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金融支持软肋助力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发展

2016-03-17 08:55周贵义
银行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贷款融资

周贵义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汇流的三江平原腹地,行政区内耕地总面积近3000万亩,占黑龙江省耕地面积的13.89%,耕地相对集中连片,非常有利于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是我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三江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素有“北方粮都”、“中国大豆之乡”、“东北大米之乡”的美誉。2015年,全市粮食产量预计超过320亿斤,占全省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实现“十一连增”。十二五期间,在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积极引导推动下,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但随着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深入推进,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软肋也日益凸出。

金融支持软肋日益突出

小微企业融资仍面临诸多困难。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优化社会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佳木斯辖内社会融资成本仍然较高,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完善的利率市场体系短期难形成,小微金融定价能力较弱。调查发现,金融机构的小微金融利率定价基本是参照基准利率上浮10~30%不等,价格的变动也仅仅追随于利率政策的调整,且市场尚无小微金融定价的标杆,佳木斯市辖内金融机构的定价能力还没有跟上市场变动的步伐。二是多层次融资渠道难畅通,小微企业融资效率仍然偏低。近两年来,受宏观经济影响,银行不良贷款不断攀升,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审慎性增强,信贷投放步伐明显减慢。三是小微企业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经营能力不高现象仍较普遍,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仍等进一步优化提升。

农业保险发展缓慢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不协调。佳木斯是农业大市,所辖地区都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市)对自然条件依赖较大,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农民的生产生活就得不到保障,农业种植业保险是当前农村地区最需要的险种,而目前佳木斯地区与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农业保险发展相对缓慢。主要表现为农业保险的品种相对单一,农业保险覆盖面较低,对粮食生产的保障能力不强。同时,农业保险普遍存在“理赔难”的问题,保险公司与农民对农业灾情的认定很难达成一致,而且达不到绝产的地块也不给理赔,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前些年的实践已经表明,如果真赶上大灾年,保险公司的理赔标准因公司资产过小限制又会大幅下调。

金融支持现代农业改革步伐仍需加大。一是农村土地“两权”贷款推进迟缓。即使在辖内农村土地抵押制度取得突破的试点地区,金融机构对开展土地抵押担保贷款依然抱有观望或试探的心态,缺少开展工作的主动性,阻碍土地“两权”贷款的全面推广。二是“三农”融资成本居高不下。据测算,全市金融机构农户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8.97%,高于一般贷款平均利率1.21个百分点。此外,农户贷款授信额度低、审批手续复杂、外加担保、评估费用,贷款期限不匹配等问题,进一步抬高了贷款综合成本。三是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较弱。突出表现为,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品种缺乏,单户贷款规模难以放大,整体贷款规模增长迟缓。

金融机构经营中面临的风险隐患需高度关注。一是资产质量风险。当前经济下行风险已经开始向金融机构传递,房地产业、及部分制造业企业运营困难,资金链趋紧,信用违约风险加大,银行资产质量出现下滑趋势。二是利率市场风险。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存贷利差收窄,盈利模式有待转型,特别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中间业务少、业务范围窄,面临的压力尤为突出。三是营业操作风险。近一年多来,我市部分金融机构发生了农户贷款挪用、伪造保理业务、变造票据贷款等风险事件,给相关金融机構造成了巨大损失。

银行创新能力仍难满足多元化需求。目前佳木斯市农村金融产品主要是以传统贷款为主,缺乏票据融资、项目理财等新的金融服务,无法满足特殊客户的融资需求。受人才、技术等条件影响,金融业务办理时间较长、效率低,且低风险、高收益的中间业务缺乏。总的来看,创新产品的针对性太强,只有小部分企业和个人能够符合放贷条件,产品缺乏广泛性和推广性。

提升金融支持能力的几点思考

探索发展多种形式中小金融企业。在加强监管和保证资本充足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适应特定对象和提供特色服务的中小金融企业。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服务。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监督和指导,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好的为地方经济服务。

创新农业贷款风险担保和保险补偿机制。加强金融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在规范现有各级各类涉农担保机构的基础上,建议组建由各级政府融资平台出资控股、优质民营企业入股、专门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担保的公司。积极研究在发挥政策性保险公司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商业性保险公司开拓农业保险市场,逐步建立适合地域特点的地方性农业贷款保险制度。

加快推进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创新。深入开展“一县一品”金融创新活动,认真总结前期创新成果,通过“分任务”、“结对子”、“奖先进”等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对于种植粮食类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农机具抵押、存货抵押、涉农直补资金担保、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等业务,探索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创新产品。对于种植经济作物类农业经营主体,探索蔬菜大棚抵押、现金流抵押、林权抵押、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争取将一县一品金融创新成果在全辖复制推广。推动金融机构对资本密度高、机械设备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销售商或生产商保证担保+农机具抵押”、“农机具抵押+其他担保”等模式积极开展融资业务。对产业化程度较高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开展“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企业+专业大户”、“企业+家庭农场”等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探索农业企业融资的新途径,鼓励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融资工具扩大融资规模。以订单和保单等为标的资产,探索开发“信贷+公司+保险”等金融服务新产品。

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广泛开展“金融生态示范县”建设工作,推动地方政府将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考核体系中来,广泛开展“金融生态模范县”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人们诚实守信意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推动建立诚信监督管理和失信惩戒机制,形成重诺守信的良好信用文化,完善政、银、央行三方协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共同推进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改善。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提高失信者的违约成本。依法制止和打击各种逃债、赖债、废债、骗债、恶意欠息等失信行为,维护守信者的合法权益,增强法律的威慑力。积极加强区域内信贷、保险等农村金融市场的建设。让市场机制发挥市场惩戒作用,让失信者得不偿失,不敢冒失信的风险。

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水平。建立多种形式的中介服务机构和多层次、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信用评估、评级机构、金融咨询等机构。加快推进中介机构立法进程,建立包括信誉评估、失信惩戒构建的统一规范的监督体系,建立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诚信档案,提高职业操守,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打造良好的信用空间。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协会、商会)在本行业诚信建设中的作用,建立行业信用守则,引导行业自觉形成维护信用的良好风气,提升行业信用水平和公信度。

创新金融服务手段。普及椎广非现金支付工具。以“一卡多用”为特色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支持在农村地区推广银行卡自助转账业务,为农民提供安全、便利的资金汇划方式。以“福农通”业务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农产品收购资金非现金结算。积极发展手机支付及其他新兴支付方式。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利用手机支付快捷、便利、自助服务管理等业务特点,发挥手机支付在推动农村金融普惠方面的独特优势,推动移动运营商与涉农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等有关方合作,因地制宜推动手机支付业务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推动龙江银行、哈尔滨银行等相关银行研究开发贴近农村、农民的手机支付产品,加强对移动支付业务风险的管理,保障手机支付交易与信息安全。

此外,还应紧跟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新形势,结合地域特色研究基于互联网的新型金融服务,因地制宜推广网上银行、网上理财、互联网支付、供应链金融、P2P信贷、众筹等金融服务手段,严格遵照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佳木斯市中心支行)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贷款融资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旧信封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
俄气从中国银行获得20亿欧元贷款
长白山农商银行一季度贷款实现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