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夯土屋和现代对话

2016-03-17 11:12郑敏
环境与生活 2016年1期
关键词:夯土洛奇建筑

◎郑敏



传统夯土屋和现代对话

◎郑敏

从新石器时代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类一直大规模使用的建筑材料是什么?泥土!简便、便宜、环保,经压制后称为夯土,硬度像水泥,建成房屋可百年不倒。要推选既经济又环保的生态建筑材料,夯土必定榜上有名。

改造后的“云庐”乡村精品酒店

小时候我们家住在北方一个小镇上,那时镇上大多是平房,墙是用黄泥做的,用手轻轻刮一下墙皮,就能扯出一绺掺在里面的、搅碎了的小麦秸杆来。后来回了南方老家,老家的平房则都是用木板建造的。不过,要说起这些就地取材的房屋,不论是北方厚厚的夯土房,还是南方纤巧的木板屋,住起来都是冬暖夏凉、安全舒适的。

如今,即使在最偏僻的地方,木板屋和夯土房也只在极少数人家里还保存着,而且也大多是空置着不住人了。可是人的心就是这样,当住在夯土房时,幻想着有朝一日能搬进宽敞明亮的砖瓦房,而一旦如愿,又难免怀念起夯土房里朴实、安静的慢时光来,复古反而成了时尚。

现在,就有很多地方的老式夯土房被设计师看中,经过一番装饰改造,成为时尚的度假酒店,并且房价不菲,有的甚至超过5星级酒店。

改造前的“云庐”,位于漓江边的广西阳朔县兴坪镇杨家村,那里仍然保留着许多老式夯土房。

漓江边的夯土时尚

在漓江边上的广西阳朔县兴坪镇杨家村,仍然保留着许多老式的夯土房,2012年,一个上海的设计团队来到这里,将其中6户村民连在一起的7幢夯土砖建造的泥砖房租了下来。如今3年过去了,人们惊奇地发现,就像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原先那几栋老旧得被废弃的泥砖房,成了非常时尚、惬意的现代度假精品酒店。

从外面看,这家改造后的度假酒店与周边普通民居并没有什么不同,依然是黄土墙、坡屋面,屋顶铺着透光的亮瓦。不过,当推开酒店的柴扉进入院子,却发现别有洞天。每间夯土屋子都开了玻璃大窗,酒店餐厅就设在屋檐下,整整一长排的落地玻璃门。这种北欧式简约装饰风,与中国南方乡村的建筑气质融合,被起名为“云庐”乡村精品酒店。

云庐原有的农宅为当地典型的青瓦夯土屋,面阔为三开间,中间是二层挑高的厅堂,两侧各有两个小房间。这种古老的“loft”结构,不失空间上的趣味。所以在改造时,设计团队保留了一层作为会客、聚会的传统功能,在一层厅堂设置了吧台、沙发,作为客人小聚的社交空间,在厅堂中增加了通向二层的楼梯。厅堂两侧改造为客房,二层原有的储物空间也改造成客房。

1设计师团队打造的“云庐”乡村精品酒店保留了泥墙泥砖本色

2设计师团队打造的“云庐”乡村精品酒店保留了泥墙泥砖本色

3设计师团队打造的“云庐”乡村精品酒店保留了泥墙泥砖本色

4 / 画家蒋兆和于1958年创作的《九兰打夯》,描绘姑娘们在北京十三陵水库工地上一起打夯的劳动场面。

在室内的结构改造中,设计团队保留了东西向的原有泥砖墙特色,在南北向的墙面上增加了轻钢龙骨石膏板墙,新旧墙体中间的空隙,正好满足了铺设所有管线、管井走向的需求。

云庐的室内装饰遵循了自然共生的法则,选择了素面水泥、再生老木、竹子和黑色钢板作为装饰材料,朴实、自然、简单。云庐还增设了空调、盥洗室、浴缸等现代设施,甚至还配备了图书馆、咖啡馆、瑜伽馆、温泉、画室和禅修馆。所以,云庐的改造虽然复古,却不失现代享受与审美情趣。

在云庐客房的老式木门上,挂着老式的铁锁。宽大的院落打扫得整洁干净,房子外墙上偶尔几处长着斑驳的青苔,住在此间,真有遁世之感。这正是老式夯土房与现代酒店相结合的意趣所在。

浙江省松阳县四都乡平田村的“爷爷家青旅”,外观仍是传统夯土房,墙面、裂缝都被完整保留。

远望“爷爷家青旅”

平田村的“爷爷家青旅”

与“云庐”定位于精品酒店不同,位于浙江省松阳县四都乡平田村的“爷爷家青旅”的夯土房改造,更偏重于简约与实用。

“爷爷家青旅”的改造用了一年时间,听上去时间不长,但是如果这种改造针对的仅仅是一栋270平方米的夯土房,就可见中央美院建筑学院专家的“良苦用心”了。

“爷爷家青旅”是一栋有百年历史的普通夯土民居,二层土木结构,设计团队的任务是给这所旧房子赋予一颗年轻的心脏,将之改造成一家符合国际标准的青年旅社。

为了保持村庄的整体风貌,爷爷家的外部形态被完整保留,包括外墙墙面给人沧桑感的裂缝,从外面看,这栋房子的百年历史丝毫没有被衰减。一层大厅被当作大堂兼餐厅,有服务台、沙发和餐桌椅,还有一整面墙的原木书架——国际青年旅社的标配。

与楼下的“标配”不同,二层的客房设计独特。设计师们没有采用“修旧如旧”的手法,而是通过引入新材料、新空间模式和新场所感,将新与旧并置在一起,形成一种时间对话。

本来老式住房的二层作为大储物空间,是完全没有隔断的,为了保持老建筑的原有风貌,设计团队采用“房中房”设计。“房中房”由木头、透明阳光板等轻质材料结构而成,每间小小的住房单元下面都安装有轮子,可以移动,也可以被拆分、异地重组。更重要的是,这些新加入的结构都和原结构互不粘合,需要时可以很快恢复原貌。

每间住房单元里都设置了双层架子床,就像大学宿舍里常见的上下铺一样,不同的是,这里的床都是原木结构。这种设计也非常符合青年旅舍环保、节约、经济的要求。

二层客房的另一个特色,是一个横跨整个房间的景观长窗。长窗将阳光、空气和美景引入室内,坐在窗下的原木地板上,沐浴阳光、看书聊天,累了眺望窗外邻居的屋顶,远处山坡上的青苗、绿树,都是年轻的背包客们最喜欢的旅行体验。到了夜间灯光开启时,远远看去,这栋百年住宅通层亮着温暖的灯光,使人心生向往。

奥地利的现代夯土房

奥地利的马丁·洛奇(Martin Rauch)是一名陶艺工匠,因为在非洲短短几个月的志愿者经历,使他与原始的夯土建筑结缘。带着陶艺工匠对物理、化学变化和材料效果的敏感,洛奇对传统的夯土成分进行改良,提升了夯土的冲压技术,增加了夯土墙体的强度。如今,洛奇的工作不是维修旧的夯土建筑那么简单,而是新建夯土结构的房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令传统工艺新生”。

洛奇受邀建造了不少“夯土建筑”项目,其中不仅有小面积的住宅,还包括大型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和艺术装置等等。由于他在夯土建筑上的成就,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的建筑学院还专门开设了与洛奇合办的联合课程,讲授泥土材料的建造潜力。

在洛奇众多的建筑案例中,最经典的要数他在家乡建造的“洛奇之家”(House Rauch)。洛奇之家位于奥地利的施林斯(Schlins),由洛奇与瑞士著名的建筑设计师罗杰·波茨豪瑟共同建于2005年至2008年,共花费3年时间。

“爷爷家青旅”的土房子已有百年历史,设计团队要给这所旧房子一颗年轻的心脏,将之改造成一家符合国际标准的青年旅社。

他们希望完全用生态材料来建造这栋房子,通过对泥土的不断压制,也就是我们说的“夯土”,形成最终的整体结构。经过压制的夯土由于硬度很好,远远看去,这栋房子更像是用某种石材打造,只有走近时才能看清夯土的纹理。他们还在夯土墙面上间隔设置一些砖,可以提高夯土墙体的强度,同时形成挡雨条,减弱雨水的冲刷速度和力度。

这栋位于奥地利山区的洛奇之家,与周围陡峭的地形融为一体,因为有40%的部分埋在地下,看上去,洛奇之家仿佛从地里长出来的“洞屋”一样,小巧而精致。对于为什么热衷于建造夯土建筑,建筑师们表示说,因为泥土简直太便宜了,并且经过压制的泥土,硬度就像水泥一样,其生产过程又不像制造水泥那样排放二氧化碳,所以这是一种既经济又环保的生态建筑材料。

当然,洛奇之家作为现代家居,舒适性一点也不差,尤其是地面的波西米亚风格图案地板,让这个奥地利的乡间小屋别有一番艺术风味。

本栏目责编/廖素冰 houlai@vip.163.com

奥地利的现代夯土建筑“洛奇之家”,经过改良工艺的夯土硬度大增,远看这栋房子更像是用石材打造,走近时才能看清夯土的纹理。

【环境百科】

夯土建筑

夯土建筑是指用夯土作为材料的建筑。夯土与生土相对应,是指以人力或者机械外力压实了的泥土。夯土的特点是结实、密度大且缝隙少,在古代是城墙、宫室常用的建材,一般用于建筑房屋地基、围墙等。我们现在看到的万里长城、故宫、马王堆汉墓、秦始皇陵这些古建筑,他们的地基都是夯土。

中国的夯土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到殷商时期,夯土技术已发展得很成熟。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夯土仍然被国人广泛使用。在古代,人们用石灰和动物血液作为增固剂,现代则采用石灰、水泥或沥青乳化剂。

夯土建筑被称为“生态建筑”,因为夯土材料成本低、零污染、保温性能好。目前全世界仍有近30%的人口将夯土作为建材。夯土技术也叫“干打垒”,这个名词曾经伴随着“大庆精神”而家喻户晓。过去干打垒是直接将黏土填入两块固定的木板中间,用人力夯实,劳动强度极大,建一幢夯土屋往往需要数十人的人力。如今,人们发展了新型夯土技术,包括使用红泥、粗砂、石灰配比而成的“三合土”来替代过去的黏土,以及在三合土中掺入更有效的稳定剂。过去“舂杵”是主要夯实工具,如今则有带液压锤的现代夯土设备。

夯土屋冬暖夏凉,坚固结实。过去被认为土气的夯土建筑特有的泥墙泥砖外观,又逐渐被现代审美接受,成为改造旧民居设计大潮的材料新宠。

(敏敏/整理)

猜你喜欢
夯土洛奇建筑
现代夯土建筑材料特性及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小鹰洛奇
小狗洛奇的秘密
郑州商城遗址出土夯土材料的分析研究
竹筋夯土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商代西北方国的文明遗珍 山西吕梁高红商代夯土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