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论据的选择原则

2016-03-18 13:14郑可菜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骨气论据论点

郑可菜

议论文写作中,为了有力地论证自己提出的论点,都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我们把这些材料称为“论据”。它一般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两类。论据和论点的关系十分密切,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议论文写作中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增强论证的效果,才能使文章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那么,选择事实论据要遵循怎样的原则呢?

典型性

“典型”指选择的材料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代表性。只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论据才有说服力。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3年被杀害了。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

吴晗先生的这篇《谈骨气》是论据典型的典范文章。文章中的三个事实论据都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从历史角度看,三个人物分别代表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有骨气”的中国人;从个人的地位看,有高官,有平民,也有民主战士;从个人所处的环境看,有在“富贵”面前的骨气,有在“贫穷”面前的骨气,有在“恶势力”面前的骨气。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很广,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有很强的说服力。

事实论据的选择切忌只选取身边琐事、街谈巷议、道听途说。如写一次考试的失利,一次与人发生口角,我同桌A同学、张三李四等不典型的事例,往往缺乏说服力,论辩性不强。

当然,典型论据不是轻易就能得到的,需要我们平时大量阅读的积累、积淀,只有阅读的濡染才有可能博收素材,才有可能在诸多材料中精选出“典型”来。此外,还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理论修养和陶冶高尚的情操,从而获得鉴别材料的眼光,有了准确、犀利的眼光,才能推陈出新、平中见奇。

真实性

事实论据既称为“事实”,就必须准确、真实,即要求所选取的材料(论据)要确实可信,不能有半分虚假,切忌胡编乱造,这是论据的最基本要求。

我不去羡慕郑亚旗幼年辍学、自学成才;我不因马克离校建脸谱网站大获成功而盲目效仿;我不因李娜网球场上的英姿而弃学从体;我不因夏达漫画独绝纵横画坛而决意学画。他人的成功因时因地而异,我却有自己的轨迹。过去教会我认清航向,现在要求我笔直向前,不因他物改变人生方向,白白蹉跎这贵如春雨的青春。春生秋实的自然规律不改,我亦执守我成长的轨迹,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我人生的荒田也会长出金麦穗,嘹亮的赶车谣声声不绝。

读这篇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我的时间》中这一段时,我不由得为考生能够举出如此丰富而切合题意的材料而击节大赞。郑亚旗、马克、李娜、夏达……考生对典型、新颖、翔实的材料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从而层层铺垫,有力地论述了无须复制别人的成功:我要把握我的时间。

然而,在平常的写作中,不少同学因为材料记忆不准确,又懒于去核实查证,凭着模糊记忆作文,甚至有把爱迪生发明电灯写成了爱因斯坦,把居里夫人淡泊名利拿给孩子玩的诺贝尔奖章说成是金表;甚至还有同学说唐太宗勤于政事,多次派郑和下西洋等。这些张冠李戴的、大违事实的荒谬的论据,这些“假”的论据往往会引出假的结论,论证的效果当然大打折扣。阅卷老师看出其中破绽,发现作为论据而使用的事实性材料有不同程度的失真,就会把它作为文章的“硬伤”,进而怀疑整篇文章的论点,因此给出低分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因此,必须树立一个写作议论文的理念:事实论据必须真实可信,才有辩驳力和说服力。

针对性

“针对性”指事实材料要符合论点的需要。具体地说,论据和论点之间应该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论据要能够证明论点,为阐明论点服务,必须根据证明论点的需要选择有力的论据,做到有的放矢。那些与论点相游离相悖反的论据,就不能进入“这一个”观点统率下的文章。这样的“事实”不但无助于突出论点,稍一推敲,就会发现这些论据根本站不住脚,反而有自相矛盾的负面影响。

下面这篇《水的智慧》运用的事实材料非常有“针对性”:

古语有云:“水滴石穿。”水,乃至柔之物,却偏能以柔克刚。因为它懂得坚韧,懂得持久,更重要的是,它懂得方法,再陡峭高峻的重山,它也能九曲十八弯绕出群山环抱,在弯曲中求得生存,在弯曲中发展壮大。它警醒我们:即便险阻重重,你也可以避其锋芒,突破弱点,不必在现实的礁石上撞个粉碎。

被鲁迅称过“有点迂”的方孝孺,确实迂得可以。作为饱学之士,让他治经修书可,让他运筹帷幄却大大不可。一根筋的书生不懂兵不厌诈,使他的学生建文皇帝在“靖难之役”中引火自焚。面对明成祖的招降,他的硬气倒的确使他保全了气节,可却连累十族数百条人命。试想他如能假意投降,暗中联络旧部,壮大势力,再给明成祖奋力一击,说不定历史也要被改写。如此难道不是替建文帝尽忠的更好方式?须知大丈夫应能伸能屈。伸,是为了给敌人雷霆一击;屈,则为那一击蓄积力量。只有先韬光养晦使自己足够强大,才不会作无谓的抗争。

曾看过报道,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蹲踞俑,作蹲下射箭姿势,保存得相当完好,衣饰条纹都清晰可见。而一同出土的站立俑却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据考古人员介绍,因为坑顶为土木结构,一旦塌陷,较高的站立俑便首当其冲受到较大撞击,而较矮的蹲踞俑可少受损害。另外,由于蹲踞俑重心较低,立得比较安稳。这使我联想到,人在生活中也不妨保持低姿态。是啊,这是一种弯腰的艺术,就像饱满的稻穗谦虚地低下头来,这是一种成熟的标志。

作者深悟水的智慧并以之作为标题,并用作论点——要像水那样能屈能伸,用方孝孺“迂”连累十族数百条人命作为反面例子明证“不屈”之大害,用蹲踞俑因作蹲姿势少受损害作为正面例子有力地阐释“屈”而“全”的低姿态。

要注意的是,许多材料都有表意的多向性,这虽给我们选择论据提供了广泛性、灵活性,但若利用不好,常使论据和论点不相吻合,甚至与论点背离脱节,反而使观点和材料相去甚远。选择材料主旨时,必须与论点吻合,才能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在叙述材料时,根据所论证论点的需要,应有针对性地、有意识地突出强调所述事实论据与论点一致的地方。

新颖性

典型论据的选取一般要求弃旧用新,要“厚今薄古”。每年高考评卷老师都会开玩笑说,考生在熟悉的“死人堆”里钻进又钻出。这种戏谑指的就是考生作文运用的素材大多都是已经盖棺定论的伟大的精英人物,而缺乏当下的鲜活的新颖素材。所谓“新”“今”,是指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风尚、新观点等。“新”可以从旧材料中挖出新意,再就是要尽量做到“人无我有”,尽量不选大家都能想到的例子,不选众人耳熟能详的例子,要采用别人没有或很少用到的材料,为文章注入“活水”。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有明确要求:“材料新鲜”。然而,当下作文普遍存在的弊病是,许多同学记住几个经典论据,如司马迁、居里夫人、张海迪,然后把这些老掉牙的事例,变换着角度使用,把它们当作万金油。这些论据就算典型,却因未能联系实际,无时代的活水,既不能达到充分说理的目的,也不能引人注目。如果选取新的论据换角度来说理,使读者在阅读时产生新鲜感,那么,论证效果自然会更好。

近几年浙江省高考评卷组把考生作文中具有“材料烂熟化”“结构模式化”和“主题平面化”三要素的文章称为“套话作文”,并对“套话作文”的打分执行“严打”的评分政策。评卷组明确指出:“出现在这类‘套话作文中的历史文化名人,以屈原、陶渊明、苏轼为最多,可称为‘套话作文中的‘三巨头。其他常见的还有庄子、项羽、司马迁、李白、杜甫、柳宗元等,不管你出的题涉及爱国主义还是环境保护,关怀底层大众还是建设精神文明,他们都可以用上述这些材料敷衍。”一般情况下,这类“套话作文”最高分不超过39分。

选用紧扣时代脉搏的事例作为论据辅助说理,可加强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试看《谁的眼泪在飞》一文如何紧扣时代脉搏来选取新颖的论据的:

冰封雪冻,鄂西某县农民刘某,竟将生养自己的老母赶出门外,致使老母一气之下喝了农药,死在儿子家门口。

宾朋满座。李氏夫妇为20岁的儿子做生日,儿子竟当众逼迫他的母亲跪下来喊“爸爸”,致使母亲昏倒在地。

社会上,经常出现子女因继承房屋、财产等问题与父母闹翻的情形……

前不久,有人专门组织了一项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高中生进行的“最受你尊敬的人”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日本中学生把父母分别列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美国中学生把父母分别排在第一位和第三位;中国大陆中学生则把父母分别排在第十位和第十一位!这结果似一颗重磅炸弹,轰毁了至今仍认为中国是孝文化的“领袖”的糊涂观念……

选用材料的新颖,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些拾人牙慧的素材一定程度上也能证明观点,但行文缺少了写作者的灵气和情怀。这篇文章一开篇落笔于子女不孝的现状,给读者心灵以强烈的震撼,文章对现实社会的“丑行”一一披露,加上自我的强烈的情感投入,犀利泼辣、字字凝重。文段的可贵之处还在于,纵深横阔的新颖材料的运用,还有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问卷调查数据的拓展,开合有度,舒卷自如。

那么,新颖的论据从哪里来呢?显然,必须在平时积累材料,自觉地关注社会。日常生活中,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都是很好的信息来源:大学生“蚁族”生存状态、“毒奶粉”事件拷问食品安全、名人代言、志愿者服务、网上争议等。只有引入现实生活这一“活水”,才能使文章“清如许”。

猜你喜欢
骨气论据论点
富则讲脸面,穷则说骨气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朽木颂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拓展延伸
富则讲脸面,穷则说骨气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