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建工程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点

2016-03-17 06:44:42王得楷魏万鸿叶伟林
甘肃科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易发危险性甘肃省

王得楷,魏万鸿,叶伟林

(甘肃省科学院 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



已建工程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点

王得楷,魏万鸿,叶伟林

(甘肃省科学院 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甘肃 兰州730000)

摘要在世纪之交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因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未强制性跟进,导致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开发建设的一系列工程项目遗留了大量的地质灾害隐患,地质灾害事件频发。因此建议在这类开发建设区开展已建工程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作为补救措施,并围绕这一思路提出在已建工程场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已建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评估的必要性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工作是我国国土资源行业总结几十年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开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一项将地质灾害控制在“源头”阶段的重要技术政策措施,在过去十余年,全国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为减轻地质灾害的危害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项工作最早在1999年开始试行,200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在类似于兰州南北两山一带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3,4],因早期开发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屡见不鲜,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社会影响,而且随着地质灾害的不断发生还会一直影响下去[5]。因此,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对已建工程场地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具有查余补漏、尽最大可能减少地质灾害的重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已建工程场地不是拟开发的新建场地和项目,不存在引发和加剧地质灾害的问题,因此只进行现状评估。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1]中的规定可以看出: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针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展的前期工作之一,也是建设用地会审批复的重要技术支撑之一。本着“老项目老办法,新项目新办法”的原则,国土资源部于1999年最初制定及2004年重新修订的行业规范一直没有包含已建成的工程场地。

(2)现状评估是针对在评估范围内通过调查评价确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对新建工程的危害范围和程度进行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的已建工程场地因过去对场地及其周围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未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摸底,“心中无数,被动挨打”,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才能对地质灾害体对已建建筑物的影响及可能造成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即对已建工程场地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开展现状评估,用“已建工程”代替了“新建工程”。

(3)预测评估是针对工程开挖建设过程中或工程建成后对工程场地或邻近地区新引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或加剧已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因此,已建工程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不必进行预测评估。

2评估要点

已建工程场地与新建工程场地的明显区别是新建工程场地因种种原因具体工程位置可能还有变更,而已建工程场地内的建筑物已固定,地质灾害体与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和距离均无法更改,在这种情况下,结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1]和《甘肃省地质灾害评估规程》[10],对已建工程场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关注以下要点:

(1)认真核实评估范围,必要时“边界”通过现场调查确认。已建工程区往往因工程建设改变了原地貌形态,而非现状实测地形图往往不能反映真实地形,只有通过室内外结合才能搞清楚第一斜坡带[6,7]。同时,如果涉及到泥石流沟,近期内因不确定原因未发生泥石流,通过调查填表打分评价,未来条件下仍然有发生泥石流形成灾害的可能性,评估范围就必须包含泥石流沟的全流域[6]。

(2)对地质灾害体调查填表填图,摸清地质灾害体的位置,量测地质灾害体与建筑物的相互位置关系,对于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地面塌陷和地裂缝地质灾害体,应实测剖面图,至少做到一点两图(平面图、剖面图)、一照片,填绘在规定的野外调查表中。

(3)收集原场地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并适当补充槽探、井探,取样、试验分析物理力学参数。

(4)采用两种以上方法进行斜坡、滑坡稳定性定性定量分析评价。

(5)综合得出稳定性评价结论,包括定性、定量和综合评价[8,9]。

(6)通过计算和综合评价进行危险性分区(埋没{风险}区、影响区)。

(7)泥石流沟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1]进行评估。

(8)防治措施建议根据勘查认识结论和稳定性评价结论提出具体防治措施和方案。

(9)细化结论建议。

3结语

(1)已建工程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针对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已建工程场地的补救性防灾减灾措施。

(2)已建工程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针对已建工程区及其周围可能影响工程和区内人员的区域性、多灾点评估,不是针对一处灾害点的评价或勘查研究。

(3)已建工程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只进行现状评估和综合分区评估,不进行预测评估和场地适宜性评估。其评估内容包括:前言、评估工作概述、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现状)、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防治措施建议和结论与建议。

(4)已建工程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调查精度高于拟建工程场地的评估,包括一定的挖探勘查和样品试验分析,评估方法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5)防治措施建议较拟建工程场地的评估更为具体。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Z].2004.

[2]地质灾害防治条例[J].国土资源通讯,2004,4(1):4-7.

[3]王得楷.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探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2,13(4):94-95.

[4]王得楷.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J].甘肃科学学报,2003,15(S1):42-45.

[5]王得楷,马琦明,陈怀录,等.甘肃城市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10,22(3):53-56.

[6]贺为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因素的探讨[J].灾害学,2013,28(3):111-116.

[7]刘衡秋,朱志刚,何维彬.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发展现状及若干技术问题探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19(4):128-130.

[8]黄雅虹,吕悦军,张世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相关技术问题评述[J].震灾防御技术,2007,2(1):83-91.

[9]向喜琼.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管理[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5.

[10]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甘肃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Z].2009.

Key Points of Risk Assessment on Geological Hazards of Built Engineering Sites

Wang Dekai,Wei Wanhong,Ye Weilin

(Geological Hazards Prevention Institute,Gansu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 730000,China)

Key wordsBuilt engineering;Geological hazards;Risk assessment

AbstractAt the high-spee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 of turn of the century, a serie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were developed and built in the high incidence area of geological hazards due to lacking of compulsory follow-up of risk assessment on geological hazards, which leave over plenty of potential geological hazards and frequent occurrence of geological hazard events. Therefore,risk assessment on geological hazards of built engineering sites is advised to be conducted in this kind of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zones as remedial measures. This thesis proposes the technical point of conducting risk assessment on geological hazards of built engineering sites concentrating on this thinking.

doi:10.16468/j.cnki.issn1004-0366.2016.03.016.

收稿日期:2015-12-07;修回日期:2016-03-07.

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厅兰州北山一带黄土山坡建筑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防灾标准研究项目(1209FCMA012);甘肃省科学院兰州地区黄土滑坡影响范围研究项目(2013JK-06);甘肃省科学院舟曲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决策指挥系统集成设计研究项目(2012HZ-04、2014HK-03);甘肃省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防治技术研究项目(2013JK-05);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产业化调查预测研究项目(CY02).

作者简介:王得楷(1957-),男,甘肃景泰人,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地质灾害防治.E-mail:873274908@qq.com.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0366(2016)03-0077-03

引用格式:Wang Dekai,Wei Wanhong,Ye Weilin.Key Points of Risk Assessment on Geological Hazards of Built Engineering Sites[J].Journal of Gansu Sciences,2016,28(3):77-79.[王得楷,魏万鸿,叶伟林.已建工程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点[J].甘肃科学学报,2016,28(3):77-79.]

猜你喜欢
易发危险性甘肃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机用镍钛锉在乳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大众科学(2022年5期)2022-05-18 13:24:20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林业(2022年1期)2022-02-19 02:35:08
夏季羊易发疾病及防治方法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危险性感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32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有色设备(2021年4期)2021-03-16 05: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