺术生党员表示“大体接受或理解”,只有20%的艺术生党员表示“比较理解”。从“入学后对家庭的物质依赖程度”这一选项来看,60%的艺术生党员选择“非常依赖”,35%的艺术生党员选择“比较依赖”,仅有5%的艺术生党员选择“不太依赖”。从中可以看出,进入大学校园后,由于大学在课程设置多样性、授课方式灵活性等层面与高中有很大不同,使得大部分艺术生党员普遍存在一种急于摆脱家庭和高中老师严厉管教的急切心态。与此同时,由于大多数艺术生党员离家较远,不再像高中时代回家那么方便,开销也较之于高中时代有较大幅度增加,这意味着很多生活、学习方面的事情需要自己独立处理,特别是对生活、学习费用的资金需求有了大幅增加,这些因素造成其对父母和家庭的物质依赖与高中时代相比反而有增无减,只有小部分艺术生能够快速适应大学节奏,通过勤工助学、兼职、奖学金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对家庭的物质依赖。

2.2过于关注专业课程,忽视其他课程学习

在调查问卷中,对于“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的关系”这一选项,有65%的艺术生党员认为“只学习专业课程就可以”,20%的艺术生党员认为“应注重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有15%的艺术生党员认为“公共基础课程也很重要”。在“是否应增加通识教育课程”这一选项中,有40%的艺术生党员认为“很有必要”,有25%的艺术生党员认为“意义不大”,有35%的艺术生党员认为“基本没有意义”。由此可以看出,艺术生党员群体对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公共课程的认知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呈现出“重专业课程轻公共基础课程”、“只关注本专业课程学习而忽略通识教育课程学习”的状况。这些状况与艺术生专业教学方式以及自身思想性格特点有一定关系,因为该专业虽有相对固定的专业教材,但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灵活性较大、实践性较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我讲你听”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艺术生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的开放化,加之艺术生党员自身的思想行为、行事习惯使其比较喜欢外向型的学习方式,对教材相对固定、理论性较强的公共课程不太感兴趣。

2.3社会实践积极性高,学习生活中抗压能力弱

在“大学阶段是否参与过实践活动”这一选题中,85%的艺术生党员“参与过”,有的艺术生党员还“不止参与过一次”,有15%的艺术生党员“没参与过”。从年级分布看,低年级的艺术生由于刚刚迈入大学校园,对大学校园的各项事物充满好奇,表现也比较活跃,很多人乐意参加各类艺术社团、兴趣小组等,到了大二阶段比例有所下降,但到了大三,比例又有所回升。据调查显示:有80%的大三艺术生党员认为大学时期参加各类专业实践及艺术社团,对于增强组织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大有裨益。在“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各类困难挫折的态度”一项中,45%的艺术生党员选择“积极面对”,35%的艺术生党员选择“顺其自然”,20%的艺术生党员选择“消极回避”。由此可见,被调查的艺术生党员从整体上看,比较愿意积极主动参加大学校园里的各类实践活动,但面对生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挫折时,相当一部分艺术生党员则出现了冲劲有余而韧劲不足的倾向,说明其面对困难时的抗压能力还比较弱。

3“90后”艺术生党员思想行为引导教育策略

3.1创新“90后”艺术生党员教育方式,实现“两层面”的转变

1)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实现向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转变。苏霍姆林斯基说:“影响青少年教育效果的原因有多种,但最主要的一点在于:对他们的教育活动总是以赤裸裸的方式开展,使得他们很不愿意接受此种教育方式[2]。”如果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总是倾向于照本宣科地进行理论灌输,其结果必然收效甚微甚至产生负面作用。在这样的语境下,作为受众的“90后”艺术生党员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专业知识,而其本应该拥有的独立思考空间与差异化思维方式则很容易被抹煞。特别是当前“90后”艺术生党员个性鲜明,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他们不喜欢被迫接受某种专业理论或知识。因而,应充分认识他们的这些特点,“加强艺术类专业课程内容的内化,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权尽可能下放,逐步向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转化[3]。”

2)创新分类引导方式,实现向点线面相结合的教育效果转变。“90后”艺术生步入大学校园后,视野范围得以拓展,交往能力得以增强,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确立并逐渐呈现差异化。高校在艺术生党员教育引导过程中,应在实现分析、创造和践行三方面协调平衡的基础上,充分认清“90后”艺术生党员的差异化价值取向,对“90后”艺术生党员进行细化分类。笔者所在的学校针对美术、音乐专业的艺术生采取了“大一通识教育学习、大二分班差异学习、大三反馈模拟学习”的教育引导方式,积极组织不同学院、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专业的“90后”艺术生党员就专业设置、社会实践、外出采风、毕业实习等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在此过程中,充分尊重“90后”艺术生党员的选择意愿与专业诉求,达到以点成线、以线带面的教育成效。

3.2依托网络媒介与互动结对优势,实现“两条线”的引导

1)依托网络媒介优势,优化“90后”艺术生党员线上学习平台。在调查问卷中显示:有超过95%的艺术生党员以QQ、微信等网络媒介作为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所以,在进行“90后”艺术生党员教育引导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新媒体传播便捷的优势,不断开辟新型网络阵地[4],建立QQ、微信学习交流群等,及时发布有关音乐教育、书法动态、画作观摩、专家评论等内容上乐于接受,形式上贴近专业的版块内容,并就其中的某些话题进行交流互动、研究讨论,构建形式多样、贴近实际的网络学习载体,增强“90后”艺术生党员教育引导工作的实效性与主动性。

2)创新互动结对模式,强化“90后”艺术生党员线下学习氛围。针对艺术生党员自身特点,探索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专业的结对共建模式,通过年龄稍大学生与年纪较轻学生结对,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结对,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结队的教育引导方式,形成高低搭配、普干搭配相结合的“传、帮、带”工作模式。在此基础上,开展富有专业特色的活动,如在书法专业党员中开展趣味书法比赛活动、在设计专业学生中开展人体彩绘活动等,并鼓励学生把活动的经验心得写成专业论文,通过校内各类刊物上设立的艺术生党建工作专版结集发表,在艺术生群体中营造一种健康向上、比学赶帮的学术氛围。

3.3拓展“90后”艺术生党员实践路径,实现“双技能”的提升

1)拓展专业实践渠道,增强“90后”艺术生党员的社会服务能力。针对艺术生的专业通过特点,组织艺术生党员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这是培养其责任感、使命感及自觉性的重要载体。引导他们走向社会,开展各类实践服务活动,如手绘环保标志、元旦义务送春联、社区公益音乐会等。使艺术生党员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增强自我认知、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的素质,培养其回馈社会,服务他人的宽广胸怀[5],培养“90后”艺术生党员的团队协作与社会奉献精神。

2)拓展职业规划平台,加强“90后”艺术生党员的社会适应能力。职业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建立艺术生党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需结合“90后”艺术生党员的成长轨迹和社会现状,认清艺术生党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规律,不断更新其教育内容、活动方式,尤其要注重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通过邀请校外职业规划领域的专家来校讲学、选派优秀艺术生党员外出培训、素质拓展等方式,丰富体验教育内涵,检验体验教育效果[6]。从而使广大“90 后”艺术生党员深刻认识到:在大学阶段,不能仅限于专业学习,要努力成为“学艺、精艺”的通才,从而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形势。

[参考文献]

[1] 杨志群.综合性大学艺术类党员党性教育简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 (3):31-35.

[2]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肖勇,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255.

[3] 胡华.“90后”艺术生廉洁文化教育初探[J].鄂州大学学报,2014(4):75-77.

[4] 斯滕博格.成功智力[M].吴国宏,钱文,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6.

[5] 杨梅.“9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学园,2014(7):8-11.

[6] 冯晓,黎齐英.协同创新: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3 (10):42-44.

(责任编辑:贺嫁姿)

Approaches to Guiding and Educating Art Students with Membership of CCP——Taking Lingn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HU Hua

(The Dean's Office, Lingnan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48, China)

Abstract:Art students with membership of CCP, who were born after 1990, are a very special group at the university campus, whos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tudy habits, behaviors and communication styles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student groups. It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to explore approaches to guiding and educating them.

Key words:“Born after 1990”;Art students with membership of CCP; Guiding and educating strategy; Lingnan university

收稿日期:2015-10-25;修回日期:2016-03-06

基金项目:岭南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QW1414)

作者简介:胡华(1984—),男,安徽淮北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562(2016)02-0062-03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党员艺术
我是党员向我看
岭南音乐(2022年4期)2022-09-15 14:03:12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纸的艺术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