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娜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壮族文化在广西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性探究
——基于一项调查研究
张娜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为保护和发扬壮族文化,提高广西壮族文化的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广西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增加学习英译壮族文化的课程,旨在培养一批具有壮族文化背景,熟练使用英语表达壮族文化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壮族文化;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复合型人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开始注重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从丛[1]指出,我国的英语教学仅仅加强了对英语世界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各层面精神文化内容的介绍,而对于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忽视状态。韩晓蕙[2]的研究表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过分强调英美文化,忽视母语文化,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出现和文化比较的缺失。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传授的单向性和不平衡性,很多高校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建议,以清华大学教授崔刚[3]为代表的专家指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内容,不能取代专门的中国文化课程,也不能改变英语课程的性质,而是要服务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广西地区聚居着全国最大的少数民族——壮族。壮族文化灿烂繁荣,绚丽多彩。刘三姐的山歌为世人所称道,桂林的山水名扬全世界,吸引了无数国内、国际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对壮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了解刘三姐与阿牛哥更多的动人故事,想知道糯米糍粑的详细做法,想探寻巴马长寿之乡的奥秘,而此时我们的英文导游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宣传机构不地道的翻译也常常笑话百出,贻笑大方。此时,我们需要一批既熟悉壮族文化又有较强汉语和外语表达能力的人才,搭建起壮族文化传播的桥梁。
广西高校中壮族大学生比例占70%左右,他们对于自己家乡的文化耳熟能详,又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毕业后大都分散在广西各行各业,是壮族文化外传的生力军。广西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译课程,更没有壮族文化的英译课程。因此,文章意在阐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壮族文化意义重大。首先,可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学生可以掌握一些描述壮族文化以及当今广西发展的表达方法,如“一带一路”“北部湾经济区”的英语表达,进而能够使用英语介绍与传播壮族文化,对于增加词汇和锻炼口语表达都有积极的作用(全国四、六级大学英语考试中的翻译题即与中国传统文化或少数民族文化有关)。其次,可以使外省学生了解壮族文化,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了解学生对英译壮族文化的兴趣,探讨壮族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融入方式,作者进行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活动,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加以讨论,提出对策。
一、问卷设计
为掌握学生对壮族文化的了解程度和用英语实现壮族文化外译的意愿,本研究设计了一份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和针对英语教师的访谈问卷。研究旨在解决的主要问题是:(1)广西高校大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壮族文化意识与行为现状分析;(2)学习者壮族文化常识掌握现状分析;(3)学习者壮族文化的英文表达能力现状分析[4]。
囿于问卷复杂度及问题的开放性,本问卷摒弃了当下流行的网络调查问卷形式,而是采取纸质当场作答及面对面访谈方式,在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医学院和桂林旅游学院5所院校进行。调查对象为2015级新生及2014级大学二年级学生,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53份。其中2015级230份,2014级223份;文科215份,理工科238份;男生219份,女生226份,其中18份未标注性别。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外语语种均为英语。
问卷的第一部分为广西高校大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壮族文化意识与行为现状分析。该部分问题设计为李克特5级量表(Likert scale),从1-5分别表示“坚决反对”“反对”“不置可否”“赞同”“完全赞同”。第二部分为学习者壮族文化常识掌握现状,评分比较宽松,错别字可忽略。第三部分为学习者壮族语的英文表达,旨在了解学生用英语传播壮族文化的能力。评分分为:空白、完全错误、部分错误、基本正确和完全正确5个档次。
二、问卷统计及分析
1-7题是考察学生对壮族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地位的认可度。据统计,89.3%的学生对于“学习外语时,有必要学习相关的外语文化和母语文化”表示“赞同”和“完全赞同”;对于“在同外国人进行交流时,有必要传播本民族文化”一说,83.1%的人持“赞同”和“完全赞同”的态度;此外,52.9%的学习者对于“学习民族文化对英语学习促进作用不大”表示“反对”和“坚决反对”,值得注意的是仍有29.1%的同学对此表示“赞同”和“完全赞同”,经了解,很多同学将“促进英语学习”理解得比较狭隘,局限于能提高考试成绩;面对“我对广西壮族文化很感兴趣”一题,68.9%的同学表示“赞同”和“完全赞同”;有81.3%的同学表示“对壮族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值得一提的是,当作答“我认识的外国人表现出了对壮族文化的兴趣”时,32.3%的学习者选了“不置可否”,经过询问得知,此部分同学从没有和外国人交流的机会。令人印象深刻的是53.5%的同学对“与壮族传统节日相比,我更喜欢西方节日”表示“赞同”和“完全赞同”,究其原因,无非是宣传力度的问题。
由上可见,壮族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还是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多数学生认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民族文化及英语表达是有必要的,也有学习用英语表达壮族文化的意愿。但是,由于受考试导向的束缚,部分同学认为学习英译壮族文化对于促进英语学习没有太大作用,主要是对提高考试成绩没有明显的效果。此外,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壮族节日的喜爱远逊于西方节日。
8-15题是学习者对于学习壮族文化英文表达可行性的分析。89.1%的同学对于“英语考试中出现过涉及壮族文化的内容”这一说法表示“反对”和“坚决反对”;69.2%的学习者表示“赞同”和“完全赞同”“在英语课堂上学习用英语表达壮族文化”;84.7%的学生“反对”和“坚决反对”“我的英语老师上课时会讲解一些关于壮族文化的知识”;值得关注的是对于“英语教材中没必要出现有关民族文化的材料”这一说法,学生的看法出现两极状态,43%的人表示“反对”和坚决反对,而45.6的人表示“赞同”和“赞同”。可见,有些学习者认同民族文化在英语学习交际中的地位,但在实际行动中却表现犹豫。12题“我常查找用英文介绍壮族文化的节目”中,90.1%的同学表示“反对”和“坚决反对”,由此得知,学生在此方面学习的主动性尚欠缺;面对“我平常几乎没有用英语介绍壮族文化的机会”,有90.2%的同学表示“赞同”和“非常赞同”;对于“我能方便地获取用英语介绍壮族文化的资料”,87.7%表示“反对”和“坚决反对”;在最后一个问题“在用英语表达壮族文化时,我感到困难”88.3%的学习者表示“赞同”和“完全赞同”。调查表明,一方面,学生有了解壮族文化和用英语表达壮族文化的意愿。另一方面,学生学习壮族文化英语表达法的大环境不是很理想,教师的引导及资料获得便捷性非常不足[4]。
16-25题是考察学生对壮族文化的了解程度。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包括壮族学生在回答此部分题目时表现出了对壮族文化的不熟悉。对于“广西壮族的节日”一题,近90%的同学写出了“三月三山歌节”或类似表述,并表示和广西区2014年开始的“放三月三假”的宣传方式有关。还有少数壮族学生写出了“陀螺节”“药王节”等其他节日。另外作答率比较高的是“你知道的壮族青年男女求爱的方式有”,83.6%的同学都能写出“抛绣球”“对山歌”等类似答案。而这正是很多壮族风情旅游景点招揽游客的特色活动。相应的,在回答“你知道的壮族特色手工艺品有”的问题时,有48.7%的同学也写了“绣球”,另有32.2%的同学写了“壮锦”。“壮族特色建筑”一题中,34.5%的同学写了“风雨楼”“风雨长廊”之类答案,同样也是民族特色旅游景点的招牌。对于“你知道的壮族典型姓氏”一题,有50.1%的同学些了“韦”,15.8%写了“覃”,有意思的是相当一部分受试者就是这两个姓,他们表示周围很多亲朋邻里都是这两个姓。此外,对于“壮语特点”“壮族英雄或名人”“壮族人面部特征”等问题很多同学都表示不清楚,甚至很多壮族学生也没注意自己的长相和从小说到大的壮话有什么特别之处。调查表明,大众对壮族文化的了解程度与宣传力度呈正相关,因此,我们应竭力为学习者提供接触壮族文化环境并授之以英文表达方式。如此一来,壮文化的发扬传承便指日可待了。
问卷的第三部分旨在了解学生用英语表达壮族文化相关说法的程度。调查问卷作答情况显示,所有学生在此部分都表现不佳。学习者仅能说出分解意义上的某个熟知的单词,如“油茶”翻译为“-tea”,”糯米饭”翻译为“-rice-”而“草鞋”则几乎都翻译为“grassshoes”。“花山崖壁画”有19.8%的同学是空白的。此外,对最后一个短句的翻译也不尽如人意。由此可见,学习者对壮族文化内容的英文表达相当陌生,缺乏基本的输入和语境。
三、建议与对策
(一)政策制定与课程设置方面
当前有部分高校在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对加强中国文化学习方面有体现,而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对中国文化学习的要求就很少了。在行政管理特征明显的我国,如果《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能明确这一点,那么各种文化在实际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肯定会变得容易起来。
就目前来看,广西绝大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中都没有涉及壮族文化英语授课课程,甚至连中国文化英语授课课程都没有。课程设置具有导向作用,为突破壮族文化在内吸和外扬方面的封闭性[5],为满足学习者对壮族文化及其英文表达的需求愿望,广西高校特别是民族院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在设置课程时考虑将壮族文化英文授课作为选修课。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
即使高校出于现实原因无法开设专门的壮族文化英文授课,至少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壮族文化的渗透及引导。跨文化交际课程是广西大部分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和非英语专业的选修课,当前跨文化交际授课内容多为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介绍和学习,对于母语文化的重要性有所忽略。此举必然会导致两种文化的不平衡,直接影响学生的跨交际能力,也是很多学习者难以同目的语对象进行深入谈话的原因之一。开放的广西需要与世界进行更多的交往,而不是仅限于经济贸易。我们在纳入国外先进文化的同时,更要传播自己本民族特色文化,使之更加有活力和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具体而言,首先从教材和教学资料下手,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适当地调整教材的内容,加入中国文化及本土文化相关的内容,同时在练习题的设计中也考虑加入一些使用英语表达相关文化的训练活动。
此外,还要把壮族文化渗透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据调查,广西高校英语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广西本地人,有些本身就是壮族人,对壮族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直接的体验。在日常教学中开辟壮族文化英语授课环节,每节课花5分钟左右进行相关英语词汇、语音和语句的教学,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满足了学习者的需求。除了亲自讲授,教师还可以请壮族学生介绍当地壮族文化,包括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日常起居等各方面。即使地缘距离很近,文化也会略有不同,让学生介绍本地风俗既可以帮助学习者增长见识也可激发介绍者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最后,如条件允许,可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和感受典型壮族文化,辅以英文表达指导,尽量创造用英文输出壮族文化的机会和环境。
(三)考试内容改革方面
除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都对在外语教学中注重学习和传播中国文化提出了要求外,2014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中国文化内容提出了要求,以中译英形式出现,并占10%的比例。广西高校如果想提高学生壮族文化英译的能力,不妨模仿四、六级做法,在期末考试中加入小比例的壮族文化翻译和表达类题目,作为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和督促。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而文化软实力的影响是否强大与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力度是密切相关的。广西与东盟各国有密切的经济贸易往来,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也有着重要的使命,开发和介绍广西壮族文化,将优秀的文化成果用英语传向全世界,具有无比深远的意义。大学生,特别是壮族大学生在接受多年正规教育后,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壮语知识及一定的英语知识,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广西各大高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壮族文化的继承者和接班人并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小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2]韩晓惠.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思考[J].外语学刊,2014(3):108.
[3]崔刚.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4]揣琼,王向东.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失的调查研究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5):108.
[5]夏雨.壮族文化讨论综述[J].西民族研究,1988(4):58.
(责任编辑:高坚)
Research on Integrating Zhuang Culture in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Guangxi Based on a Survey
Zhang Na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protect and develop Zhuang culture as well as boost the popularity and influence of Zhuang culture in the world, it is proposed that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of colleges in Guangxi should include some courses in English about Zhuang culture. This is meant to develop a number of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with background of Zhuang culture and outstanding ability of English expression.
Key words:Zhuang culture; Curriculum of college English;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收稿日期:2016-01-12
基金项目:2015-2016广西壮族自治区外语教育科学发展规划项目(GXSLXM-15-21)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35(2016)01-0086-05
[作者简介]张娜(1981-),女,湖南衡水人,桂林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语言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