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重 傅淑青
飞翔在新的高峰之上——新峰计划摄影成果展浏览
●梅重 傅淑青
“新峰计划”创作成果展展板 (傅淑清 摄)A poster for New Peak Project in the compound of Zhejiang Art Museum where young photographers in the project display their works
快乐或者忧郁、悲伤,一个人的心境在同一天里肯定会有变化,即便是处于平和的状态。将这些面孔、比如平和的神情,分时段拍摄下来,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揭示了什么?
这是浙江省文联“新峰计划”创作(美术、书法、摄影)成果展上一件名为《面孔24小时》的摄影作品带给我们的思考。
展览在浙江美术馆开幕。2015年的冬阳淡淡地透进来,展馆内气氛热烈。观众三五而来,络绎不绝,随处可听闻轻轻的品评讨论声。
“面孔”是引得不少观众驻足欣赏的作品之一,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以拍摄同一人面孔为唯一表现内容。在这一题名下,有两组作品,每组作品由若干幅照片组成,大小格式相同,但被摄者每张照片的表情明晰地起着变化。有人逐张对两组肖像进行翻拍。
我们寻找到《面孔24小时》的作者——上海师范大学摄影系研究生严翔,交流即从“面孔”开始。
我们问他:“高兴吗?”
他答道:“能在全国也数一流的浙江美术馆展出作品,要感谢精心筹备的浙江省文联。”
“如果今天你拍摄自己的面孔会怎样?”
他憨厚地笑了起来,一如朴实的言语、举止和神态。
“新峰计划”是省文联在省委宣传部支持下的为期5年的人才培育工程。从2013年开始,省文联组织美术、摄影、书法三个协会,面向全省每年各遴选十位具有一定创作实力、尤其是有潜能的优秀青年艺术人才进行培养,让他们通过采风观摩、培训授课、专家一对一指导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形成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作功底。“新峰计划”每年竞争相当激烈,能入选第三批“新峰计划”摄影培养人才,严翔感到非常幸运。不过,他坦言:“这既是创作的动力也是压力。”
严翔和我们分享了“面孔”创作的全过程。严翔说:“最初的灵感源于2015年元月,当时我还在浙江传媒学院摄影系读本科。因考研而延误了拍摄毕业作业,在紧迫的情形下,我经一番思索,到最后一天才完成。”他把24小时切割成96等份,把相机设置成自动延时,每十五分钟触发一次快门,把拍摄的权利完全交给了相机。
之后,严翔又以同样的方式陆续拍摄了四组肖像,镜头不光对准正当年华的90后,也聚焦精神矍铄的老年人。严翔告诉我们,这次展出的只是其中的两组。这些肖像摄影临界于“行为艺术”,延续了自己之前追求的“冷美学”式的创作风格,意在剥下掩饰,揭开人的本源。是的,作者用时间消除了被摄者的心理防线,被摄者面部表情十分放松,内心的小情绪真实自然地暴露无遗。
在严翔的介绍下,我们又和他的“同行”人才赵杨阳、陈荣辉相谈。
毕业于浙江财经大学摄影系的赵杨阳的参展作品《越·然》,引起了观众的关注和专家的好评。我们祝福她,她说:“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激励着我不停下梦想前行的脚步。”
这话有书面语言的味道。赵杨阳穿着一身黑色:风衣配长裙,带着冷峻的典雅,显示了她的知识基础和理论思考。
赵杨阳多次获得过浙江省和全国的摄影奖项,她说:“我学习摄影,是为了让自己在没有相机的时候,也能以一种特殊的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
后来,赵杨阳在QQ里告诉我们,她拍摄《越·然》这组作品,是希望展现中国戏曲的民族特色和美学特征。
“越剧给我的童年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儿时坐在父亲肩头,挤着人潮,围着戏台,那水袖轻衫、浮翠流丹的画面至今依然在眼前浮现。小小的一方戏台,再现着传统文化和社会美德。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年轻的一代被新奇的舶来文化吸引,对自己的过去失去了了解的兴趣,这逐渐的消逝多么可惜、又多么可悲可叹。”
严翔作品《面孔24小时》Part of Faces in 24 Hours, photographed by Yan Xiang
严翔和他的作品 Yan Xiang and his works
“上大学以后,我心里产生了拍摄越剧梨园弟子的想法——活泼生动的面部表情和各种肢体动作,以期年轻的我们去更多地关注、了解和保护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也即艺术地留下历史。”
《越·然》画面唯美旖旎,可见赵杨阳深厚的摄影功底。更令人叫绝的是,赵杨阳还使用了化学试剂进行再度创作,激活相纸固有的色彩,令其“跃然”纸上,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类似于铁锈的斑驳模糊腐蚀感,象征着戏曲文化的现状。
在我们看来,陈荣辉对自己的思考很有些自信,谈吐也一样。他毕业于南昌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现为澎湃新闻社摄影记者。他曾有作品《圣诞工厂》获得第58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荷赛)当代热点类二等奖,又有作品《鬼王潮来袭》获得第十届美国国家地理(中国赛区)三等奖。
因为工作性质的缘故——社会纪实摄影,陈荣辉的艺术创作总是用敏锐的视角,在百姓生活和事物景观中捕捉不寻常的人文情怀。他这次参展的一组作品《脱缰的世界》,便是独特细腻的表现意识的体现。
赵杨阳的《越·然》是刻画人物、延展文化传统,陈荣辉的《脱缰的世界》是描写景物、保留历史进程,虽然不同,但都有较为严肃的主题。
《脱缰的世界》把镜头对准了江浙一带若干个主题公园,从中选取了具有较强对比色彩的十张,细致地呈现主题公园伴随中国30年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历程。陈荣辉对我们说:“镜头里的这些主题乐园不仅是简单的休闲场所,更是社会欲望的物理表达。”
“我这次拍摄采用了和以前不同的工作方式,以一台林哈夫4×5英寸的大画幅相机,进行场景审视、画面构成、光线取舍以及时机等待。这些都让我慢下来。我尝试在拍摄中尽量寻求那些平常景观中的不寻常之处,然后通过大画幅特有的细致描绘能力来展现主题公园这个‘脱缰的世界’,来展现我对这个时代的观察和思考。”
陈荣辉和他的作品Chen Ronghui and his works on display at the New Peak Project exhibition
赵杨阳和她的作品Zhao Yangyang and her works on display at the New Peak Project exhibition
与赵杨阳、陈荣辉相较,严翔对文艺创作的认识显然要弱一些。
文艺创作总得有一定的使命感,应该包含创作者对人、对岁月、对生活的探索。像严翔的“面孔”,恐怕只是简单的记录,并且更多地是依靠相机的功能,于意义而言,大约仅能起到人物绘画教材的作用。
我们很想询问严翔,但终究没有开口。我们相信严翔必定会有发展,必定能有典型形象的肖像作品问世,因为他已经“意在剥下掩饰,揭开人的本源”,萌芽了文艺创作最根本的关注人性、反映人性、刻画人性的意识。
有些时候了,在某些艺术领域里,有人喜欢把玩评论用以替代作品价值,所谓“时尚”“前卫”,却不过为标榜新词汇而已。“新峰计划”的培育须注意这种倾向。
当然,我们浏览这次创作成果展,感到了较强的视觉享受和心理冲击。入选第三批“新峰计划”的摄影青年人才,如万波、王夷、张伦、徐淑凯、蒋斐然、谭荔洁等,他们的作品各有许多可圈可点的优秀之处。
值得注意的是,这十位青年人才大多数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基本来自高校摄影系或摄影专业,都已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高的艺术素养。尽管所处同一个时代,年纪相仿,人生阅历、生活背景相近,但他们多元发展,作品风格迥异,眼光独到,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思考能力。
浙江曾经有多位摄影家获得过国内摄影界最高成就奖——中国摄影金像奖;在历届中国最权威的国际摄影艺术展,每届都有浙江摄影家的作品入选并获奖。我们虽不能简单地以“中国摄影金像奖”和“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作为衡量一个省份摄影繁荣的标准,但获奖与参展足以说明,浙江省的摄影创作已具有相当的实力,且在国内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王华平和他的作品Wang Huaping and his works on display at the New Peak Project exhibition
“新峰计划”摄影人才培育工程的推出,旨在储备丰厚的年轻力量,给本就在国内颇具影响的浙江摄影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带来创作的活力,形成老、中、青三代摄影人共创摄影辉煌的良好局面,使之后继有人。
王华平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在中国摄影之乡丽水的摄影博物馆做展览部主任,同时兼做一家摄影杂志的编辑。开幕式上,他代表青年人才讲话:“新峰计划”是我们成长道路上重要的阶梯,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孜孜以求,在摄影创作道路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争取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摄影作品,为浙江摄影界的繁荣添砖加瓦,贡献微薄的力量。
独立思考,多元发展,摄影人立志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摄影作品。
(除署名外,本文照片由浙江省摄影家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