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调查研究——以定州市为例

2016-03-17 05:22刘红耀温利华张就英班战军
关键词:土地流转问卷调查河北省

刘红耀,温利华,张就英,班战军

(1.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1;2.邯郸学院 地理系,河北 邯郸 056001;3.永年县农牧局,河北 邯郸 056001)



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调查研究——以定州市为例

刘红耀1,温利华2,张就英3,班战军1

(1.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1;2.邯郸学院 地理系,河北 邯郸 056001;3.永年县农牧局,河北 邯郸 056001)

摘要:选择河北省定州市新城屯村、油味村、大杨庄村、西汶村、马家寨村和邢邑村六个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统计数据法、访谈法分析定州市的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结果表明,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整体处于不高水平;农户以自发流转为主,自主性强但缺乏有效性;流转方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有出租、互换、转包等多种形式;最后针对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农户非农收入水平、完善中介机制、加强社保体系建设和健全法律法规建设等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村;问卷调查;河北省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土地流转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土地流转一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合理的土地流转能促使土地适度集中,利于土地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整体竞争水平,解放农村劳动力,并推动农村剩余 劳动力转移和小城镇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1~5]论文选择河北省定州市新城屯村、油味村、大杨庄村、西汶村、马家寨村和邢邑村六个村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及实地考察,分析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流转用途和方式、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有序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区概况

定州市地处河北省中部偏西,地处于北纬38°14′至38°40′,东经115°15′至114°48′之间,太行山东麓,属于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境内有唐河、孟良河、沙河自西向东过境,气候属温带-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所辖25个乡镇(办事处),耕地面积115.5万亩,总人口119万,是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京港澳高速公路、京广铁路、107国道等多条交通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自2005年以来,定州市先后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荣膺“环渤海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之首。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2015年初随机对河北省定州市新城屯村、油味村、大杨庄村、西汶村、马家寨村和邢邑村六个村进行农户抽样问卷调查,在每村各发放问卷50份,总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收回的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8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70%,样本数量可以定量分析河北省定州市土地流转情况。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主要围绕农户的基本信息、农户的土地流转情况和当地土地流转的基本信息三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表共设计23道题目,内容包括:①农户基本信息,包括年龄、家庭人口数、主要收入来源、年收入、文化程度;②农户土地流转情况,包括土地流转现状、流转原因、流转方式、流转对象、流转意向、流转合同形式;③当地土地流转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当地人均耕地面积、当地土地流转后纠纷情况、当地交通通讯情况等。

2.统计分析法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收回的问卷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运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从定量角度科学准确的分析河北省定州市农地流转的现状、特点和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影响因素。

3.访谈法

对被调查对象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做了初步了解之后,有选择地选取一些特色农户(种植大户、村干部等)进行分别访谈。与农户进行座谈交流,咨询该地农用地的基本信息,就当地政府对农地流转方面的政策倾向,进行土地流转政策方面的信息交换,分析农户达成土地流转的效率、途径方法和规模经营方面的农户经验。

三、河北省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一)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分析

农户是达成土地流转的主体,农户意愿直接影响土地流转的成效。调查结果(表1)可知:已进行土地流转的有103户,流转率为35.89%,其中新城屯村的流转率最高达到61.22%,其余五个村皆不到35.00%,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新城屯村临近蔬菜批发市场,村里种植蔬菜的专业大户所占的比例很大,合作社式的蔬菜种植业有效带动了农地的合理高效流转。表1中显示未流转的有160户,比例为55.74%,有流转意向但未达成的有35户,占12.20%。可见,农民土地流转意愿是限制河北农地流转的一个重要因素。

表1 样本农户土地流转现状及意愿统计

(二)土地流转用途多样化

调查的六个村土地流转的用途呈现多样化趋势,土地流转后多用于种植业(林业、养殖业等)、企业用地、政府用地和其他用地。研究表明:六个村的土地流转后的主要用途倾向于种植业,六个村所占的比率分别达到93.87%、90.05%、75.58%、91.85%、89.53%、88.17%,其中大杨庄村的种植业比重稍低80.00%,政府征用较高,达12.03%(见表2),大杨庄村附近建有铁路和国道,农户的土地被政府建设征用。可见,交通是影响农地流转的一个因素,政府的干预行为被动的推进了农村土地的流转。

表2 样本农户当地土地流转的用途统计

(三)土地流转形式多元化

目前,调查地区土地流转有转包、互换、出租等多种形式,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土地流转工作很少采取行政指令式的统一推进,而是在尊重各地农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根据各自农地的特点灵活安排土地流转方式。由表3可知,六个村的土地流转形式以出租为主,有79户,占27.53%。其中转包和互换分别有18户和6户,分别占6.27%和2.09%。这两种形式属于有偿流转,是目前流转双方最能接受,并能较好的保护农民利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好形式。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流转形式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农户通过其他未列出的形式进行了土地流转,其中无流转及其他形式的有184户,占64.11%。

表3 样本农户土地流转形式统计

(四)农户土地自发流转为主

农户自发流转为主,六个村达成流转的农户双方多是自己主动联系的,且这种自发流转行为多发生在村里的亲朋好友之间。调查结果表4显示调查地区农户的土地流转合同以私下口头协议为主,有247户,所占高达86.06%,而订立书面合同和乡镇政府公证的分别有30户、10户,它们所占的比例仅为10.45%、3.48%。

四、结论及对策

新城屯村、油味村、西汶村、大杨庄村、马家寨村和邢邑村6个村的土地流转存在差异,原因在于领导班子水平不同、经济发展环境不同、市场交通便利度不同、土地流转宣传度不同。调查过程中发现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积极性不高,河北农村还没有形成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缺乏有文化、会管理的新型农业经营户。[6~12]河北省农村土地高效流转需要农户个人、集体、农业经营企业、地方政府等因地制宜、科学有序推动农村土地流转。

表4 样本农户土地流转合同安排统计

(一)提高农户的文化及收入水平

增加农户的非农就业渠道,提高农民的创业途径和能力,尽可能的提高农户的非农收入水平。此外还要鼓励多种主体进入土地流转领域,如支持农村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村企业等主体进入土地流转领域,以给农户带来更高的土地收益,促进土地合理健康有序的流转。[13~16]

(二)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农村的社保体系,为土地流转提供信息、组织、协调等服务,尽量消除农户对土地流转后的后顾之忧,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发展特点,建立符合各地符合实际情况的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等社保体系。此外还要特别做到保障外出务工农民本人及家属的基本生活和失业救助等福利政策,这样便可以让这些土地流出的农户更安心的延长土地流出的年限,起到带动作用,拉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到土地流转的行列。[17~25]

(三)建立并完善土地流转中介机制

为促使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规范化,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必须建立与政府无关的、独立性的中介服务组织,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管理和服务职能。[26~30]中介组织的建设有利于农地信息的流转,也可以有效避免土地流转中产生的缺少第三方干预的土地纠纷问题,促进土地大规模、信息化、高效率并且合理有序的流转,保证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31~34]

(四)政府部门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政府部门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保障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不得以任何方式被非法侵占侵害,保证农民通过承包、转让、出租等方式合理流转土地。[35~37]政府要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督和指导,提供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保障土地流转合理正常有序的运行,防止破坏耕地的行为发生,杜绝土地违法经营的现象,为土地流转的保驾护航。[38~40]

参考文献

[1]杨远光,张俊平,陈飞香,等. 完善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几点建议[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8):133-134,147.

[2]李庚. 农村土地流转的空间差异及成因分析——以陕西关中三县为例[J].人文地理,2012,27(1):102-106.

[3]冷建飞,杜晓蓉. 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户、农业企业和政府之间关系研究[J].求索, 2009(4):1-4.

[4]梅福林.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与对策[J].决策与参考,2006(10):46-48.

[5]叶剑平,蒋妍,丰雷.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 2006(4):48-55.

[6]骆东奇,周于翔,姜文.基于农户调查的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5):47-52.

[7]董全瑞,韩凤朝. 影响农民收入的相关因素分析[J].经济学家,2006(3):35-40.

[8]乐章.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及解释:基于十省份千户农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2):64-70.

[9]曹建华,工红英,黄小梅.农村土地流转的供求意愿及其流转效率的评价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7,21(5):54-60.

[10]覃美英,程启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困境的成因分析[J].农业经济,2007(7):19-22.

[11]蔡防.“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1-17.

[12]钟晓兰,李江涛,冯艳芬,等.农户认知视角下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意愿与流转行为研究[J].资源科学. 2013,35(10):2082-2093.

[13]陈训波,武康平,贺炎林.土地流转对农户生产率的影响——基于DEA方法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1(8):65-71.

[14]董国礼,李里,任纪萍.产权代理分析下的土地流转模式及经济绩效[J].社会学研究,2009(1):25-63.

[15]郭心毅,吴萍.现行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分析及述评[J].现代管理科学,2011(1):77-78.

[16]何格.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升与土地有序流转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1):95-97.

[17]黄贤金,方鹏.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形成机理、运行方式及制度规范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2(2):48-54.

[18]刘鸿渊.农地集体流转的农民收入增长效应研究-以政府主导下的农地流转模式为例[J].农村经济,2010 (7) :57-61.

[19]许恒周,郭忠兴,郭玉燕.农民职业分化、养老保障与农村土地流转——基于南京市372份农户问卷调査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1 (1):80-85.

[20]杨刚桥,杨俊.农地流转对不同类型农户农地投入行为的影响[J].中国土地科学,2010(9):18-23.

[21]洪名勇.欠发达地区的农地流转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8):79-88.

[22]肖轶,魏朝富,尹坷,等.重庆市两种典型农地流转模式比较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观察, 2009 (3):19-25.

[23]洪名勇,施国庆.欠发达地区农地重要性与农地产权:农民的认知[J].农业经济问题, 2007(5) : 35-43.

[24]陈美球.农村生存发展环境与农民耕地利用行为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21个村952户农户的调查[J].中国农业经济, 2006(2):49-54.

[25]鲁礼新.水城县沙坡村农户经济行为调查研究[J].地理研究, 2004(2):218-226.

[26]朱金鹤,崔登峰.农地经营权流转: 难点与障碍[J].农业经济, 2006(3):43-45.

[27]张丁.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4年的15省( 区) 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 2007 (2):24-27.

[28]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0(2):54-65.

[29]刘洪仁,杨学成.转型期农民分化问题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5(4):74-80.

[30]陈志刚,曲福田.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 对转型期中国农地制度多样化创新的解释[J].中国农村观察, 2003(2):2-10.

[31]李先春.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浅识[J].农村发展论丛,1996(2):20-22.

[32]张安录.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与土地价值增值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4-6.

[33]高昌海,刘新平,谢光辉.我国农地流转可行性及模式初探[J].资源产业,2000(12):19-20.

[34]孙佑海.城市土地初次流转问题与对策[J].中国土地,2000(7):19-22.

[35]王海玲.土地有偿使用方式的比较分析[J].国土经济,2002(1):22-24.

[36]康天保.论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S2):61-65.

[37]高迎春,尹君,张贵军,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探析[J].农村经济,2007(5):34-36.

[38]贺东山.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新模式的构建[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20-22.

[39]楚天骄.土地流转模式及其规范化研究[J].上海综合经济,2002(4):47-8.

[40]刘小玲.建立中国城乡一体的土地市场体系探索[J].南方经济,2005(8):37-40.

(编辑:武云侠)

Rural land conversion research based on the survey in Hebei Province

Liu Hongyao1,Wen Lihua2,Zhang Jiuying3, Ban Zhanjun1

(1.HandanInstituteofAgriculturalScience,Handan056001,China;2.Geographydepartment,HandanCollege,Handan056001,China;3.YongnianCountyBureauofagricultureandanimalhusbandry,Handan057150,China)

Abstract:Selecting villages of XinChengTun, YouWei, XiWen, XingYi, MaJiaZhai and DaYangZhuang of DingZhou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as a case study, through questionnaire, statistics and interview, the paper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and conversion in DingZhou.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llingness of household land conversion is not high on the whole; farmers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is the main land circulation, where autonomy is strong but effectiveness is insufficient; transfer presents diversified trend, such as rent, swap, subcontracting and so on. According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ch advice as improving peasants' non-farm income, perfecing the mediation mechanism,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governm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promoting rural land conversion.

Key words:Land conversion; Country; Questionnaire; Hebei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F321.1;S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6X(2016)02-0100-05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5030222);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课题(201501102);邯郸学院校级项目(14218)

作者简介:刘红耀(1979-),男(汉),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农业环境变化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02

猜你喜欢
土地流转问卷调查河北省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和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地权益影响问题分析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