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国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关于“媒介”的再思考——读《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陈泽国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摘 要《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是由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1911-1980,加拿大哲学家,教育学家、传播学家、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一代宗师)著,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一本媒介文化图书。这部著作属于典型的媒体文化研究,他认为,众多电子媒体(或称电子媒介)的广泛运用,比如广播(大众化,非小众化的)、电视机(低清晰度,非高清晰度的)、电话(座机,非移动的)、电报等,锻造出一种崭新的文化形式以及传播形式。作者通过比较不同的媒体,各种息息相关的文化现象,大致勾勒出一幅在电子媒体驱动下的社会文化景观。通过分析该书的主要内容,提出个人的不同理解,总结麦克卢汉“媒介技术观”并对此做出评价。
关键词理解媒介;人的延伸;地球村;热媒介冷媒介;媒介即讯息
《理解媒介》,书如其名,关注的是媒介本身及其从古至今的变化,以及这种新旧更替引起的环境的更迭对人类产生的全面性的影响。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将《理解媒介》称之为媒介专门史。该书内容十分驳杂,观点有时又极其荒谬和夸张,且麦克卢汉的论述方式类似于一种文学性的表述方式,喜欢使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用于解释他所想要表达的东西,反而使文本更加晦涩难懂。
该书分两部。第一部是理论篇,他用了七章的内容,展开论述了四种观点:地球村、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冷媒介和热媒介,这四论惊世骇俗,贯穿全书;第二部分就是以这四论为基础来分析自古到今的二十六种媒介,以各种有趣的比喻来形容这些媒介,无疑是充满了新鲜感。下文笔者将谈谈自己对麦克卢汉四条奇异思想的理解。
如今,有不少人言必称“这世界真小啊”,可是世界为何会变小?信息迅速传播万里,电子媒介功不可没。人类的传播活动,在电子媒介的帮助之下,地球上的重要和大型事件的传播相对同步,电子媒介缩小了时间和空间范围,使得空间距离和时间差异逐渐消失。
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
任何媒体(即任何受到延伸扩展的人对社会种种事物的影响),都是因为新的裁定方式或规则产生的;人们随随便便的一种扩展延伸(也就是新技术),都会在我们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引入一种新的裁定方式或规则。
他在书中列举了许多例子,如铁路,铁路不是运动,交通和道路,轮子的引入,而是对过去功能的加速和放大,铸造新的生活空间,新的劳动和休闲方式。麦克卢汉还用了电光源的例子,阐明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无论是脑外科手术还是棒球赛,都要用到电灯光,而这些活动都是电灯光的“内容”),他认为,多种多样的媒体内容或使用途径,在塑造人类形态方面是力所不及的,我们往往会倾向于忽略介质的性质。
此处笔者认为不能孤立地去理解麦克卢汉这一观点是什么,而是要把他放在整个传播学发展与流派体系中去考虑。麦克卢汉是多伦多学派(又称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伊尼斯和麦克卢汉合称为“多伦多学派双星”。尼尔波兹曼、梅罗维茨和来文森等人在双星之后,继承并发展了媒介环境学派。
该学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关注媒介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因此,必须站在宏观长远角度看待媒介环境学派,才能够认识了解它,也就是:在相当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因媒介技术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变化?报纸带来了什么?电报呢?广播呢?电视呢?互联网呢?
那么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这一观点如果按这个宏观视角来理解,其实说的就是媒介本身的存在,才是最能“命中要害”的东西,相对于媒介提供的讯息(消除现实的随机不确定性),更能改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变人们的认知、态度、行为。明显,这种过程的发生,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历史时期,才可以观察得到。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互联网改变生活”、微博上的“围观改变中国”都是在新的媒介方式产生之后得以实现的,互联网和微博既是新媒介,又是讯息,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是一时一刻就能扩散的,社会因之而发生改变也不是立马开始的,给彼此一段时间,我相信你我都真的会看见不一样的变化。
该书的副标题为“论人的延伸”,在麦克卢汉看来,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印刷品延伸了目,收音机延伸了耳,车轮延伸了腿,而电子媒介则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麦克卢汉在第二部分分析了人类的三种延伸:一是身体器官的延伸;二是某种感官的延伸;三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
人类“麻木感”的产生因素,大部分来源于新媒介产生的源源不断的刺激,正如大众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大众媒介的麻醉功能,或者是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尽管麦克卢汉本人并不承认。“麻醉性”功能是指:大众媒介的泛滥,使人们对社会事务的关心只停留在表面化,掩盖了人们的冷漠。互联网时代将“麻醉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人们被各种app所捆绑,参与话题,发表意见,但是注意力从来都不会在一件事情上停留很久,这也是许多“烂尾新闻”产生的原因之一,因为大众习惯性遗忘了。因此,“人类需要从媒介的麻醉中赶快惊醒”,才能拥有独立意志去使用媒介。
“热媒介”和“冷媒介”是麦克卢汉就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也是最饱含争议的两个概念。就麦克卢汉的观点而言,判断冷热媒介的标准简单地说可谓有三点:清晰度的高低、信息量的多少、参与度的高低(“卷入”程度)。
比如说,卡通画与照片(冷媒介和热媒介):从视觉上看,照片具有“高清晰度”,卡通画却只有“低清晰度”;又如收音机和电话(热媒介和冷媒介):收音机要求使用者的参与度低,电话要求人们深度参与,这都是很好理解的。
但是,麦克卢汉将电视归入了冷媒介,受到批判。笔者认为,考虑麦克卢汉所处的时代,将电视当作冷媒介也有可通之处:首先从电视画面考虑,当时只有黑白电视,没有彩色电视,所以需要自己去“填充”画面色彩;其次,从电视内容考虑,电视上有时受到时长的限制而不得不进行内容的压缩,导致电视在这样的情况下,并不能完整、高清晰度地呈现出现实情形;另外,具体一点,比如说电视剧,时长较长,一般是按集按季播放,而电视观众在下一集剧情播放的空歇期只能依靠想象和与人猜测来讨论剧情,而电影一般两小时就能提供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完整紧凑,因此将电视划进冷媒介的范围(如今许多电视节目的观众参与度越来越高,如2015央视春晚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达110亿次,峰值达8.1亿次/次钟;祝福在185个国家传递了3万亿千米)。
关于新媒介,新、旧是相对的概念,比如说报纸,报纸相对于基于网络的各类新闻产品是旧媒介,信息量少,表达形式单一,阅读起来需要思考,是冷媒介;与它对应的新媒介表达形式多样,碎片化信息多,引起的思考少且参与度低,是热媒介。但这其中也有矛盾之处,如果用手机终端看新闻,就要不停地滑动屏幕,遇到视频需要点开,调动了受众的眼睛、耳朵和手等器官,反而参与度更高了,不能将其归为热媒介。所以冷热的划分并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只是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认识媒介而已。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开拓了从媒介技术来观察社会发展与变革的视角,强调了媒介工具的历史作用,有其重要意义和价值;他所描述的“媒介”是广泛意义上的,可以是为人类使用的所有工具和活动;麦克卢汉更像是一位文学家,文风不够连贯、严谨和规范,虽言辞华丽,看着赏心悦目,但是他的论证貌似完全没有逻辑可言,好像都是他自己脑补出来一样;其理论没有能够建立在逻辑和实证的基础上,并且有着“技术决定论”的倾向。
的确,麦克卢汉书中的“点”很难拿捏得到。但是眼光决定了格局,麦克卢汉使人们意识到媒介技术本身就是一种讯息,就是社会变革的动力。在“媒体融合时代”,用一种超前、整合的眼光看待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对媒介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贾凤翔.麦克卢汉与信息时代[D].长春:吉林大学,2012.
[3]郭镇之.关于麦克卢汉的思想——与埃里克·麦克卢汉博士的一次访谈[J].现代传播,1999(4):16-18.
[4]熊澄宇.新媒介与创新思维[D].北京:清华大学,2006.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03-0004-02
作者简介:陈泽国,所在院校为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