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里翻译规范论视角下爱伦坡《幽会》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2016-03-17 20:08邓丽云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林译图里爱伦

邓丽云

(广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



图里翻译规范论视角下爱伦坡《幽会》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邓丽云*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

简要介绍图里规范理论,从初始规范,首要规范,操作规范三个方面分析爱伦·坡《幽会》林徽因,朱维基两个中译本。研究表明,受首要规范影响,朱译本忠实直译为主,林译本直译与意译结合;操作规范中林译本形神兼备,可接受性更强。

翻译规范理论;图里;中译本;《幽会》

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诗人,小说家及文学评论家埃德加·爱伦·坡(Edgar·Allan·Poe,1809-1849),这位超凡绝伦的天才作家一生创作70 余部短篇小说,国际国内影响力巨大,其中包括幽默小说,恐怖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等,他被公认为“侦探小说的鼻祖”“恐怖悬念小说大师”“科幻小说奠基人”。坡提倡唯美主义,追求“为艺术而艺术”,崇尚神秘主义。其作品广为传播和译介,为他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赢得了斐然的地位。坡的作品,20世纪初被译介至国内,很快得到国人的接受和追捧。一直以来对坡作品的研究,大多从文学评论角度,美学,意象,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认知诗学,概念隐喻视角,关联理论语用学视角研究文章恐怖氛围,叙事研究以及爱伦坡“效果论”等角度展开,也有关于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研究,研究最系统全面的是曹明伦于2009发表在《中国翻译》上的一篇“爱伦·坡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纪念爱伦·坡200周年诞辰”,研究了坡作品在中国零篇译介阶段,系统译介到重译不断三个阶段,分析各阶段译本的优劣得失和译介中存在的问题[1]。除了译介研究,从翻译角度对坡作品进行研究的角度有:翻译风格、归化异化视角、语用学视角等,其中又以《瓶中手稿》(Ms.FoundinaBottle)、《泄密的心》(TheTell-TaleHeart)为主要研究对象。相对于文学方面对坡的研究广度和深度来说,国内对坡的作品在翻译视角方面的研究还太少,对其译作的个例研究更是太单薄。坡享誉国际的地位,与其译介密不可分,而译者对文本的诠释以及翻译策略的选择对译介的成功传播,尤为重要。本文以坡《TheAssignation》为例,选取林徽因(1904.6-1955.4),朱维基(1904-1971)两个中译本,以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视角,研究两个译本优劣及相关翻译策略。旨在为坡作品的翻译研究提供新视角,且证明图里翻译规范理论的合理性,为其提供解释力。

1 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

吉恩·图里(Gideon Toury)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诗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理论教授兼贝恩斯坦(M. Bernstein)翻译理论讲座教授,是将多元系统理论应用到翻译研究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翻译描述研究用力最勤的理论家[2]。描写翻译学是一个以目的语文本为取向的学科,它包括描写过程、翻译规范、决策过程和形式库等主要内容。图里认为,描写翻译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密切联系实际,使理论研究更具客观性、科学性和实践性”。这种理论联系实际避免了主观推断和规定论述,从而实现了理论来源于实践[3]。 他以佐哈的多元系统为主要理论框架,通过大量的个案研究,试图发现翻译选择中的文化制约规范。“规范”这个术语既指一种有规律的行为,如反复出现的模式,又指解释这一规律的深层机制。这种机制是一种心理和社会实体。它在个人与集体,在个人意图,选择和行为与公共信仰,价值观和取向之间进行调停……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翻译的规范和惯例引导和推动翻译决策的形成[4]。图里认为“规范是试图解释社会活动相关性的关键概念和焦点,它们的存在和运行是保证社会秩序建立和延续的主要因素”[5]。图里的规范涉及译者的决策,翻译方法的选择以及翻译的社会文化因素。他认为译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通常受到三类规范的制约,即初步规范(preliminary norms),首要规范(initial norms)和操作规范(operational norms)。初步规范涉及翻译文本的选择,即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规则,特定的语言偏爱选择哪些作品、作者、体裁、流派进行翻译,还涉及从原语开始的翻译决策,或者从另一门语言转译的译文等方面内容。首要规范指的是译者在原语语言和文化以及目标语言和文化上倾向某一方或者持中立态度。较少牺牲源语文化规范的翻译对于译语文化来说是一种“充分翻译”;而保留较多译语文化规范的翻译对于译语文化来说是一种“可接受翻译”。操作规范是指在实际翻译活动中做出的决策[6]。

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将翻译研究从以原语为导向的方法,带到了以目的语为导向的研究方法,试图发现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有规律的模式,发现特定文学系统中,原语和目的语的关系以及翻译共性。丰富了翻译研究视角,并有利于翻译走向科学化。

2 The Assignation及其中译本

坡的作品大都遵循了他的美学艺术原则。TheAssignation《幽会》①是坡众多短篇小说中的一篇,其故事神秘,情节构思奇特,叙事手法独具匠心,语言绝美绝妙,通篇给读者以高贵典雅之美,哀怨绝望之美,给读者以神秘的震撼,文章虽没有坡其他名篇出众,但也绝对值得关注。《幽会》是关于一对恋人相约殉情的故事, 文章赞颂的是男女主人公为追求自己的爱情,牺牲一切的精神。情感是感性的艺术,对艺术的无限追求也是坡在其作品中永恒诠释的主题。这篇小说的永久魅力在于它不使用任何煽情技巧或模糊表达却能让读者感到一种强烈的灵魂震撼[7]。

TheAssignation,最早的译本是林徽因与朱维基汉译本。林徽因译的《幽会》,刊载于1929年9月20日出版的《大众文艺汇刊》第1卷第1期上,译文中译者刊载名为“林徽音②”;朱维基所译《幽会》,收于他与芳信合作完成的译文集《水仙》中,由上海光华书局1928年9月初出版。林,朱译本为新中国成立以前,其他译本均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1999年以后,翻译过这部作品的译者有:曹明伦,曹丕红,刘万勇,孙法理,唐荫荪(与邓英杰,丁放鸣合译),王丽君。译本均收录于爱伦·坡中短篇小说选或者爱伦·坡恐怖,惊悚或侦探小说集之类。文学评论此文的大多采用曹明伦译本。本文选取林,朱两个译本,从图里三个翻译规范,初步规范,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对比研究两个译本的优劣得当,尝试得出有价值的翻译策略,丰富坡作品的翻译研究视角,并佐证图里翻译规范理论的合理性。

3 翻译规范论视角下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3.1初步规范

初步规范指决定文本选择的因素,涉及翻译政策以及翻译的直接性。翻译政策涉及特定的语言文化偏爱选择哪些作品、作者、体裁等进行翻译。翻译的直接性指的是译文是直接从原语译入,还是经过中介语译入。林,朱译本均由原语直接译入,这里不做深入探讨。而就翻译政策而言,译者所选取的原语文本,很大程度上受译者当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影响,选择符合时代主流和意识形态的作家作品。

郑振铎于1926年在《小说月报》上发文介绍美国文学的时候曾说,“欧文使欧洲文坛认识了美国的文学,爱伦·坡却使欧洲文坛受着美国文学的重大影响了。在一九O九年爱伦·坡的百年生忌时,整个欧洲,自伦敦到莫斯科,自克里斯丁娜(Christiania)到罗马,都声明他们所得到的他的影响,且歌颂他的伟大与成功。”[8]可见,早在民国时期,中国就已经认识到爱伦·坡在世界文学史上的独特意义。新文化运动开展以来,科学民主的口号使得知识分子希望在文学道路上探求强国之路,外国文学的译介无疑有助于国内文学摆脱旧思想,输入新鲜血液。处于五四新思潮时期的作家林徽因,朱维基,选择坡的作品译入显然符合当时的文化意识主流。坡的作品短小隽永,追求的是艺术的美感,唯美而不浮夸,简洁而不单调的创作风格,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也可为国内的创作提供新思路,对其作品的译入符合图里的翻译初步规范。

3.2首要规范

首要规范指的是译者在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选择,是向原语语言文化靠拢还是向目标语言文化靠拢,译者尽量保留原文的各种参数,称为“充分性”,译者最大限度地使译文适应目的语的语言文化规范,称为“可接受性”。TheAssignation语言优美,用词凝练,多复合短句,语势强烈。林,朱译本均以直译为主,且朱译直译较林译程度大。林译对文中的西方神话人物及外域事物有译者的注解,虽译文以直译为主,但意译之处也不少,两者相结合。就充分性而言,朱译忠实的表达原文的风格特色,但部分译句稍显生硬拗口,且对于西方事物名称的直译,未加解释,令读者稍感费解。就可接受性而言,林译考虑了读者对外域事物的接受情况,部分意译或者加注释,有助于读者理解原文,并且易于接受西方的文化,但忠实性稍有欠缺。二者各有优劣,如文章开篇描写威尼斯的景象。

原文:——squandering away a life of magnificent meditation in that city of dim visions, thine own Venice——which is a star-beloved Elysium of the sea, and the wide windows of whose Palladian palaces look down with a deep and bitter meaning upon the secrets of her silent water[9].

朱译:——在那幻象朦胧的城里,在你自己的威匿思城里,消耗你伟丽的默想之一生——这座城是海洋的为星所爱的极乐土,他的巴拉亭皇宫的涸窗带着深沉而严酷的意义临视下面静流的秘密[10]。

林译:——在那景物朦胧的城市中,你自己的维尼斯,浪费着一个灵秀独钟的生命——那城是个海上的爱星的伊力稷安(西方的极乐世界——译者),她的仙宫的宽窗含了深长的,伤心的意味下望着她的寂静之水的秘密[11]。

很显然,朱译是对原文的充分性翻译,但在译句“这座城是海洋的为星所爱的极乐土”中,朱没有把Elysium名称具体翻译出来,而是用极乐土来替代。相反林译将其音译为“伊力稷安”并注解为“西方的极乐世界”,有助于读者的接受。但林译省去Palladian Palaces 音译名,意译为“仙宫”,朱译为“巴拉亭皇宫”,无注解。此处若能音译其名称,并加上注解,两者结合则可以体现译文的充分性和可接受性。对于“a life of magnificent meditation”,朱直译为“伟丽的默想之一生”,而林意译为“一个灵秀独钟的生命”,笔者认为,此处朱译较更合适。林意译为“灵秀独钟”的意思是“钟情于清秀美好”,气势上不如伟丽,且没有表达出作者想表达的宏观壮美之效。但这句话中,朱译用的人称代词为“他”,有错误,文中有明显的物主代词“her”, 而林译无误。此外,整篇文章中,朱译除了第6段中“Satyr”一词外,无文本以外的注解,而林译本有多处注解,如第3段中“gondoda”,音译为“刚杜拉”,注解为“维尼斯运河中之小艇”;第5段中的“Niobe”,音译为“奈奥俾”;注解为“被化为石的女神”;第6段中“Satyr”一词,朱译为“萨透”,林译为“散脱”,均注解为“半人半山羊之神”;第12段中“Rialto”,林译为“阿尔托”,注解为“一座通圣马科的维尼斯岛市之大理石桥”……这种音译加注解的翻译方式,有利于读者接受,对于五四新潮时期,国内需要吸收大量新鲜思想和文化,读者对文本的接受力对新思想的传播有着重要作用,直译一方面可以保证异国文化的忠实性,但对于当时刚开始接受外国思想,国力不强,文化弱势的社会环境,对于费解的新词和思想不利于新思想的传播。异国文化的吸取除了从译文中获知,以及经由留洋知识分子的传播,没有像当代一样发达的各种网络通讯设备,群众通过其他途径获知的新信息文化的渠道极度有限,因此在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下,直译加注解(虽然注解过多,可能增添读者阅读进度的负担),更有利于群众对外域文化的接受,直译不加注解易让读者费解,丧失阅读的兴趣。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获取外部信息的方式日益快捷便利,对外国文化有了较普遍的认识时,直译不加注解,或少加注解,是值得肯定的翻译策略。因此,结合译文出版的年代考虑,从图里的翻译首要规范理论来看,林译可接受度较高。

3.3操作规范

操作规范指在实际翻译活动中做出的决策。它主要包括模板规范和文本—语言规范。模板规范涉及文本内容的安排取舍等宏观层面,文本—语言规范则影响文本的微观层面,如词的选择,句子结构的组织,修辞的处理,文化习语的抉择,风格的体现等等。朱译和林译与原文段落一致,无段落章节的删减,总体上与原文无出入,均遵从了模板规范。下文将从文本-语言规范方面进行分析,从二位译者对男女主人公外貌特征描写用词的选择,以及文中诗句的形神翻译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3.3.1取词有别性别所使

操作规范是“充分翻译”和“可接受翻译”所代表的两个极端,或者是两种模式的结合。好的译本能很好的平衡二者的距离,不同的译者遵从不同的文本—语言规范。对同一个词的翻译上,有不同的措辞选择,这和译者本身的国语水平相关,也与自身的认知环境相关,男女译者在对有性别差异人物的翻译中,会不自觉的体现性别用词差异。如第5段中,女主人公的孩子掉落水中后,她站在河岸旁的穿着形象。

原文:A snowy-white and gauze-like drapery seemed to be nearly the sole covering to her delicate form; but the mid-summer and midnight air was hot, sullen, and still, and no motion in the statue-like form itself,stirred even the folds of that raiment of very vapor which hung around it as the heavy marble hangs around the Niobe[9].

朱译:一条雪一般白的,纱网般的帷巾似乎差不多是她身上唯一的遮掩,但仲夏和午夜的空气是炎热,沉闷而且静止,那石像般的身体一动也不动,那空气即使波动了那轻雾一般的衣裳的皱痕,这衣裳挂在她的身上好像是沉重的大理石挂在尼莪勃的周围一样[10]。

林译:一条雪白的,蝉翼似的披肩似乎是她的娇嫩的外体所仅有的衣着;可是那仲夏与午夜的空气是炎热的,昏闷的,静止的,就是那雕像似的外体本身也没有振动那衣之褶痕的些微动作,那衣的悬在它的四围正如那沉重的大理石悬在奈奥俾(被化为石的女神——译者)的四围一样[11]。

女主人公作为富有的老头的妻子,她的穿着形象应该是娇贵富气的。朱将其身上披的衣料译为“纱网般的帷巾”,给人一种较粗糙的感觉,且漏译了“delicate”一词;林译为“蝉翼似的披肩”“娇嫩的外体”符合女主角美丽娇怜的形象。这段话中使用了以“s”首字母开头的头韵法,如“sullen”, “still”, “statue-like”, “stirred”, 两位译者均没有表现出原文的修辞效果。如果后面两个词无法押头韵,前面两个是否可译为“沉闷而沉寂”?接着对“Niobe”一词,两位译者均以音译其名字,林译还给出了注解,有利于读者对这个形象的理解,比朱译不注解效果好些。由此可以看出对女主人公的外貌衣着描写,林译较为突出,选词细腻。在遵循“充分翻译”的基础上,其操作规范使得译本读者对原著人物形象的可接受性也水到渠成。而对于男主人外貌的描写,看看两位译者的选词,构句。如第11段中,对男主人公相貌的描写,现选取一小部分探讨。

原文:With the mouth and chin of deity——singular, wild, full, liquid eyes, whose shadows varied from pure hazel to intense and brilliant jet…[9]

朱译:带着像一个神一般的嘴吧和下颌——奇异,狂放,饱满, 而且流动的眼睛,其阴影从洁净的榛实变化到浓烈而光辉的黑玉……[10]

林译:有一个神的嘴和下颌——特殊的,光芒的,饱满的,流动的眼睛,它们的影子从纯洁的榛实到璀璨的黑玉变异着……[11]

这里对男主人公眼睛的描写,非凡而炯炯有神。四个形容词“singular, wild, full, liquid”,朱将前三个译为“奇异,狂放,饱满”三个二字词语作形容词,林将前三个译为“特殊的,光芒的,饱满的”三字组合“的”字形容词短语,从词的字数上看,二字短语简短,急促,三字短语舒缓,平和,表达效果不如二字短语铿锵有力。且朱译选词更贴近男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词语阳性意味较重,林译词语较中性化。在此部分,两位译者本身潜在的性别特征倾向较为明显,对译文的选词上也有影响,译者主体性有所体现,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遵循其选词操作规范。二位译者对人物形象描绘的选词,均符合原文男主人公形象,而朱译可接受性更强。

3.3.2形神合一译者再造

诗歌翻译,最难的是音行意兼备。中西诗歌的形式无论是在诗行长短、句式排列等视觉方面,还是音节、韵律、节奏等听觉方面,都有本质的区别。中西诗歌的诗学差异,译者在音行意三方面,采取何种翻译策略,才能较大程度的传达原文诗歌的意境,符合操作规范?

文中男主人对女主人公的爱恋,浓烈而悲情。最能体现这份感情的炙热与无奈,当属男主公写在一本意大利本国悲剧上的情诗,全诗共31句,中间无段落的间隔,可歌可泣的内容让读者为之动容。下面选取其中7-13句进行分析。

原文:Ah, dream too bright to last;

Ah, starry Hope that didst arise

But to be overcast!

A voice from out the Future cries

“Onward!”—but o’er the Past

(Dim gulf!) my spirit hovering lies,

Mute, motionless,aghast![9]

朱译:哎,甜蜜得易逝的梦影!

哎,星般渺远的希望!

星升呀只是为星殒!

从未来里有个声音叫喊,

“前进!前进!——我的游灵

默然不动,惊呆地卧在

那过去之上(黑暗的深渊。)[10]

林译:啊,好梦不久!

啊,星样灿烂的期望!那会一度显现,

只是早已散休!

从未来有一声息在叫,

“前进!前进!——可是过去啊

(幽暗的深渊!)我空虚的心灵在偃留

默默,寂寂,惴惴![11]

整首诗没有段落之分,但两位译者均将诗句分为五个部分,上文所选是译者的第二部分,与原文一致,译文也是七句。 二者在内容上均直译,形式上朱译打破句子结构重组较多,林译保持原语句子结构。“dream too bright to last”句子结构为S+V+C。谓语为系动词 “is”省略。朱译将句子变为了一个由两个形容词修饰一个名词的偏正短语,林译为主谓结构,且谓语是由副词充当。此处,林译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忠实原文。最后一句“but o’er the Past (Dim gulf!) my spirit hovering lies, Mute, motionless, aghast!”是一个以“over the Past”介词短语前置的完全倒装句,后面三个形容词作伴随方式状语。朱译将伴随方式状语直接放在动词前,并将倒装顺译成正常语序,读起来通顺易懂。林译保持原语句子结构,在心灵前补增的形容词短语“空虚的”,细化了男主人公的情感,原语三个形容词均译为叠词,“Mute, motionless”押头韵,林译虽没有押韵,但叠词“默默,寂寂,惴惴”阅读起来节奏感强,和谐音律,表达了丰富的哀伤之情,在传达原文的效果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林徽因本身擅长作诗,其诗风清新秀美,又曾留学欧美国家,作为民国时期的大才女,熟练的掌握外文以及本国文字,此处林译文创造性的翻译不仅是诗文形式上的忠实, 更是内容的传神表达,富有诗意美,较朱译优秀。由此可见,林译在形式和内容上,采取了直译,添加和意译的翻译策略,而朱译采取了直译,重组的翻译策略。二者译文均符合原文的形式和内容,且传情达意。

4 结束语

综上可知,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在两个译本翻译过程中都发挥了作用,初始规范影响两位译者选择符合社会文化主流的作品。根据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朱译本为直译,林译本以直译为主,加注,创造性等意译为辅,注重译文充分性与可接受性的结合,二者均符合首要规范。在操作过程中,对词句的处理,林译在很大程度追求形神合一,朱译本追求内容忠实,传达原语思想。两个译本各有特色,均能完整地再现原文风格,思想感情, 但相较而言,林译本比同时代出版的朱译本略显优异。在翻译批评中,Edwin Gentzler曾说过“对于目的语文化来说,没有任何译文是可以被完全接受的,因为它总是引入新的信息,形成对目的语系统来说陌生的效果。对原文来说,没有任何译文是适当的,因为文化规范会引起原文文本结构发生转换”[12]。在“充分性”与“可接受性”之间,图里走的是中间道路。但是图里强调规范并不是恒久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多样性和不稳定性。所以译者如果为了译文在语意与语用的统一上,形神兼备矛盾的缓和中,对规范的适度背离,展现其创造性,也并不影响其作为优质译作的结果。

注释

①大多数译本均采用《幽会》作为TheAssignation的中译标题,故本文亦采用此译名。

②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因为和当时一位男作家“林徽音”名字相似,易误认,因此从1934年改“徽音”为“徽因”, 所以1928年《大众文艺》上刊载其名字为“林徽音”。

[1]曹明伦. 爱伦·坡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纪念爱伦·坡200周年诞辰[J]. 中国翻译,2009,20(1):46.

[2]刘军平. 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342.

[3]苗菊.翻译准则:图里翻译理论的核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1):29-32.

[4]Hermans, Theo. Translation in Systems: Descriptive &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M].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9:80.

[5]Toury, G. Descriptive Studies and Beyond[M].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1995:55.

[6]Toury·Gideon. 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Translation[M]. Jerusalem: Israel Academic Press,1980:53-55.

[7]朱振武. 爱伦·坡小说全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137.

[8]郑振铎. 文学大纲·第四十章 [J]. 小说月报,1926(17):8.

[9]爱伦·坡. 爱伦·坡短篇小说精选[M]. 王勋,纪飞,等编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53-270.

[10]朱维基,芳信. 水仙[M]. 上海:光华书局,1928:253-270.

[11]爱伦·坡. 幽会[J]. 林徽音译. 大众文艺汇刊,1929(1):129-143.

[12]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 New York: Routledge,1993:128.

(责任编辑骆桂峰)

邓丽云,女,湖南人。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H315.9

A

2095-4859(2016)02-0235-06

猜你喜欢
林译图里爱伦
晚清民初文学翻译的高峰
—— 百年林译小说研究评述
找不同
找不同
找不同
找不同
爱伦·坡:《阿芒提拉多的酒桶》
林语堂与汪榕培的《庄子·逍遥游》译文对比研究
埃德加·爱伦·坡的《阿芒提拉多的酒桶》
论环境因素对爱伦·坡性格及创作的影响
我国近十年林纾翻译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