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
【原文点击】
世所谓小人者,便辟巧佞①,翻覆难信,此小人之常态,不足惧也;以怨报德,此其甚者;背本忘义,抑②又次之。便辟者,疏远之,则无患矣;翻覆者,不信之,则无尤③矣;惟以怨报德者,不可预防,此所谓小人之甚者也。背本者,虽不害人,亦不知感。昔伤蛇傅药而能报④,飞鸮食椹而怀音⑤,以怨报德者,不及伤蛇远矣;背本忘义者,不及飞鸮远矣。
【注释】
①便辟巧佞:便辟,善于迎合奉承。巧佞,巧言不正。
②抑:则。
③尤:过失。
④昔伤蛇傅药而能报:传说随(隋)侯见大蛇伤断,用药给它敷好,后来大蛇从江中衔了一颗大宝珠报答他的恩德。因称宝珠为报恩珠,亦称随珠,随侯珠。傅,通“敷”。
⑤飞鸮食椹而怀音:恶鸟飞鸮成群翩飞,集聚在岸边的树林里,吃了人们的桑椹,令人讨厌的叫声也改变了,对人怀着感念的心情。鸮,猫头鹰。
【译文参考】
世上所说的小人,善于巧言奉承行为不正,反复无常难以信任,这是小人常见的态度,不值得惧怕;以怨报德,这是他们当中最坏的;背本忘义,则是其次的了。善于奉承迎合的,疏远他,便没有祸患;反复无常的,不相信他,便不会有过失;只有以怨报德的,难以预防,这就是所说的小人当中最坏的。背本忘义的,虽然不害人,也不知道感恩。从前有条大蛇受伤,随侯给它敷上药,它还能衔一颗宝珠报恩,鸮鸟吃了人们种的桑椹,改变了难听的叫声,它因此而感激人们。以怨报德的小人,比起受伤的大蛇差得远了;背本忘义的小人,比起吃桑椹的鸮鸟差得远了。
【解说】
这篇短文,先分析小人的种种表现,然后以伤蛇知报、飞鸮怀恩两个典故为喻,揭露和讽刺那些以怨报德、背本忘义的小人。